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 林穎
摘要:初中生處在身心發(fā)育的關鍵階段,思想較為稚嫩。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引入積極心理學,能幫助學生更有效地進行思想品德課學習,提升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塑造完整人格、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同時,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引入積極心理學,為傳統(tǒng)教學方式提供全新的理念,更有效地提升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本文將就積極心理學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開展探討,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之作用。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初中思想品德課;教育應用研究
一、 引言
學生通過思想品德課的學習,可以鍛煉思維能力,培養(yǎng)良好品德,健全人格特質,逐漸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更好地面對以后的人生道路。筆者以福州市教育科學研究2015年課題“積極心理學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FZ2015ZX013”為契機,在教學實踐中積極引入積極心理學,幫助初中生構建積極的心理品性、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
二、 當前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
為了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質量,教師們不斷探索多元化教學方式??墒窃谛陆虒W方式的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
(一) 思想品德課堂積極性較低
因為年齡階段的客觀原因,初中生身心尚處發(fā)育階段,思想還比較稚嫩,在學習中普遍缺乏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越是高年級,學生越缺乏舉手回答提問的主動性,應付思想品德課的學習,消極懈怠。
(二) 思想品德教師職業(yè)幸福感較低
通過隨機采訪或相關調(diào)查,結果顯示:部分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對自己的職業(yè)感受評價不高。當他們被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困擾時,不知道如何調(diào)節(jié)情緒,從而降低了職業(yè)幸福感,甚至傳遞到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
(三) 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互動流于形式
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互動存在“花架子”的問題??此茍雒鏌狒[、形式豐富,但學生并沒有“走心”,對教學內(nèi)容缺乏思考和探究,思維和心理得不到有效地發(fā)展。教學目標沒有落實,問題沒有解決,學生沒有收獲。
三、 從積極心理學角度分析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問題
積極心理學主要體現(xiàn)在積極的情緒、積極的人格及積極的組織系統(tǒng)。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問題的原因,可以從積極心理學的三大方面進行剖析。
(一) 學生缺乏積極的學習心理
初中的課程學習難度增加,學生需要適應的過程。如果學生不能及時進行自我調(diào)節(jié),就會出現(xiàn)消極的學習心理。部分學生和家長只重視計入中考總分多的考試科目,就放松了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有的學生在考試中遇到挫折,就放任了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還有的學生缺乏刻苦鉆研的精神,就放棄了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學生缺乏積極的學習心理,不利于發(fā)揮積極的情緒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作用。
(二) “教與學”出現(xiàn)分離
思想品德教學的過程中,有的教師高估了學生的能力,一味追求高大上,超過學生的話語范圍;有的教師低估了學生的能力,活動低齡化,問題簡單化,學生的答案一下子就蹦出來了,沒有任何不同的答案,低于學生的話語范圍;有的教師在舉例子、提問題時,沒有注意發(fā)揮積極心理學的作用,太過消極,導致學生不想回答或不說真話。教學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和特點,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不利于發(fā)揮積極人格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作用。
(三) 教師認知出現(xiàn)偏差
思想品德課程教育的過程中,有的教師認為思想品德的教學并不能真正發(fā)揮效果,以社會上仍然存在違背道德、違反法律的現(xiàn)象,否定了思想品德課的作用;有的教師認為思想品德課只要依照教材教學就足夠應付,出現(xiàn)了年復一年地照本宣科、案例陳舊等問題;有的教師認為現(xiàn)在的學生受社會、家庭的不良因素影響多,根本沒辦法管或不敢管,以致出現(xiàn)了思想品德課隨便上的情況。
四、 積極心理學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應用
(一) “小組合作探究”+“一例到底”,培養(yǎng)積極的情緒
教學中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通過同伴激發(fā),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的學習欲望,引發(fā)積極情緒的共鳴。采用“一例到底”的方式,從學生的興趣著手,將知識、能力、情感等融入一個例子的層層問題之中?!靶〗M合作探究”結合“一例到底”的方式,既創(chuàng)造了富有感染力的學習氛圍,增強了學生的積極情緒,又挖掘了學生的潛能,增強了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學習的深度和廣度。
(二) “轉化教師角色”+“和諧師生關系”,構建積極的人格
教師要完成身份的轉變,淡化自己的地位,放下管理者的權威,將自己當作是一名引路人、合作者,和學生開展平等地互動交流。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眼神、表情、動作等,從中洞察學生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心理變化,從而及時調(diào)整教學,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就會自覺地調(diào)動自己的積極情緒,進入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教師和學生之間搭起溝通的橋梁,不僅充分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發(fā)展了和諧的師生關系,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積極人格的構建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 “競爭”+“合作”,建立積極的組織環(huán)境
在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建立長期的學習小組,還可以發(fā)揮班級、年級、學校、校際的作用,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積極向上、競爭合作求雙贏的學習環(huán)境,建立積極的組織系統(tǒng)讓學生在交流中相互影響、相互滲透,讓學生針對重難點知識展開討論,給予學生充足的學習空間,共同提升學習效率。
(四) “教學熱情”+“積極心理學”,創(chuàng)造積極的學習方式
在教學過程中思想品德教師懷著高度的教學熱情,以積極的情緒面對學生,有利于提高教學工作的有效性。教師對學生而言是學習和模仿的對象,教師發(fā)揮積極的引導作用,學生才能在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中,逐漸體現(xiàn)出積極的人格特點。
五、 結語
在思想品德教育實踐中應用積極心理學,可以很好地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來。教師通過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重視和學生之間互動交流,開展有效的教學,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積極的學習氛圍,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學生就能在學習中找到快樂,乘著積極心理學的東風,泛舟于思想品德的海洋。
參考文獻:
[1]劉在花.高中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5年第11期.
[2]呂欣.高中班主任應促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發(fā)展[J].高中生學習,2016年6月.
[3]衛(wèi)萍.中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調(diào)查分析與教育對策[J].中國特殊教育,2013年第12期.
作者簡介:
陳霞,福建省福州教育學院第二附屬中學;林穎,福建省福州教育研究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