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軍社,王愛玲,白世踐,趙榮華,陳 光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葡萄瓜果研究所,新疆鄯善838200)
‘赤霞珠’葡萄為釀酒葡萄品種,釀制的紅葡萄酒的口感,深受企業(yè)和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嘞贾椤咸褜贇W亞種,原產(chǎn)法國。在新疆8月下旬—9月上旬成熟?!嘞贾椤脑耘嗉夹g(shù)措施是葡萄研究者的研究目標(biāo)。摘葉可以提高果實品質(zhì),如何摘葉就成為許多研究者的研究重點。摘葉時間對葡萄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研究報道很多,研究表明摘葉可改善果實著色等[1-6]?!嘞贾椤咸言谵D(zhuǎn)色中期進行摘葉處理可以有效提升果實品質(zhì),對樹體碳素營養(yǎng)和總糖含量不會產(chǎn)生明顯影響,可以作為生產(chǎn)優(yōu)質(zhì)釀酒葡萄的一項重要栽培措施。在轉(zhuǎn)色前提高葉果比,可調(diào)節(jié)果實糖分含量及花色苷合成相關(guān)酶活性,從而提高‘北紅’葡萄果實品質(zhì)[7]。摘葉方式在其他果樹也有相關(guān)報道。在蘋果生產(chǎn)中的果實著色期間,摘掉果實附近的葉片,可改善光照條件,使果面充分著色,提高果品外觀質(zhì)量[8-16]。張繼祥等[17]認為提前摘除內(nèi)袋,并摘除離果實30~45 cm距離以內(nèi)的葉片對‘紅富士’蘋果果實外觀及品質(zhì)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疏果摘葉庫源調(diào)節(jié)處理影響‘紅富士’蘋果果實發(fā)育動態(tài)和果實糖分含量[18]。筆者在‘赤霞珠’葡萄轉(zhuǎn)色后摘葉,采用去除結(jié)果枝果穗下葉片全部摘除、保留靠近果穗1片葉和去葉不去葉柄等3種摘葉方式,以不摘葉為對照,研究不同摘葉方式對‘赤霞珠’葡萄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以期篩選出一種適合提高‘赤霞珠’葡萄果實品質(zhì)的摘葉處理方式,為今后‘赤霞珠’葡萄栽培提供可靠參考依據(jù)。
試驗于2016年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葡萄瓜果研究所區(qū)試園中進行。
試驗材料取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葡萄瓜果研究所區(qū)試園,試驗園為沙壤土。供試品種為‘赤霞珠’葡萄,兩年生葡萄。廠字型架式栽培。東西行向,行距1.5 m,株距1 m。
1.3.1 摘葉處理 在‘赤霞珠’葡萄剛轉(zhuǎn)色時摘葉,即2016年8月1日。采用去除結(jié)果枝果穗下葉片全部摘除(A)、保留靠近果穗1片葉(B)和結(jié)果枝果穗下葉片去葉不去葉柄(C)等3種摘葉方式,以不摘葉為對照CK。采樣分5個時期,7天采樣1次。采樣時間為8月1日、8月8日、8月15日、8月22日和8月29日。除摘葉方式不同外,其余田間管理均一致。
1.3.2 測定指標(biāo)‘赤霞珠’葡萄采收期的果實單粒重和果穗重用精度0.01 g的天平稱取,硬度用硬度計測定,枝條成熟度用枝條粗度和髓心寬度的比值來表示[11],枝條粗度和髓心寬度用游標(biāo)卡尺直接測定。
不同時間采樣果實可溶性固形物采用手持式測糖儀測定;總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測定;可滴定酸含量采用NaOH滴定法測定;比較有機酸含量、糖/酸、固/酸和色差[19-21],描述果實顏色。
3個摘葉方式對‘赤霞珠’葡萄果實單粒重均有影響,且存在明顯的差異。處理B和處理C的果實單粒重明顯高于處理A和對照CK。其中處理B和處理C的果實單粒重高于對照CK,而處理A的果實單粒重低于對照CK。處理B的果實單粒重為最高,為1.07 g,其余3個處理的果實單粒重由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處理C>對照CK>處理A。處理B的果實單粒重比對照CK重10.31%,而處理A的果實單粒重比對照CK輕1.03%。
