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林
【摘 要】學習音樂課程能夠培養(yǎng)學生們對于音樂的鑒賞能力,從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和自身素質。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的重點方式就是實現(xiàn)互動教學,本文就高中音樂課堂的師生互動教學方式進行簡單的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高中;音樂課堂;互動
自從我國的新課程改革教育制度實施之后,現(xiàn)在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要求老師們不僅僅只是培養(yǎng)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也要培養(yǎng)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從而達到學生們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目的。而音樂課程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們的欣賞音樂和鑒賞音樂的能力,而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只有實現(xiàn)與學會們的課堂互動才能起到預期的課堂效果。
一、師生互動模式的教學意義和實際作用
1.轉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提高了課堂的生動性
一般的對于高中音樂課程的學習,有很多的高校都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一部分的學校只是在課程形式上增添了音樂課程,但是學生們沒有興趣來學習,老師們也只是敷衍了事,有的學校甚至只是掛了一個空頭課程,并沒有落實到實際中來。因此,這就導致了在傳統(tǒng)的高中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的學生把音樂課當成了休息課,上課睡覺休息而沒聽課。而老師們也只是按部就班的講述著課本上的知識,所以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并沒有起到培養(yǎng)學生們的音樂鑒賞能力的作用。而實施互動教學的教學模式之后,特大的特點就是能夠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之下的束縛,讓學生們參與到音樂課的學習過程中來,真正的做到以學生們自身作為課堂的主體進行學習。老師們與學生們進行互動的過程中還可以吸引學生們對于學習音樂的興趣,從而活躍課堂的氣氛。
2.增強了師生間的感情互動
由于學生們在初中和小學時缺乏對于音樂課程認知,導致了高中的音樂課程的教學很難順利展開,因為學會們根本不懂音樂之中所蘊含的情感和意境。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們結合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來進行高中音樂課程的教學,將自己對于音樂情感的認知和理解表述出來,以便于傳達給學生們,讓他們理解歌曲中的情感和意境。而這個互動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語言上的互動,更是心靈上和情感上的互動,其作用是培養(yǎng)學生們對于音樂課程的學習興趣,從而保證他們能夠更好的欣賞音樂和鑒賞音樂。
二、高中音樂課堂的互動教學模式下的缺點和不足之處
1.傳統(tǒng)音樂教學觀念的束縛
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是指單方面的授課,即老師在上面講課,學生們在下面聽課的形式進行授課。因此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的缺點十分明顯,學生們和老師們之間缺少必要的交流和溝通。老師們單方面的在課堂上講授知識的話,根本沒有辦法知道學生們對于上課內容的理解情況,也不能保證學生們都可以跟得上老師們的思維。這機械式的灌輸教學方式,在上課時間長久了之后,很容易出現(xiàn)學生們的聽覺疲勞的情況,使得學會們在課堂上打瞌睡或者是干其他的事情。但回歸到高中音樂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來,音樂課老師們很容易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在實際的上課過程中不自覺的形成單方面授課的教學形式,而正是這種傳統(tǒng)觀念下的教學形式,阻礙了高中音樂課堂的互動教學模式的順利展開。
2.上課內容缺乏實踐性和創(chuàng)新性
在音樂課的授課過程當中,很多的老師們都只是按照課本上的曲目和歌曲來講解和播放,并沒有太多的創(chuàng)新的地方,這也是互動教學模式沒辦法順利展開的局限性之一。音樂課程的學習不同于其他的文化課程,音樂課程對于學生們的基礎沒有太高的要求,但是要求學生們必須要對于音樂感興趣,只有熱愛音樂和享受音樂的人才能學好音樂。而老師們缺乏實踐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式就達不到這樣的要求,因為一旦音樂課程的課程枯燥,學生們自然就不會對于音樂課的學習感興趣,學生們也就沒辦法和老師們進行互動交流。
