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斌
屬于現代性學術框架下的社會科學,經過近代以來的累積性成長,已經成為知識的生產機制和文明進化的依賴,人們對社會科學整體功能的認知和承認并不存在嚴重的差異,即便是受到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依然難以對社會科學自身的作用給予貶斥和否認。相反,當社會科學自身成為知識帝國后,其內部的主權和領土之爭,反倒不絕如縷。在20世紀作為一項關涉人類事務啟蒙和工程的公共管理學被逐步建構之后,如何處置該學科的功能和身份,已經演化為一個歷史文化事件。尤其在深受行政權支配的中國社會科學界,擔負有效改進公共生活狀況之天職的公共管理學,還處為承認而斗爭的階段,還在不斷被身份危機的詛咒纏繞,甚至在后結構主義以來社會科學普遍陷入身份危機的境況下,唯獨將學科危機的風險分配至公共管理學科??梢哉f,在中國社會科學學術生態(tài)環(huán)境中,公共管理學科的價值和功能與其遭遇的認同之間存在十分嚴重的失衡現象。
因此,作為對后現代知識積極反思和回應而建構形成的公共管理學科,其命運可能與肇始于近代的一些社會科學主流學科一樣,需要在新的社會形態(tài)的充分展開中逐漸實現自我的建構,如果知識界能從社會科學發(fā)展進化的歷史經驗中獲得理性的認識,以前瞻性的意識認真對待公共管理學科,這無疑是這一學科成長的關鍵因素。循此認識,本文在中國學術界有關公共管理學科建構的相關討論基礎上,在后現代趨勢、知識社會學視角等圖景中,嘗試以集成性為元話語,對公共管理學科及其建構方式的正當性做出論說。
作為對世俗共同體經驗系統(tǒng)性認知的社會科學,及其所包含的各個具體學科,都有其自身的建構方式。學科的建構方式涉及如何勘定學科的范圍、主題和理論基礎,不同的建構方式影響著學科知識求取的分殊和路徑,支配著學科的規(guī)訓和教育開展。學科建構方式的合理程度成為衡量一個學科認受性(legitimaey)的根本依據。按照這樣的理解,慣常所討論的學科危機問題則可以還原到其建構方式中加以審視,公共管理學科也不例外。今天我們在公共管理學科理解的敘事中,大致將其表述為“新興學科”“引進學科”“邊緣學科”“跨學科研究”等等,然而,這樣的指稱因其遠離對學科建構方式的考究而失之嚴謹,甚至多少帶有某些主流學科者對公共管理殖民的意味,而深層次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知識界對學科建構方式討論的缺乏。社會科學的學科建構方式問題,是一個典型的知識社會學議題,自曼海姆到福柯的知識社會學的演進,使得知識界對社會科學及其學科建構方式的理解進入到一個更深刻的水平①?;谥饕墨I的理解,本文發(fā)現在現代性及其向后現代轉型中,存在普遍性、中軸性和集成性三種言說學科建構的方式,普遍性的建構方式已遭遇質疑,中軸性的建構方式既對普遍性建構方式有所補救,又為集成性建構方式提供了可資借鑒的邏輯。在學科建構方式這一譜系中,從集成性理解公共管理學科的建構方式,既具備了正當性又消解了因建構方式誤置而節(jié)外生枝出的學科身份危機。
1.學科建構的普遍性方式。
社會科學的普遍性建構方式是形成于18世紀的經典方式,華勒斯坦等一批世界一流的社會科學家于20世紀80年代出具的重建社會科學的研究報告《開放社會科學》一書②,可以說是對這一建構方式做了比較完備的闡釋。這份著名的報告,以重建社會科學為宗旨,考察了18世紀到1945年以及1945年到20世紀80年代社會科學的演化狀況,該報告以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等主流學科為例,系統(tǒng)地揭示了主流社會科學建構方式的歷史條件和內在邏輯。任何學術文本都是開放的,可以選取不同的釋讀視角,僅從學科建構方式的研究目的來看,該報告實質上可以視為認識社會科學普遍性建構方式的經典文本。從發(fā)生學立場來看,社會科學的普遍性建構方式,特別是自近代社會科學從古典時代籠統(tǒng)的智慧之學或神學中獨立之后,深受近代普遍性哲學支配,社會科學逐漸形成了探究共同體必然性—普遍性為目的的世俗知識求取體系。社會科學建構的這一經典范式,有其基本準則并勘定了其基本范圍,例如:
(1)從16世紀到18世紀,支配社會科學的哲學基礎逐步脫離古典智慧學而轉向牛頓力學的科學觀,認定世俗社會存在一種有待發(fā)現的確定性的普遍規(guī)律,社會科學被界定為對超越時空的、永遠正確的社會法則的追尋;
(2)社會科學有著特定的時空指向,專門指以文明社會即剛剛肇始的工業(yè)化社會的普遍規(guī)律為對象,因此以研究東方傳統(tǒng)社會為對象的東方學,或者研究特殊問題的歷史學、法學等,都不被算作嚴格意義上的社會科學;
(3)近代化的根本問題是主權與民族國家的建構,國家構成了社會科學無需證明的假想框架,經濟學(市場)、政治學(政府制度)和社會學(市民社會)三門以探尋普遍規(guī)律為宗旨的社會科學,契合了國家運轉的需要而成為社會科學的主流學科。
對社會科學建構方式的這一勘定,十分顯著地體現了近代的知識學稟賦,成為影響至今的社會科學建構的路標。然而,對于普遍性所賴以存在的知識學前提,伴隨社會形態(tài)的嬗變和對世俗世界認識的多樣化,牛頓力學的靜態(tài)科學觀及其對普遍性規(guī)律的先驗式確認,無疑都越來越不符合常識,進而普遍性的建構方式在總體上被斥責為是自然科學附體的結果。而側重于外部社會歷史條件對社會科學所做的普遍性的建構,根本上疏忽了社會科學建構過程中對自身核心問題的關注。盡管如此,以普遍性方式理解和評價社會科學的相關學科,卻成為知識界綿延至今的準則。
2.學科建構的中軸化方式。
在普遍性方式支配之下,社會科學的建構和發(fā)展難免在后現代轉向進程中遭遇危機,作為統(tǒng)一的、必然性的世俗世界并不存在,而差異性、多樣性卻日益投射到社會科學知識體系之中,重新理解社會科學的建構方式勢必作為知識學的時代性問題被提出。與華勒斯坦等人在反思后強調跨學科重建的進路不同,后工業(yè)社會概念的倡導者丹尼爾·貝爾對社會科學建構方式給予了中軸化的新穎建構。如果說,普遍性的建構方式還只是停留于學科目的論的追問和對象的勘定,還只是涉及學科的初級問題,那么中軸化的學科建構方式則進化了學科的問題意識,敞開了對學科根本問題的追究,迫使學科建構的注意力從對研究對象或邊界的關注收回到對具有排他性效應的根本問題即中軸知識的追溯趣味上。
在這一問題上,丹尼爾·貝爾應該是以結構主義認知觀以及獨特的中軸化方法論、以充滿時代感的思考,有力地進化了人們對學科建構方式與學科問題意識的認知。在《后工業(yè)社會來臨》《資本主義文化矛盾》等著作中③,尤其是在討論作為知識社會的后工業(yè)化社會問題中,貝爾精辟地闡述了社會科學具體學科的建構理論。貝爾認為,社會科學的各學科都圍繞一個知識中軸建構自身,例如,經濟學的中軸原理是資源的有效配置,所以它建構的關鍵理論是邊際效用;政治學要處理的問題是社會利益沖突和調節(jié),因而政治學不管是研究國家還是研究政府,它的中軸原理都是權力的合法性;社會學的問題建構體現為共同體的運行,不斷探討社會分層及其互動支配了社會學的發(fā)展,所以它的中軸原理是社會結構。中軸原理的學科建構方式論,更直接地從學科知識內在邏輯而不是外部歷史條件闡釋了學科自身的建構,更在意屬于自己的軸心問題及其理論。
3.學科建構的集成性方式。
