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社會資本對虛擬學習社區(qū)知識共享績效的影響研究*

2017-07-24 17:26:17李英劍周年喜
山東圖書館學刊 2017年3期
關鍵詞:虛擬社區(qū)愿景信任

張 鼐 李英劍 周年喜

(1淮海工學院圖書館,江蘇連云港 222005;2淮海工學院電子工程學院,江蘇連云港 222005)

社會資本對虛擬學習社區(qū)知識共享績效的影響研究*

張 鼐1李英劍1周年喜2

(1淮海工學院圖書館,江蘇連云港 222005;2淮海工學院電子工程學院,江蘇連云港 222005)

以虛擬學習社區(qū)為研究對象,構建了虛擬學習社區(qū)知識共享績效的影響因素模型,將社會資本分為結構資本、關系資本和認知資本,通過因子載荷分析和結構方程模型對問卷調查數據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關系資本和認知資本都會對虛擬學習社區(qū)的知識共享績效產生正向影響,此外,社會聯系還對虛擬學習社區(qū)成員的共同語言和共享愿景產生正向影響。

社會資本 虛擬學習社區(qū) 知識共享 結構方程模型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基于互聯網技術的虛擬社區(qū)打破了時空限制,為人們進行信息交流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和開放的平臺,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信息來源。同時,在知識經濟的大背景下,作為虛擬社區(qū)的一種,虛擬學習社區(qū)已逐漸成為人們知識共享與創(chuàng)新的重要平臺。國內外學者研究發(fā)現,虛擬學習社區(qū)對知識傳遞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1][2]。

然而,由于虛擬學習社區(qū)中信息交流存在內容更新快、質量良莠不齊和非結構化的特征,導致知識分享的績效難以有效評估。目前,大多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成員個體的知識共享績效,而對于學習社區(qū)整體對于知識共享績效的貢獻重視不足[3][4][5]。對于虛擬學習社區(qū)和知識共享行為而言,二者的核心是社會關系,而社會資本對虛擬學習社區(qū)成員知識分享的意愿、行為及效果均具有顯著的直接影響[6]。鑒于此,本研究擬通過對相關研究的總結分析,探討虛擬學習社區(qū)成員之間積累的社會資本與虛擬社區(qū)知識共享績效的關系,構建虛擬學習社區(qū)中社會資本對知識共享績效影響的研究框架,并通過調查數據進行實證分析,提出相應的研究啟示,以期為提高虛擬學習社區(qū)的知識共享績效提供理論建議。

1 文獻回顧與理論背景

1.1 知識共享與社會資本

知識共享是指組織成員通過知識傳遞,獲取和分享知識的過程。國內外學者從不同角度對知識共享進行了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組織成員的動機和知識特征角度。如Bock和Kim[7]等對外在動機、社會心理和組織氛圍對知識共享意愿的影響進行了實證分析。此外,由于組織內部的知識共享行為是社會性的,涉及到社會關系的資源,因此,許多學者也從社會資本的角度對知識共享進行研究[8]。

目前,關于社會資本的定義,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見解,韓子天等[9]認為,社會資本可以看成是人與人之間在信任和合作基礎上形成的社會網絡,是資源配置的一種重要方式,而Nahapiet和Ghoshal[10]認為,社會資本是一種關系資源,它鑲嵌于人際、群體、社會的網絡中,包括結構、關系和認知三個維度。其中,社會資本的結構維度是指組織整體網絡的配置和組織成員的聯結模式;關系維度是指人與人之間長期互動發(fā)展起來的關系,認知維度是指組織中促進成員個體對外表現一致特征的資源,包括共同語言、共享愿景、共同的價值觀等[11]。目前許多學者繼承這種社會資本的維度劃分,并將其引入到虛擬社區(qū)的知識共享的研究中,認為社會資本是網絡知識管理的一個重要解釋變量[12]。然而,很少有研究虛擬學習社區(qū)的知識共享問題,也極少進一步深入探討社會資本的三個維度如何作用于虛擬學習社區(qū)成員的知識分享意愿及行為。

1.2 虛擬學習社區(qū)

