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洪 興
(東北師范大學 文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
“道法自然”是道家學派的核心理念。老子認為,人、地、天、道為“域中四大”,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以下引《老子》文字,只列章數(shù)),人、地、天、道因因相循,形成人生、社會、天地乃至宇宙的大系統(tǒng)。莊子作為道家學派重要的代表人物,繼承并發(fā)展了“道法自然”的思想,提出“萬物殊理”思想并實現(xiàn)了物性之自然、人性之自然、人心之自然三個轉(zhuǎn)向,將“道法自然”思想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梢哉f,正是因為有了莊子的“道法自然”,道家這一思想綱領(lǐng)才呈現(xiàn)出細致具體、玄妙入微的特點。
在道家哲學體系中,道“可以為天下母”(25章),“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廣,日月不得不行,萬物不得不昌”(《莊子·知北游》)。道具有本體的地位,既能產(chǎn)生世間萬事萬物,又是萬事萬物存在的標準與尺度。道如何大化天下、周行而不殆呢?所遵循的原則即是“道法自然”。單從字面理解,“道法自然”即道效法自然,似乎在道之上還有一個更高的范疇“自然”,這與道家的理論體系是相悖的?!白匀弧币辉~,在《老子》中共出現(xiàn)5次,除“道法自然”(25章)外,其他4次分別是“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17章)“希言自然”(23章)“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51章)“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64章)。蔣錫昌在《老子校詁》中說:“《老子》所謂‘自然’,皆指‘自成’而言?!猿伞嗉慈哒录拔迨哒隆曰?。”[1]113這話頗有些道理。在筆者看來,“自然”是指沒有外力作用下的自成、自化和自為,也即自然而然,所以在“道”之上并沒有一個更高的范疇。
對于“道法自然”的解釋,較為典型的說法有兩種。一是漢代河上公注曰:“道性自然,無所法也?!盵2]103此說影響甚大,林希逸《老子口義》、焦竑《老子翼》乃至當代一些《老子》注家都沿襲此說,如陳鼓應(yīng)《老子今注今譯》中釋為“‘道’純?nèi)巫匀?,無所法也”[3]173-174。但立足《老子》文本,“道法自然”之“法”確有“效法”“法則”之意,不能將此字無視或者忽略,所以一些注家將河上公的注釋延展,如任繼愈《老子新釋》中釋為“道以它自己的樣子為法則”[4]114,馮達甫《老子譯注》中釋為“道遵循自己生成的樣子”[5]60-61。二是曹魏時王弼在《老子道德經(jīng)注》中說“道不違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于自然無所違也”,強調(diào)“道順自然”[6]64。但道究竟要“順”什么樣的自然呢?王中江在《“道法自然”本義》一文中說“道法自然”即“道效法或遵循萬物的自然”①。比較上述兩種說法,筆者更傾向于后者,認同王中江所說的“道法自然”即道“效法萬物的自然”,也就是說,道效法或者說遂順萬物的自生、自在和自為。從這個意義上說,道具有遍存性,“道在屎溺”(《莊子·知北游》)也就具有了可能性,萬事萬物都有道。
我們知道,道家哲學的基點是無。老子所強調(diào)的“道常無為而無不為”(37章)“上德無為而無以為”(38章)以及《老子》中多次出現(xiàn)的“不敢為”(3章、64章、67章),莫不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則。相比較而言,老子“道法自然”思想是原則性的、綱領(lǐng)性的,他的繼承者莊子則把該思想進一步細化、具體化,并明確提出了“萬物殊理”的主張?!肚f子·則陽》篇中說:“四時殊氣,天不賜,故歲成;五官殊職,君不私,故國治;文武,大人不賜,故德備;萬物殊理,道不私,故無名。無名故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彼臅r、五官、文武乃至萬物各有自己的運行規(guī)則,各有自己不同的生成理路,能夠自為自成,天、君、大人、道不必刻意“有為”,從而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境地。由“道法自然”到“萬物殊理”的拓展,是莊子思想的一大貢獻。
莊子繼承并發(fā)展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做到了“三個轉(zhuǎn)向”,即轉(zhuǎn)向萬事萬物的齊一,以實現(xiàn)物性之自然;轉(zhuǎn)向?qū)θ诵援惢呐?,以實現(xiàn)人性之自然;轉(zhuǎn)向心靈境界的涵養(yǎng),以實現(xiàn)人心之自然。