圖1 不同摘葉方式對‘赤霞珠’葡萄單粒重的影響
3種摘葉方式和對照對‘赤霞珠’葡萄果穗重沒有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從圖2可知,對照CK的果穗重最重,為159.07 g,其次是處理B,為143.90 g,最輕果穗重處理是處理C,處理A的果穗重為139.48 g。3種摘葉處理A、B和C的果穗重較對照分別低12.32%、9.54%和16.35%。
處理A、處理B和處理C果實硬度均高于對照(圖3)。3種摘葉處理的果實硬度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處理A(3.99 kg/cm2)>處理B(2.61 kg/cm2)>處理C(1.80 kg/cm2),對照CK的硬度為1.79 kg/cm2。經(jīng)方差分析可知,處理A對‘赤霞珠’果實硬度的影響,與其余處理存在明顯的差異,處理B與處理C和對照CK存在明顯的差異,同時處理C和對照CK不存在明顯差異。
圖2 不同摘葉方式對‘赤霞珠’葡萄單穗重的影響
圖3 不同摘葉方式對‘赤霞珠’葡萄硬度的影響
3種摘葉處理和對照之間的枝條粗度和髓心寬度比經(jīng)方差分析,沒有明顯的差異性(圖4)。對照CK的枝條粗度最粗,同時髓心寬度比也最大,分別為10.00 mm和5.03,其余處理的枝條粗度由粗到細和髓心寬度比從高到低的順序一致,均是處理A=處理C>處理B,相對應(yīng)的枝條粗度分別為8.33 mm=8.33 mm>8.00 mm。髓心寬度比分別是3.22=3.22>2.75。
不同時期采樣和不同摘葉處理對果實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有一定的影響。處理A和處理C變化趨勢相同,都是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后又升高(圖5)。處理B的值是一直升高,對照CK的變化趨勢是先降低后升高。成熟期采樣的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經(jīng)方差分析,不同摘葉處理不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其值也相差不大。
圖4 不同摘葉方式對‘赤霞珠’枝條成熟度的影響
圖5 不同摘葉方式對‘赤霞珠’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響
圖6 不同摘葉方式對‘赤霞珠’葡萄總糖含量的影響
在果實成熟采收期,不同摘葉處理對不同時間采樣果實總糖含量的影響,沒有明顯的差異(圖6)。處理C>對照CK>處理A>處理B??偺呛康淖兓厔莞鞑幌嗤?。處理A和處理C的總糖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然后降低,最后升高,最大值分別為11.55%和15.78%,最小值出現(xiàn)在8月8日,分別為9.19%和11.51%。處理B總糖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然后降低,最大值為13.31%,最小值為10.23%。對照CK的總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然后升高,最大值為13.73%,最小值為9.59%。
不同時間采樣的不同摘葉處理對可滴定酸含量的影響,沒有明顯的差異,但變化趨勢一致,都是先降低后增加(圖7)。同時均是在8月8日開始降低,后又在8月22日開始增加。處理A、B、C和對照CK,果實可滴定酸含量在8月1日時最高,分別為1.83%、3.23%、2.42%和4.97%。最低值均出現(xiàn)在8月15日,分別為0.63%、0.50%、0.56%和0.49%。經(jīng)方差分析,成熟期處理A、處理B和處理C采樣的果實可滴定酸含量均與對照CK存在明顯的差異。其值從高到低的處理順序為處理C>處理B>處理A>對照CK,相應(yīng)的值分別為1.33%>1.26%>1.16%>0.86%,處理C比對照CK的果實可滴定酸含量高54.65%。
