安路艷
【摘 要】初中思品新課改的一個典型特征就是以德育為宗旨和導向,對學生實踐能力、思考能力考查要求越來越高,開卷考試更是如此。綿陽中考思品開卷考試已有幾年歷史,對于剛剛升入初三的2014級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陌生方式。
【關鍵詞】初中思品;開卷考試;能力考查
今年11月,我校如期進行一診考試,為和本地中考模式接軌,我決定大膽嘗試開卷考試。前兩年優(yōu)異的教學成績讓我信心滿滿,但第一次帶畢業(yè)班,我還是謹慎些好,于是我收集、整理了近三年中考原題,編制了兩份模擬試題小試身手。結果,一塌糊涂!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第一,基礎知識不牢
學生將思品閉卷考試稱為“背多分”,開卷就等于抄書。首先,沒有對開卷形成理性的認識,認為開卷等于簡單。實則不然,開卷減輕了機械記憶的負擔,更加注重對判斷、分析、歸納、整合等能力的考查;其次,有的學生因基礎知識不牢,題題翻書,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收效甚微。由于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有的學生甚至翻書都不知從何翻起。
第二,不能準確審題
在做主觀題部分,有的同學不是先仔細審題,而是忙于翻和抄,最后只能南轅北轍,答非所問。
第三,時間把握不合理
因為盲目地翻書和抄書,導致時間不夠,嚴重影響了整套試題的成績。有的學生甚至有幾個主觀題還未來得及看就已經到了交卷時間。
結合教學實踐,筆者給出以下建議。
一、夯實基礎,系統(tǒng)復習,構建知識網絡
根據課標和《考試說明》,以及教育部關于中考改革的指導意見,綿陽思品中考普遍呈現出難度降低、學生負擔減輕,實施開卷考試、注重雙基考查,關注社會生活、力求就地取材,注重初高中內容銜接等特點。這就要求學生首先要鞏固基礎知識,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重視教材內容。
其次,關注社會熱點,把握時代脈搏,是該學科的使命和活力所在。因此需要老師引導學生關注當年社會生活中影響較大的社會焦點問題;關注與教材內容密切相關的熱點問題;關注長效熱點;關注與我國國家利益緊密相關的,國際時政熱點中的與我國有關的熱點;關注地方時政熱點,注意關注地方性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方面的信息。尤其是與教材內容密切相關的時政熱點和綿陽本地時政更是要密切關注,正確把握時政熱點與教材重點的結合點。
二、加強審題訓練,指導學生掌握審題方法和技巧
迅速而準確地理解題意是解題的良好開端和重要前提。審題能力,實質上就是理解能力。試想一下,如果平時沒有不間斷的閱讀思考行為,何談閱讀能力培養(yǎng)?如果只重視知識理論的呈現不重視讓學生自主閱讀、思考、探究、發(fā)現的學習過程,何談分析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實踐中,可以引導學生領悟審題要領,重在培養(yǎng)習慣,增強能力。
1.準確獲取和解讀設問信息
審題包括審讀材料和設問兩個部分,筆者建議先審設問,再審材料,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1)在通讀設問的基礎上,注意背景材料限定。有些主觀題不止一個背景材料,也不是一個設問,而是同時具有幾個背景材料和幾個設問。所以,在審題時必須搞清楚該小題、該設問專門針對哪段材料,這樣才不會出現文不對題的情況。
例如,2012年中考試題第25題第(2)問,“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涵是什么?結合材料二說明我黨在文化建設中如何才能做到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知識范圍限定。根據中考考試大綱,思想品德考試范圍包括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共五本教材,每本教材至少四單元,每個單元包括很多子系統(tǒng)。如果考生沒有看清試題的知識范圍限定就盲目答題,就可能出現風馬牛不相及的結果。
例如,2012年中考試題第26題第(1)問,結合材料一,請運用所學“自然的聲音”及有關知識,分析我們?yōu)槭裁匆叨戎匾暛h(huán)境保護工作?知識限定是“環(huán)境保護”方面。
(3)問題題型限定。問題類型不同,組織答案或一般格式就可能不同。如“為什么要……”要從現實狀況、意義影響方面去答。又如“如何體現”答案要點一般分為材料和理論兩部分,且兩部分要一一對應。
例如,2013年中考試題第25題第(1)問,結合材料一,分析蘆山地震的救援和災后重建工作是如何體現科學發(fā)展觀的?
(4)問題角度限定。一般來說,本學科設問角度有三種: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是什么”是用最簡潔的語言直接表達出結論;“為什么”需要從理論和現實意義兩方面闡釋理由;“怎么辦”如果是正面的現象一般只需說意義,反面的不僅要說出危害,還要說出怎么解決。設問角度不同,解題思路就不同。
例如,2011年中考試題第25題第(1)問,弱勢群體有哪些特征?2012年25題第(2)問(題略),問題的角度限定是“是什么”。
(5)分值限定。試題設問標注的分數規(guī)定了組織答案內容的詳略。
例如,2011年中考試題第25題第(1)問,黨和國家重視弱勢群體的原因是什么?(6分)。我們可以推測,可能是二個要點或三個要點。
2.準確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
審讀材料,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可以用抓關鍵詞、句的方法。
例如,2011年中考第25題,材料一:我們黨十分關注和重視弱勢群體,并把其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根據“十二五”規(guī)劃建議,自2010年底以來,國家相關部門先后通過提高企業(yè)退休人員養(yǎng)老金,提高低保水平,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等舉措切實維護弱勢群體的利益。其中,關鍵詞“弱勢群體”。解題便成功了一半。
三、時間把握小技巧
要在有限時間內高效、準確地完成試題全部內容,時間的把握非常必要。
首先,客觀題盡量不要翻書,節(jié)約時間。其次,瀏覽主觀題,做到心中有數:四個問題與課本中哪幾個知識點有關,有的放矢,贏得時間。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的方法和技巧不能孤立起來使用,需要根據情況選擇性的有機結合起來使用,當然這些方法和技巧仍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真正弄清楚中考開卷各項方法和技巧仍任重而道遠,相信只要我們在這些方面多學習、多總結、多反思,學生的能力再上一個新臺階便不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