《莊子·齊物論》是天下第一等的文字,“齊物論”則是莊子最特異的思想。關(guān)于“齊物論”,有兩種解釋:一是“齊物之論”,劉勰《文心雕龍·論說》中提出“莊周齊物,以論為名”,“齊物”即齊同、等齊萬事萬物;“齊物之論”,即齊同萬事萬物的論述,強調(diào)在道面前萬事萬物的齊一。二是“齊同物論”,林希逸《南華真經(jīng)口義》中說:“物論者,人物之論也,猶言眾論也。齊者一也,欲合眾論而為一也。戰(zhàn)國之世,學問不同,更相是非,故莊子以為不若是非兩忘,而歸之自然,此其立名之意也?!敝斓弥肚f子通義》中說得更為簡潔:“物論者,眾論也,齊之者,合彼此是非而一之也?!?在林、朱二人看來,“物論”即人物之論、眾論,即《齊物論》中所謂“儒墨之是非”者;“齊同物論”,即消解儒墨一曲之私,泯滅是非論爭,棄方術(shù)而齊同于道術(shù)。關(guān)于上述兩種觀點,章太炎在《齊物論釋》傾向于第一種,他評價說:“齊物屬讀,舊訓(xùn)皆同,王安石、呂惠卿始以物論屬讀,不悟是篇先說喪我,終明物化,泯絕彼此,排遣是非,非專為統(tǒng)一異論而作也。應(yīng)從舊讀。因物忖物,所以為齊,故與許行齊物不同?!盵7]61其實,不管是“齊物之論”還是“齊同物論”,側(cè)重點都是一個“齊”字,二者大同小異,并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②?!褒R物之論”是強調(diào)萬事萬物的齊同、平等;“齊同物論”是強調(diào)眾論、各家之說的齊同、無差別,而各家之說討論的仍是事與物的問題。理解“齊同物論”與“齊物之論”不可太過拘泥,否則就陷入了“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迷局,失去了莊子《齊物論》的神髓。為什么要轉(zhuǎn)向萬事、萬物、萬理的齊一呢?一方面是有客觀基礎(chǔ)?!暗录嬗诘馈?《莊子·天地》),萬事萬物皆由道產(chǎn)生,皆有道、有德,在道面前,萬事萬物都是平等的。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現(xiàn)實需求。春秋戰(zhàn)國時期,“天下大亂,賢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 (《莊子·天下》),“一曲之士”各有其“成心”,撥弄是非,皆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物論”,與大道相去甚遠。所以,莊子從“道”的觀點出發(fā),認為世間一切矛盾對立的雙方,諸如生與死、貴與賤、榮與辱、成與毀、小與大、壽與夭、然與不然、可與不可,等等,都是沒有差別的,各家各派不如物我兩忘,不言不辯,超然是非之外。
人生在世,功名利祿都很難繞過去,“得”與“不得”乃至“得不到”,往往讓人猶豫、彷徨、掙扎、苦悶,導(dǎo)致人性扭曲,異化為“祿蠹”。而莊子生活的時代,正是諸侯爭霸、百家爭鳴、處士橫議的“白熱化”階段,功名利祿既可唾手可得,也可轉(zhuǎn)瞬即逝,社會的動蕩更助長了人心的浮躁,莊子對此深惡痛絕。他極力批判人性的異化,把社會賦予人生的光環(huán)層層褪掉,試圖還原人性的本真,人性的自然。在《馬蹄》篇中,莊子以馬為喻,寫馬的真性是“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御風寒,龁草飲水,翹足而陸”,但善于治馬的伯樂卻“燒之,剔之,刻之,雒之,連之以羈縶,編之以皂棧,馬之死者十二三矣;饑之,渴之,馳之,驟之,整之,齊之,前有橛飾之患,而后有鞭策之威,而馬之死者已過半矣”。在伯樂殘酷的馴治下,大部分馬都被迫害致死,只有小部分能活下來;而活下來的這一部分呢,早已失去了它們的本性,變成了伯樂的奴隸。而人亦是如此,在功名利祿的誘導(dǎo)之下,人的本性也在逐漸喪失。在《列御寇》篇中,有“舐痔得車”的寓言,宋人曹商因替宋王使秦,得車百乘,回來后在莊子面前炫耀,莊子以“舐痔得車”的寓言,痛斥曹商。在莊子看來,獲取功名利祿的人,都要違背自己的本性,做一些卑下的勾當。在《庚桑楚》篇中,莊子對人的種種性情與欲望進行了全面的否定,他說:“貴富顯嚴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動色理氣意六者,謬心也;惡欲喜怒哀樂六者,累德也;去就取與知能六者,塞道也?!边@些性情和欲望都會使人勃志、謬心、累德、塞道,因而人們便被層層的假面遮蓋起來,失去了本真。在《天地》篇“漢陰丈人灌圃”的寓言中,子貢看到漢陰丈人抱甕灌圃,用力多而見功少,想教他用機械灌圃,結(jié)果卻招來老人的訓(xùn)斥。在漢陰丈人看來,使用“機械”,必有“機事”;有“機事”,則產(chǎn)生“機心”;有“機心”;則使人本真受損。這大概是人類歷史上關(guān)于人性異化的最早的論述。
