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云庭
摘 要:初中語文字詞教學向來不被重視,但豐富的字詞積累既能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寫作能力,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初三語文字詞專項復習應該擺脫低效率的訓練,充分利用早讀、課堂和課余時間,抓住漢字的構造規(guī)律,采用朗讀、聽寫、圖表、小組合作等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中考服務,為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服務,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
關鍵詞:初三語文;字詞復習;有效策略
《2017年廣東省初中畢業(yè)生語文學科學業(yè)考試大綱》在“識字與寫字”方面提出了如下要求:“(1)用漢語拼音讀漢字和詞語;(2)認識常用漢字3 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要求會寫?!钡谡Z文中考中,字詞的分值比例較低,造成學生的學和老師的教都弱化了。我校平時模考字詞默寫一項平均約為2.11分,得分率較低,僅為52.7%,而且在閱讀、作文中出現(xiàn)錯別字的現(xiàn)象較多。這一現(xiàn)象足以引起我們的重視,對初中語文教學而言,字詞教學永遠都是核心,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關鍵,切不可漠然視之。因此,今年我在初三語文字詞的專項復習中進行了以下嘗試:
一、掌握中考考查特點及規(guī)律
1.近六年廣東省中考語文試題對字詞的考查都以讀拼音寫詞語的形式命題,四道小題,共4分。所考均出自六冊人教版語文教材課后的“讀一讀,寫一寫”和課文注釋的詞語,要求不但會正確拼讀,還要會正確書寫。
2.近五年一般不重復考查;詞語分散到不同年級,以動詞、形容詞為主;針對方言區(qū)的實際,一般不考“前后鼻音、平翹舌音、輕聲兒化、聲調”等特殊詞語。
3.詞語都有個別字易于混淆,即常寫常錯,必須識記讀音和字形,并結合文中具體句子理解詞語的含義,加強記憶,才能保證全對。
二、制訂復習計劃與策略
1.朗讀正音,重熟字詞
利用早讀時間,掃清字詞障礙、識記重點字詞。例如,帶讀或自由讀三遍“讀一讀,寫一寫”和課文注釋的字詞,眼到、心到、手到(用手在桌上比畫難寫的字詞)。三遍下來學生對生字的讀音已經掌握,對字形也有了初步認識。
2.聽寫、識記、歸納、整理
(1)課堂聽寫,扎實字詞
在復習課堂上聽寫,既是檢測,也是鞏固。在聽寫后的講評中,根據學生的聽寫情況,要有意加入對比、講釋和歸納,如聽寫“妖嬈”這個詞時,告訴學生“嬈”右上角的“堯”是不帶點的,類似的,“燒、澆、繞、撓”也是不帶點的。這樣復習識記生字,學生就很難混淆。
(2)構造輔助記憶法
奧妙無窮的漢字有它特殊的造字方法,引導學生掌握造字法對于中考復習和對漢字的掌握都有重要的意義。漢字依據其構造可分為六類:象形字、指事字、形聲字、會意字、轉注字及假借字。復習教學時,不妨引導學生利用這些知識去識記字詞,讓他們明白字形、字音、字意之間的關聯(lián),尤其是一些比較難記的字,用這種方法效果頗佳。
(3)激趣輔助記憶法
①圖像輔助記憶。在復習中多些感性體驗,學生的興趣會更大,識記的效果也會更好。如在識記“辨”時,可與“辯、辮、瓣”等相比較,指出它們的不同之處在中間部分,含義也與此有關,如“辨”中間部分是眼睛,有“區(qū)分,辨別”的意思。然后以圖片形式展示出來,既直觀又有趣,能給學生更深刻的印象。
同樣,“犭”旁,學生習慣把撇寫成提,在教學時如果能展示圖像,學生的識記效果也會好很多。如下圖:
②小組合作記憶法。合理安排學習小組和組內分工,明確小組的學習任務和目標,如兩周完成一冊字詞的復習。小組利用課堂和課余時間,可采用朗讀、聽寫、自測相結合的方法復習。自測時,要求學生出的題型必須與中考一致,這樣,一方面是與中考接軌,另一方面也是讓學生把詞語放到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加深對詞語的理解,懂得詞語的運用。小組合作,組員間互相幫助、鼓勵、督促,基礎較差的同學在其他組員的幫助下也會有所提高。
3.動手制表,整理錯字
學生在每次的聽寫、自測過程中,不可能全都對,總會出現(xiàn)一些錯字。如何更好地理解、記憶這些字詞?有效的辦法就是制作表格,讓學生以“冊”為單位,將本冊書中自己易寫錯的字詞整理在表格上。如下表: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豐富的字詞積累既能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寫作能力。初三語文字詞專項復習應該為中考服務,更應該為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服務,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服務;應該擺脫低效率的訓練,在有限的時間里,抓住中考和漢字的規(guī)律,采用有效的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以取得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汪東風.新課標下初中語文字詞教學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2):111.
2.劉計祥.高效課堂下的初中語文字詞教學方法分析[J].赤子(中旬),2014(12):146.
3.張其昀.漢字的民族文化精神[J].南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1):102-106.
(作者單位:廣東省博羅縣九潭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