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栩
隨著微信成為使用人數最多的移動通訊方式,微信公眾號向人們展示了一種有效的新型的溝通互動方式。不少商家和個人開始通過微信公眾號宣傳自己,許多幼兒園也有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筆者通過同學、同事、朋友等,對周邊幼兒園隨機抽樣進行訪談:抽取了20所幼兒園,其中5家城鎮(zhèn)園、15家農村園;18家是公辦園、2家民辦園。竟然不受地區(qū)和辦園性質的影響,20家均開通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梢娢⑿殴娞柕挠绊懥?。
可是,不是只要有微信公眾號就能成為幼兒園的好幫手。在微信公眾號的內容、管理等方面,筆者發(fā)現了這樣一些問題:
第一,內容版面設置隨意
訪談中了解到:20家幼兒園微信公眾號的內容、版塊各有不同,有以下幾種類型:
閑置型:20家幼兒園,所有的幼兒園均用微信公眾號進行了招生宣傳。其中有5家幼兒園,即25%的幼兒園,卻只是在每學期開學時利用微信公眾號進行招生宣傳,其余時間基本上就閑置著,微信公眾號變成了一個擺設。
隨意型:80%的幼兒園版面不固定,今天開了一個活動,就立即找老師發(fā)上去;這個月沒有活動,就一個月內容不更新。這次是這個班的老師上傳,下次又是另一個班的老師上傳。
學習型:40%的幼兒園把微信公眾號變成了老師交流學習的園地,由業(yè)務園長負責,每周上傳一篇老師的學習故事。
照片型:70%的幼兒園把微信公眾號變成了幼兒園活動的展示窗口,要求老師每天拍下孩子活動的照片,經常推送到微信平臺。
第二,教師抱怨增加負擔
隨機對20家幼兒園里的40位老師(每家幼兒園2個)進行了電話采訪,70%的教師大倒苦水:煩死了,有了這個微信公眾號,增加了我們的負擔,白天辛辛苦苦要拍更多的照片,晚上還要回去寫更多的文章。20%的老師(這些老師基本是閑置型幼兒園里的)表示還可以,有園長室的人在管理,每學期多交一篇學習故事而已,反正平時就要寫。10%的老師表示無所謂,不關自己什么事。
第三,微信平臺管理混亂
20家幼兒園中,90%的幼兒園的微信平臺由業(yè)務園長或后勤園長負責,她們本來就工作繁忙,上傳文章、照片等又要占據很多時間,有時就任意指派別人。因此,幼兒園公眾號密碼知道的人多,上傳的文章質量不高,排版不規(guī)范、錯別字等現象經常出現。
筆者所在的幼兒園,教師們卻愛上了微信公眾號這個家園互動的得力助手,微信公眾號辦得有聲有色,在家長和社會中產生了廣泛的良好影響,構建了一種新型的家園互動平臺。以下是我們的一些經驗做法:
一、賬號專人管理
作為一種對外宣傳工具,幼兒園微信公眾號代表的是幼兒園的對外形象。一旦一些不好的信息傳出去,很難收回。因此,申請到微信公眾號賬號后,必須有思想覺悟較高、信息技術能力強的的老師專門管理,登錄密碼只有管理員老師一個人知道,避免一些不好的言論傳上去。
一個公眾號一般一天只可以上傳一篇文章,專人管理還可以使微信公眾號上傳更有計劃性。教師只要提供內容,有專人負責審核把關,也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
二、版塊百花齊放
開學初,根據我園的實際情況,確立了我園微信公眾號“園長快遞”“活動推送”等幾大版塊,由管理員統(tǒng)籌,各版塊分到具體人員負責。具體介紹如下:
“園長快遞”
這個欄目由園長親自掛帥,每月推送一篇文章。除了在微信公眾號中向大家介紹我園的辦園理念、教育教學、衛(wèi)生保健、后勤總務等一些基本信息,基于社會上大多數人堅持單純注重智力教育的思想,還向大家宣傳“全面育人”的理念,把雜志上、網絡上、國內的、國外的那些先進的教育文章介紹給大家。當然,限于家長閱讀水平參差不齊,篇幅也不長,摘其精華,一般控制在1500字左右。
“活動推送”
幼兒園開展的活動,大部分家長是積極參與的,他們也想陪孩子一起活動。但也有一些家長顯得力不從心,感覺無從下手,一直處于觀望階段。這時幼兒園及時推送一些示范照片,無疑是雪中送炭。例如,大班開展“農村自然資源在區(qū)域活動中的運用”這一主題活動時,要求家長提供農村里的自然資源。乍一聽說,那些爺爺、奶奶還真是懵了,當微信平臺上推出一些實物圖片時,家長們樂了:原來這些就是自然資源??!再如,我們幼兒園場地有限,每次活動,就把所有的家長都請到幼兒園來,時間久了,不但家長不愿意,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園長決定年級輪流邀請家長參加活動,沒邀請家長的年級推送活動視頻,讓家長們一樣可以看到孩子的活動情況。