在莊子看來,世俗社會爾虞我詐,充滿了兇險,這在《莊子》寓言中多有反映,其中最為典型的是《至樂》篇中“髑髏樂死”的寓言。在髑髏看來,人生于世,有亡國之事、斧鉞之誅、不善之行、凍餒之患、春秋之累、禮義之煩等,而死了之后才能生活在“無君于上,無臣于下”的境界里,徹底解脫世俗社會的苦累與災(zāi)難。對于世俗人生,莊子也充滿了幻滅感?!洱R物論》中說人生:“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耶!人謂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指出人從生到死,為外物所役,忙忙碌碌,愚昧不知天理,實可哀嘆。人世苦難,人生虛幻,世俗社會中的人何以自處呢?筆者以為,莊子雖對社會、人生進行了激烈的批判,但他卻沒有走上對抗的道路,而是回轉(zhuǎn)到自己的內(nèi)心,主張回歸心之自然。為提升心靈境界,莊子提出了很多修養(yǎng)的方法。如《人間世》中借孔子之口提出了“心齋”的概念,要求排除雜念,虛而待物,使心靈純靜守一,專心致志于體道之境;《大宗師》中借顏回體道的過程,提出了“坐忘”的概念,強調(diào)“墮肢體”“離形”和“黜聰明”“去知”兩個方面,忘掉肢體形貌,忘掉聰明才智,達到《齊物論》中南郭子綦“吾喪我”的狀態(tài);其他如《齊物論》中提出的“以明”、《養(yǎng)生主》中提出的“懸解”、《大宗師》中提出的“攖寧”都是希望在體道過程中達到無欲、無求、無知、無慮、無他、無我的境界。
在道性自然思想的導(dǎo)引下,莊子主張萬事萬物萬理齊同,批判人性異化,強調(diào)心靈境界,從而轉(zhuǎn)向了物性自然、人性自然、心性自然,進而實現(xiàn)了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提升??梢哉f,“道法自然”的思想,既是莊子思想的出發(fā)點,也是其歸宿點。
莊子“道法自然”思想實現(xiàn)了“三個轉(zhuǎn)變”,在總體上呈現(xiàn)出自化、整體、真實、素樸等方面的特征。
“道法自然”即效法萬事萬物的“自己如此”,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殊理”,其發(fā)展、變化都有其自身內(nèi)在的規(guī)律,任何人為的、外部的強制力量只會適得其反?!独献印窌?,常出現(xiàn)“自化”“自正”等概念,《莊子》書中亦是如此。如《天地》篇“若性之自化,而民不知其所由然”,《秋水》篇“物之生也,若驟若馳。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何為乎,何不為乎?夫固將自化”,《在宥》篇“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漁父》篇“天子、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四者離位而亂莫大焉”,等等。自化性特征是“道法自然”思想的首要特征,強調(diào)萬事萬物的自主、自在、自由,體現(xiàn)了合規(guī)律性、合存在性的統(tǒng)一。莊子為什么要堅持“自正”“自化”呢?因為有儒墨之是非,有諸子百家之“爭鳴”,有世間諸人之“成心”。人們都把自己的是非作為標準要求別人,所以造成世間大亂,道德不一?!吨翗贰菲?,“魯侯養(yǎng)鳥”的寓言可以說是這方面的典型。這則寓言中,魯侯因為喜歡海鳥,把它供于太廟之中,奏《九韶》之樂,備豬、牛、羊三牲之食物;但海鳥卻不敢吃一口食物,不敢喝一口水,以至于三天之后餓死了。鳥的天性如何呢?歐陽修《畫眉鳥》詩中說“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鳥喜歡自由自在地飛翔,魯侯以己度鳥,犯的是主觀“成心”的錯誤。所以,莊子主張“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莊子·秋水》)。
《莊子》一書中,“真”字出現(xiàn)了近70次,其中既有形容詞、副詞,也有名詞,反復(fù)強調(diào)“真”的重要性。何謂真?《莊子·漁父》篇中,有一段對“真”的集中的表述:“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強親者,雖笑不和。真悲無聲而哀,真怒未發(fā)而威,真親未笑而和。真在內(nèi)者,神動于外,是所以貴真也。……禮者,世俗之所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貴真,不拘于俗?!闭婕词亲匀弧⑻烊?,純生葆真,法天貴真。為了能夠做到真,莊子批判了“非人”的種種表現(xiàn),這一方面我們上文在探討莊子反對人性異化、倡導(dǎo)人性自然時有所論及?!肚f子》書中,充滿了對“失其性”“易其性”“遷其性”“離其性”的批判。人性為什么會異化呢?莊子指出,人性異化的原因是“自喪”?!缎鞜o鬼》篇中說:“我必先之,彼故知之;我必賣之,彼故鬻之。若我而不有之,彼惡得而知之?若我而不賣之,彼惡得而鬻之?嗟乎!我悲人之自喪者,吾又悲夫悲人者,吾又悲夫悲人之悲者,其后而日遠矣?!边@里的“自喪者”即喪失了人的根本?!犊樞浴菲?,莊子有“倒置之民”的說法,指的是那些“喪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肚锼菲?,莊子還講了一個壽陵余子邯鄲學步的故事:“且子獨不聞夫壽陵余子之學行于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眽哿暧嘧右騿适湔?,只落得個可笑的下場。可以說,真既是道的一種內(nèi)在品性,又是道的一種外在形態(tài)。
