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述
《我的叔叔于勒》通過對菲利普夫婦因于勒的貧富而前后變化的態(tài)度的生動描寫,刻畫了菲利普夫婦虛偽、自私、貪婪、冷酷的人物形象,揭示并諷刺了在階級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①。這是運用傳統(tǒng)的小說解讀方式——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三要素解讀法解讀出來的小說主題,這種解讀方法自然是可以的。但是,這種解讀方法導致的問題也很明顯,一是解讀出來的人物形象比較單調,主題相對狹隘;二是解讀僅僅局限于小說的內容和目的,即這篇小說“說了什么”,而較少關注小說的組織形式和表現(xiàn)方法,即這篇小說是“如何說的”。小說的本質特征是敘事和虛構,學生只有從敘事和虛構的角度去讀小說才可能讀出“這一篇”小說的獨特之處。所以,我們不妨在傳統(tǒng)的“三要素”解讀法的基礎之上適當引入敘事學的解讀方法,教會學生究竟該怎么讀懂一篇虛構的敘事文本——小說。
一、插敘:形成搖曳之美,埋下伏筆
熱奈特從順序(order)角度探討了故事時間和文本時間的關系②。順序指時間的前后排列次序,小說的敘述時間可以和故事時間的次序相同,也可以不同,前者形成了傳統(tǒng)小說常用的“順敘”法,后者形成了“倒敘”“插敘”等敘事效果?!段业氖迨逵诶铡愤@篇小說的故事時間應該是:首先,當初于勒行為不正,糟蹋錢,不僅把自己應得的部分遺產吃得一干二凈,還大大占用了“我”父親的那一部分,我們稱之為“壞蛋”“流氓”“無賴”,且按照慣例把他打發(fā)到美洲去了;然后,我們一家人在哈佛兒過著“剛剛夠”的拮據(jù)生活;接著,在美洲做上了不知什么買賣而賺了錢的于勒兩次寫信給我們,表示愿意償還損失,我們稱之為“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于勒”“有辦法的人”;最后,在去往哲爾賽島的“特快號”輪船上遇見并且躲避于勒。但是,莫泊桑并沒有使用順敘的方法,而是把于勒當初行為不正以及去美洲賺了點錢的內容作為插敘放置在了小說的中間。我們認為,作者有意使故事時間與敘述時間之間形成錯位,由此產生的美學效果有兩點。
第一,有助于形成“波折”,從而使小說呈現(xiàn)出一種“搖曳之美”?!安ㄕ邸钡臒o處不在使得小說后面的情節(jié)與小說前文暗示的、讀者期待視野中設想的情節(jié)總是不太一樣,這樣讀者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總是會遭遇到超出閱讀期待的故事,于是就不斷地獲得意料之外的閱讀樂趣③。小說開篇寫我們一家人過著拮據(jù)的生活,可是父親每次只要一看見從遠方回來的大海船開進港口來,總會說出那句永不變更的話:“唉,要是于勒竟在這只船上,那會叫人多么驚喜呀!”可謂寫盡我們對于勒的期盼,于勒在讀者心中的形象也是美好的。然而當我們讀接下來的文段會發(fā)現(xiàn)于勒原來只是一個“行為不正”且愛“糟蹋錢”的“壞蛋”,至此不僅交代了上文我們一家人拮據(jù)生活的原因,于勒在讀者心中的形象也發(fā)生了滑坡式巨變,形成這篇小說的第一個“波折”。后來,我們把于勒打發(fā)去美洲之后,沒想到他卻來信說賺了錢,還愿意賠償損失,一個好吃懶做的“無賴”竟然老老實實地做起了買賣,還主動提出賠償,可謂出乎我們一家人的意料,也超出讀者的閱讀期待,剛才發(fā)生了滑坡式巨變的于勒的形象又被拉升了,由此形成這篇小說的第二個“波折”。最后在“特快號”輪船上相遇而得知真相之后,我們一家人的期盼完全破滅,讀者心目中的于勒形象完全覆滅,由此形成這篇小說的第三個“波折”。同時,三個“波折”之間也有“波折”,因為它們的“波折”程度不盡相同,我們可以用下圖表示。
■
(A.永不變更的話 B.當初“行為不正” C.美洲來信D.船上相遇 E.改乘圣瑪洛船)
