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哥特小說《德古拉》中的崇高美及悲劇美

2017-05-02 12:42郭淑青
現(xiàn)代交際 2017年4期
關(guān)鍵詞:模糊性悲劇

郭淑青

摘要:崇高美是理解哥特小說及吸血鬼文學(xué)的重要概念,模糊性是實現(xiàn)崇高美的主要因素,而亞里士多德的悲劇行為則是崇高美的哲學(xué)理論基礎(chǔ)。德古拉,作為文學(xué)作品中所有吸血鬼的鼻祖,用模糊性及悲劇行為讓讀者感到恐懼,體驗到強烈的崇高美及悲劇美。

關(guān)鍵詞:《德古拉》 崇高美 模糊性 悲劇

中圖分類號:I5620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4-0113-03

一、《德古拉》研究概述

Bram Stocker的小說《德古拉》雖不是最早的吸血鬼文學(xué),卻在1897出版時一舉成名,至今已發(fā)行過200多個版本。該作品出版后被屢次搬上屏幕,德古拉伯爵從此成了吸血鬼的代名詞。對于這部小說的研究始于Bacil Kirtley,他的文章《德古拉,一部僧侶編年史和斯拉夫民族傳說》是最早的對這部小說的英文研究,主要側(cè)重于對Vlad Dracula這個名字及傳說的研究(Kirtley 1956: 133-139)。1959年精神病醫(yī)生Maurice Richardson的《鬼怪故事的心理分析》一文將《德古拉》歸為精神性欲研究。他運用弗洛伊德的理論,視德古拉為一個想要獨自占有所有女性的邪惡父親形象(Richardson 1959: 419-431)。隨后,McNally 和 Florescu在1972年出版了專著《尋找德古拉》,從歷史的角度探討維拉德和小說中德古拉的關(guān)系,詳細介紹了維拉德公爵的歷史發(fā)展過程(McNally and Florescu 1972)。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學(xué)者從哲學(xué),宗教等角度來研究這部小說,如:Rosemary Jackson從馬克思主義批評理論角度提出,德古拉顛覆性地控制了主要角色,代表著社會及宗教的建立(Carter 1988: 9)。相對于國外對本書的研究,國內(nèi)學(xué)者更多側(cè)重于對《德古拉》改編的眾多電影的研究,忽略了這部作品本身的文學(xué)性。

二、《德古拉》中的崇高美

在《關(guān)于崇高美和秀麗美概念起源的哲學(xué)探討》一書中,Edmund Burke追蹤了崇高美的源頭,他認為秀麗美“beautiful”的源頭是歡愉和愛,而相反,“崇高美的源頭是任何激發(fā)痛苦和危險,激發(fā)可怕或類似于可怕的事物,是人們所感受到的最強烈的感情”(Burke 1844: 51)。他不僅定義了崇高美的源頭,并進一步找到了比痛苦更深遠的源頭,“折磨和痛苦對人的影響力遠勝于享樂,因此痛苦是崇高美的源頭。而相對于痛苦來說,死亡是一個更為有影響力的源頭”(Burke 1844: 52)。因此,在伯克看來,崇高美的源頭是折磨、痛苦和死亡,因為它們帶給人的震撼遠遠大于享樂和歡愉,而吸血鬼正是《德古拉》小說中制造折磨、痛苦和死亡的罪魁禍首。

首次讓讀者感到恐懼的是德古拉殺死露西的過程,對露西死亡的描述是全書最慘無人道的一幕,它帶給讀者極度的焦慮和折磨。當讀者讀到純真無邪的露西的死亡過程時,他們所經(jīng)歷的正是通過恐懼而產(chǎn)生的崇高美感受。

棺材里的那個東西扭動著,從那張開的紅唇中傳出令人毛骨悚然的一聲尖叫。她的軀體不斷顫抖著,瘋狂地扭動著,那白色的牙齒不斷撕磨直到她的嘴唇被咬爛,像是覆蓋了一層深紅色的泡沫。但是亞瑟沒有猶豫,他就像雷神那樣舉起落下那毫不顫抖的臂膀,不斷把那樁子刺入她的胸膛,直到她的胸膛噴出大量鮮血。(Stoker 2003: 230)

