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翼
摘 要:隨著我國耕地的日益減少和失地農民的日益增多,很多農戶都面臨著從單一性傳統(tǒng)農業(yè)的生計模式向生計多樣性轉變的問題,分析了人力資本在農戶這一轉變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關鍵詞:人力資本;生計;生計多樣性;人力資本稟賦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13-0041-02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3.214;F592;F224 文獻標志碼:A
1 背景與問題
《2016中國國土資源公報》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末,全國耕地面積為13 495.66萬hm2,各種原因年內凈減少耕地面積4.35萬hm2。耕地減少的趨勢在未來的一段時間仍將存在,勢必導致失地農民的增加和越來越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這對我國農村延續(xù)了幾千年的以傳統(tǒng)農業(yè)為主的單一性生計模式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1,2]。如何更好實現農戶生計模式的轉變,是目前我們無法回避的話題。
2 調查分析
2.1 樣本的選擇
本文選擇的研究區(qū)域分別是成都市郫縣A鎮(zhèn)C村和成都大邑B鎮(zhèn)D村各100份樣本,從目前兩村的生計種類來看C村農戶從事的生計種類比較多,而D村則較少。但五年前,兩村的生計種類比較類似,且兩區(qū)的農民人均純收入在五年前也比較相近(2011年年底),具有很好的對比意義,因此本研究的回溯期為五年。本文主要參照國內外(主要是Sharp對于非洲地區(qū)農戶的生計分析)的分析方法,并根據研究區(qū)域的實際情況做相應調整[3,4]。
2.2 生計多樣性指數
這里采用閻建忠等學者對于生計多樣性指數做為衡量生計多樣性的具體量化指標,這里的生計多樣性指數是由每個家庭從事的生計活動種類數構成。(每月從事該生計活動的時間平均不少于30h,且一年從事該生計活動不少于2個月)。農戶從事一項生計活動,即賦值為1,從事兩項生計活動,即賦值為2,依此類推。
2011年的時候,兩村的生計多樣性指數都比較低(見表1),兩村的主要生計種類都是以傳統(tǒng)農業(yè)種植為主。
到2016年,兩村的生計多樣性指數就出現了比較大的差距(見表2),C村的農戶生計多樣性水平較高,生計多樣性指數達到了2.51,與2011年相比有了較快的增長,而D村的農戶生計多樣性水平較低,生計多樣性指數為1.72,與2011年相比增長不是特別明顯。
本次調查的200份問卷中,除了兩戶(因為家庭有主要勞動力患?。?016年從事的生計種類數比2011年少以外,其他的198戶調查樣本都顯示的2016年從事的生計種類數都等于或者大于2011年,其中2016年從事的生計種類數大于2011年的有127戶,等于的有71戶。在對127戶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90%(96.8%)的樣本都顯示追求經濟收入的提高是其生計種類增加,生計策略轉變的最大原因。而從結果來看,這127戶有超過90%(92.1%)的農戶人均純收入較2011年有了超過20%的增長,可以看出,在生計種類由單一性向多樣性轉變后,大部分被調查的農戶的人均收入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3 各項生計資本與生計多樣性指數的相關分析
參考Sharp對具體的各項目生計資本的具體指標的計算,參考國內外相關研究方法,并對指標做相應的調整,根據CD兩村調查的200份樣本,各項資本與生計多樣性指數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其結果如表3所示。
從表3反映的各項生計資本與生計多樣性指數的相互關系來看。人力資本與生計多樣化指數的相關性系數分別為0.956,與生計多樣性指數高度相關。從人力資本的健康角度來說,一個家庭勞動力多、家庭成員身體好,醫(yī)療費用支出少,家庭負擔就小,就能夠從事多種生計活動;而教育方面,對于農戶來說,受教育越高的農戶人力資本存量越高,他們也能更好的配置其他種類的資本,獲取更好的經濟機會,擁有更多的條件來選擇多樣性生計并取得成功。
4 人力資本的稟賦
