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雅貞1,宋 艷
(1.太原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山西 太原 030012;2.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山西 太原 030001)
肝臟是許多藥物代謝的主要場所,當肝功能不全時,其代謝、分泌、合成和免疫功能發(fā)生障礙,藥物代謝受到影響,容易發(fā)生毒副反應。因此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藥時,應密切監(jiān)測血藥濃度和肝功能,做到給藥方案個體化,使藥物治療更加安全有效。本文中臨床藥師參與1例肺曲霉病合并肝功能不全患者的抗真菌藥物治療,并對抗真菌藥物治療過程進行監(jiān)護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患者,男,59歲,體重55 kg。,因“反復咳嗽、咳痰、氣短20余年。2016年4月6天癥狀加重,咳嗽劇烈,痰量多,為黃色膿痰,體溫最高達39.2℃”入院,入住太原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該患者有吸煙史40年,飲酒史40年。入院體檢:體溫:36.6℃,脈搏:90次/min,血壓:130/80 mm Hg。有肝掌。唇紺,桶狀胸,雙肺呼吸音弱,可聞及散在干、濕性啰音。肝大,叩診有移動性濁音。輔助檢查:心電圖:竇性心動過速,可見肺型P波。血氣分析:pH 7.461,氧分壓94.7 mm Hg,二氧化碳分壓43.4 mm Hg,HCO3-30.5 mmol/L,氧飽和度 97.3%,氧合指數(shù) 379。否認肝炎結(jié)核等傳染病史。入院診斷:慢性支氣管炎急性加重;阻塞性肺氣腫。
患者入院后醫(yī)師經(jīng)驗性給予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聯(lián)合注射用頭孢美唑,靜脈滴注,抗感染;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抗炎平喘;多索茶堿,靜脈滴注,霧化吸入布地奈德,異丙托溴銨,特布他林,口服孟魯司特片,擴張支氣管、解痙平喘。同時給予氨溴索,靜脈滴注,促進排痰。入院第2天,肝功能:門冬氨基轉(zhuǎn)移酶 75.50 U/L,總膽紅素 26.80 μmol/L,直接膽紅素 10.30 μmol/L,總蛋白 61.40 g/L,白蛋白 31.50 g/L,堿性磷酸酯酶 127.00 U/L,谷氨酰轉(zhuǎn)肽酶 745.30 U/L;痰培養(yǎng)提示肺炎鏈球菌感染;G試驗193.3 pg/mL;痰真菌涂片檢查陰性。加用注射用還原型谷胱甘肽,1.2g,qd,保肝治療。入院第4天,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 70.80 U/L,門冬氨基轉(zhuǎn)移酶 85.70 U/L,總蛋白62.70 g/L,白蛋白 32.90 g/L,堿性磷酸酯酶 132.00 U/L,谷氨酰轉(zhuǎn)肽酶 778.10 U/L。復查G試驗104.7 pg/mL,兩次G試驗均為陽性,提示真菌感染,給予伏立康唑片,負荷劑量400 mg,Q12,維持劑量200 mg,Q12;復方甘草酸苷注射液,80 mg,qd,保肝治療。入院第5天,患者感染因素持續(xù)存在,考慮目前抗感染方案療效欠佳,醫(yī)囑調(diào)整為美羅培南,0.5 g,q8 h,靜脈滴注。入院第6天,痰培養(yǎng)為煙曲霉菌(+)。入院第9天,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 62.40 U/L,門冬氨基轉(zhuǎn)移酶 55.00 U/L,總膽紅素 28.20 μmol/L,直接膽紅素 8.30 μmol/L,間接膽紅素 19.90 μmol/L,總蛋白 62.10g/L,白蛋白 31.00g/L,谷氨酰轉(zhuǎn)肽酶 622.00 U/L;G試驗:34.88 pg/mL。入院第11天,測定伏立康唑血藥濃度為1.96μg/kg。入院第13天,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 64.8U/L,門冬氨基轉(zhuǎn)移酶51.6 U/L,總膽紅素 29.00 μmol/L,直接膽紅素 9.20 μmol/L,間接膽紅素 19.80 μmol/L,總蛋白 57.20 g/L,白蛋白 35.5 g/L,谷氨酰轉(zhuǎn)肽酶 560.50 U/L?;颊叽舜稳朐褐饕园l(fā)熱和肺部感染為主,給予解痙平喘、抗感染、抗真菌、保肝等對癥治療,經(jīng)過15d的治療,患者好轉(zhuǎn)出院。出院時主要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肺部真菌感染;脂肪肝。
