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松
[摘 要]習作教學要把握宏觀目標序列,并在這基礎上尋求基于習作樣本的微觀序列。微觀序列既是對教材宏觀序列的補充,也是基于學生實際能力的寫作引導。教師要從學生習作樣本中尋找生長點,適度選擇角度確定小目標,并基于序列進行微教學,使學生的習作知識、能力不斷提高,漸進發(fā)展。
[關鍵詞]習作教學;習作序列;微習作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8)13-0004-02
上海師大王榮生教授在《寫作教學教什么》一書中說:“寫作課程應當基于學情,這是變革寫作課程的極為重要的取向。序列在學生碰到的問題和困難中,序列只能在學生的寫作行為中去找?!?筆者認為王榮生教授書中所述的“序列”是基于本班學生實際或某一類甚至一個學生的“私人訂制”模式的微觀序列。習作教學必須把握宏觀的目標序列,在這基礎上尋求基于習作樣本的微觀序列。如,人教版教材三四年級的寫景作文,其宏觀序列安排及要求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表一)。
從上表我們不難看到,教材中寫景的序列是螺旋上升的,層層遞進、步步為營??墒牵唧w教學實踐中,學生的第一次寫景能做到“吸引人”嗎?當問題出現(xiàn)的時候怎么辦?聽之任之,繼續(xù)按教材既定的習作序列前行?如果這樣,學生怎能順利到達下一階段的“有特點,有想象”呢?筆者以為,我們教師應該要做些“修補”工作,即在教材的大序列的架構內做些基于學生習作樣本的“微序列”的補充教學。這種基于“微序列”的教學,筆者稱之為“微習作”。那如何進行基于學生習作樣本的微習作教學呢?
一、研究樣本,尋找生長點
微習作首先始于學生的“漏洞”——學生的困難和問題所在,這也是學生習作的生長點。人教版教材的寫景類習作,從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吸引人”到三年級下冊的第一單元“有特點,有想象”,學生的習作系統(tǒng)勢必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漏洞。
怎么解決呢?系統(tǒng)論有條重要的原理:任何事物越是有序化,其效能就越高。因此,在教學“要寫出這個地方怎么吸引人”的時候,我們要仔細分析學生的習作樣本,在肯定學生習作優(yōu)點的基礎上,尋找出問題的所在。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后,對學生的作文進行了表格式的統(tǒng)計(表二)。
然后,教師對學生所寫的景物進行分析,進一步了解學生對山水花鳥、亭臺樓閣、風雨雪月等的特點寫得怎么樣。不僅如此,我們還要進行分類分析。如,寫到石頭的有多少人,他們寫得怎么樣;寫到花的有多人,他們是從哪幾方面寫的?;趯W生的習作樣本,我們要明確學生亟須提高的有哪幾個點,造成學生寫不出特點的原因是什么。這樣通過一步一步地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習作的一系列問題,找到多個生長點;然后把這一系列的生長點組成一個微序列,通過微習作進行循序漸進地解決。
二、適度選擇,擬定小目標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面對眾多的問題,我們首先要選擇共性的問題,選擇在現(xiàn)階段能解決的問題。如,筆者在教學“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后,對全班48個學生的習作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學生習作中寫到山石、花草、水等景物,其中寫到山石的多達31人。但是,在31人中,能寫出山石特點的學生卻屈指可數(shù),大多數(shù)只是寫了石頭像什么,而具體哪兒像、怎么像就沒有展開了。由此而知,寫好山石特點已成為學生要好景物的共同“攔路虎”。這時候,我們不能回避它,而是要基于微序列中的“石頭”制定出微習作的小目標。
怎么制定目標呢?筆者認為,小目標的制定首先要做到精準。教什么一定是因為學生需要什么。這樣指向性就非常強,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其次,要做到精要。微習作一般是一節(jié)課解決一兩個問題,做到聚沙成塔。第三,要有趣。就是微習作要關注學生習作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要有情趣,要重視學生興趣的激發(fā)。要知道,兒童作文教學任何時候都要特別重視激發(fā)童趣、點燃童心、喚醒童情。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深入研究兒童的習作心理,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和規(guī)律,不能忽略他們的情感體驗而進行純粹的機械訓練。為此,筆者進行“石頭”的微習作教學時融進了情趣因子,契合了生活元素,聚焦了“山石”這個點,根據(jù)學情擬定了以下小目標。
