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東
摘 要:閱讀教學要著眼于言語形式,著力于言語實踐?;谘哉Z形式解讀文本,可以有以下實施策略:緊抓高頻詞語,感受言語深層的無窮旨趣;關注虛詞,發(fā)掘其在語境中的表達作用;反復捶打關鍵語句,開發(fā)其在文本閱讀中的核心價值;探究句子組合規(guī)則,把握文本情感意緒;品析文本章法結構,提升謀篇布局能力;重視標點符號,尋找解讀文本的新思路。
關鍵詞:言語形式;文本解讀:教學策略
“不知道教什么”,是語文教師備課的最大困擾;“不知道教了什么”,是語文教師課后的普遍感受。甚至有些教師所教的內容與“語文”的關聯不大,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不會發(fā)生實質性的影響。而且,大多數語文教師仍然在“課文寫了什么”上下功夫,偏偏忘了“課文是怎么寫的”“是怎么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是怎么實現作者意圖的”。這種忽視甚至忘卻了言語形式的現象依然普遍存在著。
語文閱讀教學要從鮮活、具體的作品的言語出發(fā),著眼于言語形式,著力于言語實踐。那么,基于言語形式解讀文本,教師可有哪些實施策略呢?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有了些許思考。
一、緊抓高頻詞語,感受言語深層的無窮旨趣
閱讀文本時,一些詞語在文中不斷閃現,出現頻率頗高,因此總讓人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很多作者會在自己的文章中不自覺地使用高頻詞語,緊抓它們教學,言語深層的無窮旨趣也就得以延展開來。琦君的《春酒》中就有這樣的高頻詞語。
(1)“補氣、健脾、明目的喲!”母親總是得意地說。她又轉向我說:“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縫,小孩子喝多了會流鼻血,太補了。”
(2)母親是從不上會的,但總是很樂意把花廳給大家請客……
(3)大家……母親得意地說了一遍又一遍,高興得兩頰紅紅的,跟喝過酒似的。(但)其實母親是滴酒不沾唇的。
(4)不僅是酒,母親……總是分給別人吃,自己卻很少吃……她總是笑瞇瞇地說:“大約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沒有一定分量的。”但她還是一樣一樣仔細地告訴別人。
文中五次出現(或暗含)“總是……但是……”,并且是組合在一起使用的,它們無不體現了母親拿捏的分寸感。母親對鄉(xiāng)人熱情慷慨,對“我”細心關愛;母親在謙遜節(jié)制的同時又仔細真誠。這些也正好契合了文中的關鍵句:“母親可見她做什么事,都有個尺度在心中的……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蓖瑫r,也細致地解讀了“作者如何表現釀春酒的母親的形象?”這一核心問題。文中的高頻詞語,不自覺地透露了琦君創(chuàng)作的心路歷程。教師若能圍繞這些高頻詞語作文章,定能讓學生準確讀出作家在這些言語中埋藏的情感密碼,并一步步走向文本深處。
緊抓高頻詞語,學生能學會從語言形式的細節(jié)處去把握人物的形象,也能明白作者是如何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情感的,從而使他們不僅可以讀懂一篇文章,而且可以讀懂一類文本。同時,學生在自己的寫作實踐中也能學著用簡單的語言范式表達復雜的情感,一舉兩得。
二、關注虛詞,發(fā)掘其在語境中的表達作用
虛詞一般不表示實在的意義,其主要作用是組合語言單位。因此,我們很少去重視虛詞在語境中的價值。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適時關注虛詞,發(fā)掘虛詞在語境中表情達意的巨大潛力。
我們來看莫泊?!段业氖迨逵诶铡分械倪@段文字:
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見大輪船噴著黑煙從天邊駛過來,父親總是重復他那句永不變更的話:“唉!如果于勒竟在這只船上,那會叫人多么驚喜呀!”那時候大家簡直好像馬上就會看見他揮著手帕喊著:“喂!菲利普!”