虛擬學習社區(qū)是在虛擬社區(qū)概念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它不同于普通的虛擬社區(qū),也不同于在線學習。虛擬社區(qū)較之在線學習,更關注成員之間的互動,是具有共同興趣、目的和行動的人由互聯網虛擬媒體聯結起來,參與者在其中承擔一定的角色,具有相應的權利和責任。虛擬學習社區(qū)不僅重視學習結果,更重視學習過程,如小組學習、知識的交換和共享[13]。

虛擬學習社區(qū)除了具有動態(tài)開放性、時地自由性、文化多元性等特征之外,其最大的特征是支持協作學習過程。虛擬學習社區(qū)的目的之一共享隱性知識,因為隱性知識被看作是學習社區(qū)中創(chuàng)新的來源,目前有研究已經證明虛擬學習社區(qū)有助于組織成員之間的知識傳遞和成長[14]。然而,已有的研究文獻大都是圍繞虛擬學習社區(qū)的構建和設計進行研究的,針對虛擬學習社區(qū)如何管理和運作,以更加有效地促進知識共享,目前的研究還存在一定的空白。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將社會資本引入到虛擬學習社區(qū)的管理中,通過研究分析成功的虛擬學習社區(qū)中社會資本的作用,以此提高社區(qū)成員之間知識共享的能力,最終提高知識共享、知識創(chuàng)新的績效。

2 理論模型與研究假設

2.1 社會資本與組織績效

社會聯系(結構性社會維度)是指建立和形成社會關系的過程。信息和資源是通過社會關系傳播的,個人可以通過社會互動獲得別人的資源,已有研究證明社會聯系有助于知識的獲取、資源的交換和重組[15]。社會聯系可以加強知識交流,對于作為知識共享平臺的虛擬學習社區(qū)而言,社區(qū)成員之間的社會聯系可以提高虛擬社區(qū)的知識共享能力。因此,推斷并提出如下假設。

H1:虛擬學習社區(qū)成員之間的溝通頻率和互動對于虛擬學習社區(qū)知識共享績效具有正向影響關系。

在本研究中,社會資本的認知維度主要包括共同的價值觀和共享愿景。共享愿景代表了社區(qū)成員對于目標、關注的認知相同度。一般認為,擁有相同愿景的個人可以更好地看到交換的潛在價值,并樂于交換和重組彼此的資源。有學者研究發(fā)現,組織內成員缺乏共同的愿景將降低成員之間的知識共享行為[16]。所謂共同的語言就是組織成員之間共通的領域、方言、經歷、表達方式等。這種共同語言如同一股無形的黏合劑,有助于成員之間的討論和信息交換。

既然共享愿景和共同的語言都可以視為提高知識交換的手段,那么對于虛擬社區(qū)而言,它們也有很大的可能提高虛擬社區(qū)成員的知識共享能力。因此,推斷并提出如下假設。

H2:虛擬學習社區(qū)成員的共享愿景對于虛擬學習社區(qū)知識共享績效具有正向影響關系。

信任(社會資本的關系維度)是指對他人知識、能力和善意的假設,認為對方是親近自己的,不會傷害自己的利益。信任程度越高,表示用戶之間的親密程度越高,有實證研究表明,信任對個體知識共享意愿有著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17]。因此我們認為,虛擬學習社區(qū)成員間彼此間的信任關系有助于提高社區(qū)成員的知識共享意愿,并提出如下假設。

H3:虛擬學習社區(qū)成員的信任程度對于虛擬學習社區(qū)知識共享績效具有正向影響關系。

2.2 社會資本三維度之間的關系

有學者認為社會聯系有助于提高共享愿景,如Nooteboom[18]通過實證研究發(fā)現,個人之間的密切互動能夠幫助他們分享經驗,并增加他們之間思想、目標、知識等的重疊程度。因此我們認為,社會聯系有助于虛擬學習社區(qū)成員提高與其他成員之間的共享愿景,并以此提出如下假設。

H4:虛擬學習社區(qū)成員彼此的社會聯系對于成員的共享愿景具有正向影響關系。

此外,社會聯系還有助于關系社會資本的加強,例如信任關系。有學者認為,頻繁的互動和溝通有助于組織成員之間獲取彼此的信息,評估彼此的能力、行為和意圖,從而增加彼此的信任程度[19]。因此我們認為,虛擬學習社區(qū)的成員如果愿意發(fā)展信任關系,將會從彼此間頻繁的社會聯系中獲益,并以此提出如下假設。

