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媛
【摘要】幼兒園《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只有在符合其身心發(fā)展需要的環(huán)境里,才能發(fā)揮出最大的學習積極性,他們的身心才能得到健康全面的發(fā)展。自然角中植物生長發(fā)展的過程,具備特定的教育功能。為此,學校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為契機,以幼兒為主體,以教師為客體,創(chuàng)設了適于大班孩子種植的自然角,使孩子在親身栽種,親自觀察、記錄的過程中獲得種植植物的相關經(jīng)驗,為孩子們洞開植物生長的奇妙之門。
【關鍵詞】幼兒;自然角;種植活動;探究能力
一、多樣生命,感知成長
《指南》科學領域中指出: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5~6歲”的幼兒能通過觀察、比較與分析,發(fā)現(xiàn)并描述不同種類物體的特征或某個事物前后的變化。
種植活動中每顆種子的成長過程都是直觀可見的,無論是堅硬的種子還是松軟的土壤,無論是嫩綠的幼苗還是生病的葉子,無論是鮮艷的花朵還是成熟的果實等都是幼兒可觀、可感的。通過對現(xiàn)象的觀察他們可以了解植物生長發(fā)育、繁殖和死亡的過程和特征,其中的科學、問題及規(guī)律都符合他們的心智發(fā)展水平,易于觀察,也易于理解。大班年級組共5個班級,每個班級事先討論,重點種植一種植物,并且為了保證記錄表的有效實施,盡量做到每盆植物責任到人。各班既有土豆生水、熟水大PK,也有水培、土培洋蔥種植對比觀察;雖然都是種植同一種植物,但各有不同的關注點。
另外,《指南》科學領域中也指出:“5~6歲”的幼兒能用一定的方法驗證自己的猜測。
其中一個班側重于各類菇的猜測,種植了黑平菇、白玉菇、雞腿菇、大白玉菇。教師可以先運用調查表拋出問題,讓幼兒主動思考,進而引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進行猜測記錄,再在后續(xù)的過程中進行跟蹤觀察并記錄。還有一個班圍繞“蘿卜的生長過程及蘿卜切開后還會長出葉子來嗎?”這兩個問題開展自然角活動,從中引發(fā)幼兒積極思辨、探索、觀察。
二、豐富器皿,華麗變身
《指南》藝術領域中指出:“能用自己制作的美術作品布置環(huán)境、美化生活?!?/p>
由幼兒自己選擇養(yǎng)殖和種植的容器,并利用下午游戲活動時間對器皿進行了裝飾。孩子們使用皺紋紙、毛根、顏料等豐富的美工材料,使每一個器皿都各具特色。此外,還有一些廢舊材料的運用,如:泡沫箱、飲料瓶、洗衣液的瓶子、酸奶盒、方便面桶等,這些隨處可見的廢舊資源,都能搖身一變,為幼兒所用。
三、做優(yōu)環(huán)境,亮化生態(tài)
《指南》中指出:“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事物,學習觀察的基本方法,培養(yǎng)觀察與分類的能力?!?/p>
以前我們的自然角可能更多是擺放了一些架子和觀賞性的植物,孩子可以走進去和植物互動的地方不多。我們大班年級組首先優(yōu)化了自然角的整體環(huán)境,將自然角進行擴大,撤去了一些觀賞性的植物和花架,并鋪上了綠色的墊子,給幼兒美的享受的同時也可以讓他們走進去近距離地進行澆水并進行觀察記錄。
有的班級將自然角和建構區(qū)結合,創(chuàng)設了“種植園基地”,一方面有種植,另一方面讓幼兒把在“種植園基地”建構的作品放置在自然角內(nèi),自然角和建構區(qū)有機融合,和睦處之。種植蘿卜的班級有情境化的創(chuàng)設——蘿卜保衛(wèi)站,更賦予了自然角一種新的感覺。
四、仔細觀察,實效記錄
卡爾威特曾經(jīng)說過:“在教育上,與其填鴨式地給孩子灌輸知識,還不如開闊他們的眼界,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力?!币虼税l(fā)展和培養(yǎng)幼兒觀察力是非常重要的。自然角是幫助孩子們觀察認識常見動植物的窗口,為幼兒帶來較自由的觀察和操作探索的可能。而指導幼兒有效地記錄自己在自然角中的所見、所聞、所想等探究過程,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記錄能力;有利于明確觀察的目的、步驟、過程,提高探究的有效性;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實事求是的科學素養(yǎng),使幼兒在探究活動中,思維清晰,表達清楚,像科學家一樣進行實驗探究。
《指南》中指出:“5~6歲”的幼兒已經(jīng)能用數(shù)字、圖畫、圖表或其他符號記錄。
因此,大班年級組側重“自然角觀察記錄表”且綜合運用多樣化的記錄方法,5個班級做到班班不同,班班有特色。
數(shù)字式:這是使用最多的一種方法,可以用來說明數(shù)量、時間、速度、先后等可以量化的內(nèi)容。例如,記錄時間、記錄不同時期植物生長的高度、記錄不同物體的重量、記錄水的溫度等。
標記式:這種記錄方式比較簡單、高效,通過用簡單通識的標記來做記錄,表明特征、進行判斷或選擇,記錄方向,如用色塊來表示顏色,用“↑”“↓”來表示方向,讓自己和他人都能一目了然。
圖像表征式:表征能力是指幼兒用語言、圖像、動作、符號等表達感受、經(jīng)驗、思想、情感的能力,這種記錄表給予較大記錄空間,適當留白,隨機記錄,使記錄更加個性化,更靈活多變。
個人記錄與小組記錄:個人記錄是以個人的探究為基礎的個體記錄,幼兒人手一本記錄本,這樣的記錄方式也是孩子比較喜歡的,從每天的記錄中,孩子們可以清楚地觀察到自己的植物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在我們大班級組中還有飼養(yǎng)區(qū),這里采用的是小組記錄的方式,是以幾個人共同實驗為基礎的合作記錄。在這份記錄表里,教師和孩子共同參與設計,設計了以下內(nèi)容,包括封面、我們的分工、迷你水族館記錄表。我們以圖畫的形式,讓幼兒用打鉤的方式記錄自己的工作情況,降低了記錄難度,也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太多幼兒不愿記錄的情況。
這些記錄方法的綜合運用激起了幼兒學習記錄的興趣,并使幼兒的觀察記錄更趨于客觀、準確。正如杜威所說,兒童有調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兒童的本能沖動,好奇、好問、好探究是兒童與生俱來的特點。我們應順應幼兒的這種與生俱來的特點,用合適的方法來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記錄的能力。大班幼兒相較于小中班幼兒來說,更加具備記錄和觀察的能力,幼兒對瞬息萬變的自然現(xiàn)象有觀察的興趣,也樂于發(fā)現(xiàn)和探究。
自然角的功能遠不止觀賞,這樣的自然角讓孩子們更接近自然,走進自然,真正地使孩子們在這樣的小角落中豐富知識,培養(yǎng)興趣,提高能力,尋找到更多的快樂,更為幼兒園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讓自然角真正成為幼兒觀察探究、學習科學、走進自然的一個多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