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政法大學 刑事法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3)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平安中國,加強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確保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yè)。個人極端暴力犯罪不僅給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造成重大損失,而且極大影響了社會秩序。近年來,學界對個人極端暴力犯罪的研究視角,也從刑法學、犯罪學向社會學、心理學等相關學科領域不斷滲透。如楊輝解教授從社會上關注度極高的幾起個體恐怖犯罪案例入手,對目前學界關于此種犯罪類型的幾種觀點進行了介紹與分析,闡明了個體恐怖犯罪的概念和本質(zhì)特征[1]。靳高風教授采用實證分析方法對2000—2010年來的34起典型案例作了統(tǒng)計,闡釋了當前我國個人極端暴力犯罪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全面清晰地揭示了其犯罪特征與發(fā)案原因[2]。李春雷等剖析了1978—2013年發(fā)生的73起個人極端暴力犯罪案例,介紹了該種犯罪類型的歷史演變與犯罪特點,并從罪前、罪中、罪后三個方面提出了防控措施[3]。趙建生等從社會學的角度詳盡分析了此種犯罪發(fā)生的原因,即社會心理扭曲、社會組織缺位、社會傳播示范、社會結(jié)構失衡,并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即完善預防機制、強化心理疏導、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和促進公平正義[4],等等。
總體來說,這一領域的研究還是比較單薄,研究成果較少,研究的深度與廣度也亟待拓展,目前的研究方向多集中在對此類犯罪人的分析與此類犯罪發(fā)生的原因等方面,針對此類犯罪建立防控體系方面的研究較少。故此,我們通過對2001年以來媒體公布的100起個人極端暴力犯罪案例進行實證分析,描述勾勒此類犯罪的基本特征與一般規(guī)律,并為尋求有效的防控對策提供參考。
個人極端暴力犯罪近些年來在全國相繼發(fā)生而被社會所關注,許多學者不僅對于此類犯罪的名稱各有看法,在具體的定義上也各有表述。莫洪憲教授稱其為“個體報復社會型犯罪”,具體是指遭受挫折的弱勢個體以報復社會為目的,針對不特定對象實施的兇殺、爆炸等造成嚴重危害后果的犯罪行為[5]。楊輝解教授則更贊成將此類犯罪命名為“個體恐怖犯罪”,因為它指的是單個犯罪行為人基于社會、經(jīng)濟或其他個人目的,使用或者威脅使用暴力手段,針對不特定多數(shù)人或重大公私財物,制造社會恐怖或災難,嚴重威脅或者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1]。靳高風教授等則更傾向?qū)⒋祟惙缸锒x為“個人極端暴力犯罪”。他們認為,個人極端暴力犯罪是指一個人針對特定或不特定的多數(shù)人使用殘忍的武力手段實施的造成嚴重傷亡和重大社會影響的行為[2]。
可以看出,以上三種定義都認為應該將此類犯罪限定為個人犯罪,摒棄了共同犯罪。所不同的是,“個體報復社會型犯罪”側(cè)重于揭示犯罪人的目的,即報復社會;“個體恐怖犯罪”則強調(diào)此類犯罪造成的恐怖的社會氛圍與惡劣影響;“個人極端暴力犯罪”更注重此類犯罪行為的暴力、殘忍手段。對于以上各種定義,我們比較贊同“個人極端暴力犯罪”這一定義。因為它比較準確地概括了此類犯罪的特性,有助于揭示其同一般性暴力犯罪、報復犯罪及恐怖犯罪的區(qū)別。就此,我們認為,在個人極端暴力犯罪的名稱下,可將此類犯罪定義為:基于泄憤與報復社會的目的,由單獨一人策劃并實施,采取殘忍的、暴力的犯罪手段與方式加害特定或不特定的人群,并由此產(chǎn)生特別嚴重的危害后果與社會影響的行為。
1.個人極端暴力犯罪與嚴重暴力犯罪。個人極端暴力犯罪從屬于嚴重暴力犯罪,具備其基本特征,比如犯罪工具殺傷性大、犯罪手段兇殘、危害后果嚴重等。但嚴重暴力犯罪的外延大于個人極端暴力犯罪。即個人極端暴力犯罪僅是基于極端心理泄憤、報復社會等動機實施犯罪,而在嚴重暴力犯罪中行為人的犯罪動機較為復雜,例如非法占有他人財產(chǎn)等。此外,嚴重暴力犯罪可以是單獨個人犯罪、多人共同犯罪或是有組織的犯罪,而個人極端暴力犯罪僅局限于個人犯罪。
