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維方
摘 要:良好的班級文化建設是教育的巨大力量,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感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不僅具有很強的道德教育效果,而且可以與其他形式的道德教育形成合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全面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生;道德發(fā)展;班級建設
一、班級文化建設的意義
班級是學校的單元組成部分。班集體是一個讓學生學習、生活、成長和發(fā)展的地方。而課堂則是學生學習知識、人格成長的重要場所。因此,班級文化建設是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條件。
有專家認為教育的本質是培養(yǎng)。在課堂上,學生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建構了課堂文化,也無意識地豐富著課堂文化。如果我們對不同的班級進行比較,就會發(fā)現不同班級的學生想要追求的目標不同,這就是不同班級文化的表現。這種差異可能不是老師故意創(chuàng)造出來的,但它會以一種潛在的、無意識的方式影響這門課的學生。建立良好的班級文化,塑造積極的班級文化精神,既能展示和宣傳學生的健康生活,同時又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途徑。
二、班級文化建設的具體措施
1.創(chuàng)建班級物質文化
高品位物質文化對學生的教育有著微妙的影響,在學校提供良好環(huán)境和優(yōu)秀設備的基礎上,班主任組織全班同學對教室進行細致的“包裝”,使教室的每一面墻、每一個角落都有自己班級文化教育的內容,具有教育意義。教室的布局應該反映班級的目標和特點,保持師生之間的聯(lián)系。班級集體目標應該讓設置得簡明全面,張貼在顯眼的地方。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對美好事物向往和追求。培養(yǎng)學生的熱愛祖國和熱愛學校,并一直教育學生和激勵學生。具體做法和要求是:
(1)書桌整齊,干凈、無污垢、無貼紙。
(2)地上沒有紙也沒有污漬。
(3)墻上沒有污跡和印記。
(4)門窗都很亮,窗簾也被整齊地懸掛起來。
(5)清洗設備和其他物品按順序排列。課堂上沒有零食。
(6)名人、標語、旗幟等應該是完整整潔的、不能布滿灰塵。
(7)開放“學習園”“每周之星”等班級角落,展示學生在園中的優(yōu)秀作品。
(8)每周一次的板報,版面設計新穎,內容豐富,在教室里每一寸空間都有獨特的延伸。
(9)設置“花園角”和“圖書角”,讓鮮花芬芳飄進教室,讓學生時時感受到家的溫馨。由于美化了教室的環(huán)境,做到了教室環(huán)境的布置“特色+美化”,因此,既培養(yǎng)了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體現了學生的情操,又倡導了健康向上的班風,極大地增強了班級的向心力、凝聚力。
2.班級行為文化
課堂行為文化建設是指班主任以健康、有目的的方式指導和開展各種形式和內容的文化活動。就像一個社會集體一樣,由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社會實踐等等,能讓學生充分擴大他們的交友面,展示他們所想表現的一面,也就是說,班級行為文化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可以實現在“玩中學,學中玩”的目標,以便全班同學都能增加他們的知識,培養(yǎng)他們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自信。近年來,許多學校都在校園內舉辦了校園文化展覽,并在校園廣播站、籃球隊和其他團體的幫助下開展了各種高質量的競賽活動。在校外,通過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來考查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例如:學生到孤兒院慰問老人,四月的時候踏青遠足,參觀烈士陵園等等。也有的利用六一兒童節(jié)進行表彰會議,在教師節(jié)和其他重要節(jié)日舉辦教育活動,在暑假期間,舉辦夏令營、參觀科技博物館等等,讓學生走進自然,增長知識,引導學生積極開發(fā)自身學習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3.班級精神文化中的德育滲透
班級精神文化建設對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它對每一個學生來說都是一種看不見的力量和一種高尚的指導精神,班級文化建設對學生的行為產生了有意無意的影響和支配,陶冶了學生的感情。營造一種尊重教師、熱愛課堂、勤奮學習、遵守紀律的良好氛圍,對提高全班學生的素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班級文化建設也體現在老師和學生的建設中,不僅僅是上級對下級的建設指導。因此,在現在的班級精神文化建設中應當要求每個班級都倡導每個學生有班集體的概念,就是類似于民主化的管理方式,調動和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充分動員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努力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成為旁觀者,而是成為參與者,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集體的舞臺上鍛煉自己的能力,教師要充分引導來提高他們的能力,挖掘他們的潛能,發(fā)現新的自我。
三、班級文化建設中的德育發(fā)展
1.班級物質文化的建設——優(yōu)化德育陶冶的功能
課堂上的道德教育能夠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和感染。心理學研究證明,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現實將對人類心理產生巨大影響。優(yōu)美的課堂環(huán)境能增加學生對生活和學習的興趣,在學習后消除疲勞。更重要的是,優(yōu)美的學習環(huán)境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熱愛課堂、熱愛學校的情感,促進學生的進步,增強課堂的凝聚力。因此,美化課堂環(huán)境不僅可以表現出良好的課堂形象,而且可以培養(yǎng)人在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中的審美。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前沿,課堂安排應該包括學生自己的設計。在每年的開始教師可以安排學生一起設計和裝飾教室。在安排中要求學生把椅子和椅子擺放好。教室內的清潔用品、書籍和其他物品應放置在指定位置,不能隨意放置。學生必須注意個人衛(wèi)生,保持整潔的課堂環(huán)境。教室的布局主要包括教室黑板上方的班級會徽,班級會徽兩側的班訓等等。黑板的公告牌放置,以及教室的后壁部分的常規(guī)評價欄,展示學生精神文化面貌和班集體以及學生個人所獲得的榮譽,還有各種圖書角、花園角的設置等等。在教室的窗臺上放了一些裝飾性的盆栽花,讓教室里充滿了綠色和青春。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這并不是說教室的布局一定要按部就班非得怎么樣。這樣做的目的之一是營造一種和諧的環(huán)境氛圍。通過這樣的環(huán)境,我們可以培養(yǎng)和感染人,使學生在環(huán)境的環(huán)境下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2.班級精神文化建設——優(yōu)化德育的感召功能