一個純真無邪的女孩無論如何都不該與這么恐怖的死亡景象聯(lián)系在一起,她的三位追隨者和米娜一起為她找來醫(yī)生,照顧她,幫助她,希望她能痊愈,然而最終,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勞的,露西還是死了,死于吸血鬼的咬傷。這個死亡的過程即使以文字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也會帶給讀者極大的不安和痛苦,由此在恐懼和痛苦中體驗崇高美。

另一個給讀者帶來焦慮和不安的一幕是當露西在夢游的時候,變成狼形的德古拉控制了她的思想并攻擊了她。整個攻擊過程清晰地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讓讀者在字里行間感受到吸血鬼的殘忍,并對吸血鬼產(chǎn)生劇烈的恨和恐懼。伯克解釋了目睹死亡會讓人產(chǎn)生痛苦的原因并探討了痛苦是最激烈的感情的原因。他說,“關(guān)注自我保護的感情往往會激發(fā)痛苦和危險。痛苦、疾病和死亡的念頭會讓大腦產(chǎn)生強烈的恐懼感;而生命和健康,往往會讓人愉悅,卻不會因令人愉悅而印象深刻。因此,出于對個體保護的感情總是會激發(fā)痛苦和危險,而痛苦和危險正是所有感情中最強烈的”(Burke 1844: 75)。露西被德古拉殺死的過程讓讀者陷入極度的恐懼中,因為它使我們意識到,作為人類,我們無論如何也救不了露西。由于讀者對個體保護的愿望無法實現(xiàn),且只能與她一起經(jīng)歷恐懼和痛苦,從文字中體驗強烈的崇高美。

在深入討論因痛苦而產(chǎn)生的震驚中,伯克提到恐懼是“對痛苦和死亡的一種領(lǐng)悟”,并且“類似于直接感受痛苦”(Burke 1844: 73)。他用幾個不同的詞語來解釋恐懼,如fear、wonder、astonishment和terror。這些詞有助于理解為什么崇高美總是和痛苦、死亡或類似可怕的事情聯(lián)系在一起,同時也解釋了為什么人們看到有震撼力的事物(如德古拉)被殺死時會體驗到崇高美。

作為吸血鬼,德古拉本不會死的,因為吸血鬼具備超自然的自愈力,但可悲的是,他必須死,因為他的存在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同時,他可以任意將人類轉(zhuǎn)化為吸血鬼的能力更為可怕。讓我們來看看他死亡的一幕:“他像死了一樣的蒼白,就像一尊蠟像,還有那雙我太了解的閃著仇恨的光的眼睛。就在我看他的時候,那雙眼睛看見了落日,眼里的仇恨變成了勝利的喜悅”(Stoker 2003: 401)。德古拉在死亡的過程中經(jīng)歷了恐懼、仇恨和平靜,在被喬納森殺死的瞬間,臉上呈現(xiàn)出一片祥和。死亡比痛苦更富有感染力,它將讀者對崇高美的體驗引向極致。

三、《德古拉》中的模糊性

要在恐懼中體驗崇高美,模糊性是恐懼產(chǎn)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如果我們可以看到危險,我們便可以成功地預(yù)防它,因此,“大量的焦慮就消失了”。伯克將模糊性與黑暗聯(lián)系在一起,他說:“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到黑夜會增加危險的程度,而鬼怪之類模糊不清的東西也會使這類故事更加恐怖”(Burke 1844: 74)。黑暗使事物模糊不清,因為我們在黑暗中看不見任何東西,這會增加不確定性和模糊性,從而導(dǎo)致我們在黑暗中完全喪失了安全感。在《德古拉》中,通往城堡的路一片黑暗,德古拉的城堡也是“一片漆黑,所有的一切顯得那么的不確定,令人困惑而恐懼,卻又異常的雄偉壯觀”(Stocker 2003: 75)。深夜的黑暗一方面會遮蔽雙眼,令人恐懼,另一方面也蘊含著各種可能性,令人興奮,這種模糊性無疑在滿足讀者好奇心的同時又增加了恐怖氣氛。

