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當前農村中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滿堂灌、應付式教學、應試式教學、被動式學習。為了徹底改變這種狀況,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和對策,即做到:結合熱點;加強農村中學思想品德教學設備運用;改進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農村中學;思想品德教學;存在問題;原因;對策
中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興趣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在課堂是如何教,學生在課堂上的怎么樣學,一直是研究者探討的很需要問題。近年來,農村中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經過了改革和總結,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但目前還存在不少的問題,針對以上的問題,現(xiàn)作簡單的分析,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以供探討。
一、農村中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影響和阻礙農村中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的主要問題有:
(1)滿堂灌。有些教師上課時滔滔不絕,黑板寫得滿滿的,學生不停地記筆記。這種滿堂灌、填鴨式的教法帶來很多弊病。教師講得過多,他所能提供給學生獨立掌握知識、主動訓練能力的機會就很少,學生處于被動的位置,沒有時間及時思考、消化、吸收,運用,所學知識當然沒法鞏固。再有,講得過多,重點不突出,學生掌握不了要領,課堂氣氛也沉悶,學生容易產生疲勞。
(2)應付式教學。有些農村中學老師上課停留在原始的教學狀態(tài)中,從來不采用電教設備、電腦等現(xiàn)代化的手段來輔助教學,甚至連掛圖也不和圖表都不用,從始至終都只靠老師講述甚至照本宣科,備課不深入,根本提不起學生學習興趣。
(3)應試式教學。學生參加中考和高考,只有筆試。為了適應學生考試的要求,很多農村中學教師布置大量的復習思考題,讓學生死記硬背,使學生在理論聯(lián)系實際方面能力不強,影響學生的可持續(xù)學習。
(4)被動式學習。學生學習靠死記硬背,有些農村中學的學生對思想品德課本的基本內容和基本原理不掌握,平時又不抓緊學習,一直到臨考前才突擊幾天,結果考試成績較差,導致越學越吃力,就會在心理上產生厭學甚至抵觸情緒。
二、原因分析
上述農村中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產生的原因較復雜。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具體表現(xiàn)在:
(1)教師習慣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最顯著的特征就是采用填鴨式和落后的教學手段,因為,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簡單和省事,不用多動腦筋和使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就可以進行教學了。雖然有些農村學校擁有先進的教學設備,但有些教師只靠一本書,幾支粉筆和一張嘴就進行思想品德教學了,使得學生在課堂教學上只能被動地接受灌輸。
(2)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任務過重。在教師教學上,由于一些農村學校思想品德教師相對缺乏,往往由一些學校領導兼任上課,沒有專職教師,一般上的班數(shù)多,批改作業(yè)的任務十分繁重,教學任務只停留在完成時數(shù)上,沒有精力去研究教學質量,上課內容來回重復,致使教師產生厭教情緒,只有應付了事。
(3)跟著考試的指揮棒走。雖然學生考試分數(shù)是檢驗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的重要依據(jù),但為了單純考試,導致教師在教學上和學生在學習中,只注重猜題和應試練習,忽視了思想品德課的基本內容和原理的運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做得比較差。因此要提高農村中學學生思想品德課學習質量成為一句空話。
(4)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農村學生在學習思想品德課中,目的不夠明確。在開始學習時,就感到枯燥無味。加上教師在教學中沒有很好地引導,致使學生對學習思想品德課的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
三、措施與對策
采取相應措施,克服農村中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對于全面提高農村中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將起到重要的作用。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結合熱點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思想教育是思想品德課的靈魂,也是思想品德課的焦點。思想品德課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只有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踐,才會產生更強的求知欲望,才會表現(xiàn)出學習的積極性,抓住學生感興趣的社會問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開展課堂教學以求達成共識。
(2)加強思想品德課教學設備,采用先進手段來組織教學。當今社會是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的時代,農村中學思想品德課教學還停留在原始的教學狀態(tài)中,已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求。思想品德教學要充分利用電腦和白板等多媒體,采用先進的設備來進行教學,大面積地提高中學思想品德課教學質量。
(3)采用導學式教學。導學式教學是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習慣、興趣,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良好的思維習慣,從而使學生不但掌握教師已涉及的知識和能力,而且掌握教師未涉及的知識和能力,并在以后的生活中繼續(xù)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以適應科技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
(4)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要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光講大道理、明確學習目的是不夠的,教師還必須使自己的課生動有趣,吸引學生,讓學生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對初學年級的學生來說,興趣就是動力。培養(yǎng)學習興趣是導致學生熱愛這門學科的途徑,而好的學習方法又是激發(fā)興趣的重要因素。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大程度上來自教師的主觀努力,這就需要教師通過不斷的觀察和總結,把培養(yǎng)興趣貫徹于整個教學過程中。
總之,要提高農村中學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質量,教師必須在課堂上下功夫,克服存在的主要問題,采取相應的對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農村中學思想品德課教學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作者簡介:
劉長春(1975.10—),男,漢族,廣西靈山縣人,中一,本科,研究方向:“誘思導學”教學模式在農村中學政治課的運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