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成英
摘 要: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化學式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化學作業(yè)高中課程中的基礎課程之一,實驗室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在進行化學實驗的教學時,對于這些抽象的知識,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非常多的困難,這些化學理論知識就很大的難度,涉及到的知識面非常過,學生的生活閱歷和認知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在化學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并不是很高。隨著新課改的提出,化學實驗的教學成了課堂中的重點環(huán)節(jié)。身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應該認清當前的教學現(xiàn)狀,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加快對傳統(tǒng)實驗教學方法的改革,充分調(diào)動學生做實驗的積極性,有效地提高高中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模式
一、高中化學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
1.教學觀念陳舊,不能把新的教學理念運用到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tǒng)課堂教學理念的影響,在進行化學教學時,很多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雖然新課改已經(jīng)實施,但是教師不懂得如何運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課堂教學,即使把新課改運用于課堂教學中,也往往是采取表明上的形式,不能把新課標落到實處。
2.學生們對化學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在當前的應試教育模式下,課堂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考試成績,因此,很多學生學習化學也只是為了在高考中能夠提分,能夠確保自己順利進入大學。由此可見,學生們忽略了化學學習的現(xiàn)實意義。在這種情況之下,學生們進行化學學習就只能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并運用所學知識解答習題,而不能運用于實踐當中。
3.教學方法單一,不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高考的壓力之下,教師仍然把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課堂教學仍然是為了應對高考。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大部分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還是以單一的講授法為主進行授課,枯燥、單調(diào)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到乏味,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不能自主參與課堂教學,在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之下,課堂教學效果自然不佳。
4.教學評價方法落后,不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評價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但是,長期以來,教師評價方法落后、單一,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把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忽視了學生其它方面的發(fā)展,學生得不到教師的認可,從而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5.學生缺乏化學學習的主動性。被動學習是應試教育模式下學生們的學習狀態(tài)。在高中階段,學習任務緊迫、壓力較大,部分學生甚至對高中化學學習產(chǎn)生了厭煩的情緒,因此,大部分學生只能在教師和家長的壓迫之下被動進行化學學習,不能進行主動探究,這種態(tài)度下,又怎么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呢?
二、高中化學試驗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1.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同樣也是情感思維獨立的個體,在學習生活中都有著優(yōu)于成人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可塑性極強。因此,在高中的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就特別要注重與學生的共創(chuàng)共生,熱情地對每個學生給予關心、幫助、理解和信任,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學習創(chuàng)新“共同體”。當教師和學生之間存在著共同的價值和目標時,兩者在化學實驗學習上也就越發(fā)趨近于朋友關系,整個課堂的氛圍也就由緊張逐漸轉(zhuǎn)向平等、和諧、民主。學生在獲得尊重和理解的同時,其對知識獲取的渴望性也就越高,對化學實驗知識的掌握、理解也就越牢靠。除了師生之間良好的關系能對化學實驗的探究式教學產(chǎn)生影響外,科學合理的教學環(huán)境也是促進探究式教學方式的一個必要的運用實施條件。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如化學實驗儀器、化學實驗教學視頻、圖書館資料等等,或者將學生進行分組實驗,讓每個學生在近距離觀察實驗的同時,提升合作探究性教學中的合作意識。在教學評價上,教師對學生的實驗過程也要多加肯定和贊揚,促進學生學習和實驗的自信心,讓每一位學生敢于表達自己所思、自己所想,營造出積極向上的課堂實驗氛圍。
2.通過學生實踐進行探究。在高中化學課堂上,通過學生親身進行化學實驗的實踐操作,在操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與其教師和同學共同探究學習,更好地找到學習的技巧。例如,在學習《金屬的腐蝕與防護》這部分知識內(nèi)容的時候,首先教師給學生講解了課程的主要內(nèi)容及注意事項,并給學生分發(fā)了相關的化學實驗的用品與儀器,要求學生按照正確的方法操作,并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進行探究式學習,找到解題的技巧。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表面有水,氧氣和二氧化碳的金屬容易生銹,銅得到堿式碳酸銅,鐵得到的是鐵銹,并對這一想象進行分析和探究。有的學生說:“之所以金屬會生銹,是因為金屬中含有特殊的成分C元素”;有的學生說:“這是一種原電池反應”。最后,教師對其進行總結和校正。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討論中發(fā)揮自己的知識面,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學生更好地認識化學現(xiàn)象,掌握化學反應的條件與其變化規(guī)律。
參考文獻:
[1] 王春.探究式實驗課中化學教學模式的構建[J].中學化學參考,2004年5期.
[2] 柴慶孚.落實課標:關鍵在于生成新的教學模式[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年12期.
[3] 劉知新.化學教學系統(tǒng)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