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緊跟時代發(fā)展,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當前,國家處于改革開放中,社會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必須改變,要與創(chuàng)新教育相結合。本文分析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提出了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
1.創(chuàng)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教育的重點,當代中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培養(yǎng)合格的建設者和優(yōu)秀的接班人,在思想教育上,最根本的任務是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這是教育的核心,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突破點,深入進行民族主義教育;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礎,進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學生綜合發(fā)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如果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缺乏深刻的理論認知,就會缺少發(fā)自內心的自信,不能深刻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在其道路、理論體系、制度和文化上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就特在其實現途徑、行動指南、根本保障、文化基因的內在關聯上,特就特在這四者的有機結合的統(tǒng)一上,大學生無疑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
2.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2.1教育方式的缺陷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作用是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為目的,把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意識、道德辨別能力和價值評價能力作為出發(fā)點,要以思想理論、黨政方針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所以課程的性質決定了教學要傾向于理論的講述,但也導致許多高校思政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重于理論,輕于實踐”,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教師多以說教式的方式解讀課本知識,不能結合社會上的實際,課程枯燥且生硬,學生不能從課堂上了解到真實的國情與民情,導致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產生了厭學情緒,沒有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由于現在多數高校的思想政治課都是大班授課,課時少且學生對此門課程不夠重視程,思想政治教學的效果難以保證。
2.2學生的思想影響
部分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的理論多,缺少對民生問題的關注,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授的內容都是十分生硬的純理論,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缺少互動,學生不能真切感受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有的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沒有多少實用性,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產生懷疑,這樣會影響學生們正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思想政治教育與創(chuàng)新教育的關系
3.1思想政治的創(chuàng)新教育
提升思想政治的教學課堂效果僅以內容的厚重取勝固然是其關鍵所在,但令人爽心悅目的形式從某種角度而言也常常是一個重要的砝碼,采取一種令學生接受的講授形式,使講課生動有趣,學生氣氛活躍,無疑會迅速提高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因此,講課不僅僅是一種知識的傳遞方式,它更是一種具有鮮明個性的藝術形式,“讓理論課堂藝術化”無疑成為提升原理課堂效果在形式上的核心命題。首先,“讓理論課堂藝術化”必須營造一種平等而輕松的課堂氛圍。盡管課堂效果欠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板著面孔單緯度的知識傳輸,教師缺乏與學生的互動,教師缺少對學生的了解,教師欠缺應有的親和力應該是一個首要的原因,這就需要原理課教師與學生交朋友,細心地了解學生的生活、學習與思想狀況,以尋求一種有針對性、更富有人情味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
3.2思想政治的創(chuàng)新方式
其具體方式有三。其一,教師引發(fā)與原理相關的話題激發(fā)學生發(fā)言的興趣,這種話題可以是在課堂上臨時引發(fā)的,在學生發(fā)言后,教師進行總結發(fā)言;也可以是專題性的,讓學生以作業(yè)的形式運用某些原理來分析問題。其二,教師在講課中每次為學生預留5-10分鐘時間讓他們提問,對所學的內容發(fā)表自身的看法,讓學生暢所欲言、相互辯論,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其三,教師要善于用幽默詼諧的語言調節(jié)課堂氣氛,在備課時準備一些調侃的話語,讓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學習。其次,“讓理論課堂藝術化”必須擁有展現這種“藝術化”特征的教學方法。其一,疏導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僅僅依靠思維方式知識的傳播是顯然不夠的,必須以啟發(fā)學生思考的方式指點迷津,使他們能夠運用有關原理自覺思考,舉一反三,以求“傳遞文化而不用現成的模式去壓抑他;鼓勵他發(fā)揮他的天才、能力和個人的表達方式”。其二,形象教學法。這種方法是將抽象的理論寓于形象的表達之中。原理課必須有效地利用文字、故事、圖片、視頻、音樂等方式,以文字直陳觀點,以故事展開趣味,以圖片顯示直觀,以視頻動人心弦,以音樂渲染情緒。形象教學法主要是指以故事、圖片、視頻的方式形象地呈現理論觀點的意義,將原理課化為寓言故事課、歷史故事課和生活故事課。其三,情緒渲染法。這種方法是用聲情并茂的材料來調動學生的情緒,使他們或興奮,或嘆息,或感慨,或憤怒,以此來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果。材料的運用是多方面的,或視頻,或音樂,或詩詞,最核心的要義是要能調動學生的情緒。再次,“讓理論課堂藝術化”要求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這種魅力也許就在舉手投足、言談舉止之間展現了教師優(yōu)雅得體的外表、富有磁性的嗓音、充滿幽默的談吐、包含睿智的思想與豐富淵博的知識。教師為此必須在課外苦下功夫,不斷增進自身的專業(yè)知識,不斷錘煉自身的心靈內涵,不斷增長自身的人格魅力,使這種魅力散發(fā)在課堂之中。
4.結語
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棟梁,是國家將來的主人,更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所在。當前,受國際上多元文化的影響和各類不良思潮的侵蝕,有些大學生的價值觀發(fā)生了動搖,在政治信仰上有些迷茫、對于理想信念不清楚、價值觀發(fā)生了扭曲,在思想上受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的影響很大,沒有堅定對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建設的信心。所以,要不斷創(chuàng)新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葛明亮.關于增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路徑研究[J]. 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6,3
[2]王家旭.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徑[J].教育與職業(yè),2015, 20
作者簡介:
龍衛(wèi)兵(1967.11---),男,漢族,湖南桃江人,副教授 碩士 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與民商法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