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玉明 馮 帆
以1918年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的成立作為標志,我國新聞傳播學教育已經走過了一百個年頭。在這一百年間,特別是自1949年以來的近70年間,我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由弱趨強,已經從單一的新聞專業(yè)發(fā)展出了包括新聞學、傳播學、廣告學、廣播電視學、編輯出版學、網絡與新媒體和數(shù)字出版等二級學科在內的7個本科專業(yè)。全國681所高校中開設了1244個新聞傳播學類本科專業(yè)點,在校本科生約23萬人。①在本科教育的基礎上,新聞傳播學教育的深度不斷延展。截至2015年,我國招收新聞傳播學研究生的學校已超過100所,全國共有新聞傳播學碩士點192個。②根據(jù)201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下達的審核增列博士學位授予點的通知,目前我國已有新聞傳播學類博士教育點共計41家,其中包括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點26家、新聞學二級博士點1家、新聞傳播學交叉學科博士點1家、掛靠博士點13家。
我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發(fā)展至今,幾代教師隊伍所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但遺憾的是當前以新聞傳播學教師群體為中心進行梳理考察的研究還相對較少,對于1949年后我國創(chuàng)立新聞教育的第一代教師群體的研究則更是鳳毛麟角。不久前筆者曾總結了以安崗、羅列、甘惜分、陳望道、王中、左熒、溫濟澤等為代表的第一代新聞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辦學實踐③,但上述研究僅限于第一代新聞教師中的領軍人物,未能擴展到整個群體。因此,筆者嘗試在之前研究的基礎上橫向梳理我國第一代新聞教師群體,并著重分析其開創(chuàng)性貢獻,以期能為我國百年新聞傳播學教育研究貢獻微薄的力量。
1949年后我國的新聞教育重新起步,一方面整頓改造原有的新聞教育機構,另一方面創(chuàng)建新的新聞教育體系。在此期間,原隸屬國民黨的南京中央政治大學新聞系停辦,同時對燕京大學新聞系、復旦大學新聞系、圣約翰大學新聞系、民治新聞??茖W校和中國新聞??茖W校等逐步加以改造。1952年,在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中,上海的華東新聞學院、暨南大學新聞系、圣約翰大學新聞系、中國新聞??茖W校并入復旦大學新聞系;燕京大學新聞系并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編輯專業(yè)(后改為新聞專業(yè))。
與此同時,北京新聞學校、中央宣傳干部訓練班、中央馬列主義學院(今中共中央高級黨校)新聞班等在內的一批新型教育機構相繼開辦。其中,1949年10月成立的北京新聞學校是新聞總署直屬的新聞學校,由時任署長范長江兼任校長。到1951年8月停辦時,共培養(yǎng)學員500余人,為新中國培養(yǎng)了一批編輯記者及新聞教學研究人員。④中央宣傳干部訓練班于1951年10月利用北京新聞學校停辦后的校舍舉辦,由胡喬木兼任總班主任,培訓各地選調來的中共地縣兩級黨委宣傳部部長和部分分配到中央宣傳部門的大學畢業(yè)生,以及一些原燕京大學、復旦大學、圣約翰大學新聞系畢業(yè)生。中央馬列主義學院新聞班于1954年9月開班,主要培訓各地省級黨報編委以上工作人員和通訊社、廣播電臺工作人員,到1957年11月停辦時共培養(yǎng)100多名新聞業(yè)務人員。⑤
在短期培訓班的基礎上,1949年后我國新創(chuàng)建的第一個大學新聞系,即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于1955年4月成立。至此,我國的社會主義新聞教育制度初步確立。⑥1958年6月,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yè)并入人大新聞系,使得擁有學生總數(shù)達1000余人的新聞系成了當時人民大學最大的一個系,也是全國最大的新聞系。⑦北京廣播學院則是在1959年,根據(jù)劉少奇同志1956年5月28日聽取中央廣播事業(yè)局負責人匯報時提出的開辦大學培養(yǎng)廣播干部的意見在原廣播技術人員訓練班和北京廣播專科學校的基礎上創(chuàng)辦的。開創(chuàng)了我國培養(yǎng)廣播電視新聞人才的先河。學院最初開設新聞系⑧、無線電系及外語系。