其中,“每”“一”“總是”幾個虛詞從頻率上表現了菲利普是多么熱切盼望于勒回來。菲利普的永不變更的經典臺詞中“竟”“多么”這兩個虛詞,從程度上寫出了其盼望于勒歸來的心情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后面的“簡直”“就”等虛詞,勾勒出一幅極盡瘋狂的畫面:菲利普一家在做白日夢啦!一連串虛詞的使用極致地凸顯了菲利普夫婦盼望于勒歸來的熱切和長久,為下文故事的突變埋下伏筆,更與后文形成反差對比,這樣菲利普夫婦虛偽、勢利、冷酷的形象也就深深定格了下來!
可見,虛詞有時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并不虛弱。我們要給予虛詞必要的教學地位,盡力發(fā)掘其在語境中的表達作用。
三、反復捶打關鍵語句,開發(fā)其在文本閱讀中的核心價值
選入教材的文章文質兼美,文中都有一些言簡意深的關鍵語句。若教師能引導學生反復捶打這些重點語句,其中飽含的深沉意蘊必會閃現耀眼的光芒!
在孫犁的《蘆花蕩》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抓住關鍵句“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來捶打,以感受老頭子豐富立體的形象。
第一次捶打“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可立足于“自尊和自信”。在“復仇”部分,孫犁以極簡的動作——“一篙”,化繁為簡,用以少勝多的筆法勾勒出了老頭子水上的能耐!他恍若一個武林高手,招式精簡到無以復加,但足以克敵制勝。俠骨錚錚老頭子形象一下就出來了,精妙!老頭子為什么那么自信和自尊?實力使然??!
第二次捶打“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可立足于“過于”一詞。在“遇險” 部分,三個否定詞“不怕”的反復使用,讓人對老頭子個性化的語言印象深刻,確實給人過于自信和自尊的感覺。但結合上下文語境細致品讀,我們可以讀懂“不”字后面隱藏的情感:老頭子不想孩子害怕,更不希望孩子受傷,而孩子卻受傷了,他該有多么自責和難受??!“不”字后面是他強烈的責任心和濃濃的關愛之情!俠骨柔情,孫犁的寫法著實精妙!這樣的老頭子如何不叫人喜愛?
這樣的探討,力求關注文眼,即文本中的關鍵語句,并反復捶打,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真正把學生的思維引入文本的核心,進而把握孫犁寫這篇詩意小說的意圖所在。
四、探究句子組合規(guī)則,把握文本情感意緒
言語形式不僅僅承載內容,其本身就意味著內容。閱讀教學要引導學生從各種句子組合規(guī)則中把握文本情感意緒。
“我的家鄉(xiāng)是水鄉(xiāng)。出鴨。高郵大麻鴨是著名的鴨種。鴨多,鴨蛋也多。高郵人也善于腌鴨蛋。高郵咸鴨蛋于是出了名?!边@是汪曾祺《端午的鴨蛋》第二段中的短句組合。這一系列短句,讀起來比較有節(jié)奏感,好像一個長者在說話過程中一句一斷,大有生活中說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再接著說的那種感覺,特別生活化。在品讀中,學生能夠感受汪曾祺口語色彩濃郁的語言特色,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汪曾祺在寫這幾句話時的臉部表情會是怎樣的。
相較短句,長句能舒緩清晰、一氣呵成地表達復雜的情緒和意蘊?!爱斘摇斘摇斘摇蚁肫稹铱匆姟蚁肫稹蚁肫稹吧瞎终Q的狂風……”在《土地的誓言》的第一段中,端木蕻良使用長句反復抒情。三句“當我”反復表現了作者無時無刻不存在的思念,“我想起……我看見……我想起……我想起……”形成的長句強調了作者無處不在的思念。[1]
一定的句子組合規(guī)則對應著一定情感和意義的表達。王尚文教授指出:“一定的言語內容生成于一定的言語形式,一定的言語形式實現了一定的言語內容。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比之言語內容,言語形式是更本質、更關鍵、更重要的東西?!盵2]在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注意語序變化等來分析關鍵語句,體會作者的真正情感,提升自身的語言感受力。
五、品析文本章法結構,提升謀篇布局能力
文章的結構安排也是一種重要的言語形式。章法品析,也是文本細讀的重要方法之一。余映潮老師曾說:“從閱讀的角度來看‘章法二字,其含義就是文章的結構模式。通俗一點說,從‘謀篇的角度講某篇文章的開頭、結尾、過渡、照應、銜接、穿插、層次、詳略、線索等諸多因素有機地、恰切地、藝術地組合在一起的方法就是‘章法?!盵3]
高爾基的散文詩《海燕》是一篇形式感很強的文本,在照應、層次、線索、穿插、重章疊句、逐層深入等結構技法上都頗有特點。海燕是作者描繪、抒情的線索和言志的載體。文章是怎樣一步步有層次地刻畫海燕勇敢高傲的形象的呢?