三、促進高中音樂課堂的互動教學模式形成的策略和方法
1.教師們要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
教學方式有很多種,老師們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來進行課堂教學,不僅僅是從聽覺方面來感受歌曲的情感,還可以結合視頻來感受到音樂中的意境。音樂教師們也可以在講課的時候結合自身的知識和理解,對于歌曲進行全方位的講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脫離課本進行拓展,從而激發(fā)學生們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比如老師們在教授《命運交響曲》這一曲目的時候,可以結合貝多芬的生平事跡,以及貝多芬創(chuàng)造這首曲目時候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進行講述,讓學生們體會到《命運交響曲》中的作者的情感和意境,讓學生們了解到貝多芬的音樂特點和創(chuàng)作環(huán)境。然后學生們便能夠對于音樂感興趣,只有學生們對于音樂有興趣才能進行課堂中的互動和交流,他們才能夠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從而提高了音樂課堂的質量,起到了培養(yǎng)學生們的藝術鑒賞力效果。
2.鼓勵學生們多交流
互動課堂其主要目的是實現(xiàn)老師們與同學們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學生們與學生們之間的互動和交流。而教學們可以多開展一些音樂相關的交流活動以實現(xiàn)互動和交流的目的,比如說在學習完了《音樂與人生》之后,教學們就可以開展與之相關的探究互動,讓那個學生們收集一些與人生相關的音樂作品,然后在課堂上分析交流這些音樂作品中所蘊含的音樂情感和音樂內涵。也可以讓學生們自由分組進行討論,最后在進行匯總和上報,以便于實現(xiàn)互動交流的目的。還能夠創(chuàng)造出一個活躍積極的音樂課堂氣氛,吸引更多的學生們參與到音樂課堂的交流活動中來。
3.融入時代特點,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音樂課堂的學習不僅僅要學習課本上的內容,也可以結合時代特點進行拓展,創(chuàng)新出新的內容。因為音樂課的學習主要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們的音樂鑒賞能力和音樂欣賞能力,這一切的前提是學生們要對于音樂課的學習感興趣,課本上的一些曲目有民族特點和時代特點,但是一些曲目很難讓學生們產生興趣,這時候老師們可以結合當今音樂特點,可以將一些正面的流行歌曲納入到音樂課的學習范圍之中,這樣學生們容易產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從而體現(xiàn)出音樂課堂的學習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靈活多變的,與文化課程不一樣,音樂課程沒有固定的知識和內容,注重對于音樂鑒賞能力本身的培養(yǎng),而不是僅僅學習特定的曲目和歌曲。
4.落實音樂課的教學課堂
很多的學校,尤其是一些重點高中,他們?yōu)榱颂岣邔W生們的學習成績,都會用文化課程占用音樂課程,讓音樂課的學習僅僅是停留在表面,這樣學生們即使有興趣也沒有機會學習和了解音樂。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做法,因為學校音樂課程的安排不僅僅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和突擊,其根本作用是培養(yǎng)學生們的藝術鑒賞能力,無論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都應該要重視對于音樂課程的學習,學習音樂是實現(xiàn)綜合性人才培養(yǎng)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因此,學校不應該占用學生們的音樂課的學習的時間。通過對于音樂課學習的安排,能夠讓學生們在緊張的高中學習當中得到一些放松和休息。以減少平時在其他的文化課的學習過程中積攢的壓力。因此,學校應該如實的安排音樂課程,而不是停留在形式上。
四、小結
音樂課的學習對于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綜合性人才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就我國目前的教育情況而言,音樂課的學習并沒有落實下來,在進行音樂課的師生互動模式的時候存在著一些缺陷,包括思想上的缺陷和上課內容上的缺陷。因此,老師們在進行音樂課教學的時候應該要注意創(chuàng)新自己的課堂內容和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們多交流溝通,從而取得最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立華.高中音樂課堂師生互動教學的組織及實施[J].北方音樂,2017,37(8):181.
[2]唐曉莉.芻議高中音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策略[J].讀書文摘,2016,(36):2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