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子洲 崔鈺婷
[摘要]文章通過文獻計量學和文獻分析法,對現代學徒制領域2003—2017年發(fā)表在CSSCI期刊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的526篇文獻運用可視化軟件進行了分析,結果發(fā)現:徐國慶、石偉平、關晶等學者是現代學徒制研究的核心作者;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天津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是現代學徒制的主要研究機構;學徒制、人才培養(yǎng)模式、校企合作、雙元制是現代學徒制領域的研究熱點。英國學徒制是現代學徒制領域知識演進的研究起點,現代學徒制基本理論與實踐是現代學徒制領域的研究核心。未來我國現代學徒制領域需進一步加強實踐層面的研究,探索多元研究方法,打造研究共同體,重視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研究。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 可視化分析 研究現狀
[作者簡介]盧子洲(1966- ),男,湖北廣水人,華中師范大學職業(yè)繼續(xù)教育學院院長,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崔鈺婷(1995- ),女,山西臨汾人,華中師范大學在讀碩士。(湖北 武漢 430079)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8)20-0045-07
伴隨著國家一系列職業(yè)教育政策文件的出臺,現代學徒制成為學界關注的熱點。在過去的近十五年里,我國學者對現代學徒制領域研究的現狀如何?研究的熱點和核心議題有哪些?研究熱點的演進路徑是什么?當前研究中存在哪些問題?未來研究應注意哪些問題?為此,本文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運用CiteSpace軟件和Bicomb軟件,對現代學徒制相關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并利用文獻分析法深度解讀文獻內容,系統(tǒng)梳理和歸納了國內學者關于現代學徒制研究的現狀、熱點和發(fā)展脈絡,為加強國內現代學徒制研究提供參考。
一、研究方法
(一)數據來源
為全面反映我國現代學徒制領域現狀,同時保證結果的質量和代表性,本研究以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文獻為樣本來源,選取CSSCI期刊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檢索主題詞為“現代學徒制”,文獻分類目錄選擇社會科學Ⅱ輯。檢索后顯示最早發(fā)表時間是2003年,因此本研究將研究時間設定為2003—2017年,文獻數量共592篇(截止時間2017年12月),去除會議紀要、人物專訪、刊物征稿等非研究型文獻,共得到有效文獻526篇。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一是利用CiteSpace和Bicomb軟件進行文獻計量,采用數學與統(tǒng)計學計量方法,旨在從宏觀上把握研究現狀。二是利用定性研究方法—文獻分析法,搜集、鑒別、整理我國現代學徒制領域相關文獻,深入細致閱讀,掌握具體研究動態(tài)。
(三)研究工具
本文采用的分析工具有CiteSpace5.0和Bicomb2.0,利用陳超美博士開發(fā)的CiteSpace5.0軟件構建知識圖譜,利用中國醫(yī)科大學崔雷教授開發(fā)的共詞分析軟件Bicomb2.0對相關數據進行提取。圍繞文獻年發(fā)文量、發(fā)文期刊、高產學者、研究機構、研究熱點以及知識演進等內容構建圖景,呈現我國現代學徒制研究的整體概貌。
二、我國現代學徒制研究基本狀況
(一)文獻分布年代分析
從現代學徒制研究文獻發(fā)表的時間和數量來看,研究呈穩(wěn)健上升趨勢,尤其最近五年。關于現代學徒制研究的第一篇發(fā)表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的論文是2003年翟?;甑摹?1世紀英國中等職教改革動向及啟示》。我國現代學徒制研究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1)低潮期(2003—2012年):該階段關于現代學徒制發(fā)文量低,主要介紹西方國家現代學徒制進展,以英國居多。(2)上升期(2013—2016年):這一階段關于現代學徒制研究發(fā)文量急劇上漲,國家出臺了大量政策文件,也開始了現代學徒制第一批試點,推動我國現代學徒制研究成果呈優(yōu)質高效之勢。(3)穩(wěn)健期(2017年至今):這一階段預計高質量的現代學徒制研究總體保持穩(wěn)定,上升幅度減緩。隨著研究內容的深入細化,高質量、創(chuàng)新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產出放緩。