在1958年到1960年期間,全國范圍內還有江西、江蘇、陜西、浙江、甘肅、廣東、山東、安徽、吉林、天津等地部分高校相繼建立新聞系(專業(yè))。但隨著1961年到1963年國民經濟困難時期的教育方針調整,這些系(專業(yè))又紛紛停辦。至“文革”前繼續(xù)開辦并一直招生的新聞教育單位主要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復旦大學新聞系和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三家,它們是當時我國最重要的三個新聞教育基地。⑨也正因如此,1949年以后我國第一代新聞教師也基本是從這三所高校中產生。
1949年后的第一代新聞教師群體呈現(xiàn)出一種“三分天下”的構成特點。這種“三分”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新聞教師的所在單位,基本是前文所述的三所高校。筆者在這里嘗試總結第一代新聞教師群體中的代表性人物,但由于材料有限,難免會出現(xiàn)掛一漏萬的情況,尚希識者補正。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的主要教師包括:首任系主任安崗、副系主任羅列(原北大中文系副主任、副教授,后為人大新聞系主任)、甘惜分(原北大中文系新聞專業(yè)副教授,1954年起任教)、蔣蔭恩(原燕京大學新聞系系主任、教授,曾在北大任教)、張隆棟(原燕京大學新聞系代主任、講師,曾在北大任教)、方漢奇(1953年到北大任教,1958年北大中文系新聞專業(yè)合并到人民大學新聞系后來到人大)、秦珪(1952年畢業(yè)于燕京大學新聞系,曾在北大任教)、何梓華(1953年畢業(yè)于北大新聞專業(yè),留校任教)、鄭興東(1953年畢業(yè)于復旦新聞系,曾在北大任教)、藍鴻文(1956年起在人大任教)、胡文龍(1956年畢業(yè)于復旦新聞系,分配到人大新聞系任教)、王泰玄(1956年畢業(yè)于復旦新聞系,分配到人大新聞系任教)和林珊(1957年從山東大學調入)等。
復旦大學新聞系的主要教師包括:陳望道(1941年起任新聞系代主任,1942年任系主任至1950年,后任復旦大學校長)、惲逸群(1950年至1952年任系主任)、余家宏(1950年起由華東新聞學院調入復旦大學新聞系任教)、王中(1952年至1957年任系主任,教授;1979年起再任系主任)、丁樹奇(1957年至1960年先后為代主任、主任)、伍必熙、呂梁、李龍牧、徐震(1952年復旦新聞系畢業(yè)后留校)、鄭北渭(1952年美國愛荷華大學新聞系碩士畢業(yè),在復旦新聞系任教)、葛遲胤(1953年復旦新聞系畢業(yè),留系任教)、夏鼎銘(1953年復旦新聞系畢業(yè),留系任教)、林帆(1954年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yè)畢業(yè),分配到復旦中文系,后調到新聞系)、丁淦林(1955年復旦新聞系畢業(yè),留系任教)、寧樹藩(1955年起在復旦新聞系任教)、徐培汀(1955年起在復旦新聞系任教)和董榮華(1956年復旦新聞系畢業(yè),留系任教)以及從民國時期就已開始從事新聞教育工作的趙敏恒、曹亨聞、舒宗僑和汪英賓等。
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的主要教師包括:周新武(北京廣播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左熒(副院長兼新聞系主任)、康蔭(新聞系副主任)、苑子煕(廣播業(yè)務教研室主任)、溫濟澤(教師,中央廣播局原副局長、副總編輯)和高而公(采訪教研組組長)等。
第一代新聞教師群體“三分天下”的另一方面體現(xiàn)在他們構成方式的不同。首先,根據(jù)1949年黨和政府對新聞教育采取的整頓發(fā)展方針,部分具有實際工作經驗的黨的新聞工作者被安排到新聞教育機構擔任領導和教學任務。因此,三校中包括安崗、羅列、甘惜分、陳望道、王中、左熒和溫濟澤在內的大部分新聞教師都是經歷過革命戰(zhàn)爭洗禮的老黨員、老干部,來自黨報、新華社和廣播電臺的老新聞工作者;其次,第一代新聞教師中也包括一些本時期大學畢業(yè)分配任教的新聞專業(yè)學生。其中代表人物包括方漢奇、何梓華、秦珪、鄭興東、徐震、丁淦林和寧樹藩等;最后,一些舊新聞教育機構中原有的教師在參加了政治學習和思想改造提高了認識后,重新回到了新聞教師隊伍當中,這其中就包括蔣蔭恩、張隆棟、趙敏恒、曹亨聞、舒宗僑和汪英賓等老教師和老報人?!吨袊蟀倏迫珪?第一版)新聞卷中作為“中國新聞界人物”的代表,收入了安崗、羅列、甘惜分、蔣蔭恩、方漢奇、王中、惲逸群、趙敏恒、溫濟澤和高而公等人的簡介。
