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斌
【摘要】數學實驗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重要平臺之一,它可以讓數學學習變得更加簡單,更有趣。所以,在組織學生進行數學實驗時,教師首先要學會智慧理答,讓學生迸發(fā)出實驗的激情;其次在實驗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讓他們能夠交流實驗過程;再次要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踐行實驗結論,從而拓展實驗內容。
【關鍵詞】 數學實驗;數學教學;回歸簡單
一提起實驗,許多教師都認為那是科學課的事情,對于數學來說,它是沒有太多作用的。其實不然,2011年版的《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在數學教學中,“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在這幾種數學學習方法中,就存在實驗。同時,新課標中把動手實踐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方法提出來。這些文字的敘述都指向了數學實驗。所以,數學實驗應該成為數學教學的一種重要策略。從兒童的認知學角度來看,學生只有在經歷不斷的實驗、驗證,才能厘清數學最本質的內容,才能豐富自己的數學表象,才能更好地學習數學。數學實驗可以讓數學教學更加簡單,再也不用教師喋喋不休地講解,它可以讓我們的數學課堂更精彩,更有趣,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夠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學生在實驗中獲取的數學知識與數學技能,是最能夠長時間保留在自己的知識系統(tǒng)中的。那么,如何在數學教學中落實實驗策略,讓學生在實驗中提升自己的數學素養(yǎng)呢?下面,筆者就結合蘇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來談一談如何組織數學實驗,以期讓數學教學更簡單,更有效。
一、老師理答,讓學生迸發(fā)數學實驗激情
教師精彩的理答,可以讓教學更深入,學生的思維更高效,更有序。特別是進入高年級的學生,他們的知識水平與心理水平已經慢慢成熟起來,有自己的主見。也許有一部分教師認為,這樣的學生也是最難教的,會經常與教師爭論,似乎對教師的權威產生了威脅。其實不然,學生的這種自我意識正是自主實驗的前提,學生只有學會自我判斷,自我設計,那么他們才能在實驗過程中自主探索,才能讓學生燃起實驗的激情。特別是蘇教版的小學教材,它的許多知識點都需要通過學生的動手實驗來獲取。但是這些知識點也許對學生是無所謂的,它的本身不能激發(fā)學生實驗的激情。而這時,就需要老師的智慧理答來引導學生完成實驗的過程,讓學生對數學實驗有一種沖動,有一種渴望,并能夠主動投入到數學實驗中來。
比如在教學這一部分內容時,學生在前面已經對長方體各個面的面積計算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知道求長方體的前面與后面面積是用長乘以高,求上下兩個面的面積是用長乘以寬,求左右兩個面的面積是用寬乘以高。在這一課中,我出示了學生比較熟悉的長方體,比如粉筆盒,餅干盒等,因為學生對這些來自生活中的物品非常熟悉,這也為后面的教學奠定了基礎。而為了讓學生能夠更自主地利用實驗來探索長方體表面積計算公式,我并沒有將計算公式告訴學生,而是這樣理答學生。
師:同學們,我的孩子明天過生日,我買了一盒巧克力餅干作為生日禮物送給我的孩子,而我先要把它包裝好,但是不知道買多少平方分米的彩紙才能把這盒巧克力餅干盒給包完整。你說我該怎么辦呀?(我的臉上露出非常焦急的表情)
生:這個不好辦嗎?老師,只要我們量出這盒巧克力餅干每一個面的面積,然后加在一起,就知道你應該買多大的紙了。
生:其實,我只需要算出上面,前面,右邊的面積就可以了,然后把它們的面積加起來,最后乘以2就可以了。
師:你們真的是太有智慧了,但是如何才能計算出來呢?你們能不能幫一幫老師,我也想給我孩子一個驚喜。(老師這時出示一個巧克力的盒子,并標出它的長、寬、高)
我這樣一理答,學生的實驗興趣就迅速被調動起來,班級里也像小燕出窩一樣嘰嘰喳喳地說著。這時候,我就讓他們進行小組實驗,來探索這六個面的不同計算方法。
在這一過程中,我并沒有限制學生采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計算,他們卻通過自己的獨立探索與交流討論,得出了不同形式的計算方法。這比起我們利用多媒體演示,然后告訴學生公式要好得多。這樣,通過他們的小組實驗讓他們更牢固地記住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公式。而在學生進行數學實驗之前,如果我不進行智慧的理答,讓學生幫助老師,那么學生也不會燃起實驗的激情的。我正是抓住了學生喜愛幫助老師做事這一心理特征,才能夠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數學實驗中來。
二、適當鼓勵,讓學生說出數學實驗過程
