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英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比藗儗Ω信d趣的事物總是力求潛心去認識它,興致勃勃地去研究它,孜孜以求地去實踐它??茖W家愛因斯坦說:“學習好比飲食,無論多好的食物強迫吃下去,總有一天會弄壞腸胃?!笨梢?,興趣對于學習至關重要。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同閱讀教學一起幾乎構成了全部的語文教學,成了語文學的“半壁江山”。培養(yǎng)學生作文的興趣,已經成為語文教師的共識。然而,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興趣,讓寫作成為學生的一種內在需要,進而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卻一直是困擾作文教學的重要問題。在作文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作文興趣的途徑和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命題誘發(fā)
教師精心設計作文命題,誘發(fā)學生的生活積累,引起寫作欲望,以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興趣。命題要盡量新穎別致,含蓄雋永,有趣味性和啟發(fā)性,要留有想象的空間和馳騁的余地,使學生看到題目就有話在喉頭、一吐為快的勁頭。命題的成功,關鍵在于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需注意以下幾點:①命題要注意學生“成人感”的心理特點,有意識激發(fā)學生的這種情感。例如,《假如我是班主任》《我對父母親的評價》等。②命題要注意學生“覺醒感”的心理特點,應在分辨是非、認識美丑方面啟發(fā)學生進行嚴肅的思考。例如,《生活告訴我……》《曾向真理投降——記我的一次思想轉變》等。③命題要注意學生的成長意識,要充滿對未來的憧憬和對理想的追求,以適應學生這種心理愿望。例如,《當我30歲的時候》等。④命題要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注意學生從形象思維到邏輯思維的過渡以及常用的歸納思維、類比聯(lián)想的思維方法。例如,《我喜愛的一句箴言》《太陽每天都是新的》等。⑤命題還要注意學生的情感特點,命題應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積極的感情,使學生先情動于衷而后言于外。例如,《童年的夢》《盼》《月夜,我從老師窗前走過》等。
二、講述學生自己或身邊的故事
讓學生講述自己或身邊的故事時,他們最熟悉,最親切,會有話可說,也容易說得真實、生動。這樣,可以使大部分學生,尤其是懶于作文、或背作文、或怕作文的學生產生頓悟:作文并不難,就是寫生活中的真實故事,進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作文的欲望。如,新生入學,為增強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了解,可以采用自我介紹的方式,從性格、為人、愛好等各方面說說自己,教師先自我介紹,然后學生各自介紹,最后引導學生擬標題,形成作文。
三、抒寫學生情感世界的波瀾
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逐步趨向成熟,他們模仿力強,對外界的感受敏銳,外界的一切都能撞擊學生的心扉,激起學生情感的波瀾。因此,在學生的情感世界里,有成功的喜悅,有失敗的沮喪,有成長的煩惱,有遇挫折的彷徨,這一切學生都需要傾訴,需要表達,這無疑就成為學生作文的興趣源。在平時練筆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捕捉這些情感,激發(fā)學生心中表達的欲望。
四、創(chuàng)設作文的情境
在作文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具體、生動、獨特的表達情境,讓學生根據這種情境,展開文思,進行寫作。通過提供一定的情境,使學生構思時有切實的依據,不至于野馬脫韁而失去控制。從規(guī)定的情境出發(fā),通過合理的想象和推斷,再現(xiàn)情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文字表達能力。
五、巧用文學作品中的“空白”
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講究含蓄和深沉,善“藏”而又富于啟發(fā)性,它的形象體系中都留有許多“空白點”,以供讀者通過自己的生活體驗,依靠聯(lián)想和想象去填充它。如,教學《赫爾墨斯和雕像者》這一課時,當赫爾墨斯問他自己的雕像值多少錢時,雕像者回答說:“假如你買了那兩個,這個算添頭,白送?!蹦敲催@時赫爾墨斯的心情、表情、語言、行為等怎樣呢?課文中并沒有交代,這就成了“空白點”。這些“空白點”最易成為學生作文的興趣源,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要加強訓練。
在作文教學中,應該通過客體的刺激強化主體意識,來培養(yǎng)學生作文的興趣,讓寫作成為學生一種內在的需要,從而把教師“要我寫”變成學生的“我要寫”,變被動為主動。那么,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就會指日可待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