1954年,在總結5年來新聞工作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改進報紙工作的決議》。其中第五部分專門提出了“擴大現(xiàn)有的大學新聞系的學生數(shù)目,逐步地充實省(市)以上的報紙、通訊社、廣播電臺、期刊和出版機關的干部。”這一項涉及新聞干部人才培養(yǎng)的具體要求。⑩在決議精神的引領下,第一代新聞教師以為我國培養(yǎng)更多的社會主義新聞人才為目標,開始了延續(xù)一生的新聞教學與研究工作。
回溯第一代新聞教師群體近半個世紀的從教經歷,他們都經歷了社會和時代變遷給新聞教育事業(yè)和其自身帶來的酸甜苦辣,并用自己的一生為我國新聞教育事業(yè)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本文試圖從六個方面探析第一代新聞教師為我國新聞教學和研究事業(yè)發(fā)展做出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
第一代新聞教師首要任務就是為我國培養(yǎng)社會主義的新聞編采人員。1956年,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在高教部和學校的統(tǒng)一要求下,制訂了以培養(yǎng)“既懂馬列主義和人類知識的精華,又有中國革命的實踐,特別是掌握毛澤東思想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既要學習大學所需要的各種課程,又要突出新聞重點的新聞多面手。”為宗旨的教學目標,要“集中師資力量搞好新聞學研究和多快好省地培養(yǎng)又紅又專的新聞戰(zhàn)士”。為此,在課程設置上,除了新聞理論和報刊史等課程外,人民大學新聞系格外重視對學生新聞業(yè)務的培養(yǎng),包括新聞寫作、報紙編輯、報紙宣傳、新聞攝影等10多門專業(yè)課程的開設為新聞采編人員的培養(yǎng)提供了保障。
在人民大學新聞系系主任安崗的直接領導下,胡文龍、林珊等教師參與編輯了新聞系教學和實習用的報紙《新聞與出版》報;王泰玄等教師帶領學生參與了全國性報紙《漢語與拼音報》的編輯。在兩份報紙的基礎上,1958年新聞系創(chuàng)立了印刷廠和剪報公司,張隆棟等老師先后負責。這兩個附屬單位,成了當時人民大學新聞系學生實習實踐的重要場所:在印刷廠中學生實習排字、印刷,學習工人的操作,掌握工人的能力;在剪報公司中干一些實事,對各大報紙每天發(fā)表的文章進行二次開發(fā),編印專題資料,為今后的編輯工作打下基礎。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新聞系學生的實踐能力普遍得到了提升。印刷廠在此期間培訓的300名學生已經可以熟練操作機器并達到平均每小時排600字~1000字的水平,初步掌握了撿字、拼版、印刷的技術。
安崗提出人民大學新聞系的學生“要掌握自己的命運,會寫、會調查研究、會干事。要在學和干中培養(yǎng)塑造一個新聞工作者的黨性、業(yè)務專長和做人的修養(yǎng)?!闭窃谶@種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人民大學新聞系的第一代教師始終將人才培養(yǎng)放在首位,即使是在“文革”時期新聞系停辦,部分教師被分配到北大上課的情況下,教師們仍然對工農兵學員提出了“學理論不間斷、讀報評報、練筆寫作不間斷”的要求。
復旦大學新聞系長久以來以陳望道提出的“好學力行”作為座右銘,堅持培養(yǎng)“有鞏固基礎,有發(fā)展前途的文字工作者”。無獨有偶,左熒在北京廣播學院工作期間,對學生提出了“三過硬”的要求:編采專業(yè)學生要做到“筆頭過硬”;播音專業(yè)、外語系學生要做到“口頭過硬”;攝影專業(yè)學生要做到“機頭過硬”。他提出開設“社會知識”“政策講座”等課程,重視實踐教學,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接觸廣播業(yè)務實際:在校內,校園廣播站的建立為編采播各專業(yè)學生理論實踐相結合提供了基地;在校外,外語系學生利用假期到當時的中央廣播局對外部實習,在實際工作中提高翻譯技巧。
