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明玉
盲生識譜是所有音樂教師公認的一個教學難點。我們常用的音樂符號與音樂術(shù)語較多,轉(zhuǎn)換成盲文點所代替的簡譜標志更是繁瑣;加上樂理知識枯燥,學生對音樂基礎(chǔ)知識的學習容易產(chǎn)生厭煩心理。但樂譜是表現(xiàn)音樂的一種工具和手段,是小學音樂知識技能教學的重要部分,也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必要環(huán)節(jié)。那么如何提高低年級盲生的識譜能力呢?這就需要音樂教師針對學生情況實施有效的識譜教學策略。
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認識盲文音符,讓學生了解這些基本音階的盲文寫法。例如四分音符1(1456點)、2(156點)等,枯燥的盲文音符點位的識記無法激起低年級盲生的學習欲望。教師在教授時可以利用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游戲的心理,采用小組競賽識記(準備好盲文音符卡,給出規(guī)定時間,分組比賽,看哪組識記得又快又好)、送小寶貝音符回家(老師做媽媽,小朋友們分別拿著不同的音符卡,老師念到那個音,學生就把哪個音符卡交給老師)、山谷回聲(老師大聲念唱名,學生小聲念)等一系列的小游戲,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鞏固盲文音樂符號的認知。
音階的聽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音樂課堂中,由于課堂氣氛活躍或存在外界的干擾,低年級盲生聽覺注意力差,容易受到各種有意或無意因素的影響,所以先要加強學生聽覺定向的能力。音樂教師可以讓學生學會在雜亂的環(huán)境中,注意聽到規(guī)定的聲音。我們可以采用情景訓練的方式(設(shè)計幾個相關(guān)音樂背景,如鳥聲、鼓聲、說話聲)開展聽力訓練。
引起學生聽覺注意后,音樂教師應開展音階的聽覺辨認。由于低年級盲生在之前沒有進行過練耳聽辨,所以一開始教師在鋼琴上彈出7個基本音階,只讓學生聽辨音階的高與低。初次訓練時,可以采用跨度大的音進行對比練習,比如1—6等,讓學生說出哪個音高、哪個音低。隨后教師根據(jù)學生聽辨的情況調(diào)整聽辨策略,可加強臨近音階的對比聽辨,如3—4等。聽辨音的高低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都很容易,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有先天音準障礙的視障學生,他們在辨析臨近音階時,總是聽不出來。這就需要音樂教師加強對這部分學生的訓練,單獨指導他們針對聽不出來的高低音,反復訓練,對癥下藥。此外,在音樂聽覺辨認訓練中,還可以利用游戲的方式吸引低年級學生。
盲生在經(jīng)過前幾步的簡單訓練之后,聽覺記憶就成為音樂聽覺訓練的重點。在聽覺注意和辨認的基礎(chǔ)上,教師要強化盲生對基本音階的音高感,并幫助學生加深記憶,在腦中形成唱名的音高感,這需要反復訓練。這部分的訓練要與視唱相結(jié)合,用唱來幫助聽記。
節(jié)奏常被比喻為音樂的骨骼,是音樂美感最重要的來源。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了節(jié)奏:身體脈搏的跳動;海面的起伏;雨點的滴落;秒針的走動等。針對學生實際,筆者從以下幾方面來提高學生的節(jié)奏感。
盲生在語言發(fā)展方面跟健聽人無差別,因此,音樂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語言學習的情況,選取合適的語言節(jié)奏開展訓練。在音樂上,我們常用“噠”來表示節(jié)奏。低年級的學生因年齡小,活潑好動,如果音樂教師在課堂中反復教學生“噠、噠、噠、噠……”,學生勢必會厭煩,而且容易出錯。所以在實際訓練時,我們要巧妙利用語言節(jié)奏來進行訓練,可以選取學生感興趣的詞、短語等,如中國隊——加油、倒車——請注意、向前——看,或者在學習歌曲時,讓學生有節(jié)奏地朗讀歌詞等。這樣可以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學生看來,音樂就是唱歌、跳舞的課程。他們不知道,各個學科的教學是相互滲透、緊密結(jié)合的。如,語文教師會利用音樂做伴奏,配上古詩的朗誦,從而使詩更美、情更真;美術(shù)教師可利用音樂做背景,為學生展示一個五彩繽紛的視聽覺情景;體育教師可讓學生跟隨音樂做準備活動,進行體育動作的學習,使乏味的運動變得動感十足……節(jié)奏也可以與其他學科融合,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表現(xiàn)、記憶節(jié)奏。如:數(shù)學與節(jié)奏相結(jié)合,給學生一個圓形,幫助學生理解節(jié)奏——一個四分音符是一個整圓形,一個八分音符是半個圓形,一個十六分音符是圓形的四分之一。這樣,把音值轉(zhuǎn)化成具體的形象,學生可以觸摸到,從而幫助視障學生更好地理解時值,掌握不同節(jié)奏型的時值關(guān)系。
我們還可以通過肢體動作來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感。低年級學生好動,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他們的這一特點,讓他們渾身都動起來。這樣既活躍了課堂,也能幫助盲生理解音樂的節(jié)奏。如進行曲式的八分節(jié)奏,我們可以讓學生用雙腳走路來體驗;小軍鼓式的十六分節(jié)奏,我們可以讓學生用跑來體驗;而搖擺的節(jié)奏可以用搖籃、劃船等動作表示等。這些訓練課加深了盲生對節(jié)奏的認知,在頭腦中形成了清晰的節(jié)奏線條。
低年級學生對新事物總是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尤其是視障學生,各種奇妙的聲響都能引起他們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可充分利用學生強烈的探知欲,把打擊樂器融進節(jié)奏教學中。我們可以從適合盲生的打擊樂器入手,如串鈴、手鈴、木魚、單雙響筒、鑼、小鼓等。這些打擊樂器簡小輕便、結(jié)構(gòu)簡單,操作起來也容易上手。在學生學習歌曲后,教師可讓盲生邊聽邊打,邊敲邊唱。打擊樂器產(chǎn)生的音響效果,既可以豐富課堂教學,讓學生的節(jié)奏感得到提高;又可以使學生掌握簡單的樂器打擊技法,從而提升學生的音樂素質(zhì)和音樂能力。
“視唱”一詞,從字面上來解釋,要用到眼與嘴;從位置關(guān)系上來看,“視”應先于“唱”。盲生由于視力障礙,視唱也就變成了“摸唱”。但是在視唱的過程中,學生不能摸一個音唱一個音,這樣會唱得不連貫,甚至還會不斷重復。那我們?nèi)绾伍_展盲生的視唱訓練呢?
