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德兵
[摘 要]搞清楚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源頭及其演進,厘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發(fā)展,才能明白我們黨是怎樣經過反復比較和總結,歷史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的;是怎樣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獨立自主地走自己的道路的;是怎樣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開創(chuàng)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是怎樣攻堅克難、開拓創(chuàng)新,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面對新矛盾新使命新任務新征程,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科學判斷世情國情黨情,在理論與實踐的互動中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新時代
[中圖分類號]D0-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426(2018)01-0007-05
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黨的十九大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發(fā)展變化,回顧和總結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歷史性變革,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論斷,深刻闡述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確定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目標,對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大會通過的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的報告,描繪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宏偉藍圖,進一步指明了黨和國家事業(yè)的前進方向,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是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在這個光輝美好的關鍵時刻,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第一位的任務、第一位的使命,就是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確保黨和國家事業(yè)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勝利前進。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奮進、勝利的旗幟
一面旗幟,指引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的旗幟、奮進的旗幟、勝利的旗幟,是當代中國發(fā)展進步的根本原因和目標指向,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道路不容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1]19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憑空產生的,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艱辛的探索歷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新時期開創(chuàng)的,也是建立在我們黨長期奮斗基礎上的,是由我們黨的幾代中央領導集體團結帶領全黨全國人民篳路藍縷、接力探索取得的。
近代以來,面對中國積貧積弱的社會現狀,許多革命先烈、仁人志士為了救亡圖存,追求富強,試圖在我國建立資本主義制度,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決定了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毛澤東論述到:“帝國主義的侵略打破了中國人學西方的迷夢。很奇怪,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學生呢?中國人向西方學得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總是不能實現?!盵2]。正當中國人民徘徊彷徨之際,“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也給中國的先進分子帶來了無產階級宇宙觀,以其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那么,誰能擔負起這樣的歷史重任呢?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決定了其不能擔負起領導中國民主革命的重任,只有代表先進生產力發(fā)展要求和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中國人民獲得獨立、統(tǒng)一和富強。歷史和現實一再證明:正是社會主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華民族近百年來苦難深重的歷史命運,正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艱苦卓絕的斗爭,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開辟了中國走向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光輝道路。所以,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邏輯。
在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斗爭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探索走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以蘇為師,建立起了高度集權的政治經濟體制,但在實踐中我們黨很快察覺到蘇聯模式的局限,提出“以蘇為鑒”,開始注重對中國國情的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我們黨就提出對國情特點的分析是尋找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發(fā)展道路的前提和關鍵。針對我國社會主義是脫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現代化工業(yè)只占10%左右,而農業(yè)、手工業(yè)卻占到90%左右。因此,在中國建設現代化,首要任務就是把一個農業(yè)國變成一個現代化的工業(yè)國。我國是一個農業(yè)大國,農民的情況如何,對于我國經濟發(fā)展乃至政權鞏固,關系極大。同時,我國人口多,底子薄,“要使幾億人口的中國人生活很好,要把我們這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建設成為富裕的、強盛的、具有高度文化的國家,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盵3]針對這些國情特點,1956年我們黨明確提出“以蘇為鑒”,努力避免蘇聯所犯的一些錯誤,以毛澤東《論十大關系》《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為主要標志,我們黨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有了自己新的重要認識。盡管探索極其坎坷,但是我們黨取得的積極成果是極其寶貴的,為新時期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1]22
文革結束之后,在黨和國家向何處去的重大歷史關頭,我們黨撥亂反正,召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刻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徹底否定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理論與實踐,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提出進行改革開放,并明確提出必須搞清楚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鄧小平同志在黨的十二大發(fā)出響亮號召: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個科學命題,是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勝利的歷史經驗和遭受挫折的歷史教訓,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創(chuàng)的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新道路的高度概括和科學總結。從此,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旗幟。之后,從黨的十三大到十八大,六次代表大會報告的主題詞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進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終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4]“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終是當代中國發(fā)展進步的根本方向。沿著這個方向前進,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把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舊面貌變成日益繁榮富強的新景象,創(chuàng)造了舉世矚目的發(fā)展成就,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所以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fā)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tǒng)一,是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fā)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它承載著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著無數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著億萬人民的奮斗和犧牲,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必然選擇,是發(fā)展中國、穩(wěn)定中國的必由之路。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旗幟引領方向,旗幟凝聚力量?!爸髁x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附。”[5]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的引領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又全面推進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設;既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又堅持改革開放;既不斷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又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輝實踐,億萬中華兒女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辛勤創(chuàng)造,結出了舉世矚目的累累碩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航船劈波斬浪、行穩(wěn)致遠,我國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成功實現從低收入國家向中等收入國家的跨越。30多年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因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而在低谷中徘徊,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卻一枝獨秀,引領全球1/5的人口奏起了氣勢恢宏、跌宕起伏的華彩樂章,充分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真理光輝和實踐威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肩負全黨全國人民的重托,舉旗定向、謀篇布局、攻堅克難、強基固本,開辟了治國理政新境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fā)展成就,在改革開放征程上再鑄新的輝煌。五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發(fā)展大勢,順應實踐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戰(zhàn)略舉措,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十九大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中把這五年來的輝煌成就,概括為“2個加強”和“7個堅定不移”,高度凝練、簡潔明了地勾畫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光輝成就。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chuàng)性的,五年來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五年來的輝煌成就,標示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fā)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fā)展,拓展了發(fā)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fā)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6]