1.以“四幅石頭圖片與例文”為例子,初步學習寫石頭常用四種的方法。
2.以“石頭”為例子,悟得微習作可以抒寫個性,不拘一格,培養(yǎng)愛寫話、愛生活的情感。
這樣的小目標,為習作降低了難度,易于學生動筆,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習作的興趣。
三、基于序列,進行微教學
我們知道,習作教學低效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們忽視了對學生習作的跟進指導。目前,跟進指導主要是習作講評課,但是講評課重視的是“講”和“評”,而“寫”顯得比較欠缺。正如《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所強調:“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币虼?,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根本途徑還是寫——尤其是在一定序列支撐下的寫。筆者認為,比較有效的跟進指導就是基于序列的微教學。鑒于學時所限,有兩種微寫作方式比較有效。
(一)構建課程,進行微教學
現(xiàn)行教材習作安排的量少是人所盡知的。一學期8次習作比起日本以及歐美國家來可謂是少之又少,這對學生習作能力的提升其實是很不夠的。部編版語文教材主編溫儒敏教授說:“教學中,不一定照搬教材的作文教學體系,最好能依托自己的經(jīng)驗,并面對你們的學生,從實際出發(fā),選擇一種體系作為基本框架,加以調整,形成自己的寫作體系。”為此,我們可以基于學生的習作問題,一周另外安排一節(jié)課進行微習作教學。一周一節(jié),一學期近二十節(jié),這樣就形成了屬于自己的習作微課程,能大大地提高學生習作密度。這樣的小體系,將學生的習作困難化整為零,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如,上文提到的“寫石頭”,我們就可以專門安排一課時進行微教學。從學生寫石頭“沒特點,不吸引人”開始,通過方法的習得,到最終達成“有特點”這個目標,如下圖(圖一)所解。
作文作為一種傾吐,應是發(fā)自內心、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當然,我們不能因此否定規(guī)律指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吳忠豪教授指出:“學生首先需要積累書面語言表達的經(jīng)驗,練習怎樣把想說的意思用書面語言表達出來,通過書面語言表達的實踐,形成如何運用適當?shù)脑~語組成通順連貫的句子等基本功?!比绻汛笞魑谋茸饕粔K大積木,而每次基于小目標的微習作就是構成積木的元件。這樣的微習作就是夯實基礎、集腋成裘的過程,使學生練就習作的基本功。
(二)整合閱讀,進行微教學
人教版第二學段的四次寫景作文,分別安排在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三年級下冊的第一單元、四年級上冊的第一單元和四年級下冊的第一單元。單元的課文雖然是選取描寫動物和景觀的文章來組織,但實際暗含著圍繞描寫景物的內容與方法來進行選材,而且涵蓋了海水、海鳥、樹林、野生動物、花、泉、海潮、峽谷、野花、云等方方面面的景物。每一篇課文都給予孩子寫作方面的啟迪。
教材的這些選文都是經(jīng)典之作,能為學生的習作提供很好的范例。我們教師要深入研讀教材,明晰每次習作的要求,在前一次學生作文的樣本上,找到練習的小目標,到相關課文中找到生長點,并進行隨課微習作。如,在教學《荷花》一課的時候,就要想到單元的習作要求“有特點,有想象”,再回顧上一次學生習作遇到的實際困難——抓不住特點,展開針對性教學。在教學時,先要緊扣作者是如何抓住荷花特點寫具體的,又是怎樣運用想象來寫花的;然后,進行指向習作的微教學——寫一寫其他的花,學習用“有的……有的……還有……”句式寫花的不同姿態(tài),并展開聯(lián)想。這樣根據(jù)不同課文內容設計不同的生長點,就形成自己的微習作的小體系。如圖(圖二)所示:
正如呂叔湘先生所說:“使用語文是一種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沒有什么本質上的不同。任何技能都必須具備兩個特點,一是正確,二是熟練。要正確必須善于模仿,要熟練必須反復實踐?!倍⒘曌骰趯W生的習作樣本,建立了貼近學生習作經(jīng)驗的微序列。這樣的習作教學著眼于學生習作的某一個點,聚焦小目標,解決小問題,可以隨閱讀教學同步跟進,也可以單列一課時教學,大大增加了學生練習的次數(shù),為學生的習作積累大量的經(jīng)驗。
當然,學生的微習作是動態(tài)的過程,它常常以“基于樣本—明確問題—確立目標—跟進方法—展開教學”的程序滾動上升,螺旋發(fā)展。我們要一邊掃描當下的習作樣本,一邊著眼于下一步的習作目標,這樣才能順利達到下一個高層次的目標要求。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