第二,層層伏筆,作為后文真相大白的“草蛇灰線”。小說后半部分通過船長的話(如稱于勒為“法國老流氓”,從美洲帶回,在哈佛兒有親戚,欠親戚的錢,姓達爾芒司或達爾汪司)使得菲利普最早認出來這個買牡蠣的人就是于勒,接著通過詳細的神態(tài)、語言等描寫,極力渲染了菲利普夫婦在美好的期盼完全破滅之后的憤怒、失望之情,以及他們對于勒態(tài)度的巨大變化。表面上看,于勒從美洲闊綽的有錢人淪落為如今依靠賣牡蠣為生的窮人,這種變化是如此的急劇,出人意料,讓菲利普夫婦以及讀者都無法接受。其實,小說的插敘部分對于勒的欺騙行為是有暗示的。其一,于勒當初是一個“逼得父母動老本”的“壞蛋”“流氓”“無賴”,人們稱他的這種行為是“最大的罪惡”,可見于勒的品質是多么的不正,古語云“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小說后面卻說他“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買賣,不久就寫信來說……”,這里“一……就”的關聯(lián)詞以及“不久就”寫盡了于勒向善向好的變化,短時間里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這里面難道沒有蹊蹺嗎?其二,于勒真的在美洲做了買賣并賺了錢嗎?文中只有“特快號”船長說的一句“聽說他在那邊闊綽過一個時期”似乎可以作為印證,但他僅僅是聽說,所以可信度不大。同時,于勒的兩封信和“一位船長”帶給我們的話也值得玩味。第一封信于勒說自己做了買賣賺了錢,第二封信又說自己的買賣很好,船長更是吹噓他“做著一樁很大的買賣”,但這三處對于勒究竟做的是什么買賣都沒有明說,這顯然不符合常理,那么這兩封信和船長的話很有可能都是于勒編造的謊言。他為什么要編造這些謊言并三番兩次地告訴自己的兄長呢?從人性的角度出發(fā),我們猜想,于勒無非是想修復自己在親戚們心中的形象。所以,這一部分插敘具有層層伏筆、暗示的作用,使得小說產生了粗看起來起伏變化巨大出人意料,細讀起來實則順理成章盡在情理之中的美學效果。
二、延遲:豐富人物形象,舒緩矛盾
曹文軒在《小說門》里提出了小說“搖擺”與“阻遲”(延遲)的敘事方法④。小說敘事的延遲手法,是指運用反復、心理對照、延緩、重復敘事等,盡量拉開讀者與終點的距離,拖延到達的時間,以使小說獲得結構運行的動力。
《我的叔叔于勒》寫道,當菲利普鄭重其事地帶著兩個女兒和女婿向那個衣服襤褸的賣牡蠣的人走去時,他的不安是“突然”的,他的返回是“趕緊”的,并且對妻子說:“真奇怪,這個賣牡蠣的怎么這么像于勒?!备鶕?jù)他這一系列非常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我們相信,菲利普幾乎可以肯定他的疑惑——“這個賣牡蠣的”就是他的親弟弟于勒。但是小說并沒有就此讓真相大白于人,而是采用延遲的手法,拉開了讀者與終點(于勒并沒有成為一個富人)的距離。首先,菲利普的自我否定(“就……就是我的弟弟呀?!绻也恢浪F(xiàn)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會以為就是他哩”)和妻子的責問(“你瘋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為什么這樣胡說八道”),這是第一處延緩;接著,菲利普“還是放心不下”以及妻子讓他去跟船長打聽一下,這是第二處延緩;然后,菲利普向船長打聽時并沒有一開始就問于勒的情況,而是先恭維并打聽一些船長職業(yè)上的事情,這是第三處延緩。這樣,在延遲的過程中,故事情節(jié)一步步展開,菲利普夫婦的心理一步步變化,直到船長的一句“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經(jīng)墮落到什么天地”才終于到達終點,于勒不僅沒有成為一個有錢人,反而變成了一個衣服襤褸、滿臉皺紋、又老又臟,甚至連姓名都不為人知的窮人,由此小說直線性的結構變成了彈簧式的結構,讀者閱讀起來就有味道,有意思。同時,延遲手法的運用,還產生了以下兩點效果。endprint