2.個人極端暴力犯罪與暴力恐怖活動。二者均采取攻擊性極強的暴力手段犯罪并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后果;均會刺激社會大眾的感官與心理,讓他們對自身安全與社會穩(wěn)定產(chǎn)生擔憂與害怕,在社會上造成恐怖氛圍。二者所不同的,一是暴力恐怖活動以一定的政治目的或訴求作為犯罪動機,而個人極端暴力犯罪是一種惡性刑事犯罪,缺乏政治動機,且與宗教信仰、種族無關,多是以報復社會的極端心理作為犯罪動機;二是暴力恐怖活動多表現(xiàn)為組織性犯罪,而個人極端暴力犯罪是一種個人行為,從犯罪的預備到實行均由一人獨立完成,不受他人或組織操控。
通過對100起案件的作案方式觀察發(fā)現(xiàn),大部分案件的犯罪人都使用簡單易得的作案工具,采取直接、粗暴的作案方式。一是使用刀具、鈍器等兇器直接傷人。57%的犯罪人采用此類方式,原因是這些工具容易獲取,便于作案。如在河南光山校園殺人案中,犯罪人閔擁軍的作案工具就是平常家中使用的菜刀。二是用爆炸物、爆炸裝置制造爆炸。此類犯罪占樣本比例的14%。如冀中星于2013年制造的首都機場T3航站樓爆炸案。由于爆炸手段的瞬時性、巨大的殺傷力等特點,此類案件具有極大的危害性。三是用放火方式制造極端暴力事件。此類案件有10起。如諶海濤制造的2010年長沙機場大巴縱火案,包來旭制造的2014年杭州公交縱火案等。四是其他方式。如通過駕車撞人(6%)、持槍傷人(6%)、投放有毒有害物質(zhì)(2%)實行。駕車撞人、持槍傷人需犯罪人具備駕駛技能和使用槍支技能,增加了作案難度。我國對槍支實行嚴格的管控制度,也是持槍作案方式相對較少的重要原因。但隨著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家用汽車的普及,利用汽車作案的比例呈現(xiàn)上升趨勢,這也是防范的難點。投放有毒有害物質(zhì)雖屬于較為平和方式,但針對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投毒行為受害范圍極大,如2001年南京湯山特大投毒案,造成包括42人死亡在內(nèi)的300多人死傷。
在100個樣本中,作案時間在30分鐘之內(nèi)的案件有75起,30分鐘到2個小時之間的案件有11起,2個小時以上的案件有14起。之所以如此大比例的案件在30分鐘內(nèi)就實行完畢,主要是因為犯罪人通常出于急于泄憤或報復的動機,企圖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nèi)傷害盡可能多的人,以尋求某種變態(tài)的心理快感,同時造成強烈的社會反響,達到報復社會的目的。另外,由于犯罪人大多是有預謀作案,事先精心選擇了作案方式,準備了作案工具,由此也提高了犯罪的“效能”。典型例子是福建南平校園兇殺案。該案中,犯罪人鄭民生手持砍刀,在上學時間連續(xù)砍死砍傷13名等待入校的小學生,總共用時55秒。
一是發(fā)生在犯罪人或被害人居住地及其附近區(qū)域。此類案件多為熟人作案,數(shù)量占樣本的39%。犯罪人多與被害人相識,此前產(chǎn)生過或大或小的糾紛或矛盾。如2012年河北秦皇島除夕夜滅門案。二是發(fā)生在商場等公共場所以及政府等機關單位。此類案件占樣本的28%。行為人選擇在這些場所作案,就是要制造社會恐慌,發(fā)泄對政府和社會的不滿。如2010年甘肅法院爆炸案,犯罪人錢文昭因?qū)λ痉ㄅ袥Q不服,攜帶爆炸物闖進甘肅省民樂縣法院會議室,引爆爆炸物,造成5人死亡22人受傷。三是發(fā)生在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其??繄鏊4祟惏讣?7%。選擇在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上作案,是因為交通工具中的空間與外界相對隔離,一旦發(fā)生危險,乘客此時只能自救,然后等待外部救援,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另外,在公共交通工具的??奎c作案的動機和在公共場所作案相似,都是為了造成不特定的人員傷亡和重大的公私財產(chǎn)損失,借此泄憤或是引起關注。冀中星案中,身體殘疾的犯罪人多年維權未果,為反映個人訴求,在首都機場T3航站樓引爆自制爆炸裝置,企圖引起關注。四是發(fā)生在校園及其周邊區(qū)域,即校園襲童案。此類案件占16%。犯罪人對毫無反抗力的、未經(jīng)世事的幼童下手,是最為喪心病狂、慘無人道的行為。典型的案例有江西萬載縣小學教學樓爆炸案,陜西南鄭幼兒園兇殺案,江蘇泰興幼兒園兇殺案等。