針對小學低年級盲生的身心特點,教師開始進行視唱訓練時,應從模仿入門。我們讓盲生先把C大調(diào)音階唱熟練,唱順,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演唱唱名,也可以用“啦”等詞代替,兩者可以交替循環(huán)使用;隨后把a小調(diào)唱好;然后教師再逐步加入變化的音階旋律訓練,如1324354……75645342……因為音階是組成所有音樂譜例的基礎(chǔ),各種譜例是由音階和節(jié)奏變化而來的。在音階演唱訓練后,教師彈出單音,讓學生模唱實際音高或者拿出一條譜例進行視唱,指導學生模唱出旋律,進而對曲譜有整體把握。
在視唱的過程中,教師選取學生以前學習過的歌曲或者耳熟能詳、張口就來的歌曲為素材,用來做音準訓練的參照,通過“以熟代新”“以簡入難”,逐漸培養(yǎng)學生建立較好的音高、音準概念。如《小星星》《兩只老虎》《世上只有媽媽好》《哇哈哈》等,一年級的學生幾乎人人都會,不論歌詞還是旋律,學生都有很深的印象。二年級學生可以在此基礎(chǔ)上加入一年級時學過的歌曲。在課堂上,筆者讓學生自己對照《小星星》的旋律進行視唱,1155665,學生都能唱準一句或幾句;隨后可以讓學生跟隨鋼琴視唱《小星星》的譜例;幾遍之后,可以在《小星星》的基礎(chǔ)上加入簡單的變化,如1155665變成115665或者1166556等,用來鞏固學生的唱名音高感,提高學生的視唱能力。在視唱過程中,教師選用學生比較熟悉的歌曲或旋律,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降低直接視唱新歌曲的難度,事半功倍。
盲生大多來自不富裕的農(nóng)村。在器樂課堂中,筆者選擇六孔豎笛作為首要樂器,幾塊錢一只,人人都能買得起。學吹六孔豎笛比八孔要容易些,即便音樂基礎(chǔ)差的學生也可以完全掌握。這樣在器樂課堂中能夠確保人人參與,人人學會。
豎笛學習的關(guān)鍵是氣息的控制和指法的運用。盲生由于視力障礙,在學習過程中,堵住六孔成為難點。所以在實際教學中,筆者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分步實施,化整為零,以強幫弱,重點指導,個別輔導。在鞏固練習時,筆者又采用游戲、比賽、音樂會、獎罰等形式,使低年級盲生學得津津有味,效果顯著。
學生在器樂課堂上,充分調(diào)動起多種感官參與,耳聽、腦想、口吹、手動。同時,筆者并不急于讓學生學習譜例的吹奏,總是先唱再吹。久而久之,學生的識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時記譜能力、音準、節(jié)奏感都得到了提高。
豎笛教學只是眾多器樂教學的一個縮影。低年級盲生通過小型吹奏樂器的學習,有效地提高了理解音樂的能力。在以后的音樂學習之路上,盲生因為有了小型器樂的啟蒙,他們會對更多的樂器產(chǎn)生興趣。像我校中、高年級里,許多盲生都在學習二胡、竹笛、嗩吶、笙、葫蘆絲、吉他等,還有部分同學在學習打擊樂器。
小學低年級是學生識譜的關(guān)鍵階段。開展識譜教學不僅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學生們音樂學習的需要。有效的識譜教學策略既可以讓盲生掌握音樂知識,得到技能訓練,又能培養(yǎng)盲生的聽覺思維能力、音樂想象能力。只要我們從盲生的實際出發(fā),因材施教,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就能充分地調(diào)動起學生識譜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的識譜能力得到提高,音樂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曹理,何工.音樂學習與教學心理[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
[2]張馨,張文祿.音樂元素與特殊兒童教育干預[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3]范宇.淺析視唱練耳對兒童教學的作用及影響[J].商情,2014(23).
[4]朱曉明.小型樂器課堂教學初探[J].兒童音樂,2013(5).
[5]梁巍.聽覺訓練[J].中國聽力言語康復科學雜志,2002(1).
[6]黎娟秀.淺析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J].黃河之聲,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