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
摘要:一個小小的故事,讓人遺憾,讓人震驚,發(fā)人深思,讓人擔憂。如何破解盲從,如何走出思維的誤區(qū),唯有播下質疑求異的種子。
關鍵詞:教育;思維;質疑;求異
一、 問題的提出:我們的孩子怎么了
前天女兒回家做作業(yè),看到有一道分析題很有趣,有一個法國人就一道數(shù)學題在中國和法國做了一個統(tǒng)計,結果讓人大吃一驚!讓學生就這一統(tǒng)計結果作出分析。
題目大致是這樣的:有一個船長開了一艘船,船上有87頭牛,34只羊,問船長今年幾歲?
法國人的統(tǒng)計結果大致是這樣:法國學生百分之九十認為這題出錯了,還嘲笑老師,只有百分之十的學生覺得是87-34=53歲。中國學生百分之九十認為是53歲,只有百分之十的學生認為出錯了。
看了這題我很是不以為然,我覺得這個統(tǒng)計結果應該是杜撰的,中國孩子再不濟,也不至于如此低能。還信心滿滿地說明天到學校去統(tǒng)計一下。我估摸著覺得題目出錯的學生至少也有一半。
第二天的統(tǒng)計結果著實嚇了我一跳:四(4)班52人,有一半認為是87-34=53歲,還有的認為是87+34=121歲?;蛘呤?7+34+1=122歲。只有一位學生認為這題不好做。總算沒有全軍覆沒,我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問她為什么覺得不好做?她的回答讓我的心徹底涼了。她說:因為之前爸爸讓我做過。要不我跟同學的答案一樣。
我不死心,又到四(3)班做了統(tǒng)計,這下徹底死心了。全班53人,50人認為是87-34=53歲,還有三人認為是87+34=121歲。無形中好像正好照應了百分之九十,我不禁傻了:我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我們都教會了孩子什么???簡單的質疑都沒有了,這樣的學生怎么會有創(chuàng)造力呢?我相信這不會只是存在我們學校,可能……我都不敢想了。
我又問孩子們,你覺得船長的年齡與牛和羊有關系嗎?孩子這下好像明白了,都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接著問:那你為什么這樣做呢?為什么就沒人覺得這題目有問題呢?孩子們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因為這里只有兩個數(shù)字,不是減就是加。因為老師出的題肯定是能做的,怎么會錯呢?我笑了笑:老師也是人,怎么會不犯錯呢?我們要有自己的判斷,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孩子們如有所悟地看著我。
我想這與眾不同的一課一定會長時間的印在孩子的心里,播下質疑、求異的種子也許哪天就會發(fā)芽、開花……
二、 問題的解決: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
求異思維也叫發(fā)散思維,它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核心,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直接的作用。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在教學中鼓勵學生突破常規(guī),突破固定模式,養(yǎng)成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地思考問題的習慣。那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呢?
1. 要讓學生敢“求異”——融洽師生關系
民主的師生關系、和諧的課堂氣氛是發(fā)展學生求異創(chuàng)新能力的沃土。有一位哲學家說過:兩個蘋果互相交換還是兩個蘋果,兩種思想互相交換卻能激發(fā)新的思想。所以說,有了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才有學生活躍的多邊交流,才有學生思維的求異與創(chuàng)新。
2. 要讓學生愛“求異”——放大學生成就感
有研究者認為,影響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有五大因素,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缺乏自信心。要知道缺乏自信心往往會導致創(chuàng)造上的“自殺”。所以,要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就必須恢復學生的自信心。而恢復自信心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學生獲得成功,就需要我們去放大學生的成功讓孩子獲得成就感。這種成功感有助于增強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3. 讓學生能“求異”——創(chuàng)造自主質疑的條件
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睂W貴有疑,“疑”是一切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新的基礎。要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就必須鼓勵孩子善疑多問,幫助孩子知道從哪質疑,如何質疑,大膽地對教材、教師及學生的意見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