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楠
摘 要: 提高對外漢語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本文主要研究跨文化交際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及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希望為提高對外漢語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提供有用的建議。
關鍵詞: 對外漢語 跨文化交際能力 培養(yǎng)策略
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漢語熱在全球掀起一陣熱潮,2004年,我國創(chuàng)辦了面向全球開展?jié)h語教學、傳播中華文化的第一所孔子學院。十八大以來,在中外雙方精誠合作、共同努力下、孔子學院建設和漢語國際教育取得重要進展。2012年—2017年,五年間孔子學院新覆蓋了34個空白國家,新增116所孔子學院、541個中小學孔子課堂。截至目前,已在全球142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516所孔子學院和1076個中小學孔子課堂。從覆蓋國家、分支機構(gòu)、教師和學員數(shù)量4個指標看,孔子學院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語言文化推廣機構(gòu)之一。同時帶動了全球范圍內(nèi)“漢語熱”和“中國熱”,助推了中國從語言大國邁向世界語言強國。
一、“漢語熱”背景下對外漢語教師培養(yǎng)中跨文化交際現(xiàn)狀
漢語熱潮下,漢語進入了國際傳播時代。與此同時,漢語國際傳播時代的到來為我國提升文化軟實力提供了契機。對外漢語教師不僅要向外國學習者教授漢語知識,更要通過教授語言將漢語中承載的中國文化發(fā)揚光大。我們研究跨文化交際主要是為了不斷增強跨文化意識,增強文化差異容忍度,理解文化差異,最終保證跨文化交際得以順利進行。
作為對外漢語教師,教授漢語知識是我們的本職工作。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提高漢語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國家漢辦招聘海外漢語教師志愿者時明確要求教師掌握漢語知識技能、中國文化知識、中國國情知識、具有很強的漢語教學實踐經(jīng)歷、外語溝通能力、中華才藝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綜上所述,國家漢辦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這些都要求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和研究中不斷豐富和發(fā)展這個方面的內(nèi)容。由于忽略對外漢語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一些派往海外的教師缺乏對異文化的了解,影響了跨文化交際的進行。近年來,各大高校開始增設跨文化交際概論的相關課程。
二、對外漢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存在的問題
對外漢語教學除了研究漢語言本體之外,越來越重視將跨文化交際研究引入漢語教學并取得一些成果,然而由于起步比較晚及其他一些原因,對跨文化交際的研究不夠完善,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1.教材方面
就目前來說,漢語的教材內(nèi)容大都是表現(xiàn)日常生活,體現(xiàn)的方式一般是對話、短文的形式。學生并沒有過多接觸那些關于中國社會生活的語言材料。近些年來,國家漢辦對漢語教材進行了一系列的整改,很多教材編入了中國文化內(nèi)容,但是跨文化交際方面的內(nèi)容介紹卻少之又少,關于中外文化對比的內(nèi)容并未在教材及教學中得到及時而充分的體現(xiàn),因此對外漢語教師在海外教學中跨文化交際頻頻產(chǎn)生一些問題。
總之,我們在實際教學中要理性地看待學科教材,還要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實際及教學經(jīng)驗對教材進行靈活、創(chuàng)造性的處理。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挖掘教材的功能,使教材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學習,從而使課堂真正實現(xiàn)為學生發(fā)展服務的目標。
2.教師跨文化意識的欠缺
對外漢語教師的教學對象都是來自不同國別、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語言環(huán)境的學生,學生之間的語言、意識形態(tài)、生活方式、文化等都與中國文化存在差異。由于缺乏不同文化間的對比將會導致跨文化交際障礙。比如說在中國舉辦班級活動的時候,教師會跟學生拍照留念,幾乎班級所有同學都很樂意參與配合,沒有人對此會有異議,然而在國外,尤其是西方情況可能恰恰相反。他們覺得拍照的話會涉及侵犯他們的隱私權和肖像權。有的學生因為不想被拍照而拒絕參加活動,這就影響學生的漢語學習進度,最終導致師生產(chǎn)生隔閡。又如中國人見面打招呼時,我們會說“你吃飯了嗎”、“你去哪兒了”等,一般情況下,不會說“你好”。然而在國外,師生之間打招呼通常都會說“hi”、“hello”,因為國外一般用“hello”打招呼。足以證明中西方之間存在文化差異,這就需要對外漢語教師細細觀察生活中、教學中的文化差異,并且適應跨文化差異。
另一方面,一些對外漢語教師在海外教學實踐中往往更注重語言本體知識的輸入,對文化方面的知識輸入得比較少,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對外漢語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隨著網(wǎng)絡科技的蓬勃發(fā)展,我國經(jīng)濟實力上升的同時,文化軟實力與日增強。對外漢語教師沒有及時向?qū)W生輸入新時代的文化素材,知識圍繞書本,將知識拘泥于教材,勢必導致學生對中國的看法思維定式。文化是賦予在語言背后的巨大寶藏,它涵蓋了本國優(yōu)秀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等。倘若我們沒有好好利用將產(chǎn)生跨文化障礙。
3.課程設置
