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 要:在職校英語教學中,英語后進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如何對癥下藥實現成功轉化,是英語教師面臨的挑戰(zhàn)之一。本文分析了造成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后進的原因并探討了轉化的方法。
關鍵詞:英語學習 后進生 轉化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2-0234-01
“人非生而知之者”,知識的積累靠的是后天的學習,英語學習也是如此。但同一個班級的學生,英語學習的效果卻大相徑庭。對于后進生,我們不能單純以學生不用功為擋箭牌,聽之任之。這樣只會讓他們在英語學習上越來越沒有信心。而要將他們成功轉化,首先需要找出導致他們的癥結所在。
1 導致學生在英語方面表現不佳的原因
1.1 學習動機不明確
學習動機直接影響著學習者的努力程度,只有當學習成為學生內在需求時,學習熱情才會真正高漲和活躍起來。學習動機不明確勢必會影響學習者的積極性。但目前的職校單招學生有很大一部分并不能完全理解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很多學生對英語學習就是抱著可有可無的心態(tài),這直接導致了他們在英語學習上的努力程度不夠,從而影響了這些學生英語成績的提高。經過調查我們發(fā)現,學習動機越明確,學生的目的性越明顯,學習勁頭就越足,在同等時間內取得的學習效果就越好。
1.2 對英語存在抵觸情緒,沒有興趣
事實上,有些學生并不是各門功課都不好,僅僅是英語成績較差。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部分學生把英語看作雞肋,一則以后不一定用的上,二則單招高考占分比不大,也就沒有必要在上面花太多時間,這種觀念在英語成績不占優(yōu)勢的學生身上尤為明顯。還有些學生僅因為和以前的英語老師有過小沖突而在主觀上有一種抵觸情緒,潛意識里對英語或英語課沒有絲毫興趣,上課的時候也只是走走過場,應付了事,結果可想而知。
1.3 學習方法不當,不能理解性地加以運用
在教學中經常會有這樣的現象:有些同學花在英語學習上的時間不比別人少,但卻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他們自己也意識到了這個不足,在英語學習上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結果依舊差強人意。他們在平時的默寫中基本上沒有問題,但是碰到靈活變通的題目,就變得無所適從,不能舉一反三。他們機械背誦有余,靈活變通不足。
治病需要對癥下藥,學習上的轉化工作也是如此。要讓學生把英語學好,必須針對每個后進生的特點,多管齊下,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2 成功轉化英語后進生的途徑
2.1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認識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學生在英語學習上效果不好主要是因為對英語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要想轉化這一部分學生,首先需要更正他們的思想意識。否則單純強迫他們去記憶和掌握,結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使師生關系僵化,為轉化工作帶來更大的阻礙。但光靠口頭強調英語是如何重要是不夠的,學生會認為老師的說教只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如為了提高班級的平均分等等。針對這樣的學生,我們要盡可能讓學生自己意識到英語的重要性,可以拿身邊的例子做輔助教育。如,學生說起在超市打工時因為英語不熟練,而導致和外國人交流存在很大問題的事情;或者進入高等學府之后,因為英語水平較差而難以通過級別考試等等,都可以拿出來讓學生了解。鮮活的事例越多,對學生的觸動就會越大。
2.2 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威爾遜說過,“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這種觀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學生在英語方面暫時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從此灰心喪氣,對英語的學習熱情日益減弱。如何讓學生重新燃起對英語的熱情,關鍵是要讓學生對英語重新樹立起信心。
后進生因為成績比較差,在英語學習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可能不高。如果老師在教育教學中對這些學生不理不睬,那么勢必進一步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對這樣的學生多一份關愛,在平時的談話中也要多多給予鼓勵,使學生明白自己在英語方面還有一定的潛力。
2.3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成績與學生的課堂參與成正比,他們對感興趣的學科的課堂參與度是最高的。威廉·奧斯勒爵士說過,“在任何行業(yè)中,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對它產生興趣?!币虼?,教師要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多學生覺得英語比較枯燥,所以課上打不起精神。這方面需要我們老師在課堂內外付出更多的努力,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幫助。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挖掘英語學習的趣味性,根據課文內容,適當地引入一些材料,既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能拓展他們的知識。比如,在講解成語“Dont throw the baby out with the bath water”的時候,我把這個成語的來歷給學生做了講解,學生對該成語的興趣大增,了解得就更透徹,記憶起來就更容易了。在復習課文內容時,可多種形式相結合。如小組間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比賽寫單詞,全組人員合作背課文等等。讓后進生參與進來,既給了他們機會,也避免了他們因沒有掌握而出現的尷尬。一旦學生對英語產生了興趣,那么成績的提高就不再是空談了。
2.4 幫助后進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好習慣使人終身受益。學生在英語方面不能走出低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后進生,我要求他們每個人每周制定一個可行的計劃,詳細注明每天需要做完的工作,并堅持檢查和督促。對于學習中的問題,我要求他們一定要當天找老師和同學解決。堅持兩個月之后,學生在習慣上有了較大的改進,由以前的被動學習逐漸轉化為主動學習,學習效果也有了較大的提高。
現代教育的核心是“一切為了學生”。幫助每個學生進步是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也要看到轉化過程的長期性和艱苦性,只有我們仔細研究,對癥下藥,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