(二)高產學者
研究者是推動研究的重要力量,2003—2017年,共有719位研究者在CSSCI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發(fā)表了以“現代學徒制”為主題的學術論文,排名前十位研究者文章數量都至少達到5篇,可以確定這十位研究者是現代學徒制研究領域內較活躍、研究成果較豐碩的中堅力量。當前作者之間的合作關系十分松散,沒有形成合作研究群。從表1可以看出,排名前幾位的作者多數來自高校,職業(yè)院校的高產學者相對較少。
(三)研究機構
用Bicomb2.0軟件導出研究單位,閾值設定為4,得出表2。由表2可知,我國現代學徒制的研究機構主要集中在高校,形成了以華東師范大學為首的高校研究群,這顯然得益于高校的相關學科、專業(yè)優(yōu)勢以及強大的學術實力和研究能力。實踐工作主體職業(yè)院校在這一研究領域稍偏弱勢,從表2中可以發(fā)現,大部分職業(yè)院校研究機構都在現代學徒制第一批試點單位內,僅有兩家(江蘇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南通航運職業(yè)技術學院)不在入選范圍內,表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更有利于研究者從實踐中發(fā)現問題。
(四)期刊來源分析
關于現代學徒制領域的研究期刊截至2017年12月,共有54家,載文數量在6篇(含6篇)以上的機構共13家。以刊發(fā)職業(yè)教育為主的《職教論壇》《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職業(yè)技術教育》《教育與職業(yè)》四種雜志,以及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領域的期刊均承載了一定數量的文章。近年來,綜合類期刊也刊登了少部分現代學徒制主題文章。
(五)高被引文章
為了解現代學徒制領域內具有重要影響的文獻,摘取前十篇被引頻次最高的文獻,最低引用次數是162次,見表3所示。這十篇文獻的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國外現代學徒制研究、現代學徒制實施現狀研究等方面,被引文章作者以職業(yè)院校教師居多。其中,引用次數最多的是學者趙鵬飛、陳秀虎的《“現代學徒制”的實踐與思考》一文。文章總結了清遠職業(yè)技術學院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主要特征,并為我國人才培養(yǎng)模式提供了對策。
三、我國現代學徒制領域熱點分析
關鍵詞是從文獻研究中提煉總結出來的,可以直觀呈現文獻研究的內容與方法,是文章主題的高度概括和凝練。運行Bicomb2.0軟件對現代學徒制領域研究的526篇文章進行統(tǒng)計,共得到2305個有效關鍵詞。依據齊普夫定律,并結合我國孫清蘭學者提出的高、低頻詞界分估算法,確定現代學徒制研究高低頻關鍵詞閾值為5,統(tǒng)計后得到39個高頻關鍵詞,見48頁表4。
從48頁表4可以看出,排在前十位的高頻關鍵詞分別為現代學徒制、職業(yè)教育、學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養(yǎng)模式、英國、人才培養(yǎng)、高職教育、高職院校、雙元制,這些關鍵詞反映了學者們對現代學徒制研究的核心聚焦點。此外,利用關鍵詞中心度也可以幫助我們確定研究熱點。中心度越高,說明該關鍵詞的中介作用越強。當中心度大于0.1時,該關鍵詞即是研究中的熱點。關鍵詞中心度排名由高到低(大于0.1)排列為:學徒制、現代學徒制、職業(yè)教育、人才培養(yǎng)、校企合作、雙元制??梢钥闯?,關鍵詞詞頻和中心度并不一定成正比。需要注意的是,“德國、英國”這類關鍵詞雖然出現的頻次和中心度較高,但主要說明研究對象的國別范圍;“職業(yè)教育、高職教育、高職院?!边@類關鍵詞說明現代學徒制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職業(yè)教育這一層次;還有關鍵詞如“對策、企業(yè)、比較、實踐、啟示”等,詞匯范圍過大,指向性籠統(tǒng),代表性不強。這些關鍵詞均不能反映我國現代學徒制研究領域的熱點情況,故將這幾類詞匯剔除。檢索詞為現代學徒制,頻次自然最高,也應該剔除。通過可視化分析,建立科學知識圖譜,對以上兩組圖表分析,總結出我國現代學徒制領域關鍵詞熱點是“學徒制”“人才培養(yǎng)模式”“校企合作”“雙元制”為主的四大聚類。
(一)學徒制