學科建構的普遍性方式是決定論的產物,經過中軸性理論的改造,學科建構方式實質上開始受到知識界的時代氣質所沖擊,摒棄普遍性的追求而走向了重建的努力。然而,中軸性方式畢竟是結構主義支配下的單因素的批判重建嘗試,盡管相對成功地將學科建構的取向從外部先驗假設拉回到自身排他性要素身上,有效解決了知識求取和累積的邏輯起點問題,但在后現代社會形態(tài)日趨發(fā)展和后科學知識影響下,社會科學學科的建構方式受到諸多因素的挑戰(zhàn),例如:預設的世界的統(tǒng)一性存在被打破,世俗世界的多中心性取代單一化;網絡化而不再是笛卡爾的二元論重構了共同體而且成為知識生產的機制;社會科學認知活動不僅只有實證論而且還存在建構論,探討先驗的社會規(guī)律和處理突出的公共問題同等重要;量子尺度觀而不是宏觀的大尺度觀,成為理解和解釋事物的新視角,等等。學科建構方式與一個時代的哲學和知識狀況保持共進,在當今時代氣質及其知識氛圍下,重新思考學科建構方式應該說是社會科學知識生產的需要,否則傳統(tǒng)學科建構方式支配下的學科危機難以找到消解之路。
在實際執(zhí)行的過程中,如果遇到確實需要調整的情況,需要收集相關的依據,進行相應的調整,如機關運行費用、商品和服務費用增加的時候預算的支出也需要相應地提高,減少的時候指標也要相應地調低;相關的審計部門也要加強對預算資金使用過程的監(jiān)管,使每一筆資金都能發(fā)揮其應有的效用。只有合理制定相應的資金預算和成本預算,才能將有限的資金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做到預算資金使用的高效性,保證國土資源財政稅收預算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正是置于這樣的思考,本文嘗試提出作為社會科學建構的集成性方式,對于社會科學建構中諸如“跨學科”“綜合學科”“交叉學科”“新興邊緣學科”等表述,實質上是一種折中也是一種無奈,同時也都不能夠構成對學科建構方式的規(guī)范表述,作為典型之一的公共管理學科,就很難找到作為其定義的賓詞,而透視這些表述的本質則可以發(fā)現,拘泥于普遍性學科建構方式已經無法解決社會科學發(fā)展對新學科建構的處置,而集成性學科則表現出高度的規(guī)范性和知識生產的時代氣質。相比較于普遍性方式和中軸化方式,集成性建構方式力圖表達這樣一些考慮:(1)決定論轉向建構論:不再拘泥于以外部先驗規(guī)律為研究對象建構學科,而是以共同體普遍問題的認知為學科建構依據;學科建構不只有客觀單純的認知維度,而且還應呈現人類事務的功能與價值維度;(2)自主性規(guī)約開放性:社會科學是一種反思性的知識,它建構了它的對象,即依據一定問題關懷的反思或者說自主性的問題預設,反倒是學科建構的邏輯起點,滿足對該問題系統(tǒng)完備性認識的范圍都算是學科對象;(3)disciplina代替subject:以往基于某種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習慣把學術研究的細分或學術科目稱為subject,但集成性建構方式在表述“學科”時更多使用disciplina,disciplina兼有知識、知識體系以及權力、紀律之義,指稱包括學科、學術領域、課程、嚴格的訓練、規(guī)范準則、戒律、約束以至熏陶等豐富又相互關聯的含義;作為人們有意努力加以完善的對象,一門學科是關于disciplina而不是subject的敘事;(4)認知性轉向引導性:普遍性方式建構起來的社會科學基本上是認知取向的知識生產活動,按照建構主義路徑形成的集成性學科建構方式,知識生產的目的不僅是認知取向,還更指向引導性維度,更期待掌握和求取改造事物的知識,具有強烈的功能預設導向。(5)特殊性反轉一般性:原始的技術創(chuàng)新和集成創(chuàng)新是科技知識形成的常態(tài),社會科學集成性的學科建構方式盡管是在后現代知識氛圍和語境中做出的想象性概括,但以集成性的特質來回溯學科建構歷史,其實可以認為集成性反倒具有學科建構一般方式的特征。