圖7 不同摘葉方式對‘赤霞珠’葡萄可滴定酸含量的影響
不同摘葉處理對不同時間采樣的果實有機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變化趨勢一致,都是先降低后增加(表1)。同時均是在8月8日開始降低,后又在8月22日開始增加。處理A、B、C和對照CK,果實可有機酸含量在8月1日時最高,分別為0.14%、0.24%、0.18%和0.37%。最低值均出現(xiàn)在8月15日,分別為0.05%、0.04%、0.04%和0.04%。經(jīng)方差分析,成熟期處理A、處理B和處理C采樣的果實有機酸含量均與對照CK存在明顯的差異。其值從高到低的處理順序為處理C>處理B=處理A>對照CK,相應(yīng)的值分別為0.10%>0.09%=0.09%>0.06%,處理C比對照CK的果實可滴定酸含量高66.67%。
表1 不同摘葉方式對不同時間采樣的‘赤霞珠’果實有機酸含量的影響 %
由圖8可知,不同摘葉處理對不同時間采樣果實糖/酸含量的影響,沒有明顯的差異,變化趨勢基本一致。除對照CK,在成熟采收期時,糖/酸值有所回升,基本趨勢都是先升高后降低。最大值都出現(xiàn)在8月15日,其值分別為30.95、39.00、36.43和39.18。最小值均出現(xiàn)在8月1日,其值分別為10.87、5.70、8.10和3.72。在成熟期糖/酸值處理順序為對照CK>處理A>處理B> 處 理 C。 對 應(yīng) 的 值 為 24.25>18.53>17.22>16.02。
圖8 不同摘葉方式對‘赤霞珠’葡萄糖/酸的影響
不同摘葉處理對不同時間采樣果實固/酸含量的影響,沒有明顯的差異,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圖9)。除了對照CK,在成熟采收期時,固/酸值有所回升,基本趨勢都是先升高后降低。最大值都出現(xiàn)在8月15日,其值分別為18.22、22.62、28.18和23.39。最小值均出現(xiàn)在8月1日,其值分別為6.14、3.35、5.20和1.95。在成熟期糖/酸值處理順序為對照CK>處理C>處理A>處理B。對應(yīng)的值為15.21>10.11>9.96>8.98。
圖9 不同摘葉方式對‘赤霞珠’葡萄固/酸的影響
色差L均為正值,果實顏色均偏白,色差a均為正值,果實顏色偏紅,色差b均為負值,果實顏色偏藍。果實成熟期L值,處理C與其余摘葉處理存在明顯的差異,其余摘葉處理之間不存在明顯的差異;a值,處理C和對照CK與處理A和處理B存在明顯的差異,處理C和對照CK沒有明顯的差異,處理A和處理B沒有明顯的差異;b值,處理A與其余摘葉處理存在明顯的差異,其余摘葉處理之間不存在明顯的差異。處理A的色差L值最大,偏白程度最高,處理C色差L值最小,相對其他處理偏白程度最小。處理B色差a值最大,偏紅程度大,其余處理偏紅程度由大到小的順序依次為處理A>對照CK>處理C,相對應(yīng)的值為1.28>1.14>1.13。處理A色差b值最小,偏黃程度小,其余處理偏黃程度由小到大的順序依次對照CK<處理C<處理B,相對應(yīng)的值為-3.38<-3.08<-2.67。
表2 不同摘葉方式對果實色差的影響
由圖10看出,成熟期‘赤霞珠’葡萄果實顏色,3種摘葉方式和對照之間沒有差別,基本一致。
圖10 ‘赤霞珠’葡萄成熟期果實顏色照片
本試驗研究結(jié)果表明,認為保留靠近果穗1片葉的摘葉方式是一種適合提高‘赤霞珠’葡萄果實品質(zhì)的摘葉處理方式。保留靠近果穗1片葉,同去除結(jié)果枝果穗下葉片全部摘除、結(jié)果枝果穗下葉片去葉不去葉柄和不摘葉的摘葉方式相比,首先,增加了葉幕的透光率,增加了光照,提高了葉片的光合速率,積累了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其次,這種摘葉方式也改善了通風(fēng)條件,降低了果實環(huán)境的濕度,給予了充足的自然光照、溫度和濕度,降低了病蟲害的發(fā)生情況。同時,它對果實著色也有一定的影響。增加了果實受光面積,果實著色均勻。這3點可能是保留靠近果穗1片葉可以改善并提高了‘赤霞珠’的果實品質(zhì)的原因。
