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金魁
摘 要:在新時期背景下,對各項政治教學互動的設計、組織提出了新的任務與要求,強調教師應結合實際授課內容與不同階段的教育培養(yǎng)目標,以及學生認知發(fā)展特點,對授課內容、方法做出恰當調整,構建更生動、高效的政治課堂,引導更多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在取得理想教育成果的同時,全面強化學生政治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新時期;政治教學;策略探究
政治課教育教學水平的高低,對學生是能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有著直接影響,所以,必須要重視其政治教學效果與效率的進一步提升,設計出更多可以快速吸引更多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學習探究中對所學知識產生透徹理解與深刻印象,在全面適應教育發(fā)展需求的基礎上,能夠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完善教學模式,活躍教學氛圍
一直以來,在大多數人眼中,政治課都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課程,教師習慣以講解、講述等方式來為學生傳授相關知識,希望能夠以此來培養(yǎng)、完善學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質。但在此基礎上開展的政治教學活動,往往都缺乏生機,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參與積極性,自然無法取得理想授課成果。實際上,政治教育呈現的是充滿時代氣息的內容,而不是與社會實際、人們實際生活毫無聯系的東西,所以,必須要突破傳統授課理念與模式的種種束縛,要結合具體情況,深入思考怎樣來構建新穎生動、高效形象的政治課堂,為政治課堂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為學生的學習成長提供有力指導[1]。
首先,應注重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突破單一教學模式,增加師生、生生互動,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學習、參與的積極性。在傳統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都在首位,不斷向學生灌輸知識,對學生的思想、意志等方面未做出充分考慮,導致學生一直都處于被動、機械的學習狀態(tài)中。但作為學習主體,學生學習效果的高低通常都取決于學生是否具有相應的學習愿望、動力,是否能夠發(fā)自內心的渴望、追求。所以,在實際授課中,教師應注重自身教育理念的不斷優(yōu)化,通過積極引用新穎、多樣化的教學策略方法來全面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積極性,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其次,要重視授課內容與實際生活的有機整合。為了取得更理想的授課成果,快速集中學生課堂注意力,教師應注重貼近學生實際生活案例的引用,讓學生在分析過程中產生更深刻的理解,不斷增強教學效果。同時,還要重視傳授授課方法與先進教學技術手段的科學整合,通過引用圖片、音頻、視頻等素材來進行課件制作,以此來構建更生動、高效的政治課堂,全面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2]。
二、構建科學完善的政治教學模式
首先,在實際授課中,要真正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在社會經濟高速發(fā)展背景下,怎樣才能促使政治教育為社會提供更優(yōu)質的服務,全面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廣大政治教師應從不同層面給予綜合分析與把握。在實際授課中,教師要對學生各個階段不同的認知發(fā)展特點與需求做出準確掌握,不能盲目的按部就班,要積極聽取、適當采納學生提出的意見,增加師生對話,進而使得學生的學習、參與積極性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還要讓其真正感受到教師的理解,盡可能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的一些困擾與困難,以此來促使學生可以真正接受政治課程,取得更理想的授課成果[3]。
其次,優(yōu)化學習方式,積極鼓勵學生的求異思維。為了進一步培養(yǎng)、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習興趣與效果,教師應將學習過程逐漸轉變成發(fā)現、分析和提出,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探究活動,鼓勵其突破常規(guī)思維限制,敢于提出質疑,將自己的獨特見解、想法積極表達出來,進而在此過程中不斷拓展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
最后,重視實踐,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理論知識源于實際生活,并在指導一系列生活實際中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所以,要想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理解、掌握和應用所學知識,往往離不開實踐活動的有力支持。通過實踐活動的科學、靈活組織,不僅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激發(fā)、拓展,也能夠將其發(fā)現、解決問題的潛能充分挖掘出來。因此,在實際授課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懂得關注實際生活,善于從實踐中積累新知識,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整合。
綜上所述,廣大政治教師在帶領學生開展各項教學活動中應充分認識到,加強改革創(chuàng)新探究,不論是對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高效、有序落實,還是對學生學習興趣、效果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為了取得更理想的教學效果,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應注重授課內容的不斷豐富,積極引用新穎教學方法來構建更生動、高效的政治課堂。
參考文獻:
[1]高鑫.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從“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談起[J].科技經濟市場,2014(12):179-180.
[2]孟冰燕.更新理念 響應時代 與時俱進 形成特色:對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5(3):77-80.
[3]丁霞萍.新時期政治理論教學的有益嘗試:鄧小平理論提高班教學模式的設計與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01(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