H5:虛擬學習社區(qū)成員彼此的社會聯系對于成員的信任關系具有正向影響關系。

最后,不少實證研究發(fā)現認知社會資本有助于提高信任關系。如Levin等[20]研究發(fā)現,在組織成員關系的建立和知識交換的過程中,共同的價值觀、共同語言和共享愿景有助于提高成員之間的信任程度,從而提高成員知識共享的績效。因此我們認為,虛擬學習社區(qū)中認知社會資本有助于提高成員之間的信息水平,并以此提出如下假設。

H6:虛擬學習社區(qū)成員的共享愿景對于成員的信任關系具有正向影響關系。

根據上述分析和假設,可以得到本文的概念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本文的概念模型

3 研究設計

3.1 數據收集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樣方法,從網絡上檢索并選取愿意配合調查的虛擬學習社區(qū)作為調查對象。同時,要求調查對象符合如下條件:有明確的成員;社區(qū)成立時間不短于3年;以學習或創(chuàng)新作為社區(qū)的主要目標。采用在線問卷調查的方式,從16個虛擬學習社區(qū)中發(fā)放了1200份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54份。

3.2 變量測量

本文對研究變量的測量主要借鑒已有文獻的成

熟量表[22],并適度參考對虛擬學習社區(qū)調查的結果。其中,參照Hggins[21]的測量量表形成知識共享績效的測量量表,參照Chow[23]和Chan[24]的研究成果形成結構資本和關系資本的測量量表。對于認知資本,考慮到共同語言和共享愿景2個維度,參照Levin等[20]的測量量表。本文開發(fā)的測量量表中的題項均采用Likert7級量表打分法打分,即“7”代表“非常同意”,“1”代表“非常不同意”。

4 數據分析

鑒于虛擬學習社區(qū)知識共享問題研究的預測性及研究變量較多等原因,本文采用預測統計分析軟件PASW和AMOS進行數據分析。

4.1 測量模型檢驗

(1)信度檢驗。本研究采用組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CR)進行信度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CR值都在0.8以上??梢耘袛啵疚难芯康臏y量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2)效度檢驗。本文采用因子載荷和平均提取方差值(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進行效度檢驗,得到的結果如表2所示。AVE值均大于0.7,大于0.5的閾值要求[25],同時所有因子載荷都顯著大于0.6,也符合因子載荷大于0.55的要求。因此,說明本研究的測量題項具有良好的效度。

表1 測量題項的信度與效度檢驗結果

4.2 結構模型檢驗

在測量模型通過檢驗之后,本研究采用結構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運用軟件AMOS21.0對所提出的假設進行路徑擬合分析,得到該模型的各項擬合指數,具體見表2。

表2 模型擬合指數

從擬合指數評估的結果來看,本文模型的卡方統計值x2為32.653,自由度df為21,卡方/自由度X2/df=1.555<3,表明該模型擬合度較好。近似誤差均方根RMSEA為0.061<0.1;絕對擬合優(yōu)度指數GFI為0.956接近于1,相對擬合指數0.984接近于1,這些數據說明該結構模型的擬合度較好。

從路徑系數看,關系社會聯系、認知資本對知識共享績效的影響關系是顯著的;社會聯系對認知資本,以及認知資本對信任的影響關系都是顯著的、正向的,即假設H1、H2、H4、H6得到驗證,但信任對知識共享績效以及社會聯系對信任的影響關系未得到調查數據的支持,即假設H3、H5不成立。故可以看出,影響虛擬學習社區(qū)知識共享績效的關鍵不在于個人之間的信任,而在于由人的社會屬性(社會聯系、共同語言、共享愿景)。具體假設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結構模型與假設檢驗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5 分析與討論

本文通過對國內網絡上較為成熟的虛擬學習社區(qū)的調研,采用方差分析、因子載荷分析和結構方程模型分析了社會聯系、認知資本(共享愿景、共同語言)、信任和虛擬學習社區(qū)知識共享績效之間的相互關系。本文所提出的研究假設得到了部分實證的支持,研究結論和啟示如下:

