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紅麗
摘 要:在新課標的制訂下,小學英語教學的核心目標就是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關(guān)注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發(fā)展學生語言綜合運用的有效途徑和必要基礎。同時,英語閱讀也是同學們獲取信息,拓寬視野的最佳途徑之一。通過閱讀能夠使同學們產(chǎn)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動機,所以英語閱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如何在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的時候引導學生參與、體驗英語閱讀的快樂,激發(fā)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變得尤為重要。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悅讀;低年級
【背景】
羅伊·蘭德曾說:“閱讀是永恒的樂趣,悅讀的快樂不在于人家告訴了你什么,而是你在其中獲得了什么。”然而我發(fā)現(xiàn),在課堂內(nèi)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愿意去閱讀英語;在課外,也會時不時地接到家長打來的電話,說自己的孩子在家里不愿意主動拿起英語書。在我的認知里,想當然地以為三四年級的學生應該對英語閱讀有著濃厚的興趣,對英語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是什么導致剛剛接觸英語或者接觸英語時間不長的孩子體會不到英語閱讀的快樂呢?
【現(xiàn)狀】
一、教師層面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主要扮演興趣激發(fā)、技能指導、知識講解的角色,然而教師因為急于講解知識,急于完成教學進度,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不能積極參與閱讀教學過程。導致學生在英語閱讀課堂上被牽著鼻子走,老師講到哪,學生聽到哪,缺少學生自主閱讀、自主學習的環(huán)節(jié)。
二、學生層面
英語畢竟不是母語,對于剛剛接觸英語或接觸不久的學生來說,他們會有一定的排斥和害怕心理。有一部分學生對英語閱讀沒有足夠的自信心,擔心自己完成不了課堂內(nèi)外老師布置的任務。所以在課堂內(nèi)不敢勇于表現(xiàn)自己,參與到閱讀教學過程中去;在課外也不愿意觸碰英語。
三、外界層面
適合三四年級的英語閱讀書資源匱乏。閱讀資源匱乏一方面是指小學生英語閱讀的書籍量比較少,另一方面類型比較單一,大多數(shù)學生只有一本英語課本作為英語閱讀教材,這大大減少了學生的閱讀量,很難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往往有家長抱怨說自己的孩子不愿意讀英語書,孩子認為自己上過的內(nèi)容都會讀了,總是反復讀很無聊很枯燥。長此以往,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自己越來越小,對英語學習也越來越排斥。
【實踐】
一、讓課堂英語悅讀“活”起來
(一)多元選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1.互動性策略。
互動性策略有助于激發(fā)小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如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繪聲繪色的描述、展現(xiàn)實物、多媒體演示等多種手段引出閱讀教材,使小學生有一個接受過程,并渴望閱讀,培養(yǎng)英語學習興趣。
2.參與性策略。
參與性策略的特點主要是根據(jù)英語閱讀教材進行表演、復述等活動,促進語言材料的理解。如通過游戲,即角色扮演,合唱式閱讀,一起做游戲等閱讀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親身參與到英語閱讀材料的學習中,通過游戲加深學生對英語應用場景的認識,促使小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文化,提高閱讀興趣。
3.交合作型策略。
學習是一種滿足需要的活動,在小學生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以小組合作活動的方式,精心開展交互式閱讀教學。例如根據(jù)一篇英語閱讀資料,以四人為合作小組,一個人解決生詞、一個人整理內(nèi)容、一個人朗讀、一個人表演,這樣四個人進行交互合作,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
(二)逐步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良好習慣和技巧
1.養(yǎng)成看讀的習慣。
