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
1.引言
當前,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語言點教學占據(jù)了相當大的比重,以《牛津高中英語》(譯林版)為例,教師往往第一節(jié)課對課文進行整體處理,間或涉及語言知識的講解,第二節(jié)課或更多的時間,是以語言點講解為主,我們稱之為語言點教學課。當然,不可否認,語言點教學對學生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對于二語習得來說,語言點教學更加重要,萬丈高樓平地起,英語對于中國學生來說是二語,所以教師必須有目的、有計劃、有指導、有策略地指導學生學習語言點知識。
但是,當前高中英語語言點教學的效果不甚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師教學理念問題,也有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和評價等問題,但最突出的問題依然是語言點的教學方法,大多教師往往習慣于從文本中抽象出語言詞匯、語言結構和語言規(guī)則,然后逐一開講,“單詞開花,字典搬家”現(xiàn)象比比皆是,而對于語言點所耐以生存的文本被擱在一邊,基本不用,教師往往在學生毫無思想準備的情況下,冷不丁地按照順序給學生講解、羅列、串聯(lián),學生來不及反應,只能埋頭做筆記,記下了一大堆語言符號,而一些不自覺或后進生往往時而開小差,時而兩眼發(fā)呆(潘英子,2012),究其根本原因是,語言點教學只是讓學生生硬地背語言形式,學生沒有基于意義的延伸而自主探究語言的功能和意義,失去了語言點學習的激情和樂趣。
高中英語實踐教學證明,只有基于文本進行語言教學,讓語言點教學植根于文本內容、文本話題、文本內涵中,語言點教學才能有效。學生也只有在熟悉了文本內容后才能開展針對文本內容的語言點學習活動,并發(fā)揮學習的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從而讓語言點的形式、意義得以長時保持在腦海里。那么,在語言點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借力文本內容開展語言點教學活動呢?如何處理文本內容和語言點間的關系?兩者怎樣融合才能最佳?這些都是一線教師需要考慮的課題,當然,這也是語言教學本身選擇的一個課題。下面筆者就從四個方面來探討如何基于文本內容開展語言點教學,提升語言點課堂教學的效果。
2.依托文本內容開展語言點教學的設計策略
以《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一第三單元的主閱讀內容“Dying to be thin”為例,此閱讀內容既包含了大量的語言詞匯、語言技能和結構,同時映射著當下社會生活,與學生興趣有很大的切合處,內容大意為一對知心朋友Amy和Zhou Ling的三封郵件,Amy冒著生命危險努力減肥,結果在治療后,最終理解到美和健康之間的關系。此文不僅具有語言點學習價值,更有育人價值,學生在學完后,對健康、美麗都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和定位,同時對人與人間的友愛、關愛等有了更加深入的感觸,體現(xiàn)了新課程提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和諧統(tǒng)一。在第一課時,教師已就文本的思想、情節(jié)以及對話等文本內涵作了詳細了解讀,語言的理解基本沒有大的問題,因此,第二課時,教師應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就此文本話題展開進一步討論,從而讓學生有意識地將語言點和文本話題結合在一起,從而依托文本話題,對語言點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
2.1依據(jù)文本內容,確定三維教學目標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指出,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要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基礎之上(教育部,2003)。因此,語言點教學必須既要關注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也要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等育人價值。所以,一節(jié)課的語言點需要依據(jù)一定的意義和價值的導向而有針對性的選擇,而不是面面俱到,平鋪直敘,一節(jié)課,講幾個要點,這些要點間有什么依存關系,通過什么手段把他們串聯(lián)在一起,這些都須依據(jù)教學目標而設計。教師在備課時,要有意識地聯(lián)系文本,突出文本,讓文本充當語言點的現(xiàn)實背景,從而在語言點教學中實現(xiàn)三維目標的統(tǒng)一。某教師設計的語言點教學目標如下:(1)As a good reader,please sum up the story of Amy.(2)In order to be a good language learner,please master the usages of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work out,diet,ashamed,insists.(3)Learn how to be a friend.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cept of the beauty.這三個目標,既有語言點目的,也有育人情感目的,是基于文本內容而設計的學習目的。
2.2借力文本語境,導出目標語言點
毫無疑問,文本語境是語言點學習的依托,若不基于文本內容開授語言點,則課堂教學易“偏題、跑題”,但大多數(shù)教師喜歡依自己的性子,跟著感覺或慣性走,這個重要講這個,那個重要突然講那個,“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逼鋵崳绞侵匾?、核心的單詞,就愈要給予適當話題,讓學生在文本話題中感悟、領悟語言點的生成、衍生和運用規(guī)則。