回望砥礪奮進的五年,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欣欣向榮、治理有序,而西方世界卻呈現出經濟停滯、選舉亂局、社會騷亂的一派衰頹,“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國的目光。“中國之治”之所以熠熠生輝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的指引下,中國人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信心十足地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心無旁騖地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三、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今天,站在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起點上,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yè)、實現偉大夢想,做好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各項工作,就要始終保持堅如磐石的戰(zhàn)略定力,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繼續(xù)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寫下去,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就要牢牢把握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和最大實際。黨的十九大報告深刻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6]這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同時,必須認識到,我們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并沒有改變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牢牢把握的最大國情,是推進任何方面的改革發(fā)展都要牢牢立足的最大實際。我們在實踐中要牢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在繼續(xù)推動經濟發(fā)展的同時,我們要在繼續(xù)推動發(fā)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fā)展質量和效應,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fā)展、社會全面進步。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就要勇于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chuàng)新。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我們黨是高度重視理論建設和理論指導的黨,歷來強調理論必須同實踐相統(tǒng)一?;仡欀袊伯a黨96年光輝奮斗歷程,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不同歷史時期,我們黨之所以能夠攻堅克難,不斷取得勝利,一個重要的原因即是因為我們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等重大成果,指導黨和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成就。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創(chuàng)造;偉大的實踐,催生偉大的理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緊圍繞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主題,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的繼承和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和發(fā)展。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能簡單延續(xù)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能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母版,不是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fā)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現成的教科書。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仍然需要保持和發(fā)揚馬克思主義政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和把握國家未來發(fā)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戰(zhàn)略問題,在理論上不斷拓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堅持以發(fā)展著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就要繼續(xù)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布局、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我們黨和國家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斗目標,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近40年來,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斗,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大棋局”上不斷落子、布局,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不斷豐富、日趨完善的生動歷程。實踐在快速發(fā)展,現實提出了緊迫的新的要求。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全黨要提高戰(zhàn)略思維能力,不斷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tǒng)性、預見性、創(chuàng)造性,按照新要求制定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完善發(fā)展戰(zhàn)略和各項政策,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我們要按照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要求,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統(tǒng)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人才強國戰(zhàn)略、創(chuàng)新驅動戰(zhàn)略、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戰(zhàn)略、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軍民融合發(fā)展戰(zhàn)略,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zhàn),堅定不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從黨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一百年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進軍。黨的十九大在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fā)展條件的基礎上,清晰地指明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zhàn)略安排:第一個階段,2020到2035年,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讓中華民族以更加昂揚的姿態(tài)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這就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路徑。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就要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本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一定要有新氣象新作為。打鐵必須自身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yè)、實現偉大夢想,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要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的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以加強黨的長期執(zhí)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建設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為著力點,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引領承載著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航船破浪前進,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
在新時代續(xù)寫新的篇章、創(chuàng)造新的輝煌,需要持續(xù)接力,一茬接著一茬干。高舉旗幟,才能統(tǒng)一思想、定位方向,才能凝聚起磅礴的力量,匯成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斗的滾滾洪流。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反復強調,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無比廣闊的時代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動力。面對新時代新思想新使命新征程,我們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弄通學懂黨的十九大精神,銳意進取,埋頭苦干,為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tǒng)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fā)展三大歷史任務,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繼續(xù)奮斗。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9.
[2]毛澤東選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0.
[3]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6)[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387.
[4]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十九大”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fā)表重要講話[EB/OL].http?押//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7/27/c_1121391548.htm.
[5]毛澤東年譜(1983-1949)(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70.
[6]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http?押//www.qstheory.cn/yaowen/2017-10/27/c_11218684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