樣本中有79人有犯罪預備行為,7人屬于激情犯罪,14人未能獲取數(shù)據(jù)。一般而言,此類犯罪屬于個人單獨作案,若想達到犯罪目的并引起社會轟動效應,就必須有所準備且準備充分。比如2005年福州公交車自殺性爆炸案,爆炸所用的炸彈是犯罪人黃茂銀在肺癌病重到瀕死之際花了近一個月時間研究出來的。
樣本中,有4起案件的犯罪人年齡未能取得數(shù)據(jù),另96起案件中,年齡最小的犯罪人17歲,最大的78歲,平均年齡37.94歲。有58名犯罪人的年齡在30歲至50歲之間。而這58人中只有一人是女性,其他均為男性??梢钥闯?個人極端暴力犯罪的行為人主要是中年男性。對于這一現(xiàn)象,有學者分析認為,這與極端暴力案件的作案手段要求的力量、身體素質(zhì)、作案方式以及男女的生理心理差異、社會地位差別等均有一定關聯(lián)[3]。此外,中年男性是當下社會壓力最大的一個群體,撫養(yǎng)老人與小孩的同時還遭遇著身體狀態(tài)、職業(yè)生涯與婚姻生活的多重考驗,一旦面臨困境又不能穩(wěn)妥處理就容易帶來困擾,滋生病態(tài)心理,進而引發(fā)犯罪。如在李磊案中,犯罪人因家庭生活不和諧,內(nèi)心充滿了壓抑與不滿,揮刀殺死了自己的父母、妻子、妹妹和兩個兒子。
在文化程度方面,我們只收集到53個樣本數(shù)據(jù)。其中文盲2人,小學教育背景的13人,中學31人,大學教育背景的7人。在職業(yè)方面,11人的職業(yè)信息未能獲取。其余89人中,無業(yè)的多達43人;有較穩(wěn)定職業(yè)或較固定收入的犯罪人有27人,多從事收入水平不高的工作;還有19名犯罪人是農(nóng)民??梢哉J為,由于多數(shù)犯罪人文化程度不高,導致他們從事的職業(yè)收入有限甚至沒有固定收入。不穩(wěn)定或是較低的收入不能有效改善生活質(zhì)量,經(jīng)濟上的弱勢地位使得他們?nèi)狈ψ饑琅c成就感,以至于在面對挫折時不知如何調(diào)適,由此埋下了犯罪隱患。如2005年北京王府井駕車撞人案,犯罪人艾緒強是一名來京農(nóng)民工,換了多個工作也未能致富,進而產(chǎn)生強烈的“仇富”心理。為了發(fā)泄這種病態(tài)心理,他“選擇在王府井與這些富人同歸于盡”。
至少有84名犯罪人的犯罪動機是厭世、泄憤、報復社會,只有6名犯罪人明確表示自己并非因上述動機而作案,此外還有10人無法獲得數(shù)據(jù)。個人極端暴力犯罪不是簡單的情殺、仇殺案,而是犯罪人想要通過犯罪表達出對自己生存的狀態(tài)與周遭的社交關系的不滿,甚至是對社會的憎恨與對抗情緒。具有這種報復心理的人,其目的不限于或主要不是為了滿足物質(zhì)要求,而是通過給國家、集體、他人造成損失,擾亂社會治安秩序,對社會、他人進行報復[6]。上文中所述的2005年福州公交車自殺性爆炸案,2010年甘肅法院爆炸案,就是此種類型。
樣本中,至少有79%的犯罪人在犯罪之前遭遇過生活挫折、情感或生活糾紛。如廣州公交車縱火案,犯罪人歐長生由于身體原因失去工作,染上賭博惡習,開始仇視社會,最終釀成慘劇。此外,情感挫折、婚戀糾紛也是引發(fā)此類犯罪行為的重要原因。如寧夏彭陽滅門案中,犯罪人麻永東因家務瑣事與妻子蘭秀英發(fā)生矛盾,其對妻子一家懷恨在心,當晚將妻子一家七口殺害。
上述諸多案例中,犯罪人都因缺乏正確的挫折反應方式而自暴自棄、仇恨社會并因此實施個人極端暴力犯罪。挫折感的存在與犯罪行為的發(fā)生并沒有必然或較高的相關性,缺乏應對挫折的能力或采取了不良應對方式才是這類犯罪產(chǎn)生的主要個體因素之一,這也是犯罪人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現(xiàn)。這也符合犯罪心理學中的挫折—攻擊理論。這一理論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羅森茨威克于20世紀30年代提出。該理論指出,人的需要和欲求不能獲得滿足時就會產(chǎn)生挫折感,面對挫折一般有外罰性、內(nèi)罰性、無罰性三種反應形式[7]。個人極端暴力犯罪的行為人就屬于外罰性反應,他們將自己遭遇的挫折歸咎于外部世界,并由此引發(fā)不滿、憤懣或是仇恨的情緒,最終將這些情緒通過暴力的方式向外部世界肆意的發(fā)泄。
