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如東縣雙甸鎮(zhèn)石甸小學(226400)
陳麗麗
根據(jù)《英語課程標準》中的相關要求,對于語言學習來說,聽、說、讀、寫是其中最基本的四項要求。對于當前的英語學習而言,有效的朗讀是獲取英語語法知識以及提升語感能力的關鍵載體。那么,要落實具體的教學實踐,教師應采用什么方式才能夠引導學生開展有效朗讀呢?
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朗讀習慣,幫助他們學習正確的朗讀方法,把握準確的讀音,教師要向學生進行正確的示范性閱讀。
對于學生而言,詞匯量掌握得相對較少,具體詞匯的含義也把握不牢,并不能夠從整體上感受單詞之間的聯(lián)系,所以很多學生在對句子、語篇進行朗讀時,會把它們拆成一個個單詞來讀,由此破壞了句子的完整性,使學生無法有效地進行表達。對于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從最簡單的句子入手,教會學生該采用何種方式進行斷句。例如,“I/get up/at six/in the morning”這個句子,為了有效提高閱讀效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前對句子做出斷句標記,針對較長的句子,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度感知,充分把握斷句的依據(jù),既要保證朗讀速度,又要對朗讀過程中喜歡拉長尾音的不良習慣做出及時糾正。經(jīng)過長時間的持續(xù)訓練,學生就可以有效提高朗讀能力,保障高效的學習效果。
對于英語閱讀而言,只有真正把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才能夠準確地表達句子或文章的含義。對于學生而言,在朗讀時可能會感知并理解一部分句子的含義,但是朗讀起來卻不盡如人意。其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缺少正確的方法。對于這一情況,教師需要通過示范或舉例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幫助他們感知并理解朗讀的正確方法,基于語調、語速或語氣的改變表達文本含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出乎意料的驚訝情境,教師要讓學生適當調高音調、放慢朗讀速度,以強化表達力。如此一來,學生必然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把握閱讀的語調以及語速,并形成良好的控制習慣。
機械式的朗讀方式容易引起學生的疲勞感,且長時間的重復閱讀,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他們的興趣,選擇充滿趣味性的閱讀素材,借助多元化的閱讀方式,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學生有活潑好動的特點,教學環(huán)節(jié)中“Read and act”深受學生的喜愛。因此,在教學新單詞的過程中,我首先引導學生了解新單詞的讀音和大致含義,然后通過表演的方式,促進學生的記憶和理解,一方面有助于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能夠獲得更為深刻的印象。
對于活潑好動的學生,教師可以利用邊學邊玩、寓教于樂的方式展開教學。在教學新單詞的過程中,我為學生設計了聽聲辨方向的游戲。首先,我將一張寫有新單詞的紙條放在一個學生的手里,然后讓另外一個學生在其他學生閱讀音量大小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紙條,當他越靠近紙條,學生的朗讀聲音就越響亮,反之就越弱。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效鏈接日常生活,基于生活用語,全面提升學生的口語能力以及交際水平。因此,教師應給予學生鼓勵,讓他們靈活運用已經(jīng)掌握的英語單詞和其他學生進行交流,既有助于聽力能力的提升,又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思維。
要想提升學生的朗讀水平,有效的訓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把握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借助充滿趣味性的語言練習,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例如,在教學牛津版英語4A Unit2《In a toy shop》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展開閱讀。首先,我將學生分成四人為一小組,每人在小組中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通過朗讀比賽評選出小組最佳選手,最后參加班級評選,對于最后的優(yōu)勝者教師會給予相應的鼓勵和表揚。在這種趣味性的情境教學中,有效提升了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
總之,對于語言課程來說,閱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應善于把握教學的立足點,基于朗讀這一關鍵環(huán)節(jié),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樣化、充滿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以示范朗讀的方式提升學生閱讀的準確性;通過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增強閱讀過程的趣味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朗讀能力,保障高效的英語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