肝功能不全時,首過效應降低,使主要在肝臟內(nèi)代謝清除的藥物利用度提高,同時蛋白合成功能減退,藥物的血漿蛋白結(jié)合率下降,血藥濃度增高,長期用藥可引起蓄積中毒。此外肝功能不全還可影響一些藥物經(jīng)膽汁的排泄。藥理效應方面表現(xiàn)為機體對某些藥物敏感性增加,而對另一些藥物反應性降低,使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相應增加[1-3]。
明確診斷后,盡量選擇不經(jīng)肝臟代謝或?qū)Ω闻K毒性小的藥物,以免加重病情;精簡用藥,少用或不用無特異性治療作用的藥物;避免使用前體藥物;評估肝功能,結(jié)合藥物肝臟清除程度選擇用藥;初始劑量宜從小劑量開始,避免長期服用,同時應注意觀察肝損害加重的臨床癥狀,定期復查肝功能,密切監(jiān)測血藥濃度,做到給藥方案個體化[4,5]。
伏立康唑主要用于治療侵襲性曲霉病、念珠菌引起的嚴重侵襲性感染等。本品的肝臟毒性包括引起黃疸、肝炎及急性肝功能衰竭[6]。由于本品主要通過肝臟代謝,因此,肝功能損害可影響本品的代謝。急性肝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本品時無需調(diào)整劑量,但用于輕度到中度肝硬化 (Child-Pugh評分分別為A級和B 級) 患者的負荷劑量不變,維持劑量應減半。嚴重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權(quán)衡利弊,并密切監(jiān)測藥物的毒性反應[7]??ú捶覂糁饕糜谄渌幬镏委煙o效或不能耐受的侵襲性曲霉菌病或經(jīng)驗性治療中性粒細胞減少、伴發(fā)熱患者的可疑真菌感染。對輕度肝臟功能不全(Child-Pugh 評分5至6)的成人患者無需調(diào)整劑量。但是對中等程度肝臟功能不全(Child-Pugh 評分7至9)的成人患者,將維持劑量減至一天35mg,重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評分大于9)尚無臨床用藥經(jīng)驗[8]。
患者者在入院第3天時體溫仍波動于37~38℃,查發(fā)熱篩查試驗、布魯氏桿菌凝集試驗、外斐氏試驗、肥達試驗均陰性,結(jié)合患者兩次G試驗均為陽性,考慮真菌感染可能性較大,醫(yī)師加用伏立康唑經(jīng)驗性抗真菌治療??紤]到伏立康唑口服片劑生物利用度很高,臨床藥師建議可以口服治療,另告知患者伏立康唑應至少在飯前1 h或者飯后1 h后服用,同時積極痰涂片及培養(yǎng)檢查。入院6d后患者痰培養(yǎng)提示煙曲霉。2008年美國感染病學會臨床使用指南中指出:肺部真菌感染的常見病原菌為念珠菌屬真菌或曲霉菌,對于非粒細胞缺乏患者,如果為念珠菌感染,選用氟康唑即可,但是如果為曲霉菌感染,使用氟康唑無效,應首選伏立康唑[9],經(jīng)驗性選擇伏立康唑片比較合理。
有文獻報道伏立康唑的不良反應主要為視覺異常、肝損害和皮疹,其中肝毒性可能與其主要在肝臟中通過細胞色素P450同工酶CYP2C19進行代謝有關[10]。該患者入院肝功能生化異常,結(jié)合患者既往有40年大量飲酒史、肝掌和腹部彩超脂肪肝的診斷,考慮肝損害為長期大量飲酒所致。醫(yī)師考慮到該患者本身肝功能受損,咨詢臨床藥師伏立康唑用量。臨床藥師隨即查閱藥品說明書和相關文獻,提示伏立康唑在成年人體內(nèi)呈非線性藥動學特征,當口服給藥時,給予負荷劑量,第1天即接近于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給藥后1~2 h內(nèi)達到峰濃度。急性肝損害者(ALT、AST增高)無需調(diào)整劑量,但應繼續(xù)監(jiān)測肝功能以觀察是否有進一步升高。輕度到中度肝硬化患者伏立康唑的負荷劑量不變,但維持劑量減半。建議該患者負荷劑量不變400 mg,q12 h給藥,以便更快達到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維持劑量100 mg,q12 h給藥,可以更好的發(fā)揮治療作用。經(jīng)與醫(yī)師溝通后,同意在嚴密監(jiān)測肝功能的情況下,謹慎使用伏立康唑。入院第9天,G試驗結(jié)果陰性,入院第11天,測定伏立康唑血藥濃度為1.96μg·mL-1,表明治療有效。
患者服用伏立康唑后肝功能主要化驗指標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門冬氨基轉(zhuǎn)移酶(AST)、谷氨酰轉(zhuǎn)肽酶(GGT)均升高。藥師考慮負荷劑量使血藥濃度短時間升高導致該不良反應發(fā)生,查閱相關文獻提示臨床試驗中,伏立康唑組中具有臨床意義的轉(zhuǎn)氨酶異常的總發(fā)生率為13.4%。絕大部分的患者按照原方案繼續(xù)用藥,或者調(diào)整劑量繼續(xù)用藥(包括停藥)后均可緩解。藥師查找相關文獻發(fā)現(xiàn),用還原型谷胱甘肽聯(lián)合復方甘草酸苷急性治療藥物性肝病的過程中,治療組肝功能指標ALT 、AST、TBIL等明顯降低,且治療組肝功能指標改善等情況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11],建議在原有還原性谷胱甘肽基礎上加用復方甘草酸苷保肝治療,在用藥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癥狀、體征的改變,定期監(jiān)測肝功能,用藥后肝功各項指標無進一步惡化。
