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鋒
摘 要:在新課程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要真正起到教師的組織、引導、學習參與的作用,教師必須自然地融入到學生的學習小組和班級中去,在教學環(huán)節(jié)和細節(jié)中找到適合新課程學習方式新理念的形式和方法。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探究;合作;有效性
有效的課堂教學實際上是通過一定的教育教學活動,使學生的收獲達到預期的最佳效果。這里的教育教學活動不僅僅指教師的教,還包括學生的學以及學習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因此課堂教學的效果直接關系到教學的質量和人才培養(yǎng)的實際價值。
一、勤于備課預演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礎
備課是教學的重要行為之一,是教師上好課的關鍵,如果備課無效,教學必然無效。我們花氣力研究備課實際上是“磨刀不誤砍柴工”。備課的研究應比教學其他環(huán)節(jié)的研究更為重要,要大力提倡和實施有效備課。教師應該從學生學習活動的角度來備課。這堂課會有哪幾項活動,怎樣安排,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怎樣指導,怎樣與學生互動,在活動中怎樣進行評估和調控等等,應該是教師著重考慮的問題。不僅需要事先備課,還要學會事后備課,進行教學反思。
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處理,把學生作為教學的基本出發(fā)點,關注學生的發(fā)展。這也是新課標以學生為主體的體現(xiàn)。只有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角,其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才能有一個比較大的空間。同時,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思考的多樣性,尊重學生思維綻放的火花,也就是說備課一定要備學生。教師一方面要盡可能的豐富教材資源,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學習材料;另一方面要能夠為學生提供主體教材資源,為學生提供優(yōu)秀的活教材,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加強課間體驗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在新課程改革的課堂中,學生的學習體驗,一般來源于強烈的認知沖突,并在親歷性的認識和實踐活動中解決問題,獲得體驗。同時我們教師要在教學中為學生疏通必要的信息通道,使教學更加開放和對話,讓課堂成為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讓學生在生動的信息背景下進行思維的加工,形成新的思維成果。如學生在寫作時,都想到了可以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文章顯得生動、形象,但很多學生的比喻都天馬行空,不貼切實際,這時便須引導學生去聯(lián)系生活,用生活中較常見的物體作為比喻、擬人的對象,這樣就使文章顯得更為生動、形象,可讀性、精彩性也增強了不少。引導學生去努力質疑,鼓勵學生進行有效的、民主的對話,在沙龍式的課堂思辨中不斷擦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在有價值的課堂論辯中使學生成為有自己思想的學生。
三、轉變學習方式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點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是目前新課程倡導的新教學理念,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是三種基本的學習方式。隨著新課程的全面實施,對課堂教學有了重新認識和定位,學習方式作為新課程理念之一用來指導我們的課堂教學行為,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對學生的成長、發(fā)展來講,它的意義和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我曾嘗試著在課堂上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去感知課文內容,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性大大增強了,但此時,教師的引導則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學生的自控能力及目標明確性較弱,正確的引導能更好的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教師的引導應著眼于引,不可操之過急。
當然在課堂教學中要真正體現(xiàn)學習方式的作用,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必須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1.處理好教師與學生、個體與小組之間的關系。
教師除了組織正常的課堂教學,更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就學生個體及小組的學習品質、態(tài)度、方法和習慣的培養(yǎng)。所以,在新教材的教學中,要實現(xiàn)學習方式的價值,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習慣和方法入手,最終達到分工明確,各負其職的目的。
2.處理好文本與生活的關系。
生活即語文,語文教學應樹立大語文觀。從課文角度看,缺乏生活體驗的學習只是獨立于“人”之外的簡單認識;從語文綜合性的設計看,更加關注現(xiàn)實生活,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到大自然里學習語文,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只有把語文同生活聯(lián)系起來,語文才更能體現(xiàn)出人文價值和生命價值的意義,語文課堂方能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在有效性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明白新課程的基本價值取向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這將對語文教師的角色定位和教學方式產生重大影響。
教師角色由“傳授型”向“研究探討型”轉變。以往的教學方式教師強調“齊步走”、“滿堂灌”。這種教學對教師的角色定位很明確,只需要“傳授”,教師的基本職能就是“照本宣科”,而事實上,由于學生的個性差異,這樣的課堂教學并不利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的實施
教學方式由“傳授型”向“師生互動型”轉變。普通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無視學習是主體的活動過程,也與當代突飛猛進的信息科技相去甚遠。今后的語文教學方式必然需要發(fā)生相應的變革,即把教學過程變成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
所以,在新課程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要真正起到教師的組織、引導、學習參與的作用,教師必須自然地融入到學生的學習小組和班級中去,在教學環(huán)節(jié)和細節(jié)中找到適合新課程學習方式新理念的形式和方法。我相信有效與智慧是共存的,有效的課堂會時時閃現(xiàn)智慧,智慧的課堂也會處處彰顯有效。我們要做一名充滿智慧的引領者,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多些有效性,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多些快樂和美麗!
參考文獻:
[1]課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9期
[2]鐘啟泉,崔允郭.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2002.
[3]《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教材》 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