在社會科學建構方式的討論中,本文試圖以集成性方式闡釋公共管理學科,這意味著對公共管理學科合法性的言說,早期的普遍性建構方式是一種誤讀,并不具有權威性,更不能代表正當性的依據。集成性建構方式逐步形成的公共管理學科,并不存在所謂的身份危機的癥候,理性而平等地看待公共管理學科,既考驗著知識界的理解能力,也無不考驗著其良知。
任何一門具體的社會科學的建構,都是試圖對特定問題或領域的無知獲得啟蒙,也都是關于這一特定問題或領域的認識論。按照集成性建構方式的理解,公共管理學科是依據特定自主性問題的知識集成。在理解公共管理自主性問題上,集成性建構方式并不完全拒絕中軸化方式的合理性,而是積極借鑒中軸化方式的理論,中軸化方式中所指向的軸心知識或問題,與集成性建構方式的自主性具有等量齊觀的效用。
集成性建構自然要討論自主性,這主要是從知識行動建構的意義上明確獨特性和排他性的問題建構是什么,一門社會科學的學科并非要去對世俗生活世界做出先驗規(guī)律預設并接著去發(fā)現它的規(guī)律,但必須明確一個共同體中有共性的問題,當然這一問題并非只能是所謂客觀化的,也完全可能是有意識建構而成的。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治理問題。如果說公共管理學科建構具有集成性的特質,這一學科符號中隱含著一個大家共同認可的自主性或中軸化的問題,但如何準確詮釋這個既有模糊共識又容易產生表述歧義的問題,而這恰恰是公共管理知識共同體形成的關鍵所在。因此,如何將隱含在模糊性共識中的自主性問題釋讀為明確的概念,上升為學科集成的依據和知識規(guī)訓,無疑是公共管理學科的首要議題。當然,在權威性答案形成之前,任何的嘗試性回答都只具有探索性的價值。
按照集成科學的一般原則和精神,依據功能導向構建的知識平臺,是確立集成意向的核心。在后物質主義作為現時代共同體生活文化基調和發(fā)展趨勢的歷史條件下,人類事務中影響共同體密度和持續(xù)性的共有問題,可以抽象地表達于公共服務這一概念。換言之,這里嘗試以公共服務作為集成的知識平臺,意味著公共管理學科自主性的證成來自公共服務這一具有知識排他性的中軸建構。在全球化、網絡化、流動性等因素的攪動下,后工業(yè)社會形態(tài)標志性的問題之一是工業(yè)文明社會乃至農業(yè)文明社會并不凸顯的公共服務狀況,至今,人類事務中公共服務的啟蒙還沒有獲得徹底性,隱藏在諸如安全、環(huán)境、健康、福利、持續(xù)性發(fā)展等議題中的公共服務現象幾乎未能做出形而上的理解和敘述,甚至在文明史的觀察和解釋中也鮮見公共服務路徑的成果。當然,這一見解不是到今天才被察覺,20世紀初法國公法學家狄驥在《公法的變遷》④一書中,就把公共服務狀況視作未來社會變化和發(fā)展核心,甚至認為公共服務主義將逐步取代主權概念而成為公法的核心,這不僅在當時是一個非常大膽而有啟發(fā)性的見解,直到今天仍不乏對知識界具有啟蒙價值。長期被傳統(tǒng)社會科學遺忘的公共服務現象,一定意義上反映了傳統(tǒng)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劃分的局限和弊端,如果說公共服務現象無法歸納到傳統(tǒng)主流社會科學之中的話,那么另一方面則表明它一定可以導致一個新學科的出現。因循這樣的分析和思考,公共管理學科集成建構依據的自主性問題,似乎可以置于公共服務之中,這是社會科學其他學科不具備的。依據公共服務的自主知識集成公共管理學科,盡管尚需更充分的合理性證明,但在徹底推翻這一假設之前,有什么其他自主性問題更適合做替代呢?