學徒制在現代學徒制研究中出現頻次為71次,中心度0.76,遠高于其他關鍵詞,成為最熱的關鍵詞聚類。在這個聚類中,直接聚集了“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別詞和“職業(yè)技術教育”“變革”“展望”等關聯詞,可以窺析出學徒制研究的動態(tài)和方法,研究者們多用文本分析法和比較法,主要內容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部分:(1)學徒制歷史回溯。學徒制是職業(yè)教育最早的形態(tài),也是現代學徒制的前身。西方學徒制發(fā)展歷經了五個階段:古代學徒制、行會學徒制、國家干預學徒制、工廠學徒制以及現代學徒制。我國學徒制發(fā)展從原始社會出現了萌芽,到封建社會時期學徒制制度建立,后隨著資本主義興起學徒制開始走向衰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傳統(tǒng)學徒制去除了剝削成分,伴隨技工教育發(fā)展轉向了生產現場學徒制;改革開放后受政策導向,逐漸被正式的學校教育制度替代。(2)學徒制歷史演變特點。關晶指出:學徒制歷史演變基本特征歸納為組織制度不斷復雜、教學組織方式重大變化、功能不斷演變,這些特征的出現離不開生產力和生產方式變化、社會民主進程催化和政策導向驅使,以及教育理念、教育技術手段的更新。(3)學徒制啟示與展望。學徒制目前也以非正式制度形態(tài)存在于職業(yè)教育中,現代學徒制需承接傳統(tǒng)學徒制,比傳統(tǒng)學徒制的特點更為復雜,涉及主體更多,因此,應協調各利益相關者、建立規(guī)范化運作機制、明確學徒身份等。
(二)人才培養(yǎng)模式
人才培養(yǎng)模式是現代學徒制的實踐載體,也是我國開展現代學徒制的根本目的。因此,探討人才培養(yǎng)模式理應成為學界重點研究之一。人才培養(yǎng)模式聚類匯集了“學徒制”“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雙主體”“行業(yè)企業(yè)”等,對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主要包含兩方面:(1)從宏觀層面論述現代學徒制本質上是一種人才培養(yǎng)方式,沿襲學徒制人才培養(yǎng)功能。徐國慶指出:現代學徒制是新型師徒學習方式與學校職業(yè)教育相結合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既繼承了傳統(tǒng)學徒制穩(wěn)固的師徒關系,又彌補了傳統(tǒng)學徒制在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上的不足。(2)從微觀層面探討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具體要素。研究者們結合實踐,探討了人才培養(yǎng)目標定位、師徒身份、課程體系建設、教學模式、管理工作、“雙師型”師資、質量評價等微觀內容。如清遠職業(yè)技術學院根據不同類型的企業(yè),采取三種招生方式選拔不同工種的學徒,組建專業(yè)的“雙師型”團隊,與企業(yè)達成“互培共用”和“交互訓教”的長效機制,采用半工半讀、工學交替的教學方式,借鑒北美“DACUM”崗位分析法開發(fā)課程,在評價體系方面將職業(yè)認證考核標準與崗位晉升等級考核標準作為課程考核的重要指標,并建立多方主體評價機制。
(三)校企合作
現代學徒制的實質就是校企合作,一方面,現代學徒制的核心理念即為校企深度合作;另一方面,現代學徒制又可以破解當前我國校企合作中存在的若干難題,破解“貌合神離”的困境。因此,在我國現代學徒制研究中,校企合作受到重視。校企合作研究既有“長效機制”“工學結合”“中國制造”“高職教育”等宏觀設計研究,又有“運行機制”“實踐教學”“課程體系”“頂崗實習”等微觀實踐研究,呈現出多元化特點。(1)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李夢卿提出,校企合作彰顯了現代學徒制工學結合的特征,校企雙方利用各自培養(yǎng)人才的優(yōu)勢,將以課堂傳授專業(yè)理論知識為主的“學”與崗位訓練操作技能為主的“工”有機結合,使企業(yè)真正轉換身份,建立長效機制。同時,在《中國制造2025》的行動綱領下,也必須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鼓勵企業(yè)和學校合作,培養(yǎng)制造業(yè)急需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2)校企合作微觀實踐研究,主要涉及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yǎng)方式。趙鵬飛認為,在企業(yè)雙元育人中,重要的是如何充分調動企業(yè)參與育人全過程的問題,因此,應主動分析企業(yè)需求。學??蔀槠髽I(yè)帶來的利益有:為企業(yè)選拔優(yōu)秀的準員工解決人力資源問題、幫助企業(yè)實現轉型與技術升級、發(fā)揮職業(yè)院校培訓功能等。同時,企業(yè)參與現代學徒制也是履行社會責任、塑造良好社會形象的表現。
(四)“雙元制”
