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燈輝
[摘要]語文是其他學科的基礎,學好語文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和理解有著重要作用。目前,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依舊停留在死記硬背上,創(chuàng)新力度不夠,致使我們的語文教學一直處在低迷時期。應該怎樣改變這種狀態(tài)?如何讓我們的語文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本文以小學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實踐為研究中心,對其提出了具體的策略,以期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實踐;思考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教育是推動創(chuàng)新前進的動力。沒有了創(chuàng)新,沒有了教育,我們的國家如何進步?語文作為最基礎的學科,更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地創(chuàng)新,不能再原地踏步,固守著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理念。下面就目前我們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課堂內(nèi)容單一,枯燥無味
小學語文教學一直處于枯燥無味的情況下,老師們好像進入了一個既定模式(朗讀,背誦,默寫,作業(yè)),這不僅不能夠提高學生們的動力和熱情,時間長了還會導致學生們厭煩。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們應該反思,如何才能擺脫這種情況,讓學生們以更加飽滿的激情投入到課堂中?
第一,融入日常生活。作為一名教育人員,應該基于日常生活,做到課外課堂相結合,為學生們提供更廣闊的發(fā)展平臺。課外活動的加入不僅讓我們的語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還讓學生們得到實踐鍛煉,一舉兩得。這種生活和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既可以開拓學生們對各個領域的認知,還可以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和社會、家庭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從而建立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新體系。這是我們教學變革中所需要的。
第二,開展語文競賽。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如何讓孩子們在玩耍中學到知識?我們可以開展關于語文的游戲比賽,這樣學生們在玩的時候還能培養(yǎng)語文能力,提高學習的興趣,開發(fā)智力。例如:以一個事物為主體(比如雪)開展對這個事物的想象,可以是成語,可以是古詩,還可以是一個故事,在這種歡樂的氛圍當中,學生們不僅玩,還能培養(yǎng)語言能力,取得了雙贏。
第三,實踐活動。一切的學習終歸是要應用到實踐中去。在語文教學中,不能死板守舊,局限于課堂上,語文課堂只是學習當中的一個場所,語文課程要對外打開,實行開放式的教學,讓課堂和社會交接,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二、組織學生自主學習
第一,角色轉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的主體是學生。課堂上無論老師講得多么生動,如果學生的自主性不高,那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確定角色定位,讓學生成為主體,老師退居幕后,指導和組織學生,讓他們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傲居學海中。
第二,量化標準。在每堂課程中,老師教學占有的時間要和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設定一個比例,初期階段,考慮到學生對新的教學模式接受情況,老師的教學時間可以長一些,可以考慮設定15-20分鐘,但不硬性化的標準,對不同班級不同年級的學生要根據(jù)實際學習情況來設定。
第三,找準切入點。在語文教學的實踐中,老師要起到引導作用,要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和樹立他們正確的態(tài)度和學習觀念,指導學生們掌握最基本的語言學習方法,并不斷地鼓勵學生根據(jù)自身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力
教學不僅是教會學生,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這是我們國家需要的新型人才,也是我們教學的主要方向所在。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師生民主。在語文教學中,老師要和學生融合到N,創(chuàng)造平等的教學氛圍。運用教學方法和技巧,更加熟練地駕馭語文這門語言藝術,讓沉悶的課堂變得有朝氣,師生互動不僅可以讓學生消除抵觸心理,還能增強老師和學生的情誼。
第二,用于批判,創(chuàng)新。學生們對未知世界總是充滿好奇的,遇到問題的時候總是喜歡問為什么,老師要耐心地講解,并告訴學生們要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第三,設置情景,勇于想象。在語文文章的學習中,老師要抓住重點詞語或詞組,并以這個為中心開展一系列的想象,拓展學生們的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實施開拓性教學。
語文的學習不只是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打破這種守舊思想,結合新時代的教育理念,為我們的語文教學注入新鮮的血液。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自我規(guī)范,從我做起,積極參與,在教書育人的前提下開展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研究,勇于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為達到教學目標不斷努力。
總之,新課程體系下,小學語文教學的變革任重而道遠。它需要的不是幾個老師的努力,需要的是千萬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奮斗,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我們始終要立足于學生,面向學生,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全面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全新的,不斷前進的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