班級精神和文化建設是師生共同成長的靈魂和紐帶。它主要是指班級成員共同能夠認同的價值觀、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道德標準、行為模式等。為了滲透到德育中,應當特別注重班級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的培養(yǎng),在班級精神和文化建設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成為一個有道德標準的人,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創(chuàng)新精神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加強團隊精神培育,營造和諧共進的班級氛圍
如今,許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性格鮮明,缺乏團隊精神。加強團隊精神教育是加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團隊意識、合作意識和溝通意識的一個重要手段,這樣可以創(chuàng)建一個團結互助的良好氛圍,形成一個和諧互助、生動活潑的局面。
(2)促進學生習慣養(yǎng)成
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行為標準,我們應該避免簡化和消除單一化教學結構。只有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出發(fā),按照貼近學生的原則,貼近現實,貼近生活,以學生的快樂來教育和塑造學生。如果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建設習慣,就能使文明素養(yǎng)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取得巨大的成就。
3.班級制度文化建設——優(yōu)化德育的教育功能
班級制度文化建設是建立在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和學校相關制度的基礎上的。同時,要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要體現班級的特色。在制定班級規(guī)則的過程中,首先讓學生小組討論,然后班級討論,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班級規(guī)則。此外還需要討論班主任工作的規(guī)章制度、文明禮儀、學習常規(guī)、健康等規(guī)章制度。這個系統(tǒng)是建立良好的規(guī)章制度,這是第一步,比這個更重要的是如何好好執(zhí)行并長期堅持??梢栽诿恐芤淮蔚陌鄷?,根據學生的表現來總結優(yōu)秀之處和不足之處,學生是否培養(yǎng)得好,也可以反過來評價導師的工作。無論哪一個學生、或者哪一種行為違反了班級制度,我們都會讓學生反思,找出錯誤的行為,分析錯誤的原因,并提出避免同樣錯誤的方法。這種長期的約束將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逐漸使日常規(guī)范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4.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優(yōu)化德育的實踐功能
課堂活動是課堂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之一。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是老師在課堂上教授,但以教師的講解往往不能觸及學生的靈魂,不能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從組織形式到活動內容都過于單調。班級文化建設是捕獲學生的本質思想,在人類文化的寶庫中開展各種文化活動,使學生不知不覺中提高道德水平,并且感染他們的精神世界,形成積極的道德情感,從而升華道德知識和道德信念。
班級文化建設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由于我們狠抓了班級文化建設,因而推動了校園文化的發(fā)展。當然,班級文化是一項長期、細致的系統(tǒng)工程,而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對可塑性極大,正處于成長階段的小學生來說,優(yōu)秀的班級文化環(huán)境是他們健康成長的沃土和搖籃。正因為如此,我們長期堅持、高度重視高品位班級文化建設,以高品位班級文化建設來帶動高品位的校園文化建設,以推動現代化教育,從而為培養(yǎng)更多更優(yōu)秀高素質人才奠定基礎,為社會的不斷繁榮和發(fā)展作為應有貢獻。
總之,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滲透德育符合當今時代學生的思想特點,將給學校德育工作帶來生機和活力。也符合素質教育思想和當前的課改精神,給德育工作帶來希望。良好的班級文化建設是教育的巨大力量,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感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不僅具有很強的道德教育效果,而且可以與其他形式的道德教育形成合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蔡軍.由班級管理走向班級建設:江蘇省常州市北環(huán)中學班級文化建設六年探索[J].中國德育,2011(3).
[2]楊光.由外控式班級管理向促進學生自主發(fā)展的班級文化建設轉型[J].中國德育,2011(3).
[3]劉心歌.把規(guī)則意識納入班級文化建設之中[J].中國德育,2011(3).
[4]趙辛辰.“文化”潤“德”思考與實踐[J].中國教育學刊,2011(9).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