德國“雙元制”是現代學徒制最典型的模式之一,近年來我國學者紛紛引進域外現代學徒制模式,“雙元制”自然成為研究熱點。在這一關鍵詞聚類中,匯聚了“職業(yè)教育模式”“集團化辦學”“學徒制度”“企業(yè)培訓”等關鍵詞,與“現代學徒制”“教育體系建設”等相連,反映了“雙元制”的特點和學界關注的重點。(1)“雙元制”內涵與特征研究:“雙元制”是德國經濟騰飛的秘密武器之一。姜大源指出:德國“雙元制”具有四大典型特征:雙元合作,企業(yè)主體,教育調節(jié),育人為本;遵循三大原則:雙元性、協調性、差異性。(2)“雙元制”主體關系:周紅利、張萬興從人力資本理論的視角提出了“雙元制”中企業(yè)與學校之間是一種委托代理關系,企業(yè)委托學校培養(yǎng)人才,企業(yè)是主導者,學校是代理方,勞資合作關系是“雙元制”發(fā)展的動力,通過企業(yè)培訓將“雙元制”和德國企業(yè)真正捆綁在一起。(3)“雙元制”對我國現代學徒制的啟示?!半p元制”是職業(yè)教育最成功的模式之一,我國在引進“雙元制”時必須考慮是否具有“雙元制”發(fā)展的土壤,例如,如何讓企業(yè)自覺、自愿地參與現代學徒制。
四、我國現代學徒制領域研究知識演進路徑
為了進一步了解我國現代學徒制在不同的階段研究重點的演變,利用CiteSpace軟件標識詞LLR算法(對數似然率算法)和MI算法(互信息),得到關鍵詞共被引聚類情況表,摘取部分節(jié)點信息,見50頁表5。對標識詞進行梳理歸類,2003—2017年,我國現代學徒制研究熱點演變的關注度(LLR算法標識詞)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現代學徒制內涵—國外現代學徒制—企業(yè)—高職現代學徒制—理論與實踐—現代學徒制制度—職業(yè)教育。
以時間為順序,現代學徒制領域在時態(tài)分布中的熱點演進概況如下:一是英國學徒制研究是現代學徒制領域的研究起點。2003年開始出現了關于現代學徒制相關主題的研究,其中,英國學徒制是學者們的主要關注點。這一階段主要介紹國外(英國為主)現代學徒制發(fā)展和國外現代學徒制對我國職業(yè)教育的啟示。如關晶對英國學徒制歷次改革進行了回顧,并介紹了當前英國現代學徒制的體系、框架、組織管理和未來趨勢;楊敏介紹了英國現代學徒制的三大特征(培養(yǎng)目標能力與知識并重、課程類型靈活多樣、教學模式工學交替),并簡述了英國學徒制對我國的啟示。這一時期學界研究大多屬于自發(fā)性的研究,研究數量少,研究內容較為集中。二是現代學徒制基本理論與實踐成為現代學徒制領域的研究核心。2011—2015年,這一時期現代學徒制基本理論與實踐成為研究核心。2011年以后,現代學徒制研究不僅數量增多,研究內容也逐漸深入、豐富。從2012年開始,教育部在每年的工作要點報告中均提到要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2014年9月,教育部正式下發(fā)了《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14〕9號),提出我國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重要意義、基本原則和內涵,標志著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進入實質運行階段。同年,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fā)展現代職業(yè)教育的決定》,提出了要“健全企業(yè)參與制度……發(fā)揮企業(yè)重要辦學主體作用”。企業(yè)作為職業(yè)教育辦學雙主體之一,首次被寫入政策。與此同時,現實需求也推動了現代學徒制研究,部分職業(yè)院校已經開始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2011年,江西新余開展全國首例現代學徒制試點,學徒工作崗位由學校和企業(yè)統(tǒng)一安排,并保障學生在學徒期享有工資待遇,畢業(yè)后即成為企業(yè)正式員工。廣州番禺職業(yè)技術學院與果品企業(yè)百果園聯合成立了百果園學院,探索出了“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校企聯合培養(yǎng)”的一套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三是新時期我國現代學徒制研究更加符合時代特點。2016—2017年,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工匠精神、“中國制造2025”等成為研究新熱點。在新時代背景下,現代學徒制研究也呈現出新風貌,如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現代學徒制與工匠精神關系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視。楊紅荃歸納了當代“工匠精神”的表征,提出當代“工匠精神”培育必須扎根于現代學徒制中。面向新時代,尤其是“中國制造2025”、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倡議等大背景下,現代學徒制要有新作為,研究者更要注重本土化研究,在對現代學徒制國外模式“引進來”的同時,也要助力中國模式“走出去”,培育具有國際視野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現代學徒制注入新動力。