在第一代新聞教師隊伍的努力下,三所高校培養(yǎng)出了新中國早期的一批報刊、通訊社和廣播電視新聞編采人員。這些年輕的新聞工作者憑借著堅定的馬列主義信念和過硬的理論實踐能力,很快成了我國新聞戰(zhàn)線上的生力軍,有的還成了中央和省級新聞單位的負責人。改革開放后,首次評選的中央新聞單位高級編輯、高級記者及早期評選出的長江新聞獎、韜奮新聞獎的獲得者大都出自這批新聞專業(yè)畢業(yè)生。
在培養(yǎng)新中國早期新聞編采人員之外,第一代教師為我國新聞傳播學教育事業(yè)做出的最大貢獻之一就是培育和指導了我國第二、三代新聞傳播學教師以及新中國第一批新聞學碩士生和博士生。
第一代新聞教師成熟和活躍于20世紀80年代至21世紀之初,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均為我國首批碩士生導師和博士生導師。他們培養(yǎng)和指導了以20世紀50年代末至“文革”結束前畢業(yè)的新聞專業(yè)大學生為代表的第二代新聞教師和以20世紀80年代初至21世紀前畢業(yè)的新聞專業(yè)碩士生和博士生為代表的第三代新聞教師。
作為首批新聞學碩士生、博士生導師,第一代新聞教師不僅將自己開拓創(chuàng)新、艱苦奮斗、無私忘我的治學精神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弟子,而且也在日常工作的實踐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身邊的青年新聞教師。
人民大學新聞系的甘惜分和方漢奇1978年開始招收新聞學碩士研究生,并分別于1983年被評為博士生導師,從此開始了為我國新聞傳播學培養(yǎng)最高層次人才的工作。從1983年招收首位博士生開始,甘惜分共招收博士研究生11名,他們中大部分如今都活躍在我國新聞傳播教育的舞臺中央,成了第三代新聞傳播學教師中的代表人物。甘惜分對博士研究生的要求非常嚴格,他要求學生們通過閱讀馬列經典來端正世界觀和方法論,做學問要有獨創(chuàng)性不能因襲舊說,還要辯證地看待西方學術,做到既不盲目崇拜又不盲目排斥。方漢奇自1985年至今總共已指導了52位博士生(以入學計算),其中42位獲得了博士學位,還培養(yǎng)了7位碩士和5位已經出站的博士后。目前他每年仍招收1位博士生。在他指導的博士研究生中,絕大多數(shù)都成了如今全國各新聞傳播院校的中堅力量。回憶起老師對他們的教誨,不言自威的態(tài)度和虛懷若谷的精神讓他們受益終身。復旦大學新聞系的王中是我國首批博士生導師之一,他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非常嚴格,他要求學生必須從日常的讀報評報中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精神,要求學生在論文寫作中一定要敢于標新立異,切不可人云亦云。因為在王中看來,“當老師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如果自己培養(yǎng)的學生不能超過老師,這個學生不是好學生,這個老師也是不稱職的老師”。寧樹藩在給博士研究生授課時,習慣于先拋出問題,然后切入某個現(xiàn)象或者在述說史實過程中,概括出某個問題,促使學生在理解上再深入一步。他的課程往往如刀鋒一樣直接挑開學生們常見而又不見的面向和關系,給學生們當頭棒喝的感覺,卻也在潛移默化中教會了學生如何更加細密地解讀材料。與此同時,1978年溫濟澤在中國社科院新聞研究所招收了4名碩士研究生;1980年北京廣播學院的康蔭和苑子煕也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授課之外,第一代教師在工作中的嚴謹和求真也時刻影響著曾與他們作為同事的第二代、第三代教師。分配到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的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新聞系畢業(yè)生,運用所學在“老廣播”指導下結合廣播電視實際情況,為開辦有廣電特色的新聞教學事業(yè)做出了貢獻。