作者穿插了“暴風雨將近”“暴風雨逼近”“暴風雨即臨”三個暴風雨來臨時的畫面,如此境況中的海燕充滿勇敢的力量,環(huán)境描寫烘托的價值盡顯。
“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沖向烏云,它叫喊著……”“海燕叫喊著……箭一般地穿過烏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飛沫?!弊髡哌\用了重章疊句的技法直接描繪海燕的形象,但仔細品析,其寫法又富于層次的變化。“碰著波浪”“直沖向烏云”寫出了海燕對暴風雨的期待、敢于斗爭的勇氣,而“穿過烏云”“掠起波浪的飛沫”體現了此時的海燕善于斗爭,更有斗爭的能力。
開門見山、卒章顯志、首尾照應、點面結合、先抑后揚、主次詳略、一波三折……結構技法還有很多。我們應引領學生抓文章的謀篇布局,學習特殊的寫作手法。學生掌握較為清晰的文章脈絡,或者是較為簡單的表情達意的方式、方法后,才能進一步學習較為復雜的言語形式。
六、重視標點符號,尋找解讀文本的新思路
朱自清在《寫作雜談·標點符號》中曾指出:“標點符號是書面語言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用跟文字一樣,絕不是附加在文字上的可有可無的玩意兒。”高明的作家能利用標點符號含蓄精妙地表情達意,給人以“言已盡而意無窮,余意盡在不言中”的審美情味。
如汪曾祺《端午的鴨蛋》第二段中的六個感嘆號,每一個感嘆號背后都有言外之意:
(1)哦!你們那里出咸鴨蛋!(能讀出別人的敬意以及自己的自豪?。?/p>
(2)還不就是個鴨蛋!(這有什么稀奇的,我們那兒多得很?。?/p>
(3)好像我們那窮地方就出鴨蛋似的!(你們能不能說點別的,我都聽膩了?。?/p>
(4)但和我家鄉(xiāng)的完全不能相比?。ㄟ@是什么破鴨蛋?。?/p>
(5)這叫什么咸鴨蛋呢?。ㄅ蓿”本┑镍喌罢骐y吃,我想吃高郵的鴨蛋?。?/p>
六個感嘆號,感情一致,汪曾祺愛家鄉(xiāng)的鴨蛋愛得無可救藥了。但不同的感嘆號背后又各有乾坤,富于變化。這種看似平淡的語言下面的情感如波濤般涌動,十分有味道!
標點符號有時就像情感密碼,解讀文本時,透過看似無聲的標點符號,我們可以按圖索驥、由言及意,不僅可以探求文字背后的內涵,甚至能直抵作者的內心深處!
參考文獻;
[1]余映潮.《說說土地的誓言》的教學[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10(3):18.
[2]王尚文.語文教育學導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65.
[3]余映潮.文本細讀的方法之二:章法品析——談語文教師綜合素養(yǎng)的自我修煉(22)[J].語文教學通訊,2015(2B):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