不同摘葉時間和不同摘葉方式對‘赤霞珠’葡萄果實品質(zhì)影響的研究報道很多。張國濤等[1]認為,在葡萄轉(zhuǎn)色前期和中期摘除‘赤霞珠’葡萄果穗及果穗以下的全部葉片可顯著增加果實含糖量,降低酸度,摘葉處理對果實糖酸比、pH值、總酚、單寧等果實品質(zhì)指標(biāo)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李艷春等[3]認為摘葉、鋪膜以及摘葉結(jié)合鋪膜處理對‘赤霞珠’葡萄葉片光合性能有一定的影響,從而影響到果實品質(zhì)。雷玉娟等[2]以3年生‘赤霞珠’葡萄為試材,研究不同時間、不同摘葉方式對葡萄果實品質(zhì)及樹體成熟度的影響。在保證枝條充分成熟的前提下,采收前7~10天進行半摘葉處理能夠顯著提高上層果實含糖量和下層果實含酸量,而對果實單粒質(zhì)量影響不明顯,摘葉處理后果實產(chǎn)量和枝條成熟度不會受到影響。摘葉處理后能明顯提高上層果實含糖量,對果實含酸量有一定影響。
在栽培管理過程中,影響釀酒葡萄果實品質(zhì)的因素很多,如土壤、氣候、光照、栽培方式等。管理方式是靈活多變的,其中摘葉和鋪反光膜對葡萄果實有一定的影響[22-23]。和本研究結(jié)果一致,摘葉對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總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和固/酸都有一定的影響。
雖然摘葉方式對葡萄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報道很多,但不同摘葉方式對‘赤霞珠’葡萄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文獻不多,尤其是對吐魯番地區(qū)的‘赤霞珠’葡萄摘葉方式研究尚未見報道。因此筆者針對吐魯番地區(qū)‘赤霞珠’葡萄摘葉方式進行了研究。
本研究中,在‘赤霞珠’葡萄的成熟期采樣,處理B和處理C的果實單粒重高于其余處理,且存在明顯的差異,處理B與處理C之間沒有明顯的差異,但處理B的果實單粒重比處理C高。所有摘葉方式的果穗重、枝條成熟度和可溶性固形物指標(biāo)沒有明顯的差異。3種摘葉方式的果實硬度均高于對照,且3種摘葉方式之間也存在明顯的差異,處理B明顯高于處理C。從色差L值看,處理B與對照CK沒有明顯的差異;a值處理B高于其他處理,且處理B與對照CK和處理C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說明處理B的葡萄果實較其他處理更偏紅;b值處理B高于其他處理,其較其他處理更偏黃。處理C的總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和固/酸指標(biāo)在所有處理中均最高,但所有摘葉方式之間沒有明顯的差異。有機酸含量3種摘葉方式均明顯高于對照CK,但3種摘葉方式之間沒有明顯的差異。綜合評價,認為處理B是一種適合提高‘赤霞珠’葡萄果實品質(zhì)的摘葉處理方式。
本研究認為保留靠近果穗1片葉的摘葉方式是一種適合提高‘赤霞珠’葡萄果實品質(zhì)的摘葉處理方式。期望能夠?qū)Α嘞贾椤咸言耘嗉夹g(shù)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jù)。雖然摘葉方式對‘赤霞珠’葡萄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研究有了一些結(jié)果,但在摘葉方式對‘赤霞珠’果實著色方面的測定指標(biāo)方面過于簡單,不夠深入。有研究表明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100 mg/L GA3處理對果實著色具有促進作用[24]。延遲采收也可以提高赤霞珠葡萄品質(zhì)[25]。而如何采用綜合栽培措施提高‘赤霞珠’葡萄果實著色的研究有待于今后的進一步研究。
[1]張國濤,毛如志,陳紹林,等.香格里拉高海拔地區(qū)不同時間摘葉處理對“赤霞珠”葡萄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5(12):15-19.