新聞學教育的發(fā)展離不開授課教師,同時也離不開完整的教材體系,特別是新聞史論編采方面的教材。在這方面,第一代新聞教師做出了突出貢獻。1959年,人民大學新聞系歷時4年撰寫的《中國現(xiàn)代報刊史講義》內部出版,這是我國第一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的中國現(xiàn)代報刊史,奠定了我國現(xiàn)代新聞事業(yè)史研究的基礎。在此之后,人民大學新聞系又先后編印了《報紙編輯講義》《新聞采訪講義》《馬克思、恩格斯論報刊》《列寧論報刊》以及《中國報刊工作文集》等教材。復旦大學新聞系在此期間編印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聞事業(yè)史(1919-1949)》《中國報刊研究文集》《中國報刊評論文集》《中國報刊通訊報告選》等。北京廣播學院也編輯出版了《中國新聞廣播文集》《馬恩列斯論報刊·列寧論廣播》《廣播稿選》等教材,不僅為新聞專業(yè)學生提供了學習指導,而且也成了當時新聞工作者必備的參考材料。
第一代新聞教師為新聞學教材的編寫嘔心瀝血。王中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根據(jù)授課需要編寫了《新聞學原理大綱》,并在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闡述了部分內容。文中展現(xiàn)了他對我國新聞理論研究中一些重要問題的看法,提出了要以研究當時全國新聞工作改革為重點,將視野擴大到解放前的新聞工作經驗和西方新聞學說的主張。雖然這部凝結著心血的著作為他帶來了災禍和痛苦,但王中對新聞理論的研究卻并未因此而停滯。
1980年,在總結20世紀50年代新聞工作理論與實踐教學經驗和不足的基礎上,甘惜分出版了代表作《新聞理論基礎》,這是新中國成立后公開出版的第一部全面闡述新聞傳播規(guī)律及新聞事業(yè)性質、特點、功能的專著。展現(xiàn)了他對于新聞學的理論體系,學術范疇,基本原理等內容的獨到性看法。一年后的1981年6月,方漢奇的《中國近代報刊史》出版,這是1949年之后國內第一部近代報刊史專著,標志著中國大陸新聞史學界新時期的開啟。此后他又主編了《中國新聞事業(yè)通史》和《中國新聞事業(yè)編年史》。改革開放后,第一代新聞教師出版了眾多教材和專著。除上述外,還有張隆棟的《外國新聞事業(yè)史簡編》、丁淦林的《中國新聞事業(yè)史》、鄭興東的《報紙編輯學》、秦珪的《新聞評論學》等。此外陳望道、安崗、甘惜分、王中、溫濟澤、方漢奇、寧樹藩、丁淦林和康蔭等第一代新聞教師均有個人文集問世,匯編了他們的代表性著作。
一個學科成熟與否的標志之一,就是是否有本學科獨立的工具書。由于新聞學在我國起步時間較短,因而與其他成熟學科相比,工具書的數(shù)量較少。198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編輯出版的《中國新聞年鑒》拉開了我國大型新聞資料工具書編寫的序幕。1984年5月《新聞學簡明詞典》的問世結束了我國沒有新聞學專業(yè)詞典的歷史。在此基礎上,1989年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的余家宏等編纂了《新聞學詞典》將原本收錄的1600余條詞目增至2200余條。
1978年,國務院決定編輯出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并成立了相應的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大百科全書中的新聞卷編纂工作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主持,吸收了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和北京廣播學院的部分教師及中央主要新聞單位有關同志參與。他們參考了其他國家百科全書中的新聞條目和已出版的其他專業(yè)卷,擬定了包括新聞學基本概念、中國新聞事業(yè)、外國新聞事業(yè)和新聞傳播應用技術和管理四個分支學科的條目。從1983年籌備組正式成立到1991年出版發(fā)行,包括溫濟澤、王中、方漢奇、丁淦林、寧樹藩、舒宗僑、張隆棟、鄭北渭、余家宏和徐震等數(shù)十位新聞院校的學者、教授和科研人員參與了新聞卷的編纂工作?!吨袊蟀倏迫珪ば侣劤霭妗啡砉?56萬字,設條目1630條,其中新聞卷870條、出版卷760條,卷首刊有長篇《新聞學》總論,正文后附有中外新聞大事年表,并刊有彩圖和隨文插圖,是我國有史以來第一部新聞學百科全書。
1989年,人民大學甘惜分主編了我國第一部新聞學大型辭書《新聞學大辭典》,全書于1993年出版發(fā)行時,共計180萬字,收詞5368條。在詞典編纂的過程中,甘惜分與其他高校和新聞機構的專家們一道克服了無米下炊、經費緊張等問題。在三年的編纂過程中,印稿紙、發(fā)函件、開會吃飯方面沒有花國家一分錢,艱苦創(chuàng)業(yè)般地完成了大辭典的編纂工作。