其一,豐富人物形象。人教版配套的同步教學資源《教材解讀》指出,小說刻畫了菲利普夫婦虛偽、自私、貪婪、冷酷的形象⑤,他們之所以不肯和親弟弟相認,完全因為金錢。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絕大多數(shù)教師也是這么對菲利普夫婦蓋棺定論的,但其實這么解讀未免太過草率,人物形象未免太過單調了吧。菲利普夫婦真是只有虛偽、自私、貪婪、冷酷嗎?其實不然。一方面我們有一個疑惑,菲利普夫婦為什么一開始會選擇不相信或者不愿意相信“這個賣牡蠣的”就是他們的親弟弟于勒呢?其實細讀小說就不難推斷,因為他們一家人的生活已經(jīng)很拮據(jù)了,再經(jīng)不起于勒的糟蹋了,更重要的是他們不能因此毀了二女兒難得的婚姻。所以,他們不愿意也不敢承認這個殘酷的現(xiàn)實,他們對于勒的殘酷是生活對他們的殘酷的結果,應該得到讀者的理解。另一方面,其實小說對菲利普夫婦善良寬容一面的形象也是有所暗示的,如果菲利普夫婦只是自私、貪婪、冷酷的話,那么于勒曾經(jīng)又怎么可能“大大占用了我父親應得的那一部分”呢?他之所以能夠占用,還是因為菲利普夫婦或多或少有意照顧這個把自己的財產吃得一干二凈的親弟弟。綜上分析,菲利普夫婦的人物形象就要豐富得多了,真實得多了。
其二,舒緩矛盾沖突。菲利普夫婦一開始選擇不相信或者不愿意相信“這個賣牡蠣的”就是他們的親弟弟于勒,這既與他們的生活苦衷有關,更有作者敘事美學的用意。如果一開始就肯定或承認“這個賣牡蠣的”窮人就是于勒,這突出起來的打擊,菲利普夫婦自然是無法接受的,他們更沒有做好應對之策,這樣敘事的話,船上真就會“出大亂子”,同時小說后面的敘事也會陷入混亂,沒有章法。莫泊桑的高明之處就在于運用延遲的手法,通過一長段的文字讓菲利普夫婦逐漸從內心接受了這一巨變,與此同時做好應對之策,這樣一來,終點到來之時,小說矛盾的蓄積就完成了,矛盾的爆發(fā)就異常的激烈,后面的敘事就可以層層推進——菲利普臉色煞白,兩眼呆直,嗓子沙啞,妻子指使一家人想法設法打發(fā)、躲避于勒。
三、巧合:連接小說情節(jié),推進敘述
小說要激發(fā)和超出讀者的閱讀期待,就必須創(chuàng)設離奇而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而短篇小說要在十分有限的篇幅里反映一個比它本身要廣闊得多、復雜得多的社會現(xiàn)象,就尤其需要巧合來連接情節(jié),推進敘述。巧合,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偶然事件來組合成故事情節(jié)的一種寫作技巧和手段⑥?!段业氖迨逵诶铡肪褪且黄湫偷倪\用了巧合手法的短篇小說,所以敘事有了很強的戲劇性和可讀性。它的巧合主要體現(xiàn)在“船”的設置。
不難發(fā)現(xiàn),文中總共設置了四艘船。第一艘船,是把于勒從哈佛兒打發(fā)到美洲(紐約)去的商船,這可以說是一艘解脫之船,因為它帶走了“行為不正,糟蹋錢”的于勒,給菲利普一家人減輕了負擔。第二艘船,是于勒從美洲寫信回來之后,菲利普一家人在海邊棧橋上期待載著于勒歸來的大海船,這可以說是一艘希望之船,因為它可以滿足菲利普一家人對美好生活的所有幻想。這兩艘船就構成了本文的第一個巧合。第三艘船,是菲利普一家人前往哲爾賽島游玩時乘坐的“特快號”輪船,這可以說是一艘絕望之船,也是最能體現(xiàn)作者有意設置的一艘船。為什么作者不讓菲利普一家人在碼頭上或哲爾賽島上與于勒相遇?因為過去十年以來菲利普一家人每周都期盼于勒從船上歸來,現(xiàn)在真就讓他們在船上與于勒相遇,可是相遇之后,之前的期望蕩然無存,由此形成構成了本文的第二個也是最大的巧合。第四艘船,是菲利普一家人回來時乘坐的圣瑪洛船,這可以說是一艘諷刺之船,結尾的這一輕描淡寫之筆,可謂把菲利普夫婦勢利愛財?shù)男蜗蠼淮昧芾毂M致,諷刺藝術妙不可言。
