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付廣
摘 要:課堂的教學效率如何得到提高是地理教師們共同關注的話題。地理作為一門邊緣學科,很多學生對其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因此,在地理課堂上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活躍課堂氣氛,授課時應結合理論實踐,有助于將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化,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關鍵詞: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策略研究
初中地理作為一門知識復雜且難度較大的學科,導致學生對地理科目的學習興趣不高,致使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率一直難以提升。另外,由于地理作為副科,且課時安排較少,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又較差,使得教師無法準確掌握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程度,從而不能很好地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而高效課堂的提出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從而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目標。
一、初中地理課堂效率低下的原因
1.教師教學壓力大
地理教師由于任課較多,因而課業(yè)負擔較重,除此之外,還要配合學校工作進行教研等,導致其課前準備時間不夠,也無法準確了解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程度,因而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一直不高,致使課堂效率低下。
2.教學方式被動
我國的教學模式通常情況下都是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這就導致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也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能力。再加上教師講課往往照本宣科,以課本為主,很少會對教材進行創(chuàng)新,導致學生的知識面較為狹隘,且教學中不能很好地結合生活,導致學生對課本的理解能力不夠,漸漸對學習失去興趣[1]。
3.沒能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況
一些教師由于課業(yè)壓力大,講課時只想著趕快完成教學進度,只注重對知識的灌輸,常常會忽視教學情感,通常在提問環(huán)節(jié)時,只叫一些對知識掌握較好的學生來回答,往往忽視一些后進的學生,使他們的自尊心受到打擊。
4.缺乏學習感受意識
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模式非常注重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的達成,但在應試教育的環(huán)境下,教師常常忽視這一教學目標,只注重結果的表達,如在地理教學課堂上,教師為了所謂的高效目標,常常不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而自己將問題結論講出,使學生在遇到問題時,不知該如何去分析,大大降低了教學效率[2]。
二、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1.優(yōu)化教材內容
課本上的知識內容是枯燥乏味且有限的,由于初中生接觸地理時間不長,對一些基礎知識內容還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師應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對教材內容進行優(yōu)化,使學生可以很好地對知識進行掌握。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優(yōu)化前應仔細研讀教學大綱內容,并結合課本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時,教師應予以相應的知識補充,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很多學科都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地理也不例外。教師可以結合不同地區(qū)的風俗習慣、地理風貌來對實際的課本內容進行延伸。如教師在講到區(qū)域人文地理章節(jié)時,可以與當?shù)厣鐣幕嘟Y合,并讓學生說說自己家鄉(xiāng)的風土文化等,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能力,使課堂氛圍在不斷交流中變得活躍,使簡單的教材內容變得豐富起來。
2.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提高課堂中的互動能力
新課改下要求教師在教學課堂中應將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地位,應圍繞學生來講授教學內容,依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轉變教學方式。教師應注重與學生的課上互動,不斷發(fā)掘學生的潛力,在進行教學互動時,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提問,并提出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問題,開發(fā)學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表達能力。進行南北極地區(qū)教學時,應先讓學生對基礎概念有個簡單的理解,接著提出相應的問題,如北極地下是否藏有豐富的礦物質?南極與北極的緯度特點有哪些?等等。通過一系列的提問,可以提高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活躍了課堂氛圍,相較于傳統(tǒng)授受模式,這種問題式的教學方法更容易使學生掌握知識內容。
3.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由于每個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這就需要地理教師結合學生的知識能力展開課堂教學,將課堂的前半段時間留給新的地理知識,后半段用來鞏固之前學過的知識,并通過鼓勵,增強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還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因為地理課本的圖像比較復雜且抽象,很多學生單憑自己的理解,很難讀懂圖中的具體含義,教師應不斷去引導學生對圖片的理解。如在學習氣溫與降水這節(jié)內容時,教師讓學生針對不同地區(qū)的氣溫及降水情況來繪制相應的溫度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使學生很好地掌握相關知識[3]。
三、結語
要想實現(xiàn)初中地理高效課堂這一目標,需要每一位教師共同努力,將學生作為教學中的主體,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制訂出適合的教學策略,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成長,還要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上應多多提問,增強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不斷完善教學方法,使教學效率得到顯著的提高,使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李雪榮.強化教學設計構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3(1):81-82.
[2]陳慧卿.淺談如何打造初中地理高效課堂[J].新課程學習(下),2012(1):16.
[3]黃長明.淺談創(chuàng)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3):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