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模因是通過非遺傳的方式,尤其是模仿將一些思想加以傳播。在信息網絡發(fā)達的當今社會,網絡流行語的傳播已構成一定的社會語用現象,而語言模因論為我們研究這種現象提供了新的視角。本文基于“我想靜靜”的個案研究,以模因論為依托,以此探討“我想靜靜”作為強勢模因促進自身復制與廣泛傳播的語用策略。
關鍵詞:模因論 我想靜靜 強勢模因 語用策略
“我想靜靜”,義同“讓我靜一靜”,其本義是指遭遇不順后,不由自主地發(fā)出想要尋求內心平靜的感慨。2014年,它走紅網絡,最初是源于一則網友之間的對話——“別問我,我想靜靜?!薄办o靜是誰?你敢背著我想別的女/男人?”此對話為網友之間的調侃用語,它打破了慣性的邏輯思維表述,而是一個橫向思維的引申,詼諧幽默,讓人哭笑不得,耐人尋味。
網友故意的“錯誤”理解收到了詼諧的效果,于是,這個答語故意不匹配的現象賦予“我想靜靜”這句話新的含義,這種新的含義能夠幫助人們在一些場合有效地化解尷尬,活躍緊張氣氛。后來,“好事”的網友又配之以掩面的表情,創(chuàng)造出生動的圖片表情包,以此加深“我想靜靜”這句話的熱門程度,使其迅速走紅網絡。因此,“我想靜靜”在人們的生活和網絡交流中使用頻率相對較高,也成為最受歡迎的網絡語之一。2016年5月31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發(fā)布《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6)》,“我想靜靜”入選2015年度十大網絡用語。①
該詞組的傳播與狂熱符合語言發(fā)展的模因周期,此現象的形成使得“我想靜靜”成為語言的模因,并迅速走紅網絡。本文基于“我想靜靜”的個案研究,以模因論為依托,以此探討“我想靜靜”作為語言模因促進自身復制與廣泛傳播的語用策略。
一、流行語“我想靜靜”作為“強勢模因”的表現
模因(meme)是由生物學家Richard Dawkins最先提出的。Dawkins在其1976年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認為,在生物界中基因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它們通過不斷復制和相互競爭促進了生物的進化。②由此,他大膽構想在社會文化傳播的過程中也存在著這樣一種基本單位——“模因”。模因與基因既有類似之處又有不同之處。類似之處在于兩者都可以從一個宿主復制到另一個宿主身上,是“代代相傳”的。③
語言模因揭示了語言傳播的規(guī)律,但在實際生活中,并非所有的語言模因都可以被保留并流傳下來。道金斯曾用三個指標來衡量模因的強弱,即保真度、多產性和生命力。④也就是說,復制因子的精準復制、廣泛散播、且在一定時期內得以持續(xù)的模因才能成為“強勢模因”,而那些隨著時間和環(huán)境的發(fā)展變化逐漸被人淡忘,甚至消失的模因,則是“弱勢模因”。
Blackmore(1999:58)說過,“我們還不能詳細地了解模因是如何被儲存和傳遞的,但我們已掌握足夠的線索,知道如何著手這方面的研究。模因的復制不是說詞語的原件與復制件從內容到形式都完全一致。”⑤從模因論的角度觀察,語言模因的復制和傳播有基因型的“內容相同形式各異”和表現型的“形式相同內容各異”兩種方式。前者以傳遞信息內容為主,表達出來的原始信息不變,復制出來的仍是以前的內容,如:你懂的、失聯、高大上、弟弟=DD、妹妹=MM等;后者保留結構,其中意義發(fā)生改變,如:一明(鳴)驚人(眼藥廣告,某百貨商店掛出的招牌、“難以抗拒的誘惑”等。在后者中,即使是一些常見的詞語,一旦定格為模式,便會被到處復制、模仿,成為活躍的語言模因。例如近年來,“非?!币辉~的非常搭配,它作為模因先在港臺地區(qū)傳播,漸漸感染到內地,被到處復制。有電影片名叫《非常愛情》,有電視節(jié)目叫“非常男女”,有報紙專欄叫“非常男人”等
“我想靜靜”作為流行語,在傳播過程中,由“安靜”之義變?yōu)槿嗣?,網友的“曲解”收到了詼諧的效果,于是,這個答語故意不匹配的現象賦予“我想靜靜”這句話新的含義?!拔蚁腱o靜”正是由于意義的曲解,促使其廣泛傳播,在傳播形式上,屬于“表現型”?!皬妱莼颉笔蔷珳蕪椭啤V泛散播且在一定時期內得以持續(xù)的模因。“我想靜靜”在受人們追捧的同時,網上又出現“我想明明,明明是誰”這樣的對話,可見人們對這種語言風格的喜愛。
我們目前無法對“一定時期”做出具體規(guī)定,但是“我想靜靜”作為網絡流行語,其本身傳播速度快、范圍廣、生命力強的特點毋庸置疑,理應符合典型的“強勢模因”。