據(jù)國家漢辦統(tǒng)計,每年派往世界各地的漢語教師志愿者都是由各大高校對外漢語、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的學生組成的。在培養(yǎng)專業(yè)的師資力量時,暫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v觀全國各大高校漢語國際教育及對外漢語專業(yè)的本科生課程設置,更加注重的是語言本體知識的學習,缺乏跨文化交際方面的知識輸入。我們需要明確的是發(fā)生一種非預設情況時,教師能夠做出高效及時的處理方式。課程設置不能一味地學習理論知識,忽略文化方面的輸入,對中國本土文化認識不足,對異文化了解甚少,最終使得對外漢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頻發(fā)交際障礙,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三、提高對外漢語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
(一)恰當合理編排教材
國家漢辦推出了《國際漢語教師標準》,對從事外漢教學工作的教師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zhì)做出了全面而基本的描述。分別是:語言基本知識與技能;文化與交際;第二語言習得與學習策略;教學方法;教師綜合素質(zhì);漢語教學法;測試與評估;漢語教學課程、大綱、教材與輔助材料;現(xiàn)代教育技術及運用;教師綜合素質(zhì)??缥幕浑H能力位列其中,因此在以后的教材編寫過程中,我們應該更多地將跨文化交際研究同漢語教學更好地結(jié)合起來,從漢語為主題的角度出發(fā),在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更重視對留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進行培養(yǎng),幫助留學生們更快地了解、適應中國的文化,較好地應對文化沖擊和跨文化語言學習和人際交往障礙的挑戰(zhàn)。endprint
(二)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
首先,對外漢語教師應該不斷學習和掌握跨文化交際的理論知識。積極主動地加強世界各國文化的學習。求同存異。不僅要學習漢語的本體知識,還要了解和熟悉一些相關的文化知識。在學習跨文化交際相關理論的基礎后,逐漸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意識。與此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幫助學生養(yǎng)成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意識有助于我們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相互尊重,互相包容和理解,增強教學效果,促進對外漢語教學工作順利進行,并努力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從而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
與此同時,對外漢語教師可以通過親身實踐,豐富跨文化交際經(jīng)驗,主動與當?shù)厝嗣駵贤ê徒涣?,走進他們的日常生活。同時,還可以參加一些短期或者長期跨文化的培訓課程或者講座,或看電影、話劇、閱讀書籍等,了解當?shù)匚幕粩鄬W習和體驗,不斷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三)課程設置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將學校教學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從教材中教學,從教學活動中教學,從教學活動之外的生活中學習漢語。學習語言的同時我們將潛移默化地接受不同種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學習。這就要求我們在開展語言教學活動中要積極主動地研發(fā)有效課程。特別要細心挖掘深藏在語言中的文化因素,這一點在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培養(yǎng)上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可以設置活動范圍廣、學生參與度高的課程?;顒硬粌H能夠鍛煉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使他們有機會“開口說”、“敢于說”,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也可以與海外院校共同合作舉行辦學互訪項目,讓中國的學生“走出去”,讓外國的學生“走進來”。多途徑多層次地為漢語國際教育的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跨文化交際的實踐機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不同語言間、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從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四、結(jié)語
目前,隨著漢語熱的浪潮興起,海外漢語教育事業(yè)正蓬勃發(fā)展。在教學中難免會遇到跨文化交際問題,這就需要對外漢語教師提高教學技能,努力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將漢語之花永久綻放。
語言和文化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缺一不可。在未來日益頻繁的跨文化交際中,只有在平常的點滴積累中通過各種方法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才能減少跨文化交際沖突,加強有效的跨文化交際,真正適應全球化的發(fā)展趨勢。
參考文獻:
[1]王銀花.對外漢語教師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3.
[2]周毅,包鐳.漢語國際傳播時代對外漢語人才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1,18(06):125-1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