學生之所以要進行數學實驗,那是因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問題,而這個問題是通過思考無法解決的,或者說通過思考而理不出思路的時候才進行數學實驗的。在這一個過程中,學生有時候是兩眼迷蒙,不知道從何處入手,或者說對新的問題,不知道怎么辦,再加上學生的心理問題,造成許多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不敢說,不愿意與別人交流。在進行數學實驗過程中,如果沒有學生的交流,沒有學生的聲音,這樣的實驗也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在實驗過程中,只有學生進行語言的交流,思維的碰撞,才能夠創(chuàng)新出許多驚喜。所以,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從尊重兒童的年齡特征出發(fā),保護他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自覺,積極地投入到實驗中來。這樣,我們的數學實驗才能真正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
比如,在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中,大部分學生的參與程度都非常高,而一些平時膽子小,不愛說話的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卻成為一名看客,只是靜靜地坐在位子上看別人操作。即使在小組交流時,他們也是一言不發(fā),如果我們此時不能夠及時激發(fā)他們的膽量,那么這樣的數學實驗就會忽略這一弱勢群體,導致數學實驗只是部分人的實驗,掌握數學結論也是部分人的權利。所以,在學生進行數學實驗過程中,我及時走進這些不說話的學生身邊,用信任的目光注視著他們,詢問他們?yōu)槭裁床粎⑴c到實驗中,在實驗過程中為什么不說話,問他們是否有需要老師幫助的地方,并在與他們交流過程中慢慢打消他們的心理恐懼感。記得有一位學生在計算長方體表面積時,計算結果總是與其他同學不一樣。但是,當他看到自己的答案與別人不一樣時,也不敢問清原因。于是,我就有意識地設計了“我的實驗我知道”展示臺,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到講臺前面展示自己的實驗結果與過程。學生一開始不敢上臺講話,在我的一再鼓勵下,這位學生才走上講臺,講述自己的實驗過程。通過他的講述,我才發(fā)現他在實驗過程中,忘記乘以2了。這一次發(fā)言之后,他偷偷地告訴我,說在班級發(fā)言也沒有什么難的。這樣,在以后的教學中,我經常讓他發(fā)言,每有操作實驗時,我首先讓他發(fā)言,他也慢慢增強了信心。
所以,我們在組織學生進行數學實驗時,除了要對實驗步驟與過程進行調控,還要對學生的心理進行疏導,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在實驗過程中可以大膽猜測,大膽發(fā)言,大膽爭論。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實驗中創(chuàng)新出許多新的東西來。
三、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踐行數學實驗結論
生活數學一直是支撐數學教學的重要理念。教材中所選擇的內容往往都是安排在學生的真實生活情境中呈現的。所以,在組織數學教學時,要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在生活中運用數學。數學實驗也一樣,它正是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融會貫通的重要平臺,用實驗所獲取的數據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然后再用生活中的問題來驗證課堂上數學實驗所獲得的經驗。這樣,我們的數學實驗才具有現實意義。所以,學生在課堂上實驗之后,還要讓他們到生活中去拓展數學實驗,讓他們學會舉一反三地實驗,以讓數學結論更具有科學性與可信性。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更有基礎,更牢固。
比如,在學生通過實驗掌握了長方體與正方體表面積計算公式之后,我讓他們回到家中,尋找生活中的長方體與正方體,再一次地進行操作性實驗,去丈量它們的長、寬、高,然后再計算出他們的表面積。這樣,就讓數學實驗從課堂走向課外,學生的數學學習也從課堂走向課外,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數學視野,還強化了學生的數學知識,讓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得到有效的提升。
總之,數學實驗是學生獲取數學知識與技能的重要平臺,我們在數學教學中,要重視數學實驗,讓數學實驗成為提升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重要平臺。
【參考文獻】
[1]呂世虎.新版課程標準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法[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葉建云.可以這樣教數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戴曙光.簡單教數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