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妍
【摘要】目的:調(diào)查家庭嬰兒撫觸依從性現(xiàn)狀和照護者自我效能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并明確二者之間的關系。方法:通過采用嬰兒家庭一般情況問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CSES)對2 08例產(chǎn)婦家庭進行調(diào)查。結果:嬰兒撫觸在家庭中的開展率為25.5%。照護者自我效能平均得分為5.68±2.30分,照護者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和家庭常住人口數(shù)是其影響因素。產(chǎn)婦自我效能得分與嬰兒撫觸依從性的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家庭嬰兒撫觸依從性與產(chǎn)婦自我效能得分(γ=0.341)具有顯著相關性(P<0.01)。結論:家庭嬰兒撫觸依從性整體較低,提高產(chǎn)婦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提高嬰兒撫觸依從性。
【關鍵詞】嬰兒撫觸;自我效能;照護者
嬰兒撫觸是一種經(jīng)過科學指導的、有技巧的觸摸,是通過撫觸者的雙手對被撫觸嬰兒的皮膚和機體進行有序的撫摸,使大量溫和良性刺激通過皮膚感受器上傳到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產(chǎn)生一系列生理效應,促進嬰兒身心健康發(fā)育的一項技術[1]。隨著我國居民健康觀念和知識水平的上升,嬰兒撫觸這一概念自1996年由強生(中國)有限公司首次引入我國得到了比較廣泛的關注和認可[2]。但由于我國各地經(jīng)濟和衛(wèi)生發(fā)展水平的差異,和部分醫(yī)務人員自身對嬰兒撫觸的觀念還沒有真正改變,不太了解撫觸真正的內(nèi)涵和意義所在,加之產(chǎn)婦及家屬對撫觸缺乏正確認識,嬰兒撫觸在我國開展很不均衡[3]。自我效能是指個體對自己執(zhí)行某一特定行為能力大小的主觀判斷,即個體對自己執(zhí)行某一特定行為能力大小的主觀判斷,即個體對自己執(zhí)行某一特定行為并達到預期結果的自信心[4]。自我效能是人類行為的決定因素,是個人因素的中心,它很大程度地影響行為的選擇和持續(xù)[5]。目前對于產(chǎn)婦自我效能與其家庭嬰兒撫觸依從性關系的相關報道,因此,有必要對安康市產(chǎn)婦自我效能和家庭嬰兒撫觸依從性現(xiàn)況進行調(diào)查。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2016年9月至12月采用整群抽樣法抽取安康市5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對5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所轄居民區(qū)220名0-1歲嬰兒的父母進行問卷調(diào)查。
納入標準:①本市常住居民;②嬰兒月齡為0-12個月的照護者;③嬰兒出生后均接受過嬰兒撫觸的健康教育和指導的照護者。
排除標準:①照護嬰兒患有嚴重身心疾病的照護者;②符合樣本納入標準但不愿意接受調(diào)查者。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行設計嬰兒家庭一般情況調(diào)查問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對0-1歲嬰兒的照護者進行調(diào)查與評價。
(1)嬰兒家庭一般情況調(diào)查問卷。包含家庭一般情況和嬰兒撫觸依從性現(xiàn)狀三部分。家庭一般情況:包括填表人與嬰兒的關系、年齡、父母雙方的文化程度等;嬰兒撫觸記錄表:嬰兒家長能否堅持每天做嬰兒撫觸,每天撫觸次數(shù),接受撫觸的頻率及地點,操作者嬰兒撫觸是否能執(zhí)行正規(guī)操作。
(2)一般自我效能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最早的德文版系由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的著名臨床和健康心理學家RalfSchwarzer教授和他的同事于1981年編制完成[6],開始時共有20個項目,后來改進為10個項目。中文版GSES己被證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內(nèi)在一致性系數(shù)為0.87,一星期間隔的重測信度為0.83。效度方面,GSES的10個項目和總量表分的相關在0.60和0.77之間。條目與計分:GSES共10個項目,采用李克特4點量表形式,各項目均為1-4分。把所有10個項目的得分加起來除以10即為總量表分。
1.2.2知情同意
由研究者本人向被調(diào)查者發(fā)放問卷調(diào)查,并解釋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已取得支持和配合,根據(jù)自愿原則,要求被調(diào)查對象根據(jù)問卷內(nèi)容如實填寫并當場收回。如有疑問,研究者隨時解答。
1.2.3統(tǒng)計學方法
利用EpiData3.0建立數(shù)據(jù)庫,并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用均數(shù)土標準差(x±s)對計量資料進行統(tǒng)計描述,用頻數(shù)和構成比對計數(shù)資料進行統(tǒng)計描述。計量資料經(jīng)正態(tài)性檢驗后,兩組間比較時,經(jīng)方差齊性檢驗后,采用成組t檢驗;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照護者自我效能的影響因素;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分析變量間的相關關系。如無特殊說明,所有P值均表示雙側概率,顯著性水平a=0.05。26.30±3.25歲。
