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倩
摘 要:寫作在語文中考分值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但其重要性與中學生的寫作能力無法形成正比,問題百出。本文主要闡述一下自己在作文批改中總結出的學生最易犯的三個問題及應對方法。
關鍵詞:寫作 審題 描寫 情節(jié)
寫作在語文中考分值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但其重要性與中學生的寫作能力無法形成正比,問題百出。寫作沒有捷徑可走,寫作水平的提高也無法一蹴而就,可針對學生寫作中的問題進行有效指導卻是切實可行的,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作文批改中總結出的學生最易犯的三個問題及其應對方法。
一、畫地而趨—審題缺乏發(fā)散思維
寫作就像造房子,審題就是房子的地基,地基出了問題,房子搖搖欲墜。很多情真意切的學生拿不到高分就是因為太習慣于寫老生常談的父愛母愛等話題,無法發(fā)散思考,畫地而趨。
有一次我布置了《____不只是____》的中考題,很多同學寫的都是《母親不只是親人》《讀書不只是為了考試》,這樣的寫作真實自我,但落入俗套,欠缺深度。造成這個問題的部分原因的確是學生人生閱歷生活環(huán)境有限,但更重要的是因為欠缺科學有效的審題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也沒那么難:
1.以小見大
前面說到《____不只是____》,其實這個半命題作文完全可以采用以小見大的手法。有一個學生寫的是《登山,不只是為了鍛煉身體》,先寫登山的過程,重點描寫道路的坎坷以及畏難情緒,再寫登頂遠眺后壯麗景象,最后得出感悟“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這種寫法對學生來說并不難。
2.以大化小
作文標題字數(shù)越少,詞語的外延就越大,寫作的范圍就越廣,這類作文最好的辦法是以大化小。以“品”這個話題為例,人生能品的東西很多,品物,品情,品文化……但寫作角度太大,很容易泛泛而談,我們可以通過追問來縮小口徑,“品什么”“為什么品” “怎么品”,比如有個學生寫的是《品那一份經(jīng)典》,他既縮小了品的內容,又向閱卷老師展現(xiàn)了他的博聞強識。
3.實題虛寫
有一次學校測試考了中考題《伸出你的雙手》,我們班學生寫的都是實實在在的手,思維狹窄。作文課上,我給學生讀了一篇滿分作文,那位同學寫的是“藺相如向廉頗伸出了雙手,成就了趙國的安定和富強,王昭君向匈奴伸出了雙手,成就了漢匈兩族幾世的和睦與太平”,這里的伸手不再是一個動作,而是一種姿態(tài),通過這篇文章我引導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化實為虛,避免與別人千篇一律。
4.虛題實寫
有不少作文的題目本身或提供寫作的材料是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感受心靈之美”。我們一定要引導學生化虛為實,通過具體情節(jié)來表現(xiàn)題目的虛指意義。
有一個學生這樣寫道:他和父親走在路上,父親突然踩在了玻璃渣上鮮血直流,我生氣的把它扔到了路邊,父親瘸著腿撿起了玻璃渣,防止它再割傷別人,我羞愧的低下了頭,感受到了父親的心靈之美。故事很簡單,但題目中虛空的心靈之美卻形象生動。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樹寫之,心靈之美寫不出,以撿拾玻璃渣寫之。
二、囫圇吞棗—記敘缺乏細節(jié)描寫
記敘文主要表現(xiàn)手法是敘述和描寫,但現(xiàn)實是,大多數(shù)同學缺乏描寫意識,習慣于囫圇吞棗地敘述,以學生作文為例:
示例一:“不知何時,天突然陰了下來,風婆婆野牛般地橫沖直撞,不一會,傾盆大雨直瀉而下,打在地上,激起層層晶瑩的水花”。
示例二:“天很快暗了下來,看上去快要下雨了,果不其然,幾分鐘后,天就下起了瓢潑大雨”。
很明顯,第二位同學只是單純地敘述,沒有靈動的細節(jié)描寫,干癟乏味,只有框架沒有血肉。
那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呢,我覺得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
1.結合課文引導學生注重觀察
莫泊桑年輕時請教已經(jīng)名噪一時的福樓拜怎樣寫作,福樓拜告訴他要觀察,“你觀察一棵樹,盯住它看,一直看到你發(fā)現(xiàn)這一棵樹與其他的樹不一樣的時候為止?!?/p>
我們要引導學生體悟觀察的重要性。比如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 “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后面拗過去,拗過去”一句就是細致觀察而來。
2.結合課文引導學生分解細化
描寫說到底就是把要敘述的某件事情的過程或場景加以分解細化,從不同角度采用多種方法加以展開。朱自清的《背影》就是典型的例子:
“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
能用一個爬字表達的過程,作者把它分解成了 “攀”“縮”“微傾”等動作,并將其放大放慢,過程清晰令人震動,滿滿的父愛展露無遺。在寫作教學中,我們要經(jīng)常結合課文指導學生進行 “細化動作,延長過程”的訓練,于細微處見真情。
三、頭重腳輕—情節(jié)缺乏詳略布局
作文素材的布局非常重要,無論是每段的字數(shù)還是開頭中間結尾各部分的文字比重都有講究,既要勻稱,又要重點突出,然而現(xiàn)在的學生習作大多頭重腳輕。
有一次我布置了 “____走進我的青春”,有個學生以《那杯牛奶走進我的青春》為題寫“母親為熬夜苦戰(zhàn)的我送牛奶但被我煩躁的打翻,后心感慚愧,頓悟母愛”,這本是一個很好的構思,但他開頭寫的太多,而具體打翻牛奶回憶往事卻一筆帶過,最后以 “那杯牛奶走進了我的人生”匆匆結尾,這樣的文章好似一個梨型身材的臃腫婦人,分外別扭。
要改進這個硬傷也不是無章可循,只要因勢利導,就能迎刃而解。
1.打腹稿,找準關鍵情節(jié)
頭重腳輕有一個原因就是學生寫作思路不夠連貫完整,想到什么寫什么,打腹稿,就是讓學生在腦中將整篇文章過一遍,同時提醒他們在落筆前將作文各部分的比重劃分清楚,不能平均用力,但主體部分也不是越詳細越好,我們應該截取其中的一個關鍵片段著重展開,比如前面說過的《背影》,作者沒有交代送別的全部過程,而是著重寫了月臺送別買橘的事,至于其他的旁逸斜出,或剪裁零用,或割愛棄置。
2.看時間,把握寫作進度
頭重腳輕還有一個原因是學生沒有控制好寫作時間,剛開始寫的時候字斟句酌,等到時間所剩無幾,只能想辦法壓縮高潮結尾,變得虎頭蛇尾,不知所云。對于這類學生我們一定要加強限時作文的訓練,保證學生有一個清晰合理的時間安排。
“日光把金色的詩琴,贈給恬靜的繁星,讓他們彈奏永恒的光明。”教師是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我們也應該像日光一樣,把有效的寫作方法,教給可愛的學生,讓他們用作文譜寫多彩的人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