改革開放后,我國新聞學教育和研究迎來了嶄新的發(fā)展局面。第一代新聞教師多數(shù)先后被評為教授,到達了教學生涯的成熟期。同時,隨著之前“左”和“極左”政治學術氛圍的逐漸消散,同行學者們之間的交流互動越發(fā)頻繁。同時本時期中一些海外學者的到來不僅帶來了新的知識和理論,而且開拓了中國新聞學者的視野,走出去看一看成了當時部分學者的迫切愿望。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的學術交流,都需要有全國性學術研究機構和學術社團牽頭實施,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構建國家級新聞研究機構和新聞學術團體的設想浮出水面。
1978年初春,根據(jù)胡喬木的意見,時任中國社科院科研組織局副局長的溫濟澤主持組建了中國社科院新聞研究所,安崗出任首屆所長。3月6日,《人民日報》報道了該所計劃招收研究生,并由安崗、溫濟澤、羅列等同志組成指導小組的相關新聞。3月14日,溫濟澤還主持召開了一次有關制定新聞學發(fā)展八年規(guī)劃(1978-1985)的座談會。隨后,安崗、溫濟澤等分別參與了研究生的考試、錄取等工作,并為他們講授有關課程,指導論文寫作。
根據(jù)1983年全國新聞教育工作座談會的意見,中國新聞教育學會(后更名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新聞學與傳播學專業(yè)委員會)于1984年11月2日在北京成立。這是首都七所高校新聞系(專業(yè))聯(lián)合發(fā)起并籌建的。溫濟澤當選首任會長,甘惜分、王中、洪一龍當選副會長,鄭興東擔任秘書長,秘書處設立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學會以團結、組織全國新聞教育工作者,交流和探討高等新聞教育的經驗和規(guī)律,提高新聞教學和科研水平為宗旨,目的在于為改革和發(fā)展我國社會主義新聞教育事業(yè),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新聞學做出貢獻。學會成立伊始,就確立了工作的主要任務,包括:組織和推動有關新聞教育歷史、現(xiàn)狀與未來的研究、有關新聞教育體制改革的研究、有關中外新聞理論和實踐的研究、有關中外新聞教學內容和方法的研究以及新聞干部的培養(yǎng)使用和新聞教師的培養(yǎng)和提高等。同時學會致力于組織和推動新聞學教材的編寫、新聞學研究成果的評獎和新聞知識的普及等工作。
另一方面,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盛世修史”號召的引領下,全國各地廣泛開展了新聞廣電史志編寫工作。同時期中新聞教育的大發(fā)展也促進了新聞史教學研究的發(fā)展和新聞史教學研究工作者隊伍的擴大。在這樣的背景下,1986年7月,在吉林大學召開《中國新聞史(古代部分)》教材編寫第二次會議期間,方漢奇提出了創(chuàng)辦一個全國性中國新聞史研究團體的設想,該設想得到了與會14所高校的熱烈響應,這個團體也被定名為“中國新聞史學會”。方漢奇、寧樹藩、陳業(yè)劭等被推選為學會籌備小組的組長和副組長,丁淦林等第一代新聞教師擔任領導小組成員。
申辦籌備過程中,史學會克服了缺乏經費、沒有辦公場地和辦公電話等困難,終于在1989年4月拿到了民政部批準成立的文件。好事多磨,由于種種原因,中國新聞史學會于1992年6月才在北京廣播學院召開了正式成立大會。中國新聞史學會成了具有法人地位的全國性學術團體,宗旨是促進我國新聞學學術研究的發(fā)展,業(yè)務范圍包括理論研究、學術交流,活動區(qū)域覆蓋全國,會址設在北京,方漢奇為負責人。如今,經歷了近30年發(fā)展的中國新聞史學會已成了中國新聞傳播學界最負聲望,最有影響的一個學術團體。
新聞學在新中國起步初期,多是掛靠在各高校的中文系中,在學科目錄中新聞學也被歸入到中國語言文學學科之內。王中曾作為新聞教師的唯一代表參加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第二屆文學學科評議組的活動。到了20世紀80年代,傳播學成功引入中國并逐步發(fā)展起來。在此之前,復旦大學的鄭北渭和中國人民大學的張隆棟曾長期關注國外傳播學的興起和發(fā)展。隨著此時期我國新聞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特別是傳播學引入后研究和教育范圍地不斷擴大,新聞學作為二級學科的地位顯然與現(xiàn)實不相適應。1992年,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發(fā)布了《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其中已將“新聞學與傳播學”列入與哲學、語言學、文學、藝術學、歷史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學同等位置的一級學科。