按照公共服務主義集成公共管理學科,實質上建構了一種關涉公共服務主義的知識生產機制,在后物質主義擴張的公共生活之中,公共服務不僅是一種操作性知識,例如公共經濟學所做的一些研究,同時公共服務為生活政治提供了意識形態(tài)辯護,而公共服務狀況及其改進所涉及的復雜性因素,直接誘發(fā)了對公共生活一些未知領域的探究;甚至還可以對在傳統(tǒng)社會科學中已經瀕臨解釋極限但仍不令人滿意的議題,反而在公共服務主義的集成知識框架中得以更有效地解釋。例如,央—地間的集權分權關系,在傳統(tǒng)的政治學科中最多解釋到集分平衡為止,但集分平衡如何估算則已經提不出答案,但在公共服務視域下,問題的答案變得清晰且具有普適性,依據全國性公共服務提供的飽和度為估算準則,判斷集權和分權的拐點,這意味著全國性公共服務提供飽和時集權體制效用逐步失去,分權體制應充分安排。作為支撐公共管理學科集成性建構的公共服務主義,其自主性知識題域可以視作由三個要素編制的集成軟件,它直接導向公共服務的功能。這三個要素的提取依據,來自對公共服務運轉觀察的抽象,基本的方法是剩余法——滿足公共服務的約束條件逐項排除后的剩余,即滿足公共服務運轉充分必要條件的最少化因素。具體而言,支撐集成的自主性的“軟件”編程是:
第一,公共資源的有限性及其突破。一定意義上,滿足公共服務需求的資源總是相對稀缺的,以直覺主義方式證明可以得知,如果存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那可能就不需要費勁去研究公共管理了。無論是傳統(tǒng)的公共資源提取還是分配,都是在解決一定公共資源如何有效配置的問題;許多治理變革,例如從中心—邊緣結構到去中心化的轉換,真正的動因恐怕在于復雜性時代公共服務資源獲取問題。
第三,公共價值的沖突及其平衡。公共服務本身是人類事務中對公共價值的回應,任何公共服務同時都可以做出某種公共價值的詮釋,但這是一個極為艱難的實現過程:一方面也是首要的關懷,體現為公正是貫穿于公共服務整個過程的價值準則,然而如何勘界具體公共服務中的公正是人類認知能力難以充分把握的難題;另一方面,多個公共價值同時需要滿足是公共服務存在的常態(tài),公共價值之間的沖突只有設法處置到平衡狀態(tài),公共服務的供給才算有效,而這又是治理能力的限度所在。進一步分析,一個顯著的時代特征是公共管理者的使命在于公共價值的持續(xù)提供,而不再是歷史上簡單的生產。
正因為公共服務本身具有既有的主流社會科學難以包容的稟賦和特質,這也就為公共管理學科贏得了屬于自己的自主性議題,猶如政治學研究中的民主,法學研究中的權利,經濟學研究中的邊際效益。一門學科如果算得上是公共管理的話,那必須讓人知道它是否是在公共服務中自主性平臺上集成建構的,問題意識和問題建構是否直接或間接對這三個約束條件有所對話。對照既有的公共管理知識構成,特別是國家公共管理一級學科及下設二級學科的規(guī)劃,則不難發(fā)現公共管理學科集成性的規(guī)范度比較薄弱,盡管意識到行政管理和公共政策的基礎地位和重要性,但作為自主性的公共服務未能通過公共管理理論的名稱等給予強化和突出,而社會保障、教育經濟與管理和土地管理等,都沒有受到自主性問題的有效規(guī)范和約束,先有二級學科定位后集成于公共管理一級學科,這在學科整合上并無不妥,但對公共管理集成建構的討論缺失,使得公共管理僅僅是外在于幾個二級學科的、方便于學位行政管理的符號而已。
如果說集成性是社會科學建構的基本方式,那么除了要論證自主性何以可能,還需要處理好集成的開放性問題。自主性在學科集成中扮演功能平臺的角色,開放性則具有處置集成尺度即邊界的作用。開放性并非是知識的無政府狀態(tài),遵循一定規(guī)訓或規(guī)范的開放度,才能使集成建構更加有效。因學科管理體制或學術生態(tài)之故,知識界和教育機構對公共管理學科建構的爭議持續(xù)不斷,一定程度上涉及學科開放性的規(guī)范和邊界問題,其中既有嚴肅的知識社會學的討論,但也不可避免大量存在學術政治的“權力”和“領地”之爭,開放性未能走向學術交往共同體,反而異化為維護某種學術地位和資源的工具。公共管理學科作為歷史發(fā)展到今天注定要設法去建構社會科學具體學科。
首先,我們從權力因素討論公共管理學科集成性建構的開放性問題,與這一問題直接相關的是“建構一個公共管理學科是否有必要和可能”的疑問,因為在對公共管理作為獨立學科缺乏共識或者理解沖突的狀態(tài)下,有關開放性的討論勢必無法獲得共識性的結果。在中國,公共管理教育建制化已經經歷了20多年,但學術共同體因何而存在卻存在不同甚至相反的觀點。一種看法認為,公共管理學科是中國知識界生硬制造的一個知識領域,其論據是以英語概念作為判斷標準,認為問題只不過是對Public Administration中譯的選擇,即是翻譯為行政學、公共行政還是公共管理,之后又在Public Administration和Public management兩個單詞之間做糾結,這種看法基本上否定公共管理學科具有獨立性。同時,這種觀點還增加了一個頗具知識殖民的論據,認為西方發(fā)達國家都不存在獨立的公共管理學科,中國還建構什么公共管理學科呢?