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簡·愛(Jane Eyre)》具有豐富的內涵,包括第一次工業(yè)革命背景下的社會經濟、政治變化帶來的影響;作者人生經歷在小說中的體現;追求幸福,追求愛情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女性主義話語;與詩歌一脈相承的浪漫主義情愫以及鮮明的哥特式小說風格等。把這些元素與作者的個人經歷進行對比,可以看出,在夏洛蒂·勃朗特的內心深處,有著一座心靈的城堡,這是作家在面對社會與人生現實,無法擺脫種種無奈的情境下,為自己建立的一座精神“烏托邦”。
關鍵詞:《簡·愛》;勃朗特;心靈城堡
一、 前言
自1847年首次出版以來,關于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小說《簡·愛》的評論就成了學術界關注的一個焦點,同時,小說本身也得到了中國讀者的普遍歡迎。據統(tǒng)計,改革開放以來,《簡·愛》在中國內地的譯本已將近30種,其中不乏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譯林出版社等知名出版社,以及李霽野、吳鈞燮等在翻譯界較有知名度的譯者的譯本。
《簡·愛》之所以如此風靡,在于小說本身具有的豐富內涵。這些內涵包括第一次工業(yè)革命背景下的社會經濟、政治變化帶來的影響;作者人生經歷在小說中的體現;追求幸福,追求愛情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女性主義話語;與詩歌一脈相承的浪漫主義情愫;以及鮮明的哥特式小說風格等。這些元素與不同的故事情節(jié)相互交織,又基本上各自獨立,使得整部小說具有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如果再把這些元素與夏洛蒂·勃朗特的個人經歷進行對比,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對作家的內心世界做出新的解讀——在夏洛蒂·勃朗特的內心深處,有著一座心靈的城堡,這是作家在面對社會與人生現實,無法擺脫種種無奈的情境下,為自己建立的一座精神“烏托邦”。即使用今天的眼光來看,《簡·愛》依然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
二、 《簡·愛》的浪漫主義情愫
18世紀末到19世紀上半葉,是英國文學史上的浪漫主義(Romanticism)時期。這種浪漫主義并非大規(guī)模的流派運動,主要是以作家個人的創(chuàng)作為基本表現形式,尤其在詩歌領域,涌現了沃茲華斯、科爾律治、拜倫、雪萊、濟慈等一批杰出的詩人。與浪漫主義詩歌相比,這一時期的浪漫主義小說的影響力相對較少,主要代表性作家包括沃爾特·斯科特等。
一般認為,英國的浪漫主義文學,主要包含對大自然的贊美與熱愛之情,對遠古生活的強烈向往,內心的激蕩與自省、憂郁的人格氣質,以及對豪華生活方式的摒棄和簡樸生活的回歸等。作為浪漫主義的后來者,夏洛蒂·勃朗特在繼承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又加入了女性不甘無原則地妥協(xié)和犧牲,而是要勇敢地追求人格的平等與尊重,個性的解放與自由等元素,使《簡·愛》還擁有了批判現實主義的特點。在19世紀的英國文壇,《簡·愛》恰好出版于世紀之中,上承拜倫,下接狄更斯,是一部承前啟后的作品。
(一) 關于自然
夏洛蒂·勃朗特出生于英格蘭西約克的桑頓小鎮(zhèn),四歲時全家又遷至約10公里之外的霍沃思,這是一個典型的北英格蘭風格小鎮(zhèn),四周風景如畫,古老的石頭房子從山角堆砌至坡頂,在小鎮(zhèn)行走,走過的是一條條的鵝卵石路。
《簡·愛》中對于自然環(huán)境的贊美并不多,優(yōu)美的風景似乎在夏洛蒂·勃朗特的心里沒有引發(fā)多少熱烈的或者積極的共鳴。這與英國的氣候有關,也與作者當時的心境有關,兩者結合在一起,很容易產生一種憂郁、壓抑甚至悲愴的情緒。
比如,簡回到桑菲爾德莊園,只看到火災之后的一片殘垣斷壁,不禁對羅切斯特的安危擔心起來,就在這時,小說中的女主人公又看到,“冬雪曾經飄入空空的拱門,冬雨打在沒有玻璃的窗戶上。在一堆堆濕透了的垃圾中,春意催發(fā)了草木,亂石堆中和斷梁之間,處處長出了野草”。這萌發(fā)的春草,正好象征了雖然歷經磨難,轉機即將到來,簡與羅切斯特終成眷屬的美好前景。
(二) 關于自由
對自由的向往與追求,以及對不公平待遇的憎恨與反抗,是《簡·愛》一個突出的主題,一百多年來,眾多的讀者和文學評論家,對此都有高度的評價。但是,與浪漫主義文學中“高貴的野蠻人(Noble savage)”相比,簡并非一個遠離文明社會、只顧我行我素的反抗者。她對自由的追求,既是堅定的,又體現出了善良的本性和良好的教養(yǎng)。