道家崇尚自然,反對一切人為的造作、虛飾、附麗、奢華。在外在的日常生活方面,要求簡約,刪繁就簡?!独献印?2章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薄肚f子·天地》篇中則進一步論證說:“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亂目,使目不明;二曰五聲亂耳,使耳不聰;三曰五臭熏鼻,困惾中顙;四曰五味濁口,使口厲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飛揚。此五者,皆生之害也?!?在老、莊看來,五色、五音、五味、馳騁畋獵乃至于難得之貨,只會讓人們看不清、聽不明、味不正,只會讓人們心煩氣躁、忘乎所以。在內(nèi)在的人性人心方面,要求見素抱樸?!独献印返?9章中說:“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 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這里,素是指沒有染色的絲,樸是指沒有雕琢的原木,素樸強調(diào)的則是人性的自然狀態(tài),莊子極力贊美這種狀態(tài)。《莊子·天道》篇中說:“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馬蹄》篇中更是有集中的描述。在莊子看來,遠古時期,人們織而衣,耕而食,是同德之世、至德之世,“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人們無知無欲,道德淳樸;但圣人出現(xiàn)之后,行仁義,制禮樂,卻出現(xiàn)了天下相疑、擾亂紛爭的局面;于是莊子連發(fā)六問:“故純樸不殘,孰為犧尊?白玉不毀,孰為珪璋?道德不廢,安取仁義?性情不離,安用禮樂?五色不亂,孰為文采?五聲不亂,孰應(yīng)六律?”對人世間的難得之貨、仁義禮樂、文采六律進行了強烈的質(zhì)疑與批判,要求回歸外在生活的簡約與內(nèi)在人性的素樸。其實,對老、莊整體思想而言,在外在的簡約與內(nèi)在的素樸之間,前者是基礎(chǔ),后者是其旨歸,經(jīng)過由外而內(nèi)的修養(yǎng)才能葆有人性中的本真素樸。關(guān)于莊子“道法自然”的素樸性特點,因與其自化性、整體性、真實性密切相關(guān),這里就不再贅言。
總之,莊子在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基礎(chǔ)上,倡導(dǎo)“萬物殊理”,對宇宙、對社會、對人生、對人性不拆解、不分割,并予以整體直觀,從而達到了萬物齊一、死生一體、人性純真素樸的境界,這是莊子對道家乃至整個中國古代思想的巨大的貢獻。
注釋:
①另外,王中江還發(fā)表《道與事物的自然:老子“道法自然”實義考論》一文,強調(diào)“‘道法自然’的確切意思是道遵循或順應(yīng)萬物的自己如此”(《哲學研究》2010年第8期)。
②如果讓筆者從“齊物之論”與“齊同物論”兩種觀點中選取其一的話,筆者更傾向于后者。因為在《齊物論》篇中,莊子反復(fù)強調(diào)辯論的問題,強調(diào)人們各有“成心”而產(chǎn)生是非,人們立場、標準的不同是問題產(chǎn)生的根源,而這即是林希逸、朱得之所說的眾論、人物之論,也即“物論”?!洱R物論》中說的“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為是而有畛也。請言其畛:有左有右,有倫有義,有分有辯,有競有爭,此之謂八德”,其中“分”“辨”“競”“爭”都與辯論有關(guān),造成了“天下大亂,賢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天下》篇)的局面。莊子要消除這種“大亂”,消除“道術(shù)將為天下裂”的局面,泯滅是非,使人們能夠見到“天地之純”(《天下》篇),故“齊同物論”之說為是。
[1]蔣錫昌.老子校詁[M].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37.
[2]王卡,點校.老子道德經(jīng)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華書局,1993.
[3]陳鼓應(yīng).老子今注今譯[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7.
[4]任繼愈.老子新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馮達甫.老子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6]王弼,注.樓宇烈,校釋.老子道德經(jīng)注校釋[M].北京:中華書局,2008.
[7]章太炎.齊物論釋[M]//章太炎全集(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