“閱讀之窗”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學前兒童正是人格塑造的重要時期,適量的閱讀,會激發(fā)他們向書中的人物學習,從小養(yǎng)成良好品質。對于學前兒童來說,最佳的閱讀方式應是親子閱讀。每到節(jié)假日,就是孩子與爸媽團聚的日子。因此,我園每個星期六下午就會針對大、中、小各年級推出一些親子閱讀故事、兒歌。這樣不僅讓孩子習知識、明事理,還培養(yǎng)了親子之間的情感。孩子的爸媽因為這個節(jié)目對幼兒園的關注更多了。無形中,增加了家長的凝聚力,幼兒園也因此變成一個緊密團結的大家庭。
“辛勤園丁”
筆者了解了一些老師,班里有少數孩子由爺爺、奶奶照顧,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一年只有過年匆匆忙忙回家一次,也無暇來到幼兒園。因此,三年下來,老師不了解家長,家長也不知道老師長什么樣,就更談不上相互溝通了。針對這種情況,園長初步分析了一下:本園共有14個班級,除了第一周介紹園長之外,其余的時間,每周推出一個班級的兩位教師和一位保育員的照片、個人簡歷以及性格、特長等一些信息,并要求此三人針對本班幼兒情況為家長提供一篇有關幼兒教育的文章。家長們通過照片、簡歷了解老師,通過信息熟悉老師,通過文章激發(fā)他們參與教育的熱情和興趣。此欄目推出后,家長的思想慢慢發(fā)生了轉變,從不理睬到主動詢問,從不聞不問到積極參與。這些變化,不僅有利于孩子的成長,更有利于幼兒園自身信譽度的提高。
“我愛我家”
許多家長常常有這樣的疑惑:自家孩子在幼兒園可以自己吃飯、穿衣,按時午睡,講文明、懂禮貌?;氐郊覅s表現得一團糟,飯不會吃了,衣服不會穿了,覺也不會睡了,老在床上翻來覆去的。休息日帶他們出去玩玩,搞不好還會和其他孩子打場架。為此,家長們傷透了腦筋。園長了解了家長們這些煩惱后,決定每周推出一期“我愛我家”這個欄目:請家長用手機記錄孩子休息日的良好表現,推薦給老師,經過老師篩選后推薦給管理員,管理員再從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的視頻,推出一位小明星。每周一個視頻,極大地激發(fā)了孩子們的表現欲望,也引導其他家長紛紛模仿學習。這個欄目最大的好處是讓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相輔相成,保證了孩子教育的一貫性,培養(yǎng)了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孩子的生活更有秩序。
三、推介形式多樣
1.開學時微信二維碼掃描
每逢九月初開學時,我園會在每個班門口貼上一張幼兒園微信群的二維碼,要求老師提醒家長掃碼進群;有些年齡稍微大點的家長,老師會幫助他們進群;一些遠在外地打工爸爸、媽媽通過家庭成員的推薦,一樣能一起進群。
2.請家長委員會成員共同負責平臺
雖然管理員兢兢業(yè)業(yè),但難免有忽視的時候。為了維護幼兒園的良好形象,我園還邀請了家長委員會成員共同負責、管理平臺。一旦發(fā)現一些不好的信息,第一時間通知管理員。定期召開家長委員會,挖掘家長們的需求和感受,為公眾號平臺的改進提供建設性的意見。
3.每月開展一次活動
為了增加微信平臺的活躍度,我園每月開展一次家長活動。比如,開學初,家長委員會的成立,我們會在公眾號平臺上通過公開選舉確定。幼兒園園徽也是先讓老師設計好,投放到微信公眾號里,由家長投票決定。學期結束時,請家長評出我最喜愛的老師。另外,我園還經常開展一些“家長征文”“家長推薦”等活動,讓家長隨時隨地都能感覺到自己就是幼兒園的主人,孩子就在自己身邊。
經驗告訴我們:幼兒園微信公眾平臺就是幼兒園對外推出的窗口,我園本著“寧精勿濫”的原則,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檔欄目。開學初,我們老師都會與家長溝通,了解每位家長的想法,對于部分不愿意讓自家孩子出現在鏡頭里的家長,老師都記錄在案,拍照時,盡量拍這些孩子的背影或側面。我們還會根據天氣的冷、暖及時推送增減衣服的通知,真正做到想幼兒所想。放假通知我們也設計得溫馨、美觀、圖文并茂,讓孩子、家長都愿意看、喜歡看。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幼兒園微信公眾號因為有了活躍度才能發(fā)揮出它最大的作用。它為我園架起了一座新的橋梁,真正實現了家園合作、同步教育的新局面。我們也因此創(chuàng)新了管理模式,提高了服務效率,推進了發(fā)展。