小說一開始,在里德太太家,面對表哥約翰的凌辱,簡的頭上碰出血來,恐懼心理越過了極限,被其他心理所取代——這時的簡,不再是以往那個逆來順受、惶恐不安的小女孩,她義正詞嚴,開始大聲地斥責約翰,但措辭卻來自哥爾斯密的《羅馬史》——她把約翰稱為殺人犯、奴隸監(jiān)工。
在洛伍德學校,因為失手打碎了石板,簡受到懲罰,站在凳子上當眾受到勃洛克赫斯特先生的羞辱。之前一切博得別人尊敬和贏得大家愛護的努力似乎在一瞬間都付諸東流。簡為此悲憤不已,甚至想到了死。隨后,她得到一個機會,可以在坦普爾小姐面前為自己辯護。雖然心中有萬般委屈,雖然紅房子事件帶來的揪心的痛苦,在記憶中無法抹去,簡還是記住了海倫的告誡,要把自己的話說得恰如其分,準確無誤,不一味沉溺于怨詞,而且態(tài)度收斂,敘述時所摻雜的刻薄與惱恨比往日少得多。這樣的表現,甚至可以評價為優(yōu)雅,對一個十歲出頭的女孩子來說,是殊為難得的。
在桑菲爾德莊園,簡與羅切斯特的最初的幾次接觸中,雙方并未給對方留下太好的印象。簡認為這個男主人“喜怒無常,態(tài)度生硬(He is very changeful and abrupt)”;而羅切斯特則趾高氣揚,對簡的外貌和年齡大肆評論,與傳統(tǒng)英國上層人士所應恪守的含蓄、內斂等處事風格完全不符。雖然雙方在地位上差異懸殊,簡卻不卑不亢,堅持自己對自由和平等的追求,這使得羅切斯特不由得要對簡刮目相看。
(三) 關于愛情
在《唐·璜(Don Juan)》《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東方敘事詩(Oriental Tales)》等作品中,拜倫塑造了一批這樣的人物形象:高傲倔強、我行我素,富有叛逆精神,但內心正直善良,因而稱作“拜倫式英雄(Byronic hero)”,這與“高貴的野蠻人”頗有相通之處。夏洛蒂·勃朗特深受拜倫的影響,在《簡·愛》中推出了她心目中的“拜倫式英雄”——羅切斯特。
生活于18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上半葉的英國著名肖像畫家托馬斯·菲利普斯曾為拜倫畫過一幅肖像畫。這幅肖像畫所描繪的拜倫的形象,在羅切斯特身上得到了完全的體現。除了外貌上的相像,羅切斯特在行為舉止上也十分符合“拜倫式英雄”的特點。比如,他化裝成一個吉普賽女巫師的形象去試探簡,在大火中試圖拯救精神失常的妻子等。小說中,夏洛蒂·勃朗特對拜倫的景仰,體現成了簡對羅切斯特的愛。在某種意義上,這種愛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簡渴望個人的權利,個性的自由,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但是在另一方面,簡對自己的一貧如洗、長相平庸等這些先天的弱點又十分介意。在人類社會的不同文明形態(tài)和不同歷史階段,這種介意可以說是常態(tài),小說中的簡也好,作為作者的夏洛蒂·勃朗特也好,并不需要為這樣的介意而感到羞恥。
與羅切斯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圣徒約翰,他熱愛上帝,循規(guī)蹈矩,心地善良,還有非凡的使命感和奉獻精神,是當時學校中“模范孩子”的標桿。簡與羅切斯特的婚禮歸于失敗,身心俱疲,在落寂中離開桑菲爾德莊園,身上的錢很快花光了,就在這最落魄、最無助的時候,圣徒約翰伸出了溫暖的手收留了簡,照顧她直到身體復原,為她介紹工作,后來他們還得知了表親的關系。一切都很好,虔誠的傳教士也順理成章地愛上了簡。那么,這種雪中送炭式的幫助,為什么沒能打開簡心中的愛情之門?根本原因,是簡對羅切斯特的愛,盡管受到深深的傷害,簡的內心依然被這位“拜倫式英雄”完全占據,這是夏洛蒂·勃朗特本人從內心深處做出的選擇。
可是,兩人的婚禮已經失敗了,羅切斯特已經是個有家室的人,無論是從宗教還是從法律的角度,兩人都是不能合法結為夫妻的。再加上簡的女性主義思想,她也不可能甘心做羅切斯特的情人。在這種情況下,來自圣徒約翰的愛,也應該不失為一個可以接受的歸宿。簡之所以拒絕,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她對圣徒約翰行為模式的不認同。從10歲到18歲,簡曾在洛伍德學校生活過8年,這是一個女性成長過程中極為重要的時期,世界觀、人生觀是形成于這一階段。這段經歷在簡的心里已經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影。當這位心地善良,但是循規(guī)蹈矩的圣徒約翰出現時,簡的本能反應是,作為朋友乃至表親,這是合適的;而要做她的丈夫,是難以接受的。
三、 《簡·愛》的哥特式風格