根據(jù)普遍聯(lián)系的規(guī)律,任何知識都是與學生的前認知相關,與前認知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奧蘇伯爾有意義學習理論認為,當前的學習若對學生來說有意義,是學生經驗中的一部分,則學生學習起來就會感興趣,學習效率也會提高。借力文本語境,讓學生繼續(xù)就“減肥”話題進行“接著說”,學生則有話可說,有言可發(fā)。此時學生的原有知識當然是第一課時的文本內容,因此,教師也應順勢而為,借力文本拓展話題,加強語言點教學與文本內容的內在關系,為學生創(chuàng)設運用語言點的環(huán)境,同時,學生借力文本中的語言點表達熟悉的內容,無疑體現(xiàn)了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了就用的英語教學新理念。
教師首先以summary進行總結陳述,目的是喚起學生以文本內容的記憶,然后教師圍繞文本內容,提出兩個具有發(fā)散性的,和語言點息息相關的問題,讓學生自然而然進入深度運用性學習。問題一:What lesson can we learn from Amy?問題二: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othersopinion?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大膽展示了自己的觀點,同時不自覺地運用了文中的目標語言點,因為,此目標語言點正是表達學生觀點的最佳選擇,盡管其中有些許錯誤,但不影響學生表情達意,教師應適時對他們的回答進行整合、整理和歸納,并提煉,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附加注意語言形式,學生適時特別留意形式,提升了語言形式的敏感度,也加強了語言形式的記憶力。以下為部分學生的答案:Amy should work out instead of taking weight-loss pills.Amy regretted hav-ing some unhealthy life habits.Amy was ashamed of her body,but having a balanced diet was necessary.
2.3結合文本語境,講解目標語言點
在傳統(tǒng)的語言點講解上,教師喜歡一言堂,替學生包辦包講,學生只有聽的權利和記的使命,無法真正地融入語境,無法真正參與語言的重構和學習,因此,學了就忘,錯了又錯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新課程理念認為,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尤其在高中語言點的講解上,教師更應讓學的自主權歸還給學生,讓學生重構、理解、頓悟語言的來龍去脈,從而真正習得語言知識,形成語言技能。另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對核心語言點的嘗試運用已經為學生深入開展自主學習搭建了良好的支架.此時正是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進行語言的習得性操練的大好時機。所以教師一定要選準講的時機和方法,讓學生自主記憶、發(fā)現(xiàn)和重構,做到“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從而在更長遠的角度上提升學生語言學習的興趣。
例如,教師在講“work out'時,就設計一個計算自身體重是否超重的活動,一下子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此教師大膽“曬”出自己的體重,然后讓學生計算,結果“偏伴”,與是教師適時拋出問題:“Can you give me some solutions to it?”于是學生運用了很多課文中的詞匯,而且在此過程,激發(fā)了學生想象力,融洽了師生關系,增強了記憶效果,預設和生成同步達成,既起到了學習、復習核心詞匯的目標,又生成并溫習了舊有知識,學生與教師的對話為課堂注入了活力,教師點撥到位,學生參與熱情,真正提升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2.4再次重溫話題,創(chuàng)造性運用語言點
學生具有了一定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后,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我手寫我心,我口表我心”,從而實現(xiàn)在運用中內化語言、習得語言,讓語言成為話題表達的手段和橋梁。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知識要變成獲取新知識的手段?!睂W過的單詞、詞組和句型如果不及時運用,則極易在腦海里曇花一現(xiàn),不能留下長久烙印。因此,教師要再次聚焦話題,培養(yǎng)學生篇章意識。語言點學習是基礎,句型應用是過渡,而布局謀篇表達情意才是語言的最終目的。
此篇文中講的因愛美之心而過度減肥之事并非個案,學生在生活中也常遇到、聽說到,甚至在學生群體中也有過類似案例。因此,教師可以借題生文,如,教師可以錄制或網上下載視頻,然后進行小且討論??纯匆曨l中哪些減肥建議合理,哪些減肥建議不可取,從而讓學生表達成文,在全班展示或朗讀,從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飲食觀和審美觀。
3.結語
基于文本內容開展語言點教學,既堅持了語言意義和形式的統(tǒng)一,又符合學生的語言習得規(guī)律,同時還能調動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深度理解教材,將教材變成學生的學材,讓學生基于文本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語言學習活動,從而真正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同時,由于兼顧了文本內容和思想價值,因而語言點的教學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