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紅燕
[摘要]:課堂提問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目的、要求設置問題,進行教學問答的一種形式,也是學生將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向教師提出質疑的一種方式。語文課堂提問問什么、怎么問,學生怎樣質疑,如何處理,必須依據(jù)語文自身的規(guī)律和語文教學的規(guī)律,講究科學,講究藝術。
[關鍵詞] 語文 課堂提問 藝術性
【分類號】G633.3
語文課堂提問,是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掌握語文知識的有效武器,是實現(xiàn)師生多元互動、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獨立思考問題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師調節(jié)課堂氣氛的杠杠。葉圣陶先生用:“可否自始即不多講,而以提問與指點代替多講。”一語來闡述提問在教學中的地位,語文課堂更顯其述。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正確把握語文自身的規(guī)律、語文教學的規(guī)律,深入研究課堂提問,講究藝術,實現(xiàn)學生由“‘知識”向“‘學識”轉變,從而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掌握課堂提問問題設計的藝術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真正有效的問題都是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的,是教師學識與智慧的結晶。在問題的設計過程中,要做到
1.重視課堂提問內容預設
(1)內容的針對性要強
要深入鉆研教材,這樣提出的問題才能具體明確,才能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有助于理清文章的脈絡,有助于主題的把握和重點、難點的突破。如《再見了,親人》一文,可以設計如下問題:親人指的是誰?再見了親人是誰說的?課文用哪些段落來表現(xiàn)志愿軍和朝鮮人民深情厚誼的?使學生整體上理解了志愿軍與朝鮮人民的深厚情誼。
(2)內容的啟發(fā)性要強
要抓住關鍵之處,運用發(fā)散性提問、開拓性提問,多用疑問性提問,要盡量避免單純的判斷性提問。如《挑山工》中有這樣一句話:挑山工所走的路比游人長一倍,而所用的時間卻并不長!在這里設問,能夠引發(fā)學生思維的跌宕,讓他們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
(3)內容的層次性要強
提出的問題要形成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教學階梯,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思維規(guī)律。比如要讓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可以這樣提問:課文主要寫什么事?事情的是怎樣產生、怎樣發(fā)展的?結果怎樣?這件事有什么意義?讓學生層層深入,匯點成線。
(4)內容的吸引力要強
問題的內容要力求新穎、講究新意,要注意變換角度,以增加問題的趣味性、避免提問千篇一律,老調重談。如《狼和小羊》一課,文章結尾如果用“小羊就甘心讓惡狼吃掉嗎?”來代替“結果怎樣?”這個問題,結果顯而易見。
(5)內容的科學性要強
教師要在理解重點、難點及知識點的基礎上抓住知識的關鍵和本質,拿捏提問的難易程度,運用歸納和合并的方法,設計大容量、高效率的問題,使學生“跳一跳才摸得著“,達到教師“問”得精,學生“思”得深的效果。比如《偉大的友誼》一文,在設計問題時可抓住“馬克思和恩格斯不不僅在生活上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共產主義的事業(yè)親密合作?!边@段話展開:這段話講了那兩層意思?課文是怎樣介紹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生活上的友誼的? 又是從哪幾個方面講他們在事業(yè)上互相關懷、互相幫助、親密合作的?幫助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理解內容。
2.采用豐富多樣的提問類型
提問的分類方式很多,有
知識(回憶)水平的提問、理解水平的提問、應用水平的提問、分析水平的提問、綜合水平的提問、評價水平的提問。
直問和曲問、正問和逆問、單問和復問、快問和慢問。
知識性問題,說明性問題和評價性問題。
復習提問、鞏固提問、概括性提問、強調性提問、肯定或否定性的提問、引起注意的提問、引起興趣和求知欲的提問、引導學生質疑的提問。
總分式提問、臺階式提問、連環(huán)式提問、插入式提問。
獨立式提問、鋪墊式提問、總分式提問、推進式提問、連鎖式提問、并列式提問等。
3.學會切合實際的設計方法
觀察法、對比法、破題法、想象法、點睛法、尋究法、發(fā)散法、聯(lián)系實際法、綜合法等。
二、掌控課堂提問時問題呈現(xiàn)的過程
問題的呈現(xiàn)就是課堂提問藝術的靈魂!在問題呈現(xiàn)的過程中,老師要注意對生發(fā)問題的時機和落點進行精心把握。
1.何時提“問”
在導入新課時提問、在需要激發(fā)情緒時提問、在探究新知時提問、在思維受阻時提問、在教學任務即將完成時提問。
2.何處提“問”
在新舊聯(lián)系處提問、在學生的疑惑處提問、在事件的比較處提問、在教學的關鍵處提問、在思維轉折處提問、在學生的忽略處提問。
3.如何提“問”
良好的問題應該以最恰當?shù)姆绞奖磉_出來,要求教師不獨霸課堂的話語權,與學生展開平等的對話,相互尊重,教學相長,做到情景的創(chuàng)設要有機,問題的表述要準確嚴密,提問的語態(tài)要和藹,情感的交流要豐富,發(fā)問的對象要明確。
三、修煉課堂提問時教師導答的技能
葉圣陶先生曾說:“教師之教,不在于全部講授,而在于相機誘導”強調教學重在啟發(fā)誘導,不要越俎代庖,教師要掌握必要的導答技能。可采用直觀式導答、激將式導答、分解式導答、遷移式導答、提示式導答、再問式導答等。
四、講究課堂提問后有效評價的策略
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評價,對于學生關系重大,也是課堂提問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答問后,教師必須進行恰當?shù)脑u價。做到評價及時、評價準確、允許存異、以表揚為主、要會等待。
課堂提問藝術的境界是沒有止境的,老子說過:“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德之;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作為教師,應該從圣人那里悟到智慧,也應該在教學中潛心研究,不斷實踐,最終形成有鮮明個性特色、適合學生實際、富有成效的課堂提問藝術風格,讓課堂成為個人成長和創(chuàng)造的一個起點。
參考文獻
[1]黃勤新.讓思維的火花在問題中點燃[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0( 07)
[2]王妹春.淺談課堂上的提問藝術[J].新課程學習(下),2010(11)
[3]狄永興.新課標理念下課堂教學的四點涵泳[J].語文教學通訊,2005(06)
[4] 有效課堂提問評價標準的應用研究——兼談語文教學如何有效提問[J]. 教育測量與評價,2011(1)
[5] 歐陽芬,殷海華,楊麗華.新課程下中小學教師課堂提問技能指導[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