2.2家庭嬰兒撫觸依從性現(xiàn)狀
被調(diào)查者家庭嬰兒撫觸依從性得分為1.45±0.28分。208例中,家庭中未進行過嬰兒撫觸的73例(35.1%),偶爾( 2~3次/周)進行嬰兒撫觸的82例(39.4%),經(jīng)常(1次/2~3天)進行嬰兒撫觸者42例(20.2%),每天堅持嬰兒撫觸者僅11例(5.3%)。
2.3產(chǎn)婦自我效能感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2.3.1照護者自我效能
根據(jù)自我效能得分指標的高低.照護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分為高、中、低三個等級。4分以下為低水平,4至7.9分為中等水平,8分以上為高水平。本研究中調(diào)查對象的自我效能得分最小值為1分,最大值為10分,平均值為5.68±2.30分。70.1%的產(chǎn)婦自我效能處于中等以上水平,仍有29.9%的照護者自我效能處于低水平。
2.3.2照護者自我效能的影響因素分析結果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以及家庭常住人口數(shù)是影響照護者自我效能的因素。在單因素分析基礎上,以照護者自我效能得分為應變量,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照護者文化程度(β=34.529)、家庭人均月收入(β=5.628)和家庭常住人口數(shù)(β=-0.938)是影響照護者自我效能的因素。
2.3.3照護者自我效能與嬰兒撫觸依從性的相關性分析
照護者自我效能與嬰兒撫觸依從性的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照護者自我效能得分與嬰兒撫觸依從性之間存在相關性,相關系數(shù)r為0.347。
3討論
3.1家庭嬰兒撫觸依從性較差
本研究結果顯示,顯示家庭嬰兒撫觸依從性較差,雖然被調(diào)查者均接受過嬰兒撫觸訓練和指導,但僅5.3%的家庭能夠堅持進行正規(guī)嬰兒撫觸。這與武鳳云等[3]的研究結果相似。
2結果
3.2嬰兒照護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響因素
2.1調(diào)查對象家庭一般情況
對符合納入標準的220例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diào)查,資料回收208例,回收率為94.5%,有效資料208分,有效率為100%。本研究中照護者的平均年齡為
本研究結果顯示,安康市嬰兒照護者的自我效能得分為5.68±2.30分,總體處于中等水平,但仍有29.9%的照護者的自我效能處于較低水平。自我效能是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實施某一行為的期望,是人們對自我行為能力的認知與評價。自我效能是人類行為的決定因素,是個人因素的中心,它很大程度地影響行為的選擇和持續(xù)[7]。
本研究顯示影響嬰兒照護者自我及效能的因素有照護者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以及家庭常住人口數(shù)(P<0.05)。
3.3照護者自我效能水平與嬰兒撫觸依從性呈正相關
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照護者自我效能得分與嬰兒撫觸依從性得分呈正相關性,并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照護者自我效能影響家庭嬰兒撫觸依從性,整體趨勢為自我效能感越強,其嬰兒撫觸依從性也越好。自我效能是影響服藥依從性的一個重要因素[8]。照護者對自身技術和能力缺乏發(fā)信心,擔心在撫觸過程中嬰兒肢體受傷。由于嬰兒處于發(fā)育早期,肢體細軟,有些父母害怕由于自己用力過大或姿勢不正確引起嬰兒損傷,加之嬰兒哭鬧不合作,導致?lián)嵊|無法堅持[3]。
參考文獻
[1]劉純艷.婦產(chǎn)科護理學[M].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4 (328).
[2]金宏義.社區(qū)特殊人群護理[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238).
[3]武風云,邱云麗.家庭嬰兒撫觸實施狀況調(diào)查及相關因素分析[J].護理學雜志,2006,21(20):18-19.
[4]郭本禹,姜飛.自我效能理論及應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375).
[5]Grembowski D,Patrick D,DiehrP,et al. self-efficacy and healthbehavior among older adult[J].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Behaviors,1993(34): 89-104.
[6] Schwarzer R,Aristi B.Opt imisticself-beliefs assessment ofgeneral perceived self-efficacyin thirteen cultures [J].WorldPsych01,1997,3 (12):177-190.
[7]羅煜,王滿鳳.嬰兒撫觸健康教育效果評價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3,5(12):1674-75.
[8]董春玲,劉曉虹,葉旭春.自我效能在健康促進行為領域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2,26(2A):29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