除了黑暗,吸血鬼那模糊的相貌描述也暗含著不確定性及各種可能性,使讀者產(chǎn)生焦慮及恐懼。如果我們要畫出一幅鬼的畫像,我們可能會畫出吸血鬼的長牙,像鬼一樣的長發(fā),流著鮮血。然而,也許我們畫的并不是鬼,而是綜合了各種看到過的關(guān)于鬼的故事或形象之后的重塑。正是因為沒有人見到過真正的鬼,模糊的鬼的概念才會讓人產(chǎn)生恐懼。當我們無法描述一樣?xùn)|西具體樣子的時候,它便超越了我們的認知,而對于超越我們認知的事物,我們就會產(chǎn)生焦慮和恐懼。

人與動物的相互變形也會使事物的形象模糊化并令人產(chǎn)生恐懼。我們很難定義吸血鬼或鬼是什么。它是人類還是非人類生物?是動物?還是什么?我們不得而知。在討論為什么模糊性比明確性更令人恐懼的時候,伯克說,“實際上,對于某事物的無知恰恰會使我們對其產(chǎn)生崇敬從而引發(fā)激情”(Burke 1844: 78)。它就像我們身體上的一種不知名的病痛,例如當醫(yī)生告訴我們身體某個具體部位發(fā)炎了,我們就去吃藥,確定藥物可以控制炎癥的發(fā)展,便不會感到擔心或恐懼。而當我們對于病痛的來源不確定時,恐懼和擔心就會增長。例如,H1N1流感當時令人產(chǎn)生恐慌主要是因為這種病毒來自于外界,并且不斷變化,沒有人知道這種病毒到底是什么。德古拉就像這個病毒一樣,他來無影去無蹤的神秘,他可行可飛不斷轉(zhuǎn)變的超能力,讓人無法確定他到底是什么。住在哪里。來自哪里??膳碌臇|西如果能確定是什么,并且確定會在什么時候到達,讀者便會有思想準備,焦慮便會減輕;而這種要來卻還沒來,來了也不確定是什么的模糊性無疑是德古拉帶給讀者恐懼感的重要因素。

四、《德古拉》中體現(xiàn)的悲劇美

將“悲劇”概念和崇高美緊密相連的是“恐懼”和“愉悅”。在亞里士多德的《詩學(xué)》中,悲劇被定義為“對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為模仿,它的媒介是經(jīng)過‘修飾的語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別用于悲劇的不同部分,它的模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為,而不是敘述,通過引發(fā)憐憫和恐懼使這些情感得到疏泄”(Telford 1985: 11)。他不僅強調(diào)了行為的重要性,同時也強調(diào)了感情宣泄是通過同情和恐懼來完成的,而這里的宣泄可以理解為凈化,悲劇以恐懼和同情為媒介從而使人望而生畏,起到凈化靈魂和道德教育的作用。

談到悲劇的細節(jié),亞里士多德認為“行為”是最重要的因素。他說:“悲劇是一種模仿,不是對人的模仿,而是對行為的模仿,對行為中的生命、幸福、不幸的模仿;生命的終結(jié)不是一個狀態(tài),卻是一個行為。因此,悲劇的結(jié)局固然是最重要的部分,而沒有行為就不成悲劇,沒有人物卻可以成悲劇”(Telford 1985: 13)。因此,行為比人物、情節(jié)或結(jié)局都重要。我們也可以理解為行為比人物更能夠傳達故事的悲劇性結(jié)局。德古拉的死亡可以充分顯示出行為與人物的關(guān)系。德古拉是一個浪漫的悲劇形象。他四百年前愛上米娜,不惜用四百年的時間重新找回他的舊愛。他的愛表現(xiàn)在他的行為上:他與其他男人的抗爭,他是否要將米娜轉(zhuǎn)化為吸血鬼時的猶豫,以及他最終選擇死亡的行為。這個故事的悲劇性并不在這個人物角色上,而是為愛而戰(zhàn),為愛而放棄的一系列行為使故事蒙上了悲劇色彩。

