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學(225300)
隨著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等語言訓練也逐步落實到語文課堂的深處。而古典詩詞作為引領學生吸收本民族文化智慧的重要資源。如何在教學中關照學生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落實有效的語言訓練呢?筆者結合杜甫《絕句》的教學,談談自己在這些方面的一些思考。
詩歌是詩人以最簡潔凝練的語言為媒介,描繪自己心中的畫面,以展現(xiàn)生活之美、人物之美和自然之美的文學形成。古詩教學中,應引領學生還原、感受詩歌內(nèi)在所蘊藏的美好形象,將原本僵硬的文字之詩轉化為形象的畫面,從而穿越外顯之美切實體悟畫面之美和情感之美。
如在教學《絕句》時,教師借助詩歌的語言這一媒介,啟發(fā)學生進行想象,再現(xiàn)故事所呈現(xiàn)的畫面,讓學生真正感受文本的意境之美。如在教學一二兩句中,組織學生在誦讀中想象:你好像看到了哪些畫面?學生緊扣“翠柳、黃鸝、白鷺、青天”感受色彩搭配的和諧,用直觀形象的畫面印證思維。教師相機設置語言訓練:翠柳( ),黃鸝( ),白鷺( ),青天( ),這樣的畫面真( )。通過這樣的填空題來還原語言文字,在歷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深化學生對詩歌的理解。
在這一案例中,教師引領學生的思維在言語實踐和詩歌的語言叢林中走個來回,不僅豐富了對詩歌的認知體驗,更培養(yǎng)了學生對古典詩歌的審美能力。
古詩教學就不能忽略意象。古典詩歌所寫之景、所吟之物、所抒之情、所言之志,都是詩歌意象的直接體現(xiàn)。其內(nèi)在的審美價值,就是以具體形象的物體承載詩人豐富的主觀情感。這就要求教師要緊扣古詩的特點,引領學生從古詩創(chuàng)作的背景出發(fā),全面而深入地開掘詩中的經(jīng)典形象,喚醒學生的審美情趣,發(fā)展學生的品鑒能力,實現(xiàn)文化的理解與傳承。
如詩歌的三四兩句,詩人以一個“含”字描寫出雪山鑲嵌在窗框里的美妙畫卷,再以“東吳萬里船”的意象將詩歌的教學引向深處。教師可以拓展資料,讓學生知道杜甫因為常年的戰(zhàn)爭流浪在外,而在如此爛漫的春景之中看到來自“東吳”的“萬里船”,對于故鄉(xiāng)的思念以及能夠還鄉(xiāng)的喜悅之情油然而生。在這一經(jīng)典意象的感知與支撐下,教師引領學生回到詩歌所描繪的畫面中,就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春景已經(jīng)超越了自然界的景色,而與當時時局變動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
在這一案例中,教師正是緊扣詩歌中的經(jīng)典意象,經(jīng)過資料的拓展,讓學生感受了詩歌獨有的傳統(tǒng)文化。
詩歌之所以能夠廣為流傳,不僅在于它的詩情畫意,更在于它豐富的內(nèi)涵。這就要求古詩教學必須要讓學生能夠透過表象來領悟其內(nèi)在的含義,撥動學生內(nèi)在的情感之弦,真正走進詩歌的內(nèi)核,形成與詩人的共鳴。
如這首詩的開篇兩句,就描繪了春天一派鶯歌燕舞的歡快場景。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整首詩沒有一個著力于描寫情感的文字,但作者卻以明亮和諧的色彩、歡快鮮明的聲音將詩人內(nèi)在激動、愉悅的體驗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教師則引領學生緊扣詩句中的“鳴”“上”二字,想象語言中所描述的動態(tài)畫面,感受春天的明媚與詩人內(nèi)心的激動愉悅。教學中,很多學生知道“鳴”就是叫的意思,但如果將其換成“叫”,是否可行?學生在對比中意識到“鳴”字具有清脆悅耳、婉轉動聽之感,一旦替換就會使得整首詩的意境全部消失。由此,教師則將思維的關注點一轉:“可是,黃鸝會唱歌嗎?究竟是誰在唱歌呢?”不少學生立刻悟出應該是詩人在心里盡情地歌唱,這也正與整首詩所表現(xiàn)出來的特點息息相關。
如此教學,教師通過對古典名句的錘煉與感知,體會了古詩的情韻之美,走進了詩人內(nèi)心,在品析與鑒賞的過程中感受了古詩的情韻之美。
古詩是最講究煉字藝術和言語形式的,語言的節(jié)奏和韻律感也極為強烈。《絕句》中,詩人通篇都在運用對仗的修辭手法。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將一二兩行、三四兩行對比著誦讀,感受對仗所形成的形式之美,并在填空的練習中感受古典詩詞的形式之美。最后,教師組織學生依循著古詩獨有的節(jié)奏和韻律進行朗讀,從而深入感知文本的節(jié)奏之美和形式之美。
古詩是一門語言的藝術,閱讀教學就應該將品味詩歌語言的魅力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可以或結合語境,或結合生活,為學生的品味鑒賞提供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