(1)除信任外,社會聯系、認知資本對虛擬學習社區(qū)的知識共享績效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也就是說,社會聯系、共同語言和共享愿景對虛擬學習社區(qū)的知識共享績效影響更顯著,原因在于虛擬學習社區(qū)存在的價值在于學習功能,也就決定了社區(qū)成員之間有擁有共同語言,明白互惠、共享原則,因而社會聯系、共享愿景和共同語言在虛擬學習社區(qū)的知識共享與互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從而有助于提高知識共享績效。

(2)除社會聯系與信任的關系之外,社會聯系對認知資本,以及認知資本對信任均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也就是說,在虛擬學習社區(qū)中,成員之間的社會聯系和交往,對提高共享意愿,發(fā)展共同語言有著積極的影響;同時,擁有共同語言也有助于加強成員之間彼此的信任。

(3)信任分為基于專業(yè)、能力等的認知型信任和基于理解、關懷的情感型信任[26]。已有的研究證明,認知型信任對個體知識共享意愿產生影響[27]。在虛擬學習社區(qū)中,由于社區(qū)成員的加入都具有明確的目標,即為了學習和知識的創(chuàng)新,因此,成員個人之間的信任對于知識共享意愿、行為的影響關系并不顯著;同時,作為結構資本的社會聯系,一般是指社區(qū)成員的溝通和非正式化互動,這與成員個體之間是否信任不存在必然聯系。這也說明,影響虛擬學習社區(qū)知識共享績效的關鍵不在于基于信任的個體因素,而在于社會資本。

基于上述結論,虛擬學習社區(qū)的研發(fā)者和管理者應該重視成員之間的社會聯系,改變對虛擬學習社區(qū)知識共享績效的評價指標,并努力采取措施以充分發(fā)揮社會資本對成員知識共享行為的誘導作用。同時,研究結果豐富了虛擬學習社區(qū)的知識共享績效的理論,并為后續(xù)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框架。

〔1〕 Bond E U, Houston M B, Tang Y E.Establishing a high-technology knowledge transfer network:The practical and symbolic roles of identification[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8,37(6):641-652

〔2〕 楊艷.虛擬社區(qū)中的知識交流和共享行為研究[D].浙江大學,2006

〔3〕 Kenis P,Provan K G.Towards an exogenous theory of public network performance[J].Public Administration,2009,87(3):440-456

〔4〕 Turrini A,Cristofoli D,Frosini F,et al.Networking literature about determinants of network effectiveness[J].Public Administration,2010,88(2):528-550

〔5〕 李金陽.社會交換理論視角下虛擬社區(qū)知識共享行為研究[J].情報科學,2013(4):119-123

〔6〕 孫道銀,宋維翔.社會資本對知識共享意愿影響的實證研究[J].情報雜志,2012(6):125-128+134

〔7〕〔22〕 Bock G W,Zmud R W,Kim Y G,et al.Behavioral intention formation in knowledge sharing:Examining the roles of extrinsic motivators,social-psychological forces,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J].MIS quarterly,2005,29(1):87-111

〔8〕 Wei J,Zheng W,Zhang M.Social capital and knowledge transfer:A multi-level analysis[J].Human Relations,2011,64(11):1401-1423

〔9〕 韓子天,謝洪明,王成.結構和關系維度的內部社會資本對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8(8):151-155

〔10〕 Nahapiet J,Ghoshal S.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2):242-266

〔11〕 謝洪濤,賴應良,孫玉梅.科研團隊社會資本、個體動機對個體知識共享行為的影響——基于多線程性模型的跨層次分析[J].技術經濟,2016(1):30-35

〔12〕 李浩.社會資本視角下的網絡知識管理框架及進展研究[J].管理世界,2012(3):158-169

〔13〕 陳歡歡.虛擬學習社區(qū)中影響學習者知識共享的因素探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1

〔14〕 Bessant J, Alexander A, Tsekouras G, et al.Developing innovation capability through learning networks[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2, 12(5):1087-1112

