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義瓏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把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任務擺在首位,要求“教師是學習活動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應創(chuàng)造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各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v觀當今的語文教學現(xiàn)狀,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把握語文課堂教學。
這個問題看似淺顯,似乎不值一問,可它卻是語文課能否抓住要害、高效運行的關鍵。據調查,目前絕大部分中小學生認為語文課是用來積累語文知識、學習課文的,掌握了相應的語文知識,學習了規(guī)定的課文就算完成了學習任務,沒有清醒地認識到培養(yǎng)和提高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才是學習語文的根本所在。有相當一部分中小學語文教師本身也存在這樣的問題。語文學習的對象中只有讀寫知識、文學常識和人文百科知識,但掌握知識絕不是語文學習的歸宿。語文課看似是學習一篇篇課文,但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課文的寫作特點,并不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以及現(xiàn)代社會信息日益密集、社會交流日益頻繁的特點,決定了語文課必須把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作為最核心的任務,學生在吸收知識的基礎上,經過科學、系統(tǒng)、有效的語言文字訓練,理解和表達能力得到相應的錘煉和提高,這才算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教學目的。
在中國教育學會主辦、武漢市教育學會承辦的“全國中小學語文本體教學展示報告會”上,錢夢龍、洪鎮(zhèn)濤等著名語文教育專家,把現(xiàn)行語文教學批駁得“體無完膚”。洪鎮(zhèn)濤說,現(xiàn)行語文教學的誤區(qū)之一就是“對語言文字所附的思想、內容的理解代替了學生對語言的領悟”。比如講《看云識天氣》,講成了一節(jié)氣象知識課。這是種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錢夢龍說,現(xiàn)行語文教學中的分段、總結中心思想都是十分無聊的工作。在課堂上,老師把精美的語言、看作是手術臺上的尸體,拿著冷冰冰的刀子,不厭其煩、不厭其細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解剖……把一篇篇有生命力的文章剖掉了。眾多語文教育專家的批駁,不得不引起我們廣大一線語文教師的覺醒。我們再不能把基礎教育中極為重要的語文課,搞得不倫不類了,我們要重新理清教學思路,搞清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我們從《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的教學建議中不難發(fā)現(xiàn),以“怎樣寫的”這個問題來統(tǒng)率課文教學,才是正確的教學思路。要弄清“怎樣寫的”,必然要弄懂“寫了什么”,而弄懂“寫了什么”,是為搞清“怎樣寫的”服務。在這種正確思路指引下,課文不再是學習的終極目標,而是訓練學生理解和表達能力的材料和憑借,是供師生解剖學習的“樣本”:教學不再是單一地分析課文的思想內容,而是利用課文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主動有效地從課文中尋找分析問題的智慧、選材立意的技巧、謀篇布局的本領、表情達意的手法,從課文中學習積累生動靈活、多姿多彩的語言文辭。當然,課文大多是名篇佳作,其中有深刻的思想、高尚的情感、豐富的知識,我們要借此來啟迪學生的智慧,陶冶學生的情操,開闊學生的眼界,但這些只能處于從屬地位,決不能把語文課變成政治思想課和知識積累課,語文課永遠是語言文字理解和運用的能力訓練課。
重內容輕文字、游離語言文字,而在課文的思想內容上“大做文章”的教法,現(xiàn)在普遍存在。在這種教法下,不注重引導學生對課文的語言進行深入地感知、理解和記憶,不注重學生的語言儲備和語感的培養(yǎng),其后果是導致學生語言的貧乏以及思維能力的滯后。因為一個人掌握語言的豐富與否,直接制約其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不少人之所以“肚里有貨倒不出來”,是因為沒有良好的“倒貨”的語言的能力。有些人就其內心思想的深刻、感情的豐富,像思想家、像詩人,但看其表達像個“癟三”,為什么?就是因為語言的貧乏所導致的表達上的蒼白和無能為力。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沒有語言,就沒有思維。語言上的貧乏還導致思維能力的欠缺,影響到學生的智力開發(fā)。有些人思考問題不深入、不透徹,思維與反應顯得遲鈍,同語言根底的淺薄有很大關系。
其實,語言是口頭表達和一切文章的第一要素,是思想的花朵,是情感的枝葉,是盛載知識和智慧的容器,是人的創(chuàng)造思維得以飛翔的翅膀。既然語言文字這么重要,那么怎樣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功底”呢?
首先,要把對語言文字的感知、理解、記憶和運用,當作語文教學的永恒重點,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偏廢,從教師到學生始終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我們要堅決把重知識內容、輕語言文字這種本末倒置的錯誤做法矯正過來。
其次,要把引導學生讀課文當作語文教學最主要的方法。只有把每篇經典課文讀到“文若己出”的程度,才能讓學生把課文的語言納入到自己的語言儲備之中,才能不斷提高學生對語言敏銳的感受能力,才能體悟到語言表達的內在規(guī)律,真正形成自己的表達能力。其實,文章的思想感情、布局、寫法,一切都只能從讀中感知。放棄對課文的熟讀,語文教學必將變得毫無意義,毫無作用。而事實上,一篇課文學過之后,學生不能流暢朗讀課文的現(xiàn)象司空見慣,這是語文教學的悲哀。
同時,要注重寫的訓練。以寫促讀,是寫的第一個作用。學生不親自嘗嘗語言的貧乏給自己帶來的寫作上的痛苦和艱難,他是不會去用心讀書、用心積累語言的,只有不斷經受寫作上的困惑和“折磨”,才知道怎樣向別人學習。寫作訓練的第二大好處,就是把書本上學到的語言化為自己的語言,不斷提高學生運用語言去思維、去表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