個人極端暴力犯罪的原因可歸納為三個層次:宏觀上,社會轉(zhuǎn)型期利益分化、矛盾加劇、社會底層成員生存壓力增大是個人極端暴力犯罪的時代背景;中觀看,社會支持體系匱乏、訴求渠道不暢激化了宏觀原因;微觀看,個體人格不健全、心理失衡、主觀認知狹隘是直接導火索。從這三個層次的原因入手,對個人極端暴力犯罪的防范治理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由于個人極端暴力犯罪的行為人不健全,狹隘的個體人格具有一定的隱蔽性,不僅要在司法上對其依法嚴厲打擊,而且還要在治安防控體系上下功夫。一是進一步加強校園安全立法建設,制定專門、統(tǒng)一的 《校園安全法》,將校園安全建設納入法治軌道[8]。二是在具體案件的辦理過程中,根據(jù)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對于犯罪情節(jié)十分惡劣的、手段極其殘忍的、造成后果極其嚴重的,應在法定量刑區(qū)間內(nèi)從重處罰,同時在保證辦案程序合法的前提下從快處理。這不僅讓受害人及其家屬感受到法律的公正,在心理上得到寬慰,而且還能有效消除社會恐慌,給潛在犯罪人敲響警鐘。三是在治安上借助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預防處置。有學者認為,治安預防是控制暴力犯罪的前沿手段。應以公安隊伍為核心力量,并充分動員社區(qū)保安、巡防隊員、企事業(yè)單位員工、社區(qū)居民等力量加入進來,查找公共安全管理中的漏洞,完善安全預警系統(tǒng),共同編織出一張治安防控密網(wǎng)。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yè)化水平,加強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機制建設。這對于個人極端暴力犯罪的治理具有重要的導向意義。要特別強調(diào)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地位和作用。社會支持是指由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社會網(wǎng)絡向特定對象(一般為弱勢群體)提供的可以緩解個體心理壓力,并能影響個體行為選擇的物質(zhì)上或精神上的給予[9]。應建立多元化的、有操作性的、針對個人極端暴力犯罪行為人和潛在行為人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努力構筑融物質(zhì)幫扶、思想引導與心理救助為一體的社會支持網(wǎng)絡,使社會邊緣人群擺脫被拋棄感、無助感,從而融入主流社會。一是建立覆蓋全社會的體系化的心理問題發(fā)現(xiàn)與干預機制,強化心理疏導與關懷,提高全體社會成員應對心理疾病的能力。二是多渠道完善利益訴求的表達機制和矛盾糾紛的解決機制,促進公平正義。如改革信訪工作制度,倡導公民通過行政訴訟、行政復議等法律途徑表達利益訴求,以及加強行業(yè)性、專業(yè)性人民調(diào)解組織建設。三是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解決民生問題,緩解生活壓力,逐漸化解、消除社會矛盾與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減少個人極端暴力犯罪的發(fā)生。
針對個人極端暴力犯罪的極端性與暴力性,必須建立犯罪前、犯罪中、犯罪后的全方位防控體系與應急預案,最大限度地預防、疏導、控制與處理此類犯罪,以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chǎn)安全。一是立足犯罪發(fā)生之前,建立犯罪預防監(jiān)控體系。首先,對高危人員進行重點管控,建立情報監(jiān)督資料系統(tǒng),及時發(fā)現(xiàn)有極端報復社會的苗頭性、傾向性行為并加以制止。其次,對個人極端暴力犯罪高發(fā)的公共場所進行重點防控,開展荷槍實彈式巡邏與安全檢查,必要時還可設置臨時或固定崗亭,安排專用警力值班待命,不僅能增加對犯罪分子的威懾力,而且還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對此類暴力犯罪作出反應。二是建立高效的應急反應機制。根據(jù)個人極端暴力犯罪案件發(fā)生的地點、作案手段、使用工具等具體情況科學制定應急處置預案,落實各級職能單位、部門責任,同時充分發(fā)揮社區(qū)基層力量,確保在個人極端暴力事件發(fā)生時,能快速調(diào)動應急救援隊伍和社會力量,采取得當?shù)默F(xiàn)場處置方式,及時制止暴力犯罪活動。三是犯罪發(fā)生之后,按照法律程序,從快、從重地懲處犯罪分子。一方面,及時回應社會輿論,有效遏制不良影響的蔓延與擴大,及早解除社會恐慌心態(tài),提升社會安全感;另一方面,也是對罪責刑相適應的刑法原則的尊重,能夠?qū)Ψ缸锓肿印撛诘母呶7缸锶巳寒a(chǎn)生強烈的刑罰震懾力,有效降低此類案件再次發(fā)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