英語文學中,哥特式小說往往以恐怖和神秘為基調,以古堡、廢墟等為背景,在一片陰森恐怖的氣氛中,講述一些關于死亡、復仇等主題的故事?!逗啞邸分?,簡在里德太太家,在洛伍德學校,在桑菲爾德莊園,在身心兩個層面,都遇到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磨難,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磨難的程度越來越高。這些磨難往往是女主人公個人難以克服的,唯一的選項只能是忍受。直到自己的處境得到改善之后,簡才真正擁有了選擇的能力(回到桑菲爾德莊園去找羅切斯特)。這是《簡·愛》哥特式風格的一個層面。
從另一個角度看,小說的哥特式風格還體現于“狂熱之愛”,既有對上帝的愛,也有對世間凡人的愛。關于對上帝的愛,圣徒約翰是個最典型的例子。受到強烈使命感的驅使,圣徒約翰決心前往印度傳教,并邀請簡和他一道同去(和求婚同樣被簡所拒絕)。最后,上帝善良而忠實的仆人死在了印度。臨終前,他的心靈無所畏懼;他的信念十分堅定;不曾有對死亡的恐懼,使他生命的最后幾個小時黯淡無光。
這種“狂熱之愛”,更令人驚訝的部分在于,簡在與羅切斯特結婚之后,對丈夫那種毫無保留的愛。這種愛超越了人世間的卿卿我我,使人不由覺得,羅切斯特先生就是簡所要頂禮膜拜的神。
四、 結論:勃朗特的心靈城堡
《簡·愛》是夏洛蒂·勃朗特的自傳體小說。1816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生的那一年,拿破侖戰(zhàn)爭剛剛結束,英國贏得了“第二次百年戰(zhàn)爭”的最終勝利。得益于海洋霸權的建立,工業(yè)革命的推動,殖民擴張的成果,英國一舉成為全球最強大的“日不落帝國”,歐洲也將在未來的100年內經歷一個大體和平的“均勢”時期。
小說《簡·愛》出版的1847年,維多利亞時代剛剛走完它的最初十年;許多歐洲國家正深陷于嚴重的經濟危機而不能自拔;在各個鄉(xiāng)村,持續(xù)數年的自然災害使人們的生活雪上加霜;尤其是彼時還在英國統(tǒng)治下的愛爾蘭,馬鈴薯饑荒讓愛爾蘭的人口銳減了將近四分之一。經濟社會的諸多矛盾,不僅醞釀著革命的怒火,一個全新的革命性的理論體系也是呼之欲出。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不難看出,《簡·愛》的創(chuàng)作也反映了夏洛蒂·勃朗特個人情感方面的自相矛盾。一方面,作者清晰地可以感受到當時英國經濟社會的迅速發(fā)展,甚至殖民擴張也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十分獨特的作用。比如,羅切斯特的財富(三萬英鎊)來自于他的原配妻子,在西印度群島有著龐大產業(yè)的梅森先生的女兒。此外,圣徒約翰前往印度,也體現了殖民擴張對小說創(chuàng)作的直接影響。在這樣一個喧鬧而又充滿各種矛盾的年代,追求平等與自由,追求女性的權利,這種女性主義思潮的興起,既是時代使然,亦是作者內心激蕩的結果。
另一方面,《簡·愛》對人物命運的安排,也充分顯示了夏洛蒂·勃朗特內心深處的自卑和不安,甚至是殘忍。作者自小失去多名親人,兩位才華橫溢的妹妹——艾米莉和安妮,都是英年早逝,自己也只活了40歲出頭,去世前幾個月才得以出嫁。與之相應的是,《簡·愛》對死亡有著為數不少的介紹,有的是一筆帶過,如簡的父母,舅父里德,叔父約翰等;有的則是詳盡描述,如好友海倫,被憎恨的里德太太,以及圣徒約翰等。從作者對羅切斯特先生和圣徒約翰的不同安排來看,夏洛蒂·勃朗特對親人的離去已經麻木;她渴望愛情,卻又嚴重缺乏自信,只有羅切斯特先生失去一切,同時自己繼承一大筆遺產,簡才能夠和他“門當戶對”。這種陰郁而殘忍的心態(tài),或可以稱之為“哥特式女性主義”。在夏洛蒂·勃朗特的內心深處,有著一座心靈的城堡,這是作家在面對社會與人生現實,無法擺脫種種無奈的情境下,為自己建立的一座精神“烏托邦”。
參考文獻:
[1]Charlotte Bront. Jane Eyre[M]. New York: Random House,1983:1-493.
[2]諾曼·戴維斯.歐洲史[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
[3]塞夫頓·德爾默.英國文學史[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
[4]King B.牛津英國文學史:英國文學的國際化(1948~2000)[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
李云玉,上海市,上海政法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