其實,不管是用商船把于勒打發(fā)到美洲去,還是期待他乘大海船從美洲回來,抑或是菲利普一家人乘船去哲爾賽島,最后換船返回,這些船的出現(xiàn)是完全符合生活邏輯的,都是明顯的隨機事件。但是從敘事和虛構的角度來看,船的設置就讓上述的這些事件之間有了一種奇特的聯(lián)系,并且環(huán)環(huán)相扣。同時,小說的趣味性也大大地提高了。
四、變換敘述視角,豐富小說主題
在小說教學板塊,很多教師往往把重點放在敘述對象上面,如本文的菲利普夫婦、于勒,卻忽視了小說中的敘述者和敘事視角。敘述者,就是在小說中講述故事的人,那么本文的敘述者就是若瑟夫,菲利普夫婦的小兒子,于勒的親侄子,一個十來歲的男孩。所以,本文(指課文節(jié)選部分)就有一個特殊的敘述視角——“我”的童年視角。由此,我們可能會產生一個疑惑,那就是為什么要用“我”的兒童視角來敘述整個故事?這樣具有怎樣的效果?
如果小說的主題僅僅是要揭示并諷刺資本主義中異化的人際關系,那么用第三人稱(菲利普夫婦或于勒)的敘述視角來敘事就夠了,所以,我們要需要明確“我”在小說中的作用。其實“我”不僅僅是小說的線索人物,還是整個故事的觀察者,更是參與者。一方面,作為觀察者,在“我”的童年視角里,人與人之間尤其是成人世界的關系完全取決于金錢,比如“我”明白青年公務員之所以看中“我”二姐并且“不再遲疑而下決心求婚”,完全是因為有一天晚上他看了于勒的來信;再如在“特快號”輪船上碰見于勒之后,“我”細致入微地觀察到了“我”父母說話方式(如:吞吞吐吐、啞著嗓子、結結巴巴)和對于勒稱呼(如:這個小子、這個家伙、這個賊、那個討飯的、這個流氓)的改變,這種改變的原因顯然“我”也是清楚的,金錢而已。另一方面,作為參與者,“我”又是怎么對待從美洲潦倒落魄歸來而不敢回家的于勒的呢?第一,“我”仔細關注了他蒼老的外表——滿是皺紋的手,又老又窮苦的臉,狼狽不堪;第二,“我”心中承認他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第三,給了他十個銅子的小費??梢姟拔摇睂τ诶帐浅錆M同情憐憫的,小說的主題因而豐富了,不是單純的揭示、諷刺和批判,還有對金錢社會里這一絲難得的善良人性的贊美和歌頌。
同時,我們還要注意,本文不僅有“我”的童年視角,還有“我”的成年視角,這就是課文選文時刪去的開篇和結尾部分。童年的“我”能夠關愛貧窮的于勒,一方面是因為我的童真善良,但他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顯然是更主要的原因,所以“我”當時的善良可以說是人之常情而已。但刪去的開篇和結尾,以“我”(若瑟夫的同伴)的視角敘述了成年若瑟夫給陌生的“白胡子窮老頭兒”五法郎的行為和給任何一個“要飯的”五法郎的話,說明“我”(若瑟夫)的善良不僅僅停留在童年時期,也不僅僅局限于自己的親人。由此,小說的主題又豐富了,除了揭示、諷刺、批判、贊美和歌頌,還有呼吁,呼吁人們在任何時候都應該主動關心和幫助身邊那些正在歷經(jīng)苦難的人,小說因此有了更為廣泛的世界意義。
參考文獻
①⑤《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同步教學資源·語文(九年級上冊)教材解讀》,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②[美]斯格勒斯著.譚大立等譯.《符號學與文學》,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8年版。
③楊宇鵬.《“波折”:〈社戲〉的“搖曳美”》.《中學語文教學》,2017年第1期。
④曹文軒.《小說門》.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
⑥方越.《論曉蘇短篇小說中的“巧合”》.《新文學評論》,2016年第1期。
[作者通聯(lián):重慶市魯能巴蜀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