亞里士多德說,“模仿并不是針對完整行為的,而是對一系列可怕或可憐事件的模仿,而這些事件的累積發(fā)展或者反向發(fā)展會產(chǎn)生最令人恐懼的效果”(Telford 1985: 19)。正如描述露西死亡的一幕,如果露西是正常死亡,像普通人一樣老死或病死,讀者都不會體驗到崇高美或悲劇美,然而親眼目睹她被自己的情人殺死這違背常理的事件讓人經(jīng)歷了悲劇的體驗。所以,人物并不是悲劇的主要因素,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都可以通過行為展現(xiàn)悲劇色彩。悲劇中沒有希望可言。對于德古拉來說,由于他是吸血鬼,所以注定最終不會有“好”的結(jié)局,注定應(yīng)該死在“好人”的手上。所以他從開始就注定不會得到米娜,因為這是違背我們常人的規(guī)則的,因此他的悲劇不是最終的死亡,而是沒有希望。

悲劇美的體現(xiàn)并不在于悲劇性結(jié)局,德古拉的死亡也并不是體現(xiàn)悲劇美的重點。Northrop Frye在他的文章《秋天的神話——悲劇》中寫到,“在悲劇情節(jié)末尾發(fā)現(xiàn)悲劇性的并不是出于對主人公結(jié)局的確切了解,而是出于認識到主人公為他自己的生活確定了最終歸宿,這會與他摒棄掉的其他的可能性形成鮮明的對比”(Frye 2000: 128)。Frye將我們從悲劇性結(jié)局提升到悲劇美。德古拉的死亡只是一個悲劇性結(jié)局,當他死的時候,米娜看到了他臉上掠過一縷勝利的神情。他執(zhí)著了四百年的愛情,最終決定放棄了,并不是因為戰(zhàn)勝不了范海辛,并不是打不過他的敵人,而是出于對米娜的愛最終選擇了放棄。看似他是被殺死的,實則是他自己選擇了被殺,他自己選擇以死亡作為最終歸宿,這個確定了的最終歸宿才是抹殺了其他可能性而帶來的悲劇美。

五、結(jié)語

因?qū)λ劳?,黑暗,模糊性等因素產(chǎn)生的恐懼,為《德古拉》的讀者們創(chuàng)造了體驗崇高美的可能性;追求愛的行為,對愛和生命的放棄成就了《德古拉》的悲劇美。盡管哥特小說曾被嚴肅文學(xué)拒之門外,然而隨著對這類作品層出不窮的各種研究,對這類作品多視角解讀的各種嘗試,我們能從恐怖小說中看到經(jīng)典文學(xué)中悲劇的構(gòu)成要素,我們無法否認在閱讀這些作品中所經(jīng)歷到的那些超越恐懼和欣喜的感受,以及體驗崇高美及悲劇美帶來的震撼。

參考文獻:

[1]〈English〉A(chǔ)ristotle. Aristotles Poetics: Translation and Analysis[M].Telford, Kenneth A.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85.

[2]Burke, Right Hon. Edmund,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 Our Ideas of the Sublime and Beautiful[M].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1844.

[3]Carter, Margaret L. Dracula: The Vampire and the Critics[M].Ann Arbor: UMI Research Press,1988.

[4]Frye, Northrop. Anatomy of Criticism: Four Essays[M].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0.

[5]Kirtley,Bacil F.Dracula,the Monastic Chronicles and Slavic Folklore [J].Midwest Folklore,1956(6):133-139.

[6]McNally, Raymond T. and Florescu, Radu. In Search of Dracula: the History of Dracula and Vampires[M].NY: Galahad Books,1972.

[7]Richardson, Maurice. The Psychoanalysis of Ghost Stories [J].The Twentieth Century,1959(1):419-431.

[8]Stoker, Bram. Dracula [M].New York: Penguin Books,2003.

Abstract: The sublime is a key word in understanding gothic novels and vampire literature. Obscur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the sublime, which is based on Aristotles theory of tragic action. Dracula, as the ancestor of all vampires in literature, brings the sublime and tragedy to his readers by means of obscurity and tragic actions.

Key words: Dracula; the sublime; obscurity; tragedy

責任編輯:楊國棟

猜你喜歡
模糊性悲劇
論中國傳統(tǒng)辯證思維方式的特點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連環(huán)悲劇
畫家的悲劇
腫頭龍的悲劇
腫頭龍的悲劇
論法律解釋的必要性
英漢數(shù)詞的模糊性及其翻譯策略
近視的悲劇
從修辭學(xué)角度看漢詩英譯的模糊對等
模糊性詞語在修辭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