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明
內(nèi)容摘要:由于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以及一些教師對新課標理解不深,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仍存在著一些認識誤區(qū)。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以提問代替閱讀;二是以講解代替閱讀;三是以練習代替閱讀。面對現(xiàn)狀,筆者積極進行了以下幾點嘗試:一是把朗讀還給學生;二是適時用真情感化學生;三是開展閱讀競賽活動。
關(guān)鍵詞:初中閱讀教學 認識誤區(qū) 積極嘗試
新課標的頒布,為語文閱讀教學增添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束縛,以及有些教師對新課標理解不夠深入,因此在閱讀教學中仍存在著一些認識誤區(qū)和行為偏差。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一、以提問代替閱讀。提問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課堂教學的重要形式。如果運用恰當,的確有助于學生思維的訓練。但在實際操作中,我們更多地看到的是這樣的情景:教師寫幾個問題在黑板上,一聲令下,學生在思考。十幾分鐘后,教師又是一道命令回答。而真正能回答的也往往只是少數(shù)幾個優(yōu)等生,大部分同學則旁觀者。這不能不令人懷疑其耗去的時間是否值得,這樣的提問效果能達到何種程度。
二、以講解代替閱讀。缺乏課外閱讀積累、缺乏自讀的感悟、探究、發(fā)現(xiàn),這樣的語文課怎么上?把自讀放在課內(nèi),時間不允許,對于較長或較難的課文更不允許。這樣自讀的效果必然是蜻蜓點水。教師苦心經(jīng)營,吃力不討好,學生啟而不發(fā),于是很多教師只有采用了傳統(tǒng)的講授法,甚至不分講讀課與自讀課的區(qū)別,苦心設(shè)計合作探究的問題,引導學生亦步亦趨。淺層次的問題尚可以啟發(fā)解決,較難的問題就只能由老師越俎代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揮不了,教師喧賓奪主成了課堂的主人,教師的講解代替了學生的閱讀,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被教師剝奪了。這樣學生自然免不了成了被填的鴨子,成了知識的容器。
三、以練習代替閱讀。在缺乏主體感悟、探究、發(fā)現(xiàn)的以教師越俎代庖講授的背景下,精講和多練就成了孿生兄弟。非多練不足以鞏固夾生的知識,非多練不足以彌補因缺少自讀而忽略的基礎(chǔ)與細節(jié)的知識,不足以訓練學生的基本能力。大量的各種形式的篇目、單元測試題,成了老師的法寶。
閱讀題本來是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診斷和測試的手段,現(xiàn)在卻演變成了提高訓練學生閱讀能力的方式,舍棄對文本的閱讀,舍棄了學生的廣泛閱讀與積累感悟,閱讀訓練純粹成了技術(shù)性的訓練,閱讀就是為了答題,答題就是閱讀訓練,這種訓練完全剝奪了學生閱讀原本的趣味與快樂,使本來充滿魅力與情味的閱讀變得枯燥無味,面目可憎。以這種訓練代替自然的閱讀,以技法訓練代替了作為根本的文本閱讀訓練,繞過閱讀量的積累而沉入題海,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是違背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乃至全面的語文素養(yǎng)的。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創(chuàng)。面對當今的語文閱讀教學情況,筆者積極嘗試著用以下三種方法來提高初中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一、把朗讀還給學生。朗讀實在是閱讀教學的基礎(chǔ)。一篇范文,也只有讓學生去誦讀,去感受,去領(lǐng)會,去品味,方能得其妙處。如果語文老師對于所教的課文進行面面俱到的講解,從時代背景講到作者作品,從詞句分析講到文章結(jié)構(gòu),從藝術(shù)特點講到主題思想,卻不讓學生自己通過朗讀去領(lǐng)會,則如面對一盤佳肴而不讓食客去品嘗,其后果也可想而知了。教師應(yīng)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讓學生先朗讀,教師后處理文章。久而久之,定能形成“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
二、用真情感化學生。所謂感化,就是思想上和情感上的認同,就是心靈之弦的共鳴。在文學作品中,文學形象、文學意境本身就是促使學生產(chǎn)生這種認同、共鳴的很好的“召喚結(jié)構(gòu)”,但由于這種“召喚結(jié)構(gòu)”蘊蓄在字里行間,文學審美經(jīng)驗不足的學生不易感受到,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把自己的閱讀感受、審美體驗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以此來感染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fā)出特有的音響,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講的話發(fā)生共鳴,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對準音調(diào)?!痹谡n堂教學過程中,若教師的心如枯井,冷漠無情,只知生硬的向?qū)W生灌輸知識,傳達作者的感情,非但引不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反而使學生產(chǎn)生厭煩感,所以要讓學生動情,老師必須先動情。
三、開展閱讀競賽活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是很繁重的,如果只是機械地將一些課外內(nèi)容強行塞入他們手中,只會增加他們的負擔,引起他們的反感。要想使學生的閱讀從被迫消極轉(zhuǎn)向主動積極,就必須加強課外閱讀的組織與指導,激發(fā)他們閱讀的興趣,使課外閱讀真正落到實處。
(作者單位:安徽省鳳陽縣鳳陽山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