五、討論與建議
本研究對當前我國現代學徒制領域的研究現狀、熱點以及知識演進進行了分析,為理論研究者和實踐工作者提供了參考。當前我國現代學徒制研究存在的問題有:第一,從現代學徒制研究機構來分析,發(fā)文數量排名靠前的是高校,最高為華東師范大學,有25篇;其次是上海師范大學,有9篇。職業(yè)院校群體發(fā)文數量最多的是杭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有6篇。顯然,學界對現代學徒制關注度不夠,高校群體發(fā)文量排名雖然靠前,但關注現代學徒制研究的高校數量很少,職業(yè)院校雖然研究基數大,但大部分發(fā)文篇數集中在1~2篇,這就造成現代學徒制研究領域看似火熱,實則是一種“低水平記錄”。高校研究機構可以提升現代學徒制領域的研究質量,職業(yè)院校群體的深度研究可以使現代學徒制從理論更好地轉向實踐,兩大研究機構都應該積極發(fā)力。第二,從當前研究薄弱環(huán)節(jié)來看,現代學徒制師徒關系的關鍵詞頻次和中心度相對偏低。現代學徒制承襲了傳統(tǒng)學徒制核心要素——師徒關系,基于穩(wěn)固的師徒關系來進行技術實踐能力的學習,是現代學徒制最為根本的要素 ,然而師徒關系卻沒有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這反映了現代學徒制中最為關鍵的問題:學界是否將現代學徒制與傳統(tǒng)意義的校企合作相混淆?是否將現代學徒制視為“升級版”的校企合作?盡管我國職業(yè)院校也總結了大量實踐經驗,但這些經驗是否只是在校企合作基礎上的簡單復制?這些問題都需要思考。
盡管我國現代學徒制領域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總體偏少,研究選題、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機構及研究意識仍存在不少問題。在今后現代學徒制研究中,研究者們需注意:一是研究者需要強化問題意識和回歸意識。從研究選題、研究內容來看,很多研究者僅注意到研究視角的新意,但產出成果缺乏深度,易得出相似結論,更難以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在實踐創(chuàng)造層面更為尷尬,研究者缺乏實證求真精神,研究結論真正回歸實踐的少而又少,效果不知。因此,研究者們應該端正務實的研究態(tài)度。二是研究方法應多樣化。目前我國現代學徒制研究以思辨研究、比較研究為主,實證研究、設計研究相對較少,這有礙于我國現代學徒制領域深入探討。應注重現代學徒制理論研究與實踐試點的多元與統(tǒng)一。思辨研究可以幫助我們形成現代學徒制基本理論,構建現代學徒制自身的理論體系和基本立場;實證研究可以幫助我們發(fā)現現代學徒制實踐規(guī)律,探索不同培養(yǎng)模式;設計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檢驗理論、驗證模式,從而完善理論、模式。這三種研究范式均可以豐富現代學徒制話語體系。三是應構建研究共同體,加強研究者的協同研究?,F代學徒制研究需要高校研究群體和職業(yè)院校實踐研究群體、理論研究者和實踐工作者多方參與、共同合作。應鼓勵跨地域、跨學科研究機構和研究者合作交流,共同開展現代學徒制領域相關研究課題,打破固守思維定式,發(fā)揮集體優(yōu)勢,推動主題研究更加深入。四是應緊跟前沿、扎根本土,重視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研究。當前很多研究成果都采取比較視野,先介紹國外經驗再談對我國的啟示,這種研究思路在研究初期無可厚非。但是,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者們應積極與國際接軌、關注別國動態(tài),同時也要立足我國具體國情,尤其應考慮到現代學徒制在不同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土壤中的生長模式,不能機械照搬別國經驗。
[參考文獻]
[1]陳悅,陳超美,劉則淵,等.CiteSpace知識圖譜的方法論功能[J].科學學研究,2015(2).
[2]關晶.西方學徒制的歷史演變及思考[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1).
[3]趙志群,陳俊蘭.我國職業(yè)教育學徒制——歷史、現狀與展望[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3(18).
[4]謝俊華.高職院?,F代學徒制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討[J].職教論壇,2013(16).
[5]徐國慶.我國職業(yè)教育現代學徒制構建中的關鍵問題[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