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一方面,集成性語境下建構的公共管理學科并非是對英語概念如何漢譯這樣低級問題的回應,而是從社會形態(tài)演化和知識發(fā)生角度提出的社會科學具體領域當代建構的探索,需要追問的是這一學科建構的現實依據和知識正當性,而不是名詞勘校;另一方面,在中國這樣的轉型發(fā)展中國家,長期以來社會科學的言說總是離不開西方和本土的關系,而開放性的一個維度就是處理公共管理和西方學術發(fā)展的關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恢復的是行政管理學,但這個學科發(fā)展的支配權卻不在中國,而是作為對西方行政學理論或思潮的一種回應而存在,正如有的學者觀察的那樣,西方行政學有了新的思潮我們的行政學就熱鬧一陣,之后就無聲無息了。其實,觀察到的這種現象是在說中國知識界不會表達自己而只能被表達,也就是說在一個開放的學術生態(tài)中,我們無法享有學科建構的創(chuàng)始權。在全球化的當今,面對后現代社會公共問題的理論探究,任何民族都有創(chuàng)始權,只要符合知識邏輯,就不能以創(chuàng)始者所在國家判定其正當性。作為集成創(chuàng)新的公共管理學,是否能獨立為一個學科,也許首先要祛除權力話語的干預。
其次,公共管理學科集成建構的開放性問題,需要處置公共管理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并在這一關系闡釋中體現公共管理學科開放性的規(guī)范。公共管理是以公共服務為集成平臺創(chuàng)造和組織相應知識的續(xù)寫,以應對人類事務中帶有普遍性的共有問題的挑戰(zhàn)。作為一個建構之中的學科,盡管我們提出公共服務主義是公共管理學科的知識軸心,而合作行動是其基本理論,但先入為主的社會科學的主流學科很難對此有所認同,此情形猶如17、18世紀傳統(tǒng)精神學科一統(tǒng)天下時代對崛起的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的態(tài)度,如果以公共服務主義和合作行動為規(guī)范處置與其他學科之間關系,是一件十分艱難的知識擴散工作。但知識演化的詭秘之處,恰恰表現在這里:新建構的學科的價值難以獲得認同,而傳統(tǒng)學科的知識依賴,使得共同體中時代性的共有問題不能有效解決,甚至忽視了影響未來發(fā)展的真正問題的存在。當然,公共管理學目前還沒有成熟到無須為自己合法性辯護的程度,還談不上對其他學科產生影響力,同時我們也看到集成建構方式下公共管理學科的基本議題被一些傳統(tǒng)主流學科所包含而成為其研究的一部分,但畢竟公共管理學科的價值和功能無法被消解于既有的任何主流社會科學知識體系中。公共管理學科基于自身的核心問題和理論去規(guī)范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本身是公共管理學科集成建構的任務和使命之一,而公共管理學科所謂的身份危機,大致是可以從這一關系處置入手去理解。
公共管理集成建構中的開放性是其自主性的延續(xù),對自主性理解認識的準確和透徹,開放性問題的處理則會獲得有效性。如果說自主性要解決的是公共管理如何安身立命的事,那么開放性則回應公共管理與社會科學的知識姻親關系。
本文的研究結論是:公共管理學是關于公共服務價值、認知和模式的集成性學科。當今人類公共服務及其治理發(fā)展誘發(fā)的公共管理學科,在外觀上和近代以普遍性方式建構的社會科學主流學科有很多相似之處,在今天向后工業(yè)化的歷史社會轉型中,或許正在出現這個時代的新學科,我們期待公共管理學科是其中之一,其差異所在,是學科建構方式更加進化。老學科解決不了新問題,甚至在老學科的自負中形成的知識依賴,會遮蔽人類面臨的真正危機和困境。公共管理學不是公共行政學的延續(xù),PA是政治與行政二分的結果,其根在政治,PM學科堅持公共服務主義,是以此為軸心知識的全新的集成學科。值得強調的是,西方學者怎么看待公共管理學科的建構并不重要,中國社會科學學者對公共管理所做的集成性方式的建構,是一個可以證成的知識學問題。
①吉爾德·德蘭狄:《社會科學:超越建構論和實在論》,張茂元譯,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②伊曼紐爾·華勒斯坦等編:《學科·知識·權力》,劉健芝等編譯,三聯書店,1999年。
③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文化矛盾》,趙一凡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9年。
④萊昂·狄驥:《公法的變遷》,鄭戈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