為了改變當時新聞學學科地位與現(xiàn)實情況的差異,方漢奇、丁淦林等第一代新聞教師多方奔走,呼吁提高新聞學的學科級別。作為當時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屆文學學科評議組中新聞學的唯一代表,方漢奇建議將新聞學與中國語言文學并列,成為文學門類中的一級學科。他的建議得到了所在組內專家的一致支持。在此基礎上,關于提升新聞學學科地位的書面報告被上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并很快得到了批復。經過不懈努力,在199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布的“學科專業(yè)目錄”中,新聞學終于被提升為一級學科,定名為“新聞傳播學”,下設“新聞學”與“傳播學”兩個二級學科。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也為新聞傳播學單獨設立了學科評議組,方漢奇、丁淦林和趙玉明成了首屆學科評議組的成員。
時至今日,新聞學已與哲學、歷史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民族學、人口學、宗教學、心理學等學科一并成了“對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具有支撐作用的學科”,20年前第一代新聞教師為提升新聞傳播學學科地位付出的努力無論是對于新聞傳播學的發(fā)展甚至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第一代新聞教師不僅為我國新聞教學和研究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包括上述六個方面在內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而且他們在精神層面上給予我國新聞教學和研究的引領和指導,也值得后輩學習和銘記。
首先,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在新聞教學和研究中的引領是第一代新聞教師最為本質的精神內核。第一代新聞教師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經歷過革命戰(zhàn)爭洗禮的老黨員、老干部和老新聞工作者。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在艱苦的戰(zhàn)爭歲月中成了他們磨煉意志、鍛造品質的思想武器,也成了他們畢生信仰的崇高精神。走上新聞教育崗位后,他們將這種崇高的思想與本職工作相結合,創(chuàng)造性地開拓了在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引領下的社會主義新聞教育事業(yè)。在日常的授課中,第一代新聞教師運用革命年代保存下來的一手新聞宣傳材料為學生們上課,這其中不乏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自撰寫和修改的新聞手稿以及列寧等無產階級領袖有關報刊廣播宣傳工作的書信等。此外,第一代教師重視對革命領袖著作中涉及新聞學的相關論述進行收集和整理編纂?!恶R克思、恩格斯論報刊》《列寧論報刊》《馬恩列斯論報刊·列寧論廣播》《毛澤東論宣傳》等著作的編印和使用,解決了當時新聞學教材短缺的問題,同時也為學生們打下了堅實的理論指導。