閱讀并不僅僅是指讀文字,還包括讀圖。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因剛接觸英語他們還沒有英語單詞的概念,讓學生過于快速地進入文字的閱讀是不切實際的,先閱讀圖片,再由圖片慢慢過渡到簡單文字的閱讀,對于初學英語的孩子是一個很好的閱讀途徑。
在最初階段,我們可以利用圖片讓學生認讀單詞,把一些相關(guān)的單詞放在一起組成詞組讓學生進行閱讀。然后附加一些地點或時間讓學生進行閱讀,繼而把一些單詞卡片串連在一起,組成句子進行閱讀。如此反復,積累的句子多了就可以把曾經(jīng)閱讀過的單詞,詞組和句子串成一個小故事,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以故事的形式引起他們閱讀的興趣。
例如學生認識了apple的圖片并能夠讀出Its an apple...接下來請他們apple tree的圖片并認讀Its an apple tree...出示一棵大蘋果樹和一棵小蘋果樹并認讀Look, its a small apple tree.Its a big apple tree.I like apples.從圖片到單詞,從單詞到詞組,再從詞組到句子和語篇,學生的認知水平逐步提高,閱讀水平也相應提升了。
2.養(yǎng)成按意群讀的習慣。
意群是指句子按意思和結(jié)構(gòu)劃分出各個成分,每一個成分即分為一個意群。同一個意群中的詞與詞緊密相連,密不可分,否則就容易引起誤解。
英語課標中對“讀”做出了如下目標描述:能夠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并養(yǎng)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能正確朗讀所需故事或短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按意群去讀,如果孩子沒有這個能力,就算我們的閱讀文本多么有趣,就算我們教師設計出天花亂墜的活動和任務吸引學生,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都會出現(xiàn)很大的困難,教師的講解恐怕就要占據(jù)了大部分時間。不能準確地按意群閱讀,理解就會出現(xiàn)偏差。意群的劃分不但對學生的閱讀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更影響著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
一部分人認為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還沒有必要培養(yǎng)按意群讀的習慣,這個習慣和能力培養(yǎng)應該適合于小學高段年級甚至是初中生,高中生。然而我認為培養(yǎng)低年級按意群讀的習慣刻不容緩。
二、讓課外英語悅讀“富”起來
俗話說得好:“得法于課內(nèi),受益于課外?!闭n外閱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鍛煉要靠自己進行廣泛閱讀,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也通過廣泛閱讀得以保持下去。然而針對小學英低年級學生英語閱讀資源實在是比較少,尤其是在農(nóng)村地區(qū),學生的課外閱讀材料更加缺乏。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fā)揮啟蒙和引導作用,幫助學生精選閱讀材料,使學生快樂讀英語。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教師在選擇課外閱讀材料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把握選取原則
1.直觀性。
與純文字語言相比,圖畫更具有形象性直觀性,信息更豐富,更容易激起孩子們的注意力和興趣,圖畫可以為學生理解生詞和難懂的語句提供語境。低年級學生大多詞匯量不足,圖文并茂的語言呈現(xiàn)方式可以能有效降低學生的閱讀障礙,讓他們體驗閱讀的成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比如英文繪本就是比較不錯的選擇。
2.生活性。
閱讀材料要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有助于引起學生的共鳴,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發(fā)展,易于被低年級學生接受。最好能在閱讀內(nèi)容中滲透西方生活和文化的點滴,并以孩子能夠接受理解的方式加以表達。
3.重復性。
選取閱讀材料最好具有一定的語言特色,文字簡潔,而且詞匯、句子復現(xiàn)率高,反復性的語句,替換性的描述,連續(xù)性的陳述,重復性的問句出現(xiàn)頻率要高,以這種漸進的方式累加詞句非常利于小學生理解和接受,降低學生的記憶難度。
4.節(jié)奏性。
選取閱讀材料能朗朗上口,講求字符音節(jié)的和諧以及節(jié)奏感和旋律,文字的結(jié)構(gòu)和組合以排比、遞進、重復、首尾銜接循環(huán)等形式,孩子們閱讀起來抑揚頓挫,動靜相宜,聲情并茂,這樣他們才能能更好地感知語言,提高閱讀能力。
