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守奎
·專 欄 ·
先人的世界
◎ 李守奎
李守奎 1962年出生于河北省陽原縣?,F(xiàn)為清華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歷史系教授、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領(lǐng)域?yàn)楣盼淖?、出土文獻(xiàn)和漢字學(xué),任歷史文獻(xiàn)學(xué)博士生導(dǎo)師、漢語言文字學(xué)博士生導(dǎo)師,目前開設(shè)的課程有漢字學(xué)、《說文解字》導(dǎo)讀、出土文獻(xiàn)選讀、楚文字讀解等。
小時候總是分不清“先后”與“前后”的差別,長大才明白是因?yàn)樽约簳r空混亂,先后是時間距離,前后是空間距離,一度很為自己理解力的提高而高興。后來學(xué)了點(diǎn)兒文字、訓(xùn)詁,什么事情都想打破砂鍋問到底,“先”為什么能夠表達(dá)時間距離?這得從古人心目中的兩個世界說起。
跨過死亡這道門檻,人就到了另外一個世界——鬼神生活的世界。不同的時代,鬼神生活的世界大有區(qū)別,我們?yōu)榱酥v文字,就得講講距離造字時代比較近的古人的鬼神觀念。試著讀一段西周晚期的金文。
鐘,集成01·260
這是西周的厲王胡的一個鐘。周厲王很出名,專政弭謗,只許別人說好聽的,不許人說真話,弄得國人“道路以目”,國人終于忍無可忍,發(fā)生暴亂,將其流放,西周自此加速走向衰亡。這位天子在位期間不問蒼生求鬼神,給自己鑄了不少銅器,在討好鬼神上用足了功夫。這些禮器有的居然流傳至今,上面的鐘就是其中一件。留存至今的西周天子自作器極少,很是珍貴,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我們選取其中一段與鬼神相關(guān)的銘文讀一讀:
唯皇上帝百神保余小子,朕猷有成無競,我嗣配皇天,王對作宗周寶鐘。鏘鏘聰聰,肅肅雍雍,用招各丕顯皇祖考先王,先王其嚴(yán)在上,蓬蓬勃勃將余多福,福余順孫,三壽唯利,其萬年,畯保四國。
銘文的大意是:
上帝百神保佑我謀略成功成為周王,我制作寶鐘報答。這寶鐘奏出的音樂美好和諧,用以招來在另外一個世界的列祖先王。先王就在上天,降給我好多福祥:子孫繁昌,萬壽無疆,長治久安。
這段銘文透漏了很多周人的鬼神觀念。皇天高高在上,是有意志的最高神,也是天神先祖所居住的地方。天子就是天之子,皇天派其子到人間下土為王,治理四國萬民,不過這是臨時差事,任期結(jié)束還得回到天上,伴隨在上帝的左右。天上與地上是兩個世界,天上居住著上帝百神,天子的先祖先考也在其中,地上是天子率文武百官統(tǒng)領(lǐng)萬民。天與鬼神高高在上,臨視下土,天子的一舉一動盡在其眼皮底下。天子表現(xiàn)好就降下福,表現(xiàn)不好就降下禍,所以天子就得好好表現(xiàn)。祭祀就是對鬼神的賄賂,擺好酒肉,奏起音樂,請鬼神來享用,鬼神一高興,噼里啪啦降下百福。厲王鑄鐘作樂,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樂鬼神。信奉宗教的人不懼怕死亡,因?yàn)樗麄兿嘈胚€有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墒沁@些來到人間的天子及其子孫們,占據(jù)著人間的一切美好資源,吃喝玩樂,很是享受,以至于流連忘返,祈求在人間萬壽無疆了。周厲王比起春秋那些編鐘以自樂的王公貴族們還算有正事兒。明白了古人觀念中人世間與天上這兩個世界,我們再來分析一些表意的漢字,就能對其深層的意義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先說“先”字。
《說文》說:“,前進(jìn)也。從兒從之?!笨磥碓S慎和我一樣,不太分得清“先”與“前”意義的差別。徐鉉看不太懂,就創(chuàng)新為“之人上,是先也”,更是頭腦發(fā)熱后的誕語,不知所云?!跋取弊殖霈F(xiàn)很早:
甲骨文,其祀多先祖,余受佑(合38731)。
春秋晚期金文,樂我先祖(郘鐘,集成01·233)
“先”是“人”的前面有一個“之”,之就是出發(fā)到某地方去,中學(xué)課本《陳涉世家》中“輟耕之壟上”中的“之”就是這個意思。人的前面加上“之”,就是去往另外一個世界的人,也就是“先人”。先人比世人先到達(dá)另外一個世界,這就是那些在帝左右的先祖先考們。所以“先”最常用的兩個意義就是名詞先人和形容詞時間上在此之前的。
“之”與“徂”同義,都表示前往?!爸痹谙戎斜磉_(dá)死亡后前往另外一個世界,“徂”則改換一個偏旁來表達(dá)到另外一個世界,《說文》:“殂,往、死也?!敝两裎覀冋f“某某人走了”,大都是該人死亡的諱稱,其文化源遠(yuǎn)流長。
再說一說“世”字。
《左傳》成公十三年:“無祿,獻(xiàn)公即世?!睂W(xué)者早就知道這個即世就是指死亡,可死亡怎么就是即世呢?“即位”是走上既定位置,“即世”豈不就應(yīng)該是走上人生舞臺?令許多學(xué)者不得其解。楚文字中即世多見用法與《左傳》一樣,都是指死亡,但字形有點(diǎn)特別。
《系年》21:文公即世,成公即位。
“殜”字見于《廣韻》等后世字書,其音義與古文字沒有關(guān)系。簡文左側(cè)從“歺”,右側(cè)從“枼”?!皷ァ迸c“世”古代讀音相同,世就是從枼截除下來的一部分。所以這個字肯定可以讀為世。關(guān)鍵是左側(cè)為什么從“歺(歹)”?這個部件與死亡有關(guān),例如死、殤、殂、殯等。我懷疑這個“殜”是指人死后要去的世界,也就是以死亡為界的另外一個世界。“即世”就是到另外一個世界去了,構(gòu)詞方式與即位一致。最近朱惠琦著文詳論,證成其說,我希望能夠早日發(fā)表。
死亡是人世間生命的結(jié)束,是另外一個世界的開始,人類從一個世界到另外一個世界只是先后的問題。成為先人,具有了超人的能力,可以在天庭與宗廟之間來回陟降,降福降災(zāi),何等威風(fēng)。所以古人有時活得不耐煩,就求速死,欣欣然奔向死亡。當(dāng)然天庭里大概放不下所有人,平民百姓哪里敢想升天,即使是天子,如果缺德胡來而“失天命”,死后還能到帝廷否?不好說!即使去了,也要被列祖列宗打板子的吧!天子的另外一個世界在天上,老百姓的另外一個世界又在哪里呢?在地下。漂亮的女鬼久處墓室,偶爾來到人間被張生遇見了,于是就有了一段纏綿悱惻的人鬼相戀,被蒲松齡知道了,就有了《聊齋志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