其次,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是第一代新聞教師最質樸的精神追求。新聞學是從新聞實踐之中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一門顯學,具有極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從我國新聞工作的具體實踐中總結經驗,提煉精髓用于新聞教育和研究正是第一代新聞教師群體在我國長期曲折發(fā)展的新聞教育進程中逐步摸索而成的符合國情的新聞教學和研究之路。破除了蘇聯(lián)新聞教育模式的桎梏和“左”的思想的束縛,第一代新聞教師群體注重“在黨的領導下獨樹一幟走自己的路?!痹诖嘶A上,他們注重實踐與教學相結合,通過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來培養(yǎng)專業(yè)技能。人民大學新聞系創(chuàng)辦的《新聞與出版》報、《漢語與拼音》報以及后來相繼成立的印刷廠和剪報公司提升了學生的采編評稿能力;北京廣播學院組織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在新聞單位中參觀實習、建立校園廣播站為學生提供校內實踐的機會;復旦大學新聞系在1956年的七八月間利用暑假組織128名學生到解放日報、新聞日報、、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新華社上海分社、浙江日報、山東大眾日報、安徽日報、江蘇新華日報等單位實習鍛煉,其中山東大眾日報還在學生實習結束后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將學生實習評價抄送復旦新聞系。在實踐中提煉教學理論,用理論指導學生,正是在堅持獨立自主,回歸實踐的思想指引下,第一代新聞教師群體與后輩們才共同開拓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教育道路。
最后,兼容并包、取長補短是第一代新聞教師最鮮明的精神境界。新聞學與文學、歷史學等學科相比還是一門非常年輕的學科,其內涵和外延正在不斷深化和擴展之中。在此過程中吸取其他學科的先進經驗和理念,補充、發(fā)展本學科的教學研究是新聞學科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復旦大學新聞系的王中在新聞教學的過程中,鼓勵新知識、新思想的學習和運用。早在20世紀50年代,他就在教學和科研中引用了西方大眾傳播學的有關知識,并創(chuàng)辦《新聞學譯叢》專門介紹外國研究成果。蔣蔭恩在人民大學新聞系授課期間也提出:“一個大學新聞學院或新聞學系絕不能離開大學其他科系而獨立?!彼鲝堅诒緦W科課程設置之外,其他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課程同樣不能忽略,將“博”與“?!苯Y合起來,才能培養(yǎng)出合格的新聞工作者。即理想的新聞工作者,應該是在“通才”基礎之上的“專才”。北京廣播學院的苑子煕強調人文素養(yǎng)是新聞工作者最基本的素養(yǎng)之一,只有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豐富的新聞工作者才能和采訪對象建立共同語言,進而順利完成采訪任務。
新中國第一代新聞教師群體身處時代更迭的歷史環(huán)境中,他們開拓了我國社會主義新聞教育事業(yè)并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與后輩一道為我國新聞傳播學的發(fā)展跨越貢獻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今天,我們致敬第一代新聞教師群體,梳理并總結他們之于我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的歷史貢獻,就是為了能在新時期新聞傳播教育跨越轉型的大背景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期在第一代新聞教師開創(chuàng)的道路上繼續(xù)開拓邁進,為我國的新聞傳播學教育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注釋:
①②⑩ 中國新聞史學會新聞傳播教育史研究委員會:《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2016)》,武漢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第27、305、16頁。
③⑦ 趙玉明、馮帆:《新中國第一代新聞教育家及其辦學思想探析》,《現(xiàn)代傳播》,2018年第1期。
④⑤⑨ 方漢奇主編:《中國新聞事業(yè)通史》(第三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161、284頁。
⑧ 新聞系起初被稱為“廣播與電視系”,后曾一度稱為廣播電視新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