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峰
摘要:初中政治是初中一門基礎學科,教學目的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新課改要求下,將德育貫穿于政治課堂是教師和社會關(guān)注的熱點,本文主要對德育教育融入初中政治教學進行思考,以為廣大初中政治教師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初中政治 德育教育 課堂教學 思考
初中政治教學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道德觀念的形成等有重要意義,作為一門德育課程,它的意義非凡。長期以來政治課程被看作是一門文化知識課程,課外活動的減少,使其對于德育教育還是比較忽視的。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在初中政治的實際教學中要融入德育教育,要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空間和生活空間,同時注重學生社會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情境設置,不能僅是簡單說教。作為一名政治教師,其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要符合要求,要成為學生的榜樣,在上課時要利用豐富的情感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陶冶,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學生的情感影響除了在課堂后,還在延續(xù)到課后,在課后教師要與學生做朋友,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尋找適當機會在交流的情況下對學生進行教育。在日常言論上,教師要對國家對社會負責任,不能發(fā)表對國家和社會不利的語言誤導學生。在舉止上要做到為人師表,使學生可以體會到教師的熱心和道德風尚。
首先,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教師要將德育教育融入到學科教育之中,激發(fā)學生的道德熱情。目前有二種教學誤區(qū),一是認為只要課堂上學生夠活躍、氣氛夠好,那么就是一堂好課,其實這與教育本質(zhì)是相違背的,也弱化了初中政治中的德育教育職能。二是教師為了中考需要,在課堂上進行填鴨式教學,學生只是對知識進行記錄和死背,這實際是在消磨學生的政治學習熱情,影響學生的德育教育。其次,將德育教育融入到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情境中。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特點把德育教育作為重點,以發(fā)揮學生在政治課堂上的德育主體地位。要建立獎勵機制,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還能升華道德情操??梢越Y(jié)合國內(nèi)外熱點事件利用圖片、視頻等進行主題討論,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以激發(fā)學生的道德熱情,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再次,社會實踐活動可以是走出去也可以是走進來。走出去主要是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diào)查,使學生獲得大量實踐知識,以加強對政治理論的深入理解和探究。請進來主要是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邀請相關(guān)專業(yè)人士來校進行專題講座。不管是走出去還是請進來都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思想道德覺悟。
教育不僅是通過教材進行資源教育,還包括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關(guān)心。如在講授《為堅強喝彩》時可以與學生一起制定體育鍛煉計劃,并進行相互監(jiān)督。只要教師夠用心,就可以抓住教育的良好機會,結(jié)合教育內(nèi)容進行德育教育,同時以以身作則,通過自己的例子進行感染學生,通過真心關(guān)愛學生使學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感受到教師的關(guān)心。特別是對于后進生,需要投入更多精力通過多渠道多形式進行關(guān)心和激勵,以使其慢慢提升。
初中政治教育主要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觀點進行學習,使學生在學習中領會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促進學生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特性進行有效方法的選擇,在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以擺脫學生被動灌輸?shù)谋粍訝顟B(tài),要讓學生多參加實踐,以發(fā)揮德育教育的教育功能。德育教育是一種無形教育,是通過潤物細無聲來使學生受到感染。
初中政治教學中可以采取課堂辯論的教學模式,這是對傳統(tǒng)灌輸?shù)母母铮處熆梢蕴岢鰡栴},學生和教師可以根據(jù)中心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并各抒已見。辯論的過程是對是非進行明辨的過程,是對知識進行鞏固的過程,辯論過程可以讓教師和學生對知識內(nèi)容進行深入思考,通過思想的碰撞找到學習樂趣,也能促進學生對德育教育的領悟。如在講授《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與集體主義》時可以將學生按照其觀點分成為不同的兩組,主要圍繞以“企業(yè)以德為先還是以利為先”進行辯論。在辯論過程中兩個小組的學生把自己知道的現(xiàn)實的例子融入到辯論中,不管是以德為先還是以利為先,小組都要先對優(yōu)點和不足進行分析,同時結(jié)合自己的知識進行辯論,這樣可以樹立學生的集體主體榮譽感。利用辯論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全面結(jié)合,做到教學相長,同時又使學生在辯論中學習了團隊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加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和互補,讓學生在分享他人觀點的同時對問題達到更全面的認識。辯論教學模式使學生拓展了知識面,在課堂中體驗了生活,在生活中能明是非,明責任,在尊重他人的基礎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是不太成熟,他們愿意學習喜歡模仿,他們喜歡新鮮的事物。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進行另外角色的模仿,從之前有固定角度變成另外一個角色,可以使他們在模仿過程中更關(guān)心社會上的職業(yè)、人和動態(tài),同時可以增加其學習興趣,從被學習轉(zhuǎn)變?yōu)橹鲃訉W習,提升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對德育進行感知。活動教學主要是改變只讀書不關(guān)心時事的學習狀態(tài),讓學生多參加課外活動,在動態(tài)學習中接受初中政治教育,接受德育教育。
總之,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挖掘與生活貼近的例子,以激發(fā)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良好德育習慣的養(yǎng)成。要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進行實踐,讓學生在活動學習過程中樹立責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1]鄭志陽.淺談如何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J].快樂閱讀 (上旬刊),2012,(08).
[2]陸雷.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J].學生之友(初中版)上,2011,(08).
(作者單位:山東省濰坊(上海)新紀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