(二)拓寬選取途徑
1.借助其他教材。
與教材內(nèi)容相近的其他版本教材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經(jīng)過審批通過的小學英語教材共22套,像我們采用PEP版的小學英語教材,其他地區(qū)的配套小學英語教材,比如牛津英語也是學生重要的閱讀材料,此外香港朗文教材等也可借用。
2.借助與教材知識相近的報刊資料。
那些適合本地區(qū)小學英語教育水平的報刊等也是很好的閱讀素材,例如英語學習園地,英語畫報等都是孩子們閱讀材料的來源。
3.借助網(wǎng)絡資源。
教師可以上網(wǎng)尋找奇聞趣事或改編網(wǎng)站的音像故事等來收集學生英語閱讀材料,比如Little fox,浙江省小學教師資源網(wǎng)等都可以找到些一些適合低年級的閱讀素材。
4.制作故事書。
請低年級的學生根據(jù)已經(jīng)學習的內(nèi)容,自己畫圖,編成簡單的英語小故事,并開展同班同學交換小故事書的活動。低年級孩子愛好動手,制作小作品,而且與同學交換作品可以讓孩子們分享閱讀的快樂。
三、讓英語悅讀評價“甜”起來
一時的閱讀興趣不能給學生帶來太大的收獲,教師需要幫助學生逐步形成學習目的,引導學生逐漸將興趣轉(zhuǎn)化為穩(wěn)定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驗閱讀的快樂,真正使閱讀成為“悅讀”。為此,教師應該制定合理的評價標準,讓學生覺得英語悅讀有點“甜頭”。
教師在制訂評價標準時,既要關(guān)心學生看懂了多少,還要關(guān)注學生在悅讀中的學習態(tài)度是否積極,在悅讀過程中是否能和同伴探討問題,對悅讀材料的反饋能否表現(xiàn)出正確的價值觀。評價的方式也要采取多元互動的方式,既有書面又有口頭,有教師評價學生,也有學生互評,乃至學生的自我評價。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取得的點滴進步,從中受到激勵,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形成繼續(xù)進步的動力;同時,也可促使學生反省自己的不足,及時調(diào)整學習策略,不斷提高學習能力。
1.創(chuàng)設展示平臺,升華悅讀興趣。
根據(jù)小學生低年級愛表現(xiàn),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展現(xiàn)自我,張揚個性的魅力英語平臺,以更好地激發(fā)和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例如每節(jié)英語課前的三分鐘可設為“English Report”時間,讓學生在這三分鐘里讀英語小故事,唱英文歌曲和歌謠,模仿英語小對話等,盡情展現(xiàn)自己的英語魅力,從而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動力。
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自己課外選取材料存在一定難度。為了能在這三分鐘里表現(xiàn)更好地展現(xiàn)學生的閱讀成果,教師也應該盡量幫助學生一起選定素材并進行整理,反復練習,予以意見和支持。學生的閱讀水平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這個準備過程中得到了自然提升,同時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能起到榜樣示范和引領的作用,無形中帶動其他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
同樣教師也可創(chuàng)設其他豐富多樣的展示平臺,如單詞記憶大賽,情景劇表演比賽等,對學生來說,每次比賽的準備過程既緊張又充實更具挑戰(zhàn)性。這準備的過程同時也是他們能力提升的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這些平臺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升華了閱讀的興趣,增強了學習英語的信心。
2.制定悅讀表格,分享悅讀成果。
設計英語悅讀評價表,不僅是為了解最近一段時間學生的閱讀情況,學生也能通過表格,了解自身的不足,明確閱讀的目的和方向,還可以為那些主動分享閱讀內(nèi)容和體會的同學加星。
四、結(jié)語
總之,潤物細無聲,低年級學生悅讀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靠的是持之以恒的努力,是滴水穿石的功效。真正讓學生感到閱讀是一種汲取,汲取信息,認識世界;是一種感覺,感覺變化,獲得體驗;是一種享受,享受語言,享受樂趣;是一種“悅讀”,閱得喜樂,學得歡暢。
參考文獻:
[1]沈建波.例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之有效策略[J].英語廣場(學術(shù)研究),2012(7).
[2]姜云婷.小學英語中的閱讀與“悅讀”[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