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學習在現如今教學中被許多國家所運用。它極富創(chuàng)意性和實效性。強調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助,使得學生達成在知識、情感、技能方面的多重效果。合作教學模式能夠構建起一種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潛能,通過師生互動,使得學生對老師增強好感,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學合作將成為新課改倡導的一種教學方式。本文僅針對初中語文教學中關于合作學習的方法進行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法需建立在教師和學生平等的基礎之上,來進行知識的相互探討和交流。學生以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為目的。此種教學方法突出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與此同時,也使老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的貫徹實施,下面我將對合作學習解析、合作學習特點以及合作學習在語文教學中的具體實施進行闡述,希望對大家有所啟迪。
一、 合作學習內涵
所謂合作,它是以班級授課的教學形式為前提的,在這種教學方式下,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改變以往師生間單項交流的弊端和單一性。合作學習是師生之間的互動,同樣也是生生之間的合作。通過各方面的交流使得每一個學生都有表達自己觀點和展示自己的機會。學生之間通過互相的啟發(fā),互相的交流去解決一個個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從而達到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目的。合作學習能夠建立起一個輕松、民主、歡快的課堂,讓學生主動探索知識。擺脫教師單一說教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對課堂充滿興趣,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同時合作學習中是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的,它通過互相幫助和交流的模式,去培養(yǎng)學生之間合作的意識和主動接受知識的能力。因為是合作學習,每個孩子的優(yōu)缺點也顯而易見,利于學生了解自己和別人的差距,自己的不足,做到揚長避短。
二、 合作學習的特點
(一) 成立合作學習小組
合作學習需要通過建立學習小組來在課堂上貫徹實施,那么在這里分組是需要講究一定的科學性的。學生跟誰進行合作和討論呢?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所以說在進行分組前,老師必須全面了解學生的性格、學習能力、基礎水平,然后將能力層次不同的學生進行搭配,實現在課堂上學生之間合作而互相促進的效果。合作小組的建立,不僅僅是讓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還同時有助于他們品德的培養(yǎng)和整個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二) 明確分工
作為小組成員,大家的愛好、特長和性格肯定是存在差異的,同時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也不一。那么我們在為了完成一個共同目標的前提下,就必須根據每一個學生的不同進行角色的分工。比如作為一個四人小組,里面涉及四種身份,主持者、總結者、提問者和發(fā)言人,在這里老師就要分析學生性格特點進行明確的分工。比如要想作為四個人的領導者,就需要敢于擔當,謀權大局;作為總結者需要找條理清晰,善于總結的學生。作為活動的提問者需要是一個有好奇心的人;而作為發(fā)言者,則需要思維敏捷,口才好。只有做好明確的分工,才能使小組成員自主地為本小組出謀劃策,也同時促進了自身的進步。
(三) 確立小組學習目標
小組的建立都是要完成一定的學習目標的,所以確立好這個目標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除了各個小組建立好自己的目標外,小組成員也要在本組目標的基礎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目標。小組成員為了小組利益共同努力,形成了組組之間的競爭,從而營造出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 語文課堂合作學習的應用
(一) 教學準備階段
老師在進行教學前都是需要準備的,那么在教學準備中也需要考慮和確立合作的主題。首先合作主體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它需要與學習內容有明確關系,同時能夠引發(fā)學習興趣,以至于學生進行合作后學習不到任何內容,領悟不到任何的精神實質。老師需要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有牽引性的帶領學生展開對話合作,在共同探討中讓學生能夠自主解決語文學習的重難點,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
(二) 讓學生在課堂中充分交流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都是老師單一的教授,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而合作學習則不同。例如,我們在學習《背影》這節(jié)課時,可以針對學生不同的狀態(tài)進行交流,老師可以設定幾個問題,讓學生在了解了文章的寫作背景后,小組之間展開討論,去一個個地解決老師所提出的這些問題,同時在學生的交流中可能還會帶入一些個人的經歷,這也有利于學生情感的表達。
(三) 合理引導,提高合作學習有效性
合作學習并不是一句空口號,需要我們切實的貫徹,所以這就需要我們確保合作學習的實踐,讓學生們充分的能夠受益于合作學習。合作學習通過一種你問我答、揚長避短、相互改正的方式存在著。例如,在我們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這篇文章到底說明了一個什么主題呢?老師可以以此提問,讓學生展開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
四、 結語
總之,合作學習已經成為新課程教學理念下提高課堂效率的新策略,也必將受到更多語文老師的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鳳飛,詹先明.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探微[J].安徽教育科研,2002(1).
[2]周琴芬.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探微[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3).
[3]梁娟.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中競爭機制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作者簡介:潘秀華,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qū)美發(f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