[2]雷玉娟,王平,婁文浩,等.摘葉處理對赤霞珠葡萄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J].中外葡萄與葡萄酒,2014(2):23-25.
[3]李艷春.果實成熟期光照對赤霞珠葡萄光合作用、果實品質(zhì)及養(yǎng)分積累的影響[D].保定: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2009.
[4]李艷春,楊麗麗,師校欣,等.摘葉和鋪反光膜處理對赤霞珠葡萄果實品質(zhì)性狀的影響[J].河北農(nóng)林科技,2014(5):27-28.
[5]劉曉梅,艾軍,王振興,等.摘葉對山葡萄“左優(yōu)紅”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4(5):42-44.
[6]林樸.摘葉處理對赤霞珠葡萄和葡萄酒品質(zhì)的影響[J].中外葡萄與葡萄酒,2013(4):10-13.
[7]孟鑫,單守明,付東艷,等.葉果比對“北紅”葡萄花色苷積累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6(23):56-59.
[8]王雅倩,范崇輝,張文,等.不同摘葉程度對蘋果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2(15):40-42.
[9]劉國杰,李紹華,宋國慶,等.采前摘葉對蘋果品質(zhì)和枝條貯藏營養(yǎng)的影響[J].中國果樹,2002(2):11-13.
[10]郭亞鋒.摘葉轉(zhuǎn)果對紅富士蘋果著色和品質(zhì)的影響著色及質(zhì)量的影響[J].甘肅農(nóng)業(yè)科技,2009(3):21-22.
[11]陳代,李德美,戰(zhàn)吉宬,等.溫度和日照時間對河北懷來霞多麗葡萄成熟度指標(biāo)的影響[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1,44(3):545-551.
[12]王超.不同葉幕處理對釀酒葡萄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D].楊凌: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2015.
[13]張義杰,張國濤,王文鵬,等.不同留葉量及不同時間摘葉處理對高海拔香格里拉地區(qū)“霞多麗”葡萄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6(22):30-35.
[14]李紅燕.不同補光措施、調(diào)虧灌溉及有機肥對釀酒葡萄生長及品質(zhì)的影響[D].陜西: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2016.
[15]姬利潔,王振平,丁小玲,等.摘葉處理對釀酒葡萄果實品質(zhì)的研究進展[J].中外葡萄與葡萄酒,2016(1):40-43.
[16]肖慧琳,張超杰,劉萬好,等.摘葉對赤霞珠葡萄果實和葡萄酒品質(zhì)的影響[J].山東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5,47(11):36-39.
[17]張繼祥,岳玉苓,魏欽平,等.除內(nèi)袋時間及摘葉對紅富士蘋果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J].應(yīng)用生態(tài)學(xué)報,2010,,2(8):1947-1952.
[18]秦偉,劉立強,司宏章,等.疏果摘葉對紅富士蘋果果實發(fā)育及其品質(zhì)的影響[J].新疆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5,52(8):1418-1424.
[19]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實驗原理和技術(sh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
[20]高俊鳳.植物生理學(xué)實驗指導(dǎo)[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9-200.
[21]曹建康,姜微波,趙玉梅.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實驗指導(dǎo)[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7:44-46.
[22]李艷春,杜國強,師校欣,等.摘葉與鋪反光膜對赤霞珠葡萄結(jié)果部位葉片光合性能的影響[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09,37(22):10470-10502.
[23]郭殿榮,周洪利,崔高闖,等.摘葉、鋪反光膜對‘南果梨’著色的影響[J].北方果樹,2007(4):7-8.
[24]霍珊珊,惠竹梅,馬立娜,等.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對赤霞珠葡萄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學(xué)報,2012,40(1):183-188.
[25]溫鵬飛,鄭蓉,牛鐵泉,等.延遲采收對赤霞珠葡萄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J].山西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1,39(12):1281-1283,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