二、流行語“我想靜靜”作為“強勢模因”的內在特性
(一)結構簡明
流行語多出自網絡口語,口語具有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簡潔性。在網絡交流中,人們往往更青睞于用簡單的文字表達豐富的含義?!拔蚁腱o靜”通過動賓結構的四字一體呈現出來,簡明生動,意蘊無窮。
(二)內容豐富
早期,人們將“我想靜靜”理解為“我想安靜一會兒”,而后作為一個網絡語流行開來,是因為一個網民的笑話賦予其新的含義,主要就是在兩個人的對話中,出現了“我想靜靜”“靜靜是誰?”這樣的一組問答。
網友的“曲解”收到了詼諧的效果,于是,這個答語故意不匹配的現象賦予“我想靜靜”這句話新的含義。此時,“靜靜”作為人名出現,整個句意發(fā)生轉變。該句語義新穎,結構簡短,再加上“靜靜”的重疊形式易于網絡交流,因此迅速走紅。“我想靜靜”具有以下含義:
a.我想安靜一下。
b.我想念靜靜。
由此看來,“我想靜靜”語義豐富,既可以表示自己心情煩躁,需要冷靜一下,又特指“想念一個叫靜靜的人”,多用于調侃對方或向對方委婉表達自己的苦悶。
(三)言語詼諧新穎
在現代社會中,很多人通過詼諧幽默的語言方式,放松身心,緩解壓力。“我想靜靜”的詼諧性主要體現在它生動形象的字面意義上?,F實生活中有很多將“靜靜”作為名字的女性,“我想靜靜”的表層意義是“我想念靜靜”,正是這種表層的“曲解”和“反傳統(tǒng)”展現出它的詼諧性,從而在人們的網絡聊天甚至是口語交際中被廣泛使用。endprint
在網絡交際中,年輕網民喜歡通過對語言的創(chuàng)新來追求新鮮感,從而展現自己的個性。在網絡上,人們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改變現有語義的約定俗成?!拔蚁腱o靜”的新詞義體現出時代的創(chuàng)造性和革新性。
三、流行語“我想靜靜”作為“強勢模因”的語用策略
(一)“我想靜靜”借用辭格,一語“雙關”
李慶榮認為,修辭就是依據題旨情境,運用各種表現方法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一種活動。修辭分為句式、語音修辭以及修辭格這幾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這里主要用到的是“雙關”辭格。⑥李慶榮指出,“雙關”是一種借助于語境的特定條件,達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種手段。有人說,“我想靜靜”中的“靜靜”指動漫作品《無頭騎士異聞錄》中的平和島靜雄,也有人直接解釋為一個女性的名字。⑦
“靜靜”一詞在“我想靜靜”這一結構中,原本只有“靜一下”之義,后來賦予“靜靜”的“人名”義是網友故意造成答語不匹配的結果。這并非與雙關修辭相悖,而正是“雙關”這一辭格的體現。
現在人們常常會將其理解或者調侃為“靜靜”是一個名詞,指的是人名,但實際上這句話的原始意義依然存在,也就是說這句話實際上也運用了雙關的修辭格,通過共知的原始意義,凸顯后來的網絡意義,從而達到了一語雙關的效果,意味深長,令人回味。
(二)“我想靜靜”同音疊用,文氣舒展,便于交際
疊音詞,是重復同一個音節(jié)所構成的詞。重疊音節(jié)能增強人們對語言的感受,得到一種回環(huán)往復的語音美感?!办o靜”作為“靜一靜”理解時,“靜”為動詞,“靜”作為動詞時,重疊為“靜靜”,具有嘗試意義,語法功能表示動作時量短,動量小。
“靜靜”作為人名,是疊音詞,本身不可再分解?!办o靜”在流行語中被調侃為人名,使整個句子的文氣舒展開來,有呼之欲出、一吐為快之感。這種方式也恰恰緩解了緊張的氣氛,宣泄了說話者心中的苦悶。
(三)“我想靜靜”語義泛化,易于傳播
從根本上說,隱喻是從一個概念域或認知域向另一個概念域或認知域結構的映射,即將原概念范疇(SourceDomain)映射(Mapping)到目標概念范疇(TargetDo-main)上。⑧通過隱喻思維可以減輕認知負擔,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用已知表達未知。