〔15〕 Yli-Renko H,Autio E,Sapienza H J.Social capital,knowledge acquisition,and knowledge exploitation in young technology-based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6-7):587-613

〔16〕 Tagliaventi M R,Bertolotti F,Macrì D M.A perspective on practice in interunit knowledge sharing[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10,28(5):331-345

〔17〕 徐海玲.基于社會資本理論的企業(yè)員工知識共享傾向研究[J].科學與管理,2010(2):70-72

〔18〕 Nooteboom B.Learning by interaction:absorptive capacity,cognitive distance and governance[J].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2000,4(1-2):69-92

〔19〕 Abrams L C,Cross R,Lesser E,et al.Nurturing interpersonal trust in knowledge-sharing networks[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2003,17(4):64-77

〔20〕 Levin D Z,Whitener E M,Cross R.Perceived trustworthiness of knowledge sources:the moderating impact of relationship length[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6,91(5):1163

〔21〕 Huggins R.Inter-firm network policies and firm performance: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initiatives in the United Kingdom[J].Research Policy,2001,30(3):443-458

〔23〕 Chow W S,Chan L S.Social network,social trust and shared goals in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sharing[J].Information&Man-agement,2008,45(7):458-465

〔24〕 Hsu C L,Lin J C C.Acceptance of blog usage:The roles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social influence and knowledge sharing motivation[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8,45(1):65-74

〔25〕 于娛,施琴芬,朱衛(wèi)未.高??蒲袌F隊內部隱性知識共享績效實證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3(10):21-30

〔26〕 趙大麗,孫道銀,張鐵山.社會資本對微信朋友圈用戶知識共享意愿的影響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6(3):102-107

〔27〕 孫紅萍,王靜一.社會資本和知識共享意向的作用機制:基于知識密集型企業(yè)的實證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1):138-143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Performance of Knowledge Sharing Within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Zhang Nai Li Yingjian Zhou Nianxi

The paper takes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build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structure of knowledge sharing performance. Social capital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structure capital, relationship capital and cognitive capital. The paper uses factor analysis and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 (SEM) to analyze the questionnaire data. The result shows that relational capital and cognitive capital are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knowledge sharing in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 Social interaction is also shown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hared vision and shared language (i.e. cognitive social capital) in learning networks.

Social capital;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Knowledge sharing;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 (SEM)

*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重點資助項目“江蘇省高校專利轉化現況及其對策研究”(B-a/2015/01/042);淮海工學院校級教學改革研究課題“云計算環(huán)境下蘇北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研究”(XJG2015-2-30)。

G250.76

A

張鼐(1973-),男,安徽淮北人,副研究館員,碩士,研究方向:知識管理、個性化信息服務。李英劍(1978-),女,館員,碩士。周年喜(1974-),工程師。

猜你喜歡
虛擬社區(qū)愿景信任
冬日的愿景(組章)
壹讀(2022年12期)2022-03-24 06:46:52
友誼的碩果,美好的愿景
金橋(2021年11期)2021-11-20 06:37:24
基于KANO模型問答型虛擬社區(qū)用戶需求的分類研究
新聞傳播(2018年21期)2019-01-31 02:41:52
表示信任
保護一半倡議: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愿景和實踐
嚶嚶嚶,人與人的信任在哪里……
桃之夭夭B(2017年2期)2017-02-24 17:32:43
從生到死有多遠
虛擬社區(qū)人際關系對旅游行為意向影響的實證研究
基于虛擬社區(qū)的定向出版模式
新聞傳播(2015年5期)2015-07-18 11:10:27
絢爛愿景 與你同行
領導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9:06
潞城市| 涟水县| 临邑县| 海南省| 合江县| 休宁县| 班玛县| 浑源县| 肇庆市| 托克逊县| 赤水市| 正镶白旗| 丁青县| 女性| 灵寿县| 河曲县| 镇江市| 广昌县| 济阳县| 望江县| 丰城市| 五指山市| 耒阳市| 五大连池市| 南京市| 宣武区| 云南省| 衡阳县| 长子县| 南岸区| 彰武县| 图木舒克市| 平昌县| 河北区| 鱼台县| 吴旗县| 二连浩特市| 吴川市| 兴国县| 拜泉县| 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