臨床藥師通過分析各類抗真菌藥物的特點以及對肝臟的影響,建議口服伏立康唑負荷劑量不變,維持劑量減半。醫(yī)生采納藥師建議后患者真菌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肝功能不全患者是一個特殊的患者群體,肝功能不全患者對藥物的代謝能力降低,應注意調(diào)整藥物劑量。臨床藥師不但要權(quán)衡利弊選擇合適的藥物,同時必須密切關注對肝臟帶來的影響。在本病例中,臨床藥師通過了解患者過往病史,結(jié)合現(xiàn)有病情,以患者為中心,為臨床醫(yī)師提供科學有效的信息和建議,配合臨床治療團隊使藥物在臨床治療中更加安全、合理和經(jīng)濟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黃齊慧,薛建文,黃文珍,等.肝功能不全患者的藥學監(jiān)護研究 [J] .現(xiàn)代醫(yī)院,2013,13(10):46-48.
[2]阮耀.肝功能不全患者的臨床用藥 [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09,3(8):136-137.
[3]Verbeeck RK.Pharmacokinetics and Dosage Adjustment in Patients with Hepatic Dysfunction[J].Eur J Clin Pharmacol,2008,64(12):1147-1161.
[4]姚文靜.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藥指導 [J].臨床合理用藥,2014,7(1):66.
[5] 徐玉.淺談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藥個體化 [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3(6):77-78.
[6]Greer ND.Voriconazole:the newest triazole antifungal agent [J] .Proc(Bayl Univ Med Cent),2003,16(2):241-248.
[7]Keady S,Thacker M.Voriconazole in the Treatment of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J].Intensive Crit Care Nurs,2005,21(6):370-373.
[8]Kartsonis NA,Nielsen J,Douglas CM.Caspofungin:the first in a New class of antifungal agents [J] .Drug Resist Updat,2003,6(4):197-218.
[9]Walsh TJ,Anaissie EJ,Denning DW,et al.Treatment of Aspergillosis: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f the l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J].Clin Infect Dis,2008,46:327-360.
[10]Wang J L,Chang CH,Yinong YX,et al.Systematic Reviewand Meta-Analysisofthe Tolerability and Hepatotoxicity of Antifungals in Empirical and Definitive Therapy for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J]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y,2010,54(6):2409-2419.
[11]孫玉霞,劉利.還原型谷胱甘肽聯(lián)合復方甘草酸苷在藥物性肝損害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 .藥物與臨床,2011,18(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