流行語的流行過程也就是相應的文化方式傳播過程,它不單是文化方式的載體,推動文化方式的流行才是流行語的真正內涵和使命。與一般的流行方式相比較,語義泛化更是一種強大的文化傳播方式?!拔蚁腱o靜”符合人類的隱喻認知機制,從“我想靜一靜”到“我想念靜靜”的語義泛化始終含有“我的想法”這一共性特征,達到了此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我想靜靜”語義泛化后,被大眾所關注,并在人們的生活中廣泛傳播。隨后網絡上借用“我想……”的結構,仿制“靜靜”的調侃義創(chuàng)造出一些新的交流情景,又衍生出“我想明明,明明是誰”“明明喜歡我,卻不告訴我”這樣的復合體形式。這種形式正是“我想靜靜”語義泛化的后續(xù)影響,它通過“語義泛化”,在人們的頭腦中形成極強的認知域,從而借助這種強勢模因的影響力,得以大量復制、廣泛傳播。
四、結語
本文基于“我想靜靜”的個案研究,以模因論為依托,分析“我想靜靜“作為強勢基因所具有的簡明性、多義性、詼諧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內在特征,探討了“我想靜靜”作為強勢模因促進自身復制與廣泛傳播的語用策略。這有助于我們觀察語言自身的表現,發(fā)現語言變化發(fā)展的規(guī)律,也為進一步探討語言的進化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
語言是變化發(fā)展的,因而一些詞語在某一時期可能是強勢模因?!耙欢〞r期”這一概念的模糊性,讓人們無法精確判斷“到底多久”才符合這一時間范圍。隨著社會發(fā)展和語言的演變,有些流行語可能消失,或者衍生出其他的含義,“我想靜靜”也不例外?,F階段它所呈現出的“強勢基因”的固有特點是毋庸置疑的,將來它最終會消失還是生存下去并進一步演變,有待時間檢驗。
注釋:
①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公布”為國護盤”等入選.網易新聞,2016-05-31.
②Dawkins,R.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③陳琳霞,何自然.語言模因現象探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6,(2).
④Dawkins,R.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0xf0rd
University Press,1976.
⑤Blackmore,S.The Meme Machin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⑥⑦李榮慶.現代實用漢語修辭[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⑧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The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參考文獻:
[1]胡贅李,石秦嶺.語言模因論視角下流行語“hold住”一詞的形
成和傳播[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2,(6).
[2]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何自然,陳新仁.語言模因理論與運用[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
社,2014.
[4]陸儉明.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3.
[5]王夢,王慧英.網絡語言流行原因解析[J].河北學刊,2004,
(5).
[6]吳南輝.模因論視域下英語新聞標題翻譯的強勢模因分析[J].黑
河學院學報,2016,(5).
[7]于根元.應用語言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8]周芬芬.模因論視角下流行語的語用探微[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3,(10).
[9]趙軍偉.論模因論視角下的網語變異[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
文社會科學版),2016,(12).
[10]張小平,宋丙秀.網絡流行語模因性語義傳播分析[J].現代傳
播,2015,(7).
(徐娟 湖北襄陽 湖北文理學院理工學院 441000)endprint
現代語文(語言研究)2017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