通過以上的相關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人力資本存量的高低與生計多樣性有著密切的關系[5]。受過較長時間教育或接受較多培訓等人力資本存量的農戶在生計多樣性的選擇方面有著較大的優(yōu)勢,也很容易取得成功。但是,在調查中也存在著一些特例:如一部分農民,盡管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憑借吃苦耐勞的品質和愿意思考的頭腦,一步步的從底層做起,隨著事業(yè)的發(fā)展也能認識不同行業(yè)的人,從而擴大自己的交際面和社會資源,這些都對他事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比如C村張××從餐館的服務員到現在經營一家150 m2生意不錯的農家菜館等等。
從這些個案我們不難發(fā)現,人力資本存量較低的個人在生計多樣性的選擇過程中一樣能取得非常優(yōu)異的表現。比如說張××,其文化程度很低,也基本上沒有參加職業(yè)培訓,但是其收入和經濟狀況在當地卻表現的比較突出,筆者認為人力資本稟賦在其中發(fā)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根據字典的解釋:稟賦是指人所具有的智力、體魄等素質,即天賦。根據稟賦的字面意思解釋,稟賦既包含人自身所具有的先天因素,也包含人作為社會經濟活動的主體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獲得的資本、技能等后天因素。根據解釋,有學者對勞動力稟賦給予了重新的定義,勞動力稟賦是指在一定的時期,特定的社會經濟環(huán)境背景下,勞動者參與社會生產實踐過程中所擁有的先天物質條件和智力素質以及后天獲得的資源、資本、智力水平等物資和非物質要素,以及體現出的社會經濟關系的社會關系的總稱。即勞動力稟賦是在先天智力賦予的資源等物質條件的基礎上,通過后天不斷的努力,創(chuàng)新使其創(chuàng)造力不斷提升,進而獲取更高的智力和非智力條件的組合。由此不難解釋雖然張××的人力資本存量比較低,但是通過其后天的努力,在十幾年的餐飲行業(yè)中摸爬滾打,通過自己的努力,積累了相當的工作經驗和人際關系,因此也取得了相當的成功。相比沒有工作經驗的人來說,張××的優(yōu)勢就在于他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以及在工作經驗中積累的人際關系,這些也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為,工作經驗本身也是人力資本。所以說一個人即使人力資本初始存量不高,但通過工作中積累工作經驗,通過干中學,也一樣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甚至比人力資本存量初始較高的人在多樣性生計策略選擇過程中表現的更為出色。
5 結束語
相對于貧困地區(qū),富裕地區(qū)的生計多樣性指數較高,生計策略轉變的較為成功。這些地區(qū)農戶人力資本初始存量相對較高,他們在多樣性生計策略選擇方面具備著某些優(yōu)勢,也更容易取得成功。而貧困地區(qū)相對來說人力資本初始存量相對較低,在生計策略的選擇過程中也會面臨諸多困難。但是貧困地區(qū)的農戶也不是絕對處于劣勢,從前面張××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人力資本初始存量較低的農戶也完全可以通過后天的工作經驗來彌補劣勢,因為工作經驗也是一種人力資本。各級政府要密切注意這一點,要積極探索,努力改變人力資本投資結構,來彌補人力資本初始存量較低地區(qū)的先天劣勢。同時,貧困地區(qū)的農戶也要想辦法改變這一現狀,努力地走出去,通過工作經驗的積累來提高自己人力資本存量,增強自己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Sharp Kay.Measuring Destitution: Integrat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the Analysis of Survey Data, IDS Working Paper 217,2003.
[2]閻建忠等.青藏高原東部樣帶農牧民生計的多樣化[J].地理學報.2009(2):221-233.
[3]Ellis Frank, Bahiigwa Godfrey. Livelihoods and rural poverty reduction in Uganda. World Development,2003,31(6):997-1 013.
[4]Ellis Frank, Bahiigwa Godfrey. Livelihoods and rural poverty reduction in Tanzania. World Development,2003,31(8):1 367-1 384.
[5]侯佳偉等.流動人口的人力資本稟賦效應及其代際差異[J].南方人口.2012(6):6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