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樂余中心小學 殷偉娟
最成功的教育不是教給學生多少知識,而是是否教會學生終生學習的自學能力。時下流行的教育理論也認為,學校教育應著眼于教會學生如何自主學習,提高自學能力,最終養(yǎng)成學生終生學習的能力。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前預習正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突破口,尤其是小學高年段的學生。
語文,作為最基礎的學科的基礎,學好它,充分認真地預習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有效的有針對性的預習工作能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培養(yǎng),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課堂效率。學生成功地進行了課前預習,對所要學習的教材有了一個清晰的了解,上課聽講就能做到胸有成竹,帶著問題聽,所獲取的信息更加準確、集中,聽課效果就比較理想。課文聽懂了,問題解決了,作業(yè)就會很快獨立完成,就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來復習或進行課外閱讀。這樣,學生的學習行為就進入了良性循環(huán),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知識視野也不斷拓展,學習的興趣就會與日俱增。
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做好自主預習呢?在這學期的教學中,我是著手以下幾方面來做的:
在學習一篇新的課文之前,學生時常會有一些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我在教學中時常要求他們初讀課文時,可以采用默讀和朗讀兩種方式。比如,在教學《推敲》這篇課文之前,我通過“家校路路通”的方式,建議家長前一天晚上在家督促孩子在家讀課文(至少3遍以上),把不認識的生字和詞語通過查字典的方式把拼音注在上面,避免課堂上浪費大量時間來學習生字新詞,第二天上課時,果然,不少孩子課文讀得比較流暢,生字詞也學得比較扎實,不少學生還站起來提醒其他學生應注意哪幾個生字,哪些地方容易出錯。另外,在初讀課文時還可以提出這樣的要求:了解課文的大概意思,譬如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介紹了一個什么人,描摹了一些什么景,告訴我們哪些知識,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等等。目的在于對全文獲得一個完整的、初步的印象。
通過查字(詞)典給不認識的字注音,并找出生字的形近字、同音字等分別組詞,對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查詞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生活實際等理解其意思,并整理到預習本或書上,以便第二天到課堂上與同學討論,這樣既提高了學生自學字詞的能力,也有利于掃除語言文字上的障礙,更便利了學生順利地讀懂課文,例如《在大海中永生》的“舷”和《莫高窟》中的“弦”,班級有不少學生把它都讀成了“xuán”,我讓他們查字典并讓他們仔細比較,發(fā)現(xiàn)這兩個字的讀音應該是“xián”而不是“xuán”,這樣,班級里的大部分學生就牢牢地記住了,很少以后再犯錯誤了。
查找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了解時代背景等也是課前預習中很有必要的一個方面。如在學習《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這一課時,課前讓學生搜集、查找有關“抗日戰(zhàn)爭”的相關資料,了解那段歷史,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作為一代名將馳騁于沙場的聶榮臻能以博大的胸懷拯救日本陣亡人員的后代,這一崇高的舉動感動了日本人民,讓學生懂得中日民間友誼的深厚;再如教學《師恩難忘》一課中,我讓學生課前找找相關的尊師名言,他們找了很多,如:“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斯大林”“古之學者必有師——韓愈”“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夸美紐斯”等等,通過這樣的有針對性的預習,學生就更能深化理解文中的內容,而且還拓寬了學生課外知識的視野。
在指導預習的過程中,我還要求學生邊讀邊畫出文中好詞好句等,把自己的初步理解在邊上寫一寫。這樣,融入自己的理解,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簡潔的文字給課文加批注,培養(yǎng)他們思維的能力。此外,在課文中遇到“中心句”“過渡句”“總結句”“比喻句”“擬人句”以及含義深刻的句子,都可以適當加上批注,談談自己的理解、體會,比如,在教學《莫高窟》一課中,很多學生通過課前的預習,他們都知道了文中很明顯的過渡句就是“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再如《九寨溝》一文中“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顆顆寶石鑲嵌在彩帶般的溝谷中?!边@個句子寫出了湖泊的特點,學生預習了這個句子以后,用筆劃下來,但卻不能準確地說出這個句子的好處。另外,最后一小節(jié)“雪峰插云,古木參天,平湖飛瀑,異獸珍禽……九寨溝真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啊!”,不少學生在預習時都知道了這一小節(jié)在全文中起到了總結全文的作用,這樣,分析起課文來就輕松多了。
每篇課文特別是重點講讀的課文,課后問題都是緊緊圍繞本課的知識重點來安排的。例如,《輪椅上的霍金》一課,課后的問題就是這樣的:“年輕的女記者認為命運讓霍金失去的太多,霍金是怎樣認為的?你對霍金的回答是怎樣理解的?”它緊緊圍繞課文內容而設計的,在布置學生預習這一課時,我要求他們一定要結合課后這一思考題,在課文中尋找答案并畫下來,當然,更好的是做到預習本上,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我經(jīng)常鼓勵學生通過朗讀思考,提出自己在預習中所遇到的問題,或者自己對這篇課文的獨特的見解,而這正是學生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具體體現(xiàn)。如《最后的姿勢》一課,讀完后,學生可能會想:人們?yōu)槭裁捶Q譚千秋老師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像這樣發(fā)現(xiàn)問題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激趣的過程,深入課文的過程,同樣也是自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一步預習完成得好,可為課堂上“問題的探討”這一雙邊活動奠定基礎,也活躍了課堂氣氛,節(jié)約了時間,使自主合作學習的效果更好。
總之,學生自主預習是靠教師反復培養(yǎng)訓練才能養(yǎng)成的。這就要求教師平時不但布置預習任務,還要注重檢查預習的效果,看看學生是否讀得正確流利,是否懂得在書上批注等等。教師在檢查的過程中,要注意學法指導,督促學生完成預習任務。課堂上,對于在預習過程中表現(xiàn)特別好的學生,教師要不吝贊美之詞,及時表揚、鼓勵,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調動其預習的積極性,使預習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成功的預習定會成就高效的課堂,所以,良好的教學必須從培養(yǎng)孩子預習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