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付利 何桂彥
《羊磴藝術合作社》 羊蹬藝術項目組 影像裝置 尺寸可變 2017年
崔付利:重慶第五屆青年美術雙年展的主題“社會劇場:參與與共享”,我個人感覺是從三條線索展開的。首先,從西方現(xiàn)代主義形而上的藝術哲學范疇梳理了“劇場”概念的形成過程;其次,從中國當代藝術發(fā)展的二元對立話語邏輯中找到其局限性;第三,你試圖拓展“劇場”的社會學外延。那么,“社會劇場”是如何在一種多維度的語境中生效的?
何桂彥:“劇場”的概念一方面是基于對西方現(xiàn)代藝術,尤其是極少主義以來,藝術創(chuàng)作帶來的發(fā)展的思考。極少主義經歷了一個從室內空間轉向公共空間,強調作品“場域”與觀眾的“觀看”的發(fā)展過程。可以說,“劇場”概念是西方現(xiàn)代主義與后現(xiàn)代藝術的一個分水嶺,也是對此前現(xiàn)代主義邏輯的一種超越,這與中國當代藝術的發(fā)展邏輯在本質上存在某種一致性。就中國當代藝術1978-2000年的發(fā)展而言,其內部的意義生效主要還是遵從二元對立的話語邏輯,譬如民間VS官方、前衛(wèi)VS保守、本土化VS全球化等。這一階段,中國的當代藝術與西方的現(xiàn)代主義有些類似,強調的是精英的、啟蒙的、前衛(wèi)的觀念,重視藝術內部系統(tǒng)的意義生產?!吧鐣觥钡奶岢觯康脑谟诖蚱品忾]的意義系統(tǒng),讓“劇場”成為一個中介,將藝術家、作品、觀眾、社會等因素鏈接起來。以“社會劇場”作為媒介,藝術就能真正跟社會、跟觀眾發(fā)生關聯(lián)。也就是說,它不僅僅在藝術系統(tǒng)內部制造意義,還要跟當下的社會現(xiàn)場發(fā)生關系。社會現(xiàn)場中,除了物、環(huán)境,自然會涉及具體的“場域”,以及“場域”中的人,這樣“社會劇場”概念的最終落腳點,就是藝術家作品的場域和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所參與的人。按照西方現(xiàn)代主義的觀念,以及中國當代藝術既有的認識,對于已經完成的作品來說,觀眾只是被動的接受者,但在“社會劇場”的概念中,觀眾不再是邊緣的、被動的,而是可以轉變?yōu)樗囆g創(chuàng)作的主體。比如,焦興濤等藝術家發(fā)起的《羊蹬藝術合作社》,就有當地的居民謝小春;琴嘎等發(fā)起的《義工計劃:百姓幼兒園》中的孩子們,他們與藝術家一道,參與到創(chuàng)作中。他們與藝術家是平等的,是合作的關系。所以,我認為“社會劇場”的概念,既是對當代藝術在“生產——傳播——接受”過程中能否構建一種新型的藝術交往理性的討論,也是希望為作品注入公共性。
崔付利:這也是你提出“參與與共享”的重要原因,但我個人認為在極少主義的“劇場”中,人或觀眾的重要性和你在“社會劇場”中強調的“參與”是有所不同的。極少主義對觀眾的重視可以說仍然停留在藝術系統(tǒng)內部;而在“社會劇場”的概念中,感覺“場域”自身的地域經驗更加重要,藝術家也不再是作品的全權控制者,藝術家的主體性和個人經驗甚至要讓位于參與者。
何桂彥:我非常認同你的看法。極少主義強調觀者的觀看與身體體驗,他們認為:如果一件作品不能和觀眾發(fā)生關系,那它的意義就是缺失的,是不完整的。但“社會劇場”中,觀眾不僅僅只是觀看,而是要參與到作品的創(chuàng)作中。同時,作品還得與具體的“場域”發(fā)生另一個層面的交集。事實上,不管是“場域”,還是“社會劇場”,它的意義維度都是十分豐富的。一方面,它是物理意義上的存在,比如涉及空間、環(huán)境、氣候等因素;但另一方面,又會附載諸多的社會學意義,有廣泛的外延。比如以“廣場”為例,“廣場”既指物理意義的城市空間、聚會空間或某種典型的公共空間,但在中國的政治與文化語境中,它可能會因為意識形態(tài)或宏大敘事而彌散出崇高、英雄、儀式等美學意味。再比如,我們今天所說的“農村”,它既包括物理意義上的居住、耕作、棲息、土地等內容,但如果放在中國社會變遷和都市進程的背景下,“農村”就會涉及許多社會學方面的問題。所以說,“社會劇場”至少包含了兩個意義維度:一個是物理學意義上的空間,另一個是負載的社會學信息。在“社會劇場”的概念中,就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來說,一定要強調“在場性”或“在地性”。同時,就是觀者和大眾的參與。近年來,國內的一些批評家也提出“介入式藝術”、“協(xié)商性藝術”等概念,但我個人更主張“參與”,因為“參與”會相對中性一些?!敖槿搿睅в幸环N知識精英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協(xié)商”則隱約夾雜著政治學的訴求。提出“共享”,目的就是指藝術家和觀眾在特定場域中、特定環(huán)境下的創(chuàng)作,彼此處于一種平等的關系,藝術創(chuàng)作行為實質是在構建一種交往理性。
《生產大贏家》 張釗瀛 繪畫、裝置 尺寸可變 2016年
崔付利:強調在場性、在地性同樣會延伸出兩個具體的問題,因為隨著“劇場”概念的形成和不斷延伸,藝術創(chuàng)作自然會趨向于“去對象化”或“非物質化”。在“去對象化”的劇場概念中,我們是否還需要審美經驗?如果需要,又是哪種層面的審美經驗?
何桂彥:因為強調“在地”和“參與”,所以,作品不會將語言、形式、審美等作為終極追求。同樣,它們不僅是學院意義的,也是非商業(yè)性的,是反收藏的;可以這樣說,它們是對既有的藝術權利系統(tǒng)和評價系統(tǒng)的反撥,與畫廊和美術館的展示、運作方式也是不同的。相反,它們可能是過程性、時間性、偶發(fā)性的作品,也可以是一個藝術事件,或者一個藝術的社會改造項目。從這個角度講,它們具有“去對象化”、“去物質化”的特點。盡管大多數的作品無法永久保存、收藏,但是可能會留下大量的圖片與文獻,包括影像資料,以及其他各種檔案。就“社會劇場”來說,其創(chuàng)作不可替代的價值,在于它的在地性、即時性、參與性。尤其是通過交往理性的構建,彰顯出一種公共性的價值。比如,在這次展覽上,宋振與中國美院跨媒體學院同學們合作的《五水共治》項目、于伯公的《移動的營地》、陳偉才的《大浪美術館》等,都體現(xiàn)了上述特點。雖然說這些藝術創(chuàng)作的理念與工作方式,已不再局限在藝術本體,以及所謂的風格、形式、語言等范疇,但對于藝術家來說,同樣需要在創(chuàng)作中注入審美經驗。
崔付利:劇場化的創(chuàng)作中,藝術家與現(xiàn)場、觀者與作品、作品與現(xiàn)場的關系更加微妙,這也勢必要求當代藝術的實踐要有一種在地性的現(xiàn)場生成。作品與現(xiàn)場的關系也越來越強調一種唯一性和現(xiàn)場性,脫離了現(xiàn)場的作品是無意義的,而脫離了作品的現(xiàn)場同樣是無效的。比如,《羊蹬藝術合作社》中的板凳,它與現(xiàn)場的關系就密不可分。板凳一旦離開那個現(xiàn)場,它就失去了自身的使用價值和作品生效的有效性。還有趙趙的《塔克拉瑪干計劃》,冰箱的使用只有在荒無人煙的沙漠中才會產生那種荒誕感和浪漫性。藝術家并不是將作品的展覽現(xiàn)場從美術館、畫廊轉移到鄉(xiāng)村、荒漠,這僅僅是藝術作品的空間位移,在地性和現(xiàn)場性才是作品產生意義的根本前提。
《家庭結構》 譚天 三頻錄像 2017年
上·《義工計劃:百姓幼兒園》 義工計劃項目組(琴嘎、胡建強) 影像 2017年
下·《上海呀上海:引擎計劃》 金江波 攝影 2009年
何桂彥:“社會劇場”中的“社會”應有一個開放的外延,可以包括自然、鄉(xiāng)村、社區(qū)、廣場、公園、城鄉(xiāng)結合部、都市里的其他公共空間、亞文化空間等。因為對“在場”、“參與”的強調,所以,作品的意義就至少由三個部分組成:藝術家+場域+公眾。就公眾來說,既可以是參與到創(chuàng)作中的人,也可以是藝術品生產的在場者。正是有了這些因素,“社會劇場”中的藝術就會帶來前所未有的開放性。我個人覺得,這應是中國的藝術,包括當代藝術、公共藝術未來發(fā)展的一個主導方向。今天的藝術,要么是為意識形態(tài)服務,要么是強調精英化的話語權力,要么擁抱藝術資本。不管是哪種取向,在它們的意義維度上,均缺乏一種公共性;它們沒有在更大的社會價值系統(tǒng)帶來更多積極的意義。這就是它們的局限性。雖然有人會說,今天的當代藝術早已進入“天價”的時代;但是,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所謂的“天價”藝術家們,并沒有為社會提供某種文化與精神價值?!吧鐣觥钡奶岢?,是希望藝術,尤其是當代藝術,能真正走向社會,構建藝術的公共性。
崔付利:剛才你也談到很多劇場化的作品是拒絕美術館或畫廊的話語系統(tǒng)的,而藝術家們也的確強調在社會外延的擴展和發(fā)生。但是,一個矛盾和存在悖論的地方是,許多劇場化的作品在現(xiàn)場完成之后,最終還是回到美術館展出,這是否意味著對美術館話語體系的認同呢?
何桂彥:這確實存在矛盾,也是一個悖論,抑或是宿命。“社會劇場”強調的是在地性,也就意味著,作品一旦結束,它的意義也就結束了,而且劇場化的作品在本質上是反美術館、反收藏的,也是反既有的流行審美趨勢的。但是,為什么又被迫回到美術館?原因就在于:今天的中國社會,尤其是在缺乏公共傳媒系統(tǒng)的支持下,劇場化的作品是很難在更廣泛的范圍和語境中生效的,它只能發(fā)生在作品所在的那個場域、那個時間點。于是,這一類型的作品被迫回到美術館,因為美術館至少可以進行傳播、交流,還可以認同它的藝術品身份。獨立的傳播系統(tǒng)的缺乏,加之缺乏非營利性藝術機構,以及基金會的支持,導致那些帶有公共性、實驗性、參與性的,具有“社會劇場”特點的項目,從創(chuàng)作、傳播、接受等環(huán)節(jié)都會面臨各種困難。盡管如此,我覺得,未來的發(fā)展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前景依然是樂觀的。剛